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是世界上铁路隧道最多的国家 ,据不完全统计 ,截至 1999年末 ,建成的铁路隧道已逾 6 80 0座 ,总延长达 36 6 7km。其中有许多是在不同时期修建的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长隧道 ,代表着我国铁路隧道的建造能力和技术水平。这里刊载我国已建成的 3km以上长隧道共 15 5座的简况 ,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修建数量、长度与时间 铁路隧道数量最多的国家 中国是世界上铁路隧道数量最多的国家,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999年末,建成铁路隧道6125座,总长度为3164公里。其中,有5461座计3008公里隧道,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修建的。(台湾省隧道因数量不明未计入)。 铁路隧道数量拾“最” 中国铁路上己建成的6125座隧道中,约有97%位于标准轨距铁路上,有80%以上为单线隧道,有70%以上为短隧道(长度为500米以下),有10%以上为明洞。由此,中国也是世界上准轨铁路隧道最多的国家,单线铁路隧道最多的国家,铁路短隧道最多的国家和铁路明洞最多的国家。  相似文献   

3.
研究目的:随着我国"十三五"铁路规划深入发展,西南山区将陆续修建多条高速铁路,然而西南山区地震带分布广泛、活动断层十分密集,许多铁路线不可避免地跨越或靠近地震断层,近断层地震带与其诱发的大地震灾害必将是影响高速铁路安全运营的主要因素,而传统的铁路桥梁减隔震措施难以满足近断层桥梁抗震要求。因此,本文针对9度地区典型铁路简支梁桥,提出多种减隔震措施,研究各种措施的本构模型,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开展近断层9度地震区典型铁路简支梁桥合理减隔震措施的对比分析研究。研究结论:(1)近断层强震作用下,采用球型钢支座、双曲面球型减隔震支座两种措施无法有效控制墩梁间的地震相对位移,且球型钢支座措施极易引起落梁震害,两种措施不适用于近断层桥梁抗震;(2)在近断层强震作用下,采用双曲面球型减隔震支座+减震卡榫的措施可有效降低桥墩内力和变形,减震卡榫能够很好地耗散地震能量,限制墩梁地震相对位移,该方案适用于近断层高速铁路桥梁抗震;(3)本研究成果可为近断层铁路简支梁桥的设计建造与抗震设防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南昆铁路地形地质复杂,相当长的段落位于8、9度地震区,地震设防隧道多达56座。这些隧道有的岩性软弱且靠近大断层,有的浅埋偏压,有的洞口位于陡壁之上,桥隧相连,有的落石危岩严重。以往的调查资料表明,尽管地下结构的抗震性能优于地面建筑,但地震以后洞口及浅埋地段仍有很多破坏的实例。我国自50年代以来,隧道的设计计算一直沿用惯性力法,直到现在,隧道设计规范列出的计算公式仍与50年代相似,基本上没有进  相似文献   

5.
我国2000~2005年建成的铁路隧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2004年3月出版的《中国铁路隧道史》以下(简称《隧道史》)记载,截至1999年末,我国共建成铁路隧道6877座,计3666.760延长公里(未包括台湾省)。本文以表1及表2列示2000~2005年我国建成的铁路隧道数量统计数据,共651座/642.246延长公里,长度逾3km的隧道54座(内含台湾高速铁路隧道5座);并对《隧道史》中1980~1999年隧道修建数量作了些调整,计增加了10座/5.064延长公里。作为对《隧道史》中我国铁路隧道修建数量统计的补充与延续。  相似文献   

6.
截止1995年末,据有关统计资料,我国铁道部管理的铁路建成后交付运营的隧道,共有4855座,总长度2261.560公里,其中,标准轨距铁路隧道计4660座/2230.376公里,占总数95%以上,窄轨铁路隧道计195座/23.184公里。按隧道长度分,500米以下的隧道有3598座/681.181公里(占总座数74.1%/总长度30.1%);500至1000米的隧道有688座/481.293公里(占总座  相似文献   

7.
建国以来,我国铁路隧道的建设取得令人瞩目的进步,其数量和总延长都已位居世界各国之首。 1887年我国在台湾省台北至基隆窄轨铁路上建成第一座铁路隧道,长度为261米。截至1997年,在我国铁路线上已建成并正式交付运营的隧道达5200座,总长度2457.87公里。若包括南昆、南疆、青藏等临管线上的隧道,则建成的隧道已达5500余座,总长度超过2700公里,占铁路网总长度的4.69%,成为世界上铁路隧道数量最多、长度最大的国家。  相似文献   

8.
日本的铁路隧道有近4000座,总延长2000余公里,多半是二次世界大战前修的,病害较多,与我国铁路隧道的情况相类似。 日本铁路从70年代以后,对铁路隧道病害程度的评定,是采用“健全度”的概念来进行的。划分健全度根据三个条件:1、对运行安全的影响;2、病害的程度;3、整治的紧迫性。将隧道的健全度分为A、B、C、S四级,其中A级又细分为AA、A1和A2三级。根据养护检查的不同阶段.分别划入A、B、C、S等级。他们的标准不仅有定性的,还有定量的指标,如病害范围、变形速度、衬砌厚度等。为了建立定量的标准,必须加强测  相似文献   

9.
辅助坑道 最早采用较多横洞的铁路50年代初期修建宝成线宝略段时,在165座隧道中有49座设横洞,占总数的30%,是我国最早采用如此多座横洞辅助隧道施工的铁路。  相似文献   

10.
随着铁路隧道建设量逐渐增加,越来越多的隧道穿越文物保护区。我国近年地震频发,隧道近接文物保护区的减振问题应引起更多的关注。为了给隧道近接文物保护的抗震设计提供参考,针对填充沟加固的隧道近接文物保护区开展振动台试验,采集不同地震烈度下隧道近接文物保护区地基内各不同位置的加速度,通过快速傅里叶变换提取测点的频域响应曲线,分析隧道-地震屏障-文物体系的减振效果。提出在针对深埋隧道穿越文物保护区进行抗震设计时,就隧道近接文物保护区的特殊性而言,可以考虑用碎石填充沟对该区域进行减振处理。  相似文献   

11.
中铁十八局集团隧道工程公司成立近10年来,先后参建了铁路、公路、水利水电等重点工程50多项,工程项目分布在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四川、新疆、山东等地。共承建隧道60余座,累计长度168km,其中特长隧道6座,长隧道10座,包括铁路隧道、公路隧道和水电隧道。公司拥有3台TBM全断面掘进机,总价值达10亿多元。  相似文献   

12.
我国自1891年在台湾省建成第一条铁路隧道以来,到1991年为止的100年中,已建成了总长为2278公里的4878座铁路隧道,在世界上已成为铁路隧道最多的国家。建国以后,随着铁路建设向内地和山区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长隧道大量增加,使得历年所保持的我国铁路隧道的长度记录,屡被打破。仅就单线隧道而言,一百年来,先后被8座隧道所打破。现将这些隧道的简况介绍如下。 狮球岭隧道 全长261.4米,位于台湾省基隆至新竹的窄轨铁路上,轨距为1067毫米,1891年建成,  相似文献   

13.
硫酸盐环境下铁路隧道结构衬砌混凝土病害调查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掌握实际服役条件下铁路隧道结构衬砌混凝土的硫酸盐腐蚀劣化规律,基于对硫酸盐环境下服役近40 a的10多座既有铁路隧道衬砌混凝土病害情况的实地调研和取样分析,并结合室内宏观、微观测试,剖析了硫酸盐侵蚀作用环境下既有铁路隧道衬砌混凝土的劣化模式,获得隧道衬砌混凝土病害的关键影响因素,探讨了相应的劣化机理。研究成果可为铁路隧道的维修提供重要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
赵亮 《科技交流》2005,35(1):37-42
介绍了我国第一座高风压区、高烈度地震区的高墩大跨铁路桥梁-精伊霍铁路克其克苏布台特大桥设计.该桥位于严寒地区,集高墩、大跨、深基、高风压区、高烈度地震区于一桥,该桥的建成将对国内高风压区、高烈度地震区的铁路高墩大跨桥有重大意义,同时也会给西北严寒地区的山区铁路选线提供较大的空间.  相似文献   

15.
<正>8 据中国广播网报道,由中铁隧道集团承建的南广铁路北岭山隧道日前顺利贯通,至此,南广铁路黎塘西至肇庆段隧道工程全部贯通。它是南广铁路线上最后一条贯通的隧道,它的贯通,为年底南广铁路全线开通运行奠定了基础。南广铁路全线共有隧道100座,其中长大隧道11座,  相似文献   

16.
铁路山岭隧道的名称,多以其跨越的山脉、山岭、垭口或所处地点的名称命名,如我国的大瑶山、米花岭、凉风垭、官村坝等隧道都是如此命名。 50年代中期在我国宝成线上建成的长2363米的秦岭隧道,是当时新中国最长的铁路隧道之一,以其在群峰叠起的秦岭山区盘旋展线和工程艰巨而著称。而目前正在建设中的西安至安康线上跨越秦岭石砭峪垭口的隧道,也称为秦岭隧道。这座隧道全长约18.4公里,建成后不但是我国最长的铁路隧道,在世界铁路隧  相似文献   

17.
随着工程建设对抗震设防要求的不断提高,地震安全性评价(以下简称安评)工作在各个工程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尤其是在作为国家基础建设工程的铁路项目,地震安评工作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新建铁路兰新第二双线为我国铁路建设重点项目,其新疆段落为高烈度震区,地震基本烈度大于等于8度。由于其建设标准等同于客运专线,因此对工程建设等级要求均相应提高;结合兰新第二双线西山路立交特大桥工程地震安评工作,利用现场调查、物探、钻探等多种勘察手段,综合分析西山路立交特大桥场区的地震活动特性,并对其场区的地震活动特性做出了较为可靠的综合评价,为场区抗震设防提供了依据;提出了利用综合勘察手段解决安评问题的工作方法,为解决类似工程问题提供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18.
研究目的:目前有效铁路规范虽然对地震区选线有一些规定,但没有结合具体的地震动参数,操作性不强.汶川大地震在艰险山区产生的次生灾害非常严重,但汶川地震不同动峰值加速度值大小与山区铁路次生灾害的严重程度是不一样的,选线设计、工程处理有很大差别,通过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指导位于艰险山区高烈度地震区铁路(目前非常多)选线,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研究结论:对于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 g、0.15 g的地区,铁路选线可不考虑地震因素;对于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2 g、0.3 g的地区,铁路选线要考虑地震因素;对于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大于等于0.4 g的地区,铁路选线受地震因素控制,工程设置以易于修复为原则.  相似文献   

19.
2009年12月10日-11日,城市隧道及水下隧道技术交流会暨第六届铁路隧道年会在温暖的南国城市广州召开。 铁道部工程设计鉴定中心赵勇处长介绍了我国铁路隧道的建设形势,截止到2009年底,我国已投入运营的铁路隧道约9 000座,总长度超过6000 km,在建2 500座,总长度4 500 km,规划即将开工的铁路隧道超过5 000座,总长度超过9 000 km。  相似文献   

20.
据《人民日报》报道,日前,由中国铁建十二局集团承建的拉日铁路萨嘎村隧道1号和2号横洞之间被打通。至此,萨嘎村隧道全线贯通,拉日铁路全线7座高风险隧道顺利贯通3座。拉日铁路项目负责人透露,目前,拉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