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左室后壁破裂是二尖瓣手术中一种少见的致命并发症,各地均有报告。发生率约0.5%~2%,死亡率曾高达65%。本组报告2例,其中1例修复成功。病例摘要:例1:女,42岁,术前诊断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并关闭不全,房颤,心功Ⅲ级,于1982年5月25日行二尖瓣替换术,植入25号生物瓣。置瓣时,小瓣处一褥式缝线撕脱,复跳后发现在室后壁瓣环处少量出血,裂口随心跳扩大,经各种修补无效,死亡。例2女,12岁,术前诊断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并关闭不全,于1989年1月7日在苏丹喀士穆人民医院行二尖瓣直视成形术,使用扩张器经左房扩张二尖瓣,扩张不满意,又经心尖减压口扩张二尖瓣,扩张后瓣口直径3.2cm,关闭良好。心脏自动复跳后,心包腔内充满大量血液,左室后壁有一约2.5cm×1.5cm“T”形裂口,立即阻断升主动脉,用2条4.5cm×1.0cm补片修补裂口成功,心脏自动复跳,术后平稳。  相似文献   

2.
报告二尖瓣替换术后生物瓣衰败再手术6例,其中生存5例恢复良好,死亡1例。本组病例在生物瓣置入后9年左右出现瓣膜衰败,以钙化、穿孔和关闭不全为主,同时伴有瓣支架蠕变、血栓形成和狭窄。生物瓣衰败,宜早期治疗。二次手术效果显著,关键在于分离粘连,防止意外大出血和保护心肌,并提出相应处理措施,建议慎用生物瓣。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血流会聚新方法对二尖瓣返流定量诊断的临床价值 ,采用脉冲多普勒法作对照 ,研究36例二尖瓣返流患者。结果表明血流会聚法返流量与脉冲多普勒计算返流量具有良好相关性 (r=0 .81~ 0 .94 ,P <0 .0 0 0 1)。血流会聚法计算二尖瓣返流量合适的混叠极限速度为 4 8cm/ s左右。认为血流会聚法是一种准确、可靠且实用的二尖瓣返流量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4.
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对左心室舒张末容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患者二尖瓣瓣叶挛缩、腱索及乳头肌缩短与左心室舒张末容量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1990-2004年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风湿性单纯二尖瓣中度以上狭窄90例(二尖瓣组)和风湿性二尖瓣中度以上狭窄合并主动脉瓣明显返流的24例患者(联合瓣膜组),观察两组手术前超声心动图测得的左心室舒张末容量和直径,左心室每搏量和射血分数。结果与二尖瓣组相比,联合瓣膜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量、直径增加[分别为(116.49±37.93)mL和(136.72±70.67)mL;(49.34±6.71)mm和(51.08±8.32)mm,P均>0.05],射血分数减小,但差别不显著,而左心室每搏量显著增大[分别为(71.37±25.01)mL和(91.06±36.67)mL,P<0.05]。结论长期风湿性病变引起的二尖瓣膜和瓣下结构的病理性挛缩是二尖瓣狭窄、左心室容量减小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正> 在前一讲的文章①中提到了在左室下壁心肌梗塞病例中切面心回声图能证明左室下后壁的动作不能(akinisis),乳头肌纤维化及收缩功能下降,以诊断乳头肌功能不全症。这一讲的文章所谈的病例是Burch提出的随着左室扩大致使乳头肌收缩对于二尖瓣产生额外或异常方向的能力,结果造成的二尖瓣返流。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高血压患者血浆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 OPG)水平与冠脉钙化之间的关系,以及OPG与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 AngⅡ)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研究入选了348例高血压患者,64排冠脉CT检查明确患者冠脉钙化情况,根据钙化评分将高血压患者分为冠脉钙化组与非冠脉钙化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与实验室指标,计算患者冠脉钙化危险因素的比值比(odds ratio, OR),以及患者血浆OPG与AngⅡ水平的相关系数。结果高血压伴冠脉钙化组患者OPG与AngⅡ水平均高于非冠脉钙化患者(P均<0.001)。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OPG水平(OR 3.728;95%CI 1.314~7.714)与AngⅡ水平(OR 2.385;95%CI 1.281~4.836)均是冠脉钙化独立危险因素(P<0.001),并且OPG、AngⅡ水平与冠脉钙化的严重程度相关。在高血压伴冠脉钙化患者中,OPG水平与AngⅡ水平呈正相关(P<0.001,r=0.509);而在非冠脉钙化患者中,OPG水平与AngⅡ水平无关(P>0.05)。结论 OPG是高血压患者冠脉钙化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与冠脉钙化严重程度有关;在高血压伴冠脉钙化患者中,OPG与AngⅡ水平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骨转录因子Runx2、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在人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并进一步探讨其与乳腺癌微钙化形成间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骨转录因子Runx2和骨桥蛋白OPN在62例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根据乳腺癌患者钼靶X线片中微钙化的有无与数量多少,将62例乳腺癌分为3组,即无钙化组、少量钙化组以及大量钙化组,观察Runx2和OPN蛋白表达与不同乳腺癌微钙化之间的关系。结果 Runx2蛋白在人类乳腺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72.6%(45/62)。OPN蛋白在人类乳腺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79.0%(49/62)。Runx2和OPN蛋白的阳性表达与乳腺癌钼靶X线片中微钙化的出现和数量密切相关,随着微钙化从无到有以及由少至多,Runx2(χ2=15.686,P<0.05)和OPN(χ2=16.161,P<0.05)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呈逐步增高的趋势。但Runx2和OPN阳性表达与乳腺癌钼靶片中微钙化形态无关。结论 Runx2和OPN蛋白在人类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其可能参与了乳腺癌微钙化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8.
<正> 因乳头肌功能不全症引起的二尖瓣返流的机制,Bcuch曾提出下列几点: ①由于乳头肌的动作失调(asynergy),收缩期二尖瓣不能提供足够的张力,或者,与此相反。②乳头肌的收缩对二尖瓣来讲给予了额外的或者是异常方向的张力。前者,使二尖瓣向左房内脱垂;后者,二尖瓣相反地向左室内牵引。无论哪一种情况二尖瓣的结合面积都变小,于是就产生二尖瓣返流,这是可以理解的。伴随缺血而产生的乳头肌的坏死,纤维化相当于前一种情况,伴随左室扩大,心室壁瘤而产生的二尖瓣反流相当于后一种特情况。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告106例正常胎儿(妊娠16~40周)的超声心动图资料,发现如下特征:①右房、右室略大于左房,左室;②主动脉内径与肺动脉相似;③房、室和大血管的內径均随着妊娠周数的增加而增大;④脉冲式多普勒超声心动图(PDE)峰值流速三尖瓣快于二尖瓣,但肺动脉瓣慢于主动脉瓣;⑤正常卵圆孔的大小为3~5nm。为了尽早发现并处理胎儿心脏畸形,作者建议凡是具有高危因素的胎儿应常规作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本文还对方法学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sclerostin水平与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钙化(vascular calcification,VC)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5月于我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94例CRF患者,收集相关临床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sclerostin水平,采用胸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明确血管钙化(包括主动脉钙化和冠状动脉钙化)情况,分析血清sclerostin水平与血管钙化的关系。结果钙化组患者与非钙化组患者相比,血清sclerostin水平显著升高[(121.23±53.13)vs.(81.84±30.20)pmol/L,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sclerostin(OR=1.038,P<0.01)与透析患者VC发生相关。当sclerostin水平为91.27pmol/L时,灵敏度和特异度均为0.71,此时灵敏度和特异度之和最大,因此,预测VC的最佳截断值为91.27pmol/L;联合年龄、糖尿病、钙和全段甲状旁腺激素时预测VC的灵敏度为0.91,特异度为0.74。结论血清sclerostin水平在透析患者中显著升高,并与透析患者VC发生相关,对VC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1.
<正> 本文评论两维心回声图比M型超声心动图对成人心脏疾患的诊断具有更多的优点。它可以可靠的评价冠心病,左室室壁瘤,室壁运动失常和心室功能障碍。早先的研究证明它对于急性心肌梗塞后局部心脏的扩大及其预后的判断,检测左冠状动脉主干是否狭窄,和室壁瘤患者是否可以手术等方面都是有用的。二尖瓣(以下均简写为瓣)瓣狭窄患者二尖瓣口大小的确定,两维心回声图与手术所见或心导管检查资料对比提示有很好的相关。对于二尖瓣的返流的原因亦可以较可靠地阐明是瓣膜本身病变,还是心肌病理学上的异常所致。此外,左室、右室  相似文献   

12.
测定了30例二尖瓣脱垂综合征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QTd。结果发现,二尖瓣脱垂组QTd、QTcd、JTd显著延长,说明心室肌复极有局部的不均一性和电不稳定性,离散度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密切相关,可能是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机理之一。QTd不仅能预测室性心律失常及猝死,而且能指导临床用药,是一很好的临床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13.
<正> 本文报告四例以机械扇扫系统高速B型心回声图结合M型超声心动图观察左房粘液瘤的情况。该四例收缩期时左房腔内均可见瘤块回声,舒张期瘤块的较低部分不同程度的通过二尖瓣口突入左室,综合左室长轴、矢状轴和水平轴的三个切面分析,显示肿瘤运动是从前上方向后下方。肿瘤回声呈斑点状而不是层状。该四例均作了外科手术,全部成功地由左房腔内取出粘液瘤而得到证实。  相似文献   

14.
主动脉瓣、二尖瓣置换及主动脉根部扩大术1例报告郑建杰,孙立,黄庆恒(西安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外科西安710061)主动脉瓣及二尖瓣双瓣置换术的病例,并不少见,但主动脉瓣、二尖瓣置换加主动脉根部扩大成形术,临床罕见。我科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病例摘要郭某...  相似文献   

15.
自1979年10月至1984年12月共为53例病人施行54个人工瓣膜替换术。其中50例二尖瓣替换,1例主动脉瓣替换,1例主动脉瓣及二尖瓣替换,1例三尖瓣替换及二尖瓣成形术。术前心功能:Ⅱ级者6例(11%),Ⅲ级者35例(66%),Ⅳ级者12例(22%)。本组术后30天内死亡2例,死亡率3.7%。随访时间3个月至62个月,晚期死亡4例,死亡率为3.3%病人年。术后心功能明显改善。本文对术前准备,心肌保护及并发症作了讨论。作者认为:人工瓣膜至今尚未达到理想程度,对瓣膜替换术的病例选择应严格掌握。  相似文献   

16.
用间接免疫荧光(IIF)法对14例生物猪瓣替换二尖瓣,对其抗原性进行了研究。用已知抗原测患者术后血清中抗体,均显示不同程度阳性。提示生物猪瓣替换于人体内,术后确存在不同程度抗原性,其免疫反应难以避免,这可能是生物瓣钙化、撕裂、坏损或衰败率高的因素之一。如何减轻免疫反应的发生、改善瓣的处理和制备方法,是提高生物瓣耐久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心肌显像对扩张型心肌病(DCM)的诊断价值,对34例DCM患者和14例以心衰为突出表现的其它心脏增大患者进行99mTc-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34例DCM患者表现左室重度扩大者32例(占94%),其中72%(23/32)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右室扩大,心肌出现多节段花斑样改变者占85%;6例缺血性,C肌病(ICM)患者主要表现为轻度和中度的左室扩大;以二尖瓣狭窄为主的风湿性心脏病(RHD)患者主要表现为右室扩大。提示该显像技术可用于DCM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8.
应用两维彩色多普勤超声心动图诊断大动脉炎性心脏损害38例,发现这些患者存在心脏扩大、向心性左室肥厚、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二尖瓣返流、升主动脉瘤样扩张、冠状动脉损害、心肌梗塞并左室室壁瘤、二尖瓣狭窄、二尖瓣脱垂、心包积液、肺动脉高压等心脏病变。并伴有体动脉系统的狭窄、闭塞、扩张、动脉瘤改变。两维彩色多普勤超声心动图诊断大动脉炎性心脏损害简便、安全、准确、迅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二尖瓣脱垂症是一个比较新而独立的疾病。国内外报导日益增多,关于本症的诊断和治疗,已引起临床医界的重视。本文根据部分日、美等国和我国已报导的资料,综述了本综合症的历史、病因、病理、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并发症和治疗,目的在于希望引起国内临床医界更大的注意和重视,进而提高对本症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20.
<正> 二尖瓣环、瓣叶、腱索和乳头肌组成的二尖瓣复合体,在防止血液返流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乳头肌作为复合体的主动部分,具有更重要的意义。乳头肌功能紊乱是产生病理性杂音的常见原因之一,由梗塞所造成的乳头肌断裂将导致更严重的后果。有关人心左室乳头肌血供的研究,国外有少量报导,国内仅北京医学院夏家骝等人进行了研究。基于其重要性,我们对人心左室乳头肌形态和动脉供应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