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前大跨梁桥的飞速发展,预应力配束自动化成为一关键技术,本文根据所得控制断面内力包络图,基于预应力度的概念对结构施加由消压弯矩近似转化的荷载来进行结构重分析。根据结构各控制断面下(上)缘拉应力的平方之和极小及由预应力等级所确定的约束,进行数学建模,其中引入模糊集合的概念来实现基于预应力度配束方案的模糊优化决策。  相似文献   

2.
康红兵 《中国水运》2009,(7):205-206
根据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设计特点,重点探讨了纵向预应力钢束布置原则及注意事项,最后提出了在抗剪不控制的条件下,采用直线配束代替腹板下弯束的纵向预应力优化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3.
以某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为工程背景,比较了不同预应力钢束损失和不同位置预应力钢束损失对箱梁成桥线型的影响,分析了不同预应力损失情况下混凝土徐变对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成桥线型的影响,指出了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箱梁挠度与桥梁结构受力状态有关,与桥梁跨径关联不大。  相似文献   

4.
PC梁桥的配束计算是工程设计中烦琐而又关键的过程,通过采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技术,开发基于工程设计对象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自动优化估束CAD技术,并根据主梁结构模型利用有限元分析程序计算结构内力及作为估束内力反馈给估束模块使用,建立的预应力钢束优化数学模型,可以实现钢柬用量的优化设计计算,满足工程设计需要。  相似文献   

5.
综述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配筋计算方法.提出了一种新的、能考虑预应力次弯矩影响的拉应力综合系数法,最后对各方法进行了全面的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设计特点,重点对纵向预应力钢束配置及布设原则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7.
对4根玄武岩纤维布加固的混凝土 T 形截面连续梁和1根对比梁进行抗弯试验,分析了试验梁的破坏模式和各控制截面的弯矩调幅系数.试验结果表明:加固梁跨中截面纵筋屈服前,加固梁和对比梁各控制截面荷载-挠度曲线基本重合;跨中截面纵筋屈服后,加固梁发生了明显的弯矩重分布,跨中截面弯矩调幅系数为0.09~0.22,中支座截面弯矩调幅系数为0.15~0.38;1~3层纤维布加固梁荷载-挠度曲线具有屈服平台,表现出明显的延性破坏特征.  相似文献   

8.
根据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的设计与施工特点,分别从底板预应力束线形、底板预应力束布置位置、温度应力的影响、钢筋的疏密程度以及混凝土的浇注质量与顺序等方面分析了该类桥型底板容易崩裂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关的防裂措施。  相似文献   

9.
毛杏武 《中国水运》2006,6(6):119-120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在我国被广泛采用,桥梁维修加固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本文以某大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为例,从多方面详细分析了该桥型病害产生的原因,为桥梁的维修加固工作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结合混凝土连续梁桥设计和有限元理论,运用有限元分析程序ANSYS,对一座典型的3跨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施工过程进行空间受力分析,讨论了悬臂施工各阶段预应力效应和温度变化对空间应力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预应力混凝土桥梁设计中将预应力作用转换为等效荷载的方式在桥梁结构分析中应用越来越广。根据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原理,推导了预应力等效荷载的计算公式及方法,该方法具有计算效率高的优点,适用于有限元编程电算,可用于空间预应力效应的计算,并附有算例。  相似文献   

12.
在已建的预应力结构中,结构当前的应力检测一直是较难解决的问题。文中利用振动法研究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振动特性,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发现,预应力改变了混凝土梁的有效刚度,从而改变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振动频率。因此可以通过振动频率值反推得到梁的有效应力。通过实验测试和有限元计算得到了预应力混凝土梁在不同预应力作用下的振动频率值,二者的结果吻合较好。研究表明,振动法可以用来检测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有效应力,为结构的有效应力检测提供了一条参考途径。  相似文献   

13.
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介绍了曲线混凝土桥的受力特点,采用三维空间程序对小半径预应力混凝土曲线梁桥的空间效应进行分析,考虑了不同支承形式对主梁转矩、墩柱内力和支座反力的影响,指出了曲线梁桥根据平面杆系计算不能完全反映各支座的受力情况,还需进行空间计算来确定各支座反力,提出了采取支座预设偏心的措施来改善曲梁扭转效应的方法,探讨了曲线梁桥腹板开裂病害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一种以树脂胶粘剂为介质的新型缓粘结预应力体系的试验研究,其中包括能满足该体系要求的固化期在3、6、12个月左右、抗压强度50 MPa以上的胶粘剂组分及物理力学性能的研究;对预应力筋在不同时间张拉锚固作业中的κ和μ进行测量;缓粘结预应力筋在应力状态下进行了腐蚀试验;采用缓粘结预应力筋制作了8根预应力受弯构件进行试验,并与同条件制作的有粘结、无粘结预应力梁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胶粘剂固化后的缓粘结预应力构件的工作性能,几乎和有粘结预应力构件相同。通过几个缓粘结预应力工程的施工,表明该体系的施工工艺与无粘结预应力施工工艺相近,简便易行。该体系将后张法中的无粘结和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体系相结合,使传统的预应力技术有了更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为加快施工进度,降低工程成本,在湘江长沙综合枢纽船闸工程中开发应用了以施加预应力及放张来实现组装和拆除的新型预应力钢套箱。结合湘江长沙综合枢纽船闸工程实例,对预应力钢套箱的制作要点、施工工艺及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做了详细说明。使用预应力钢套箱进行上下游引航道水下承台的施工,取得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6.
苏超  李顺顺  杨旸  郑林娜 《水运工程》2019,(10):124-129
坞式闸室在以往的工程中经常会在闸室底板和倒角产生混凝土裂缝,底板裂缝通过后浇带设计加以解决,后浇带处理不当会产生人为裂缝、同时也会带来施工不便。探讨坞式闸室底板整体浇筑的可行性,研究采用三维有限单元法模拟船闸坞式闸室的施工过程,分析指出闸室底板和倒角可能产生裂缝的成因,提出应用预应力加固技术防治混凝土裂缝,同时提出了预应力布置参数。计算结果表明,施加预应力后可有效降低底板和倒角处的拉应力,使其低于混凝土应力控制标准,达到了防治裂缝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楼面经常要进行开洞处理,洞口附近区域易产生应力集中现象,对楼板的整体性能有很大影响,会导致楼板的裂缝开展,挠度增大,抗弯承载能力急剧下降等。文章通过4块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开洞板的实验现象,着重对不同开洞位置无粘结预应力板的挠度情况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楼板开洞对板造成的影响是复杂的,与洞口的位置、形状、周边的受力、楼板的受力、楼板的性质(单向板、双向板、连续板)等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