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据气象模型预测,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到2054年可能达到无冰状态,而随着冰盖的加速融化,北极地区潜藏的资源及航程优势日益显著,世界各国都渴望从中获利,围绕北极权益的竞争愈发白热化。中国作为北冰洋临近国,同时也是国际贸易依赖型国家,北极航道的开通对中国意义重大,研究北极航道开通的利弊,以及如何实现北极权益十分重要。一、北极航道概述  相似文献   

2.
中国参与北极航线国际机制的障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极问题的焦点是北极航线权益的竞争.北极航线问题因为北冰洋的融化预期和随之而来的巨大利益,而变得愈来愈重要.中国在这一问题上不能失去话语权.而要争得北极航线问题国际机制上的主动权,更应对可能的参与障碍进行战略思考.通过对北极航线问题的重要性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在参与北极航线问题国际机制的可能方式,并探讨了参与北极航线问题的可能障碍,以及应采取的策略,从而为我国的北极航线问题上的利益争取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3.
<正>2015年10月29日,《北极航海地图集》出版发行暨海事测绘服务座谈会在津召开。该《图集》在天津海事局指导下,由交通运输部北海航海保障中心编制完成,并于当日正式发行。天津海事局向中远航运等国内大型航运企业赠送了图集。北极航线一直被人类视为畏途,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北极地区通航已成为现实。随着我国海洋强国战略的提出及"一带一路"建设的整体推进,北极航线的开通势必会从地缘政治领域及经济建设领域对我国产生深远而重大的影响。北海航海保障中心顺应国家发展战略,以满足船舶北极航行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北极航线机会和威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极问题的焦点是北极航线权益的竞争.北极航线问题因为北冰洋的融化预期和随之而来的巨大利益而变得愈来愈重要.在分析北极航线问题的重要性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开辟北极航线的机会和威胁.机会主要表现在北极航线的开辟能够降低我国企业的物流成本、北极航线具有巨大旅游价值、亚洲的高纬度港口将成为新的国际航运中心等方面;威胁主要表现在北极航线的价值属于资源拥有者、我国企业面对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中国的南北方经济将会受到不同影响等方面.进而提出了中国应采取的国家战略,并从中国航运企业的角度提出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北极冰川的持续消融,北极环境越来越引起世界的关注。众所周知,北极兼具新海上贸易航道、商船运输、利用自然资源发展采矿业、油气业、旅游业和渔业的潜能。2015年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的北极水域环境国际会议于5月25-27日在世界海事大学召开。来自75个国家的300多名代表出席会议,并就"尊重脆弱的北极水域"这一前瞻性议题进行了讨论。这次会议是国际海事组织、北极理事会北极海洋环  相似文献   

6.
未来北极航运的发展离不开船员的贡献.然而,相对于目前成熟的航道而言,北极航道的特殊地理位置,航道内浮冰分布密集,水文气象复杂多变,缺少准确可靠的海图、通讯系统、助航设施、港口接收设施备;另外,针对北极航道国际立法还不完善,商船在北极航道航行还要面对北极沿岸国家的许可和通航管制.这给北极船舶的航行、停泊等增加了安全隐患和困难,同时对北极航行的船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由于北极航行的特殊性,能够满足北极船舶安全航行的船员少之又少,而随着北极航道的全线开通,有高纬度、冰区航行资质的船员短缺问题更加突出.我国参与北极航运事务较晚,能够投入北极航行的船员更是缺乏.因此,我国有必要加强对北极航行船员的培训,制定完善的冰区航行培训体系.  相似文献   

7.
北极航线问题因为北冰洋的融化预期加快,而变得愈来愈重要。中国在这一问题上不能失去话语权,要争得北极航线问题国际机制上的主动权,需要对北极航线的地缘政治理论进行深入研究,为成功争取北极航线权益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在分析北极航线地缘政治格局演变趋势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应采取的三个策略:努力构建中国的北极航线地缘政治理论体系、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维护和发展我国海权、制定北极及北极航线地缘政治问题危机处置预案等。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北极海冰消融加速,北极地区油气和航道资源开发价值增加,北极开发成为全球大国竞争的新舞台。[1]美国、加拿大、俄罗斯等环北极国家不断出台并持续更新北极国家战略。[2]2017年中国领导人在出访俄罗斯期间首次正式提出“冰上丝绸之路”,标志中俄两国在北极的开发合作迎来了新的里程碑。2018年《中国的北极政策》白皮书的发表,明确中国依法合理利用北极资源,积极参与北极治理和国际合作等政策主张,表明中国参与北极航道的开发和利用的愿景。  相似文献   

9.
北极旅游 安全面临新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艳玲 《中国海事》2010,(12):69-70
<正>北极航道、能源、领土这些看似光鲜的利益背后,有一项内容是在极地地区不可或缺的经济来源,那就是旅游。船舶游览工业认为,北极航行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在国际旅游方面盈利更多。仅2008年,北极旅游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冰雪融化加速,北极在地缘战略、自然资源、航运及科研方面的价值日益凸显,北极"寒地"逐渐成为各国关注的"热土"。作为世界大国和北极国家之一,美国也加快步伐,积极争夺和维护其在北极地区的战略利益,甚至在今年年初,美国航母编队近30年来首次进入北极圈。世界各国对北极战略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面对复杂多变的北极航线安全的挑战,非北极国家应该尊重北极国家的北极航线主权,同时积极参与北极航线开发建设是北极国家乐于见到的。为此,北极及北极域外国家应加强北极区域的"通实力",进而推动北极航线安全的区域治理。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全球气温逐步上升,北冰洋海冰持续消融,北极航线的开辟逐渐成为可能,而北极航线的开辟带来的利益几乎都是国际性的,所以北极航线的开通必然会给现有的世界航运格局带来一定的影响。本文首先介绍了北极航道的概况,随后对北极航道通航对世界航运的格局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约翰·富兰克林爵士是英国的北极探险家。他于1845年率领着两艘帆船“埃利巴斯”和“蒂勒尔”号远航北上,对令人恐怖而神秘的北极进行勘察。那是个特大的冒险壮举,他的船只为此作了充分的准备,对船体进行了防冰加固,船员也是经过精心挑选的。这一远征在全国引起了极大反响,正因为如此,后来  相似文献   

13.
北极地区的航运活动在未来几年将肯定会增长,但是北极地区充满挑战而且环境多变,因此了解如何管理风险将变得尤为重要。通过案例研究,DNVGL估计相对常规航线而言,一艘邮轮在北极地区航行的风险要增加近30%,而一艘散货船则增加约15%的风险。  相似文献   

14.
<正>北极现在变成了个"暖男","暖"在北极温度升高,"男"在冰雪阳刚气质还在。但2019年10月22日,继达飞集团和赫伯罗特后,地中海航运也宣布不使用北极航线。根据地中海航运、赫伯罗特和达飞集团发布的声明,给出放弃北极航线的重要理由都是为了保护北极脆弱的环境。其实,北极一直面临着生态压力和经济利益的两难困境。  相似文献   

15.
《中国海事》2010,(11):19-20
<正>船舶溢油污染对北极生态的影响是不可预估的,如果不从环境保护角度妥善管理北极航线,将会对该水域的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北极区域的环境问题更需要各国之间携手合作。因为,北极与全球环境的相互作用密切,北极生态系统的破坏必然会引起全球的环境变化。  相似文献   

16.
《中国海事》2010,(11):12-14
从16世纪起,欧洲国家就一直梦想能打通经北冰洋到达东方的便捷通道,但由于自然条件限制,北极航道探险虽兴盛一时,终因不具备商业航运价值而沉寂。近20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海冰加速融化,一些科学家乐观预测,在未来30年内北冰洋将出现夏季无冰年,北极航道将从遥远走近现实。北极航道成为了国际海事界的热点之一,该航道一旦打通,吸引全球目光的不仅仅是北冰洋区域蕴藏的丰富资源以及随之带来的巨大商业利益,它的开通还将影响整个世界的海运格局。为此,本刊记者马艳玲走访了相关专家和研究机构,采写编辑了一组北极航道的稿件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
<正>2019年6月,中俄两国签署关于发展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将两国的北极可持续发展领域,进一步拓展至北极航线开发利用、北极地区基础设施、北极资源开发、北极旅游、极地生态环保与极地科考等领域。  相似文献   

18.
最近几年,人们对北极的关注越来越多。有人认为在大量潜在油、气资源储备的诱惑之下,北极周边各国可能会引发矛盾冲突;环保人士则利用媒体发起各种活动反对对该地区进一步的工业开发。正确认识北极北极是地球的最北端,对这片土地的观点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说纷纭。虽然绝大多数都是善意、真诚的,但这也让专家们难以区分、难以判断。但有一件事情却是可以肯定的:随着气候的变化,北极为政府、企业和其他组织与个人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机会与挑  相似文献   

19.
"北极热"现已成为航运业的热门话题。北极航运潜力巨大,经济价值可观,作为近北极国家的中国必须及早制定出有关北极的发展战略。针对中国在参与北极航运事务上所面对的外部环境,采用战略管理PEST分析法,对中国制定北极航运战略影响重大的政治、经济、科技等因素着手分析,意图为中国制定合理的北极航运战略提供借鉴。中国参与北极航运事务面对的国际政治环境复杂,贸易趋势大好,而自身科技水平较落后,因此,中国制定北极战略是迫在眉睫、必不可少的大事。  相似文献   

20.
俄美加等国北极争夺战及我国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以来,由俄罗斯“和平-1”号微型潜艇在北冰洋4261米深处插上俄罗斯国旗而引发的北极争夺战愈演愈烈,加拿大、美国、丹麦等北极周边国家纷纷出动,或派出破冰船赴北极考察,或拟在北极地区建立军事基地,或举行针对北极争端的军事演习,而俄罗斯新一轮北极考察行动也即将开始。北极地区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蕴藏着丰富的资源。我国虽然不是北极圈国家,但北极与南极一样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北极生态关乎人类安危,我国拥有发言权,有权在北极地区从事海洋、矿业开发和商业等活动。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国有义务维护北极地区的和平稳定,保护北极地区的生态环境不受侵害。[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