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海上风机导管架基础钢管桩沉桩施工通常需要专门的稳桩平台辅助进行。结合作业工艺要求、海洋环境条件和相关规范,对钢管桩稳桩平台进行结构设计。采用SESAM软件和ANSYS Workbench软件分别对稳桩平台整体结构强度和吊耳局部结构强度进行计算分析,并根据规范对计算结果进行评估。结果表明,稳桩平台整体结构强度和吊耳局部结构强度均满足规范要求。该计算分析方法同样适用于海上升压站导管架基础、海上单桩基础稳桩平台或其他类似导管架结构的强度评估。  相似文献   

2.
吴壮  陈月新 《中国水运》2014,(8):296-297
高桩码头沉桩施工是整个结构施工的第一工序,合理安排沉桩顺序不仅能确保沉桩施工高效优质完成,同时也能为其紧后工序提供较大限度的施工可调整自由时间。文中主要对实际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可影响高桩码头沉桩顺序的各类因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为今后同类工程施工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混凝土板桩沉桩施工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简述北海海关缉私码头工程混凝土板桩沉桩施工工艺。并在原设计方案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和补充,保证沉桩质量,为类似工程提供了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没有规范为高桩码头夹桩结构的设计与施工提供系统性指导的问题,依托某工程实例,对强浪条件下的夹桩结构高程选取进行研究,通过物理模型试验测定不同高程的夹桩结构所受的波浪力,并根据实际施工进度安排,使用有限元分析软件计算确定了两个阶段的夹桩结构高程,在工程实施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根据海上风机基础的打桩作业要求,设计一种单桩稳桩平台,并利用ANSYS APDL软件对单桩稳桩平台在打桩作业工况、遭遇台风工况等极端典型工况的结构强度、整体稳定性和单桩稳定性进行校核。结果表明,设计的稳桩平台可满足海上复杂环境下单桩基础的定位、导向和沉桩等技术要求,为海上风电单桩稳桩平台的结构设计和安全性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结合某高桩码头升级改造工程,阐述原码头拆除后,在原码头排架间的沉桩技术,以及在沉桩区域受周边构筑物影响大、地质条件复杂的环境下,采用振动锤与柴油锤联合沉桩的新技术,为类似工程的沉桩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张桂俊 《珠江水运》2024,(7):118-120
护壁桩作为一种重要的装配式的桩基础,广泛应用于深基坑支护、地下室墙体以及高等级航道治理等工程中。沉桩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安全性与稳定性,特别是在复杂的地质条件下,沉桩作业面临更多挑战。本文通过分析护壁桩的类型与作用,沉桩工艺与设备,在此基础上,提出质量控制的关键要点,针对复杂地质条件,制定科学的施工过程监测与质量评估体系,以及针对潜在风险的管理与应对策略。通过科学的施工技术和精确的监测评估方法,提升沉桩作业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有望为相关工程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8.
基于深中通道非通航孔桥钢管桩锤击沉桩及振动沉桩工程实践,对挤密砂桩复合地基中采用不同沉桩方法的施工效果进行分析.根据开口钢管桩沉桩过程、检测情况及沉桩机理,分析产生沉桩差异的原因,并结合原地质施工情况进行对比,总结挤密砂桩复合地基沉桩特性.工程实践表明,复合地基条件施工钢管桩,锤击沉桩穿透密实土体能力强,入土深度较为均...  相似文献   

9.
宋成涛  程凯 《水运工程》2018,(7):196-200
陆上大直径、大斜率(斜率1∶6)PHC管桩设计桩基密度大,沉桩施工精度高、难度大。针对这些问题,结合某挖入式出运港池工程,进行了工程试沉桩及静载试验。为了减少沉桩挤土效应对桩基的不利影响,采用先沉斜桩、后沉直桩、自中间向两边对称沉桩的施工方案,并且采取避免碰桩和难以沉桩的施工措施。结果表明,所采用的施工方案切实可行,沉桩效果良好,桩基检测结果均为Ⅰ类桩,可为类似工程的PHC管桩的设计及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丘小标  卞亚芹 《水运工程》2015,(11):175-178
预应力混凝土大直径管桩具有强度大、承载力强等性能,常应用于海洋与海岸工程的桩基结构。但是在沉桩施工过程中,常出现桩头破损的情况。结合工程实例介绍大管桩沉桩过程中出现桩头破损的原因及对策。  相似文献   

11.
曹军 《水运工程》2018,(10):113-116
针对沿海地区港口工程软弱地基上护岸的稳定问题,以珠海某码头工程为例,对CFG桩在港口工程护岸加固中的应用进行研究。通过理论分析证明CFG桩在护岸加固中的适用性并提出加固方案;通过SLIDE软件计算得知CFG桩处理后复合地基满足护岸整体稳定要求。施工过程中需考虑CFG桩的挤土作用并采取隔行跳打等工程措施以减少对现有护岸的影响。施工后桩身强度验证及小应变动力试验表明,CFG桩成桩符合设计要求。结果表明,在采取一定的工程措施后,CFG桩具有良好的护岸加固效果,具有较大的经济优势,可广泛应用于高桩码头护岸结构的加固。  相似文献   

12.
在高桩码头水上冲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利用灌注桩钢护筒进行水上施工平台搭设,是确保施工质量、工期和安全的关键。文章对直线段和接岸段施工平台进行结构设计,并进行波浪作用下稳定性验算,沉降位移量均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水上施工平台稳定安全,并在施工检测成果中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13.
根据珠海某10万吨级煤炭码头勘察报告提供的土层参数资料和实际码头结构施工图,建立了高桩码头三维有限元模型,包括无桩岸坡模型和带桩岸坡模型,并利用强度折减理论对其进行岸坡稳定性分析,给出了岸坡安全系数,并进一步分析了桩基对岸坡稳定性的影响。几何模型和力学模型均较为复杂,为了尽可能真实地模拟实际情况,土体屈服准则采用与摩尔-库仑准则相匹配的德鲁克-普拉格准则,桩土界面采用面面接触模式。同时,还给出了天然岸坡和考虑桩基影响下的岸坡塑性区和位移场,从而为高桩码头岸坡的稳定性计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樊海辉  梁昆  杨磊 《水运工程》2019,(S1):48-51
建造在风化岩地基上的高桩码头,当地质变化较大、岩层起浮波动且存在较多裂隙或地质与设计不符时,若岩石强度高,钢管桩在打设过程中容易发生变形,导致嵌岩桩冲孔过程中发生卡锤,无法正常成孔,影响桩基施工。以柬埔寨优联码头工程为例,阐述如何避免嵌岩桩施工时钢管桩的变形,介绍钢管桩变形后采用水下切割并对切割处进行堵漏等方法,保证了嵌岩桩后续的正常施工。施工完成的嵌岩桩经检测均为I类桩,证明此方法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5.
邓夕贵 《水运工程》2006,(12):92-97
通过对巴基斯坦OP-II码头工程柔性靠船桩的施工实践,阐述在施工设备缺乏的情况下进行大直径钻孔和吊装靠船桩的施工方案比选,以及综合考虑施工情况探讨靠船桩的设计新思路,并在不影响靠船桩正常使用的条件下对柔性靠船桩原设计作出适当变更,供柔性靠船桩设计和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16.
沈建霞 《水运工程》2018,(10):68-70
基于耐久性及保证混凝土握裹层对钢筋的锚固作用,现行水运及水利工程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对钢筋的最小保护层厚度均做了要求,但对最大保护层厚度未做限定。对于桩基梁板结构,为施工方便,设计中往往采取增大保护层厚度的方式来避免主筋在桩基周围截断并弯折。以现行规范为基础,结合工程实例分析后认为,混凝土最大保护层厚度的适宜取值区间为100~150 mm。本结论对今后类似工程,尤其是沿海高桩梁板码头的设计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随着港口建设的不断发展,港口陆域建筑越来越多地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于港口陆域建筑工程设计、施工经验,结合港口陆域建设场地地质条件,参阅有关文献资料,通过对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自身特点、沉桩机理等分析,对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构造、沉桩工艺及成桩后的质量检测等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改进建议,供设计和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18.
高桩墩台是码头施工的重点控制工序,因其抵御风险能力差,模板设计的成功与否决定其成败。文章由成功的工程实例,系统分析了墩台模板设计、施工的全过程,探讨以安全为首要设计控制,通过以对策分析为基础的施工设计,结构构造设计,以强度、刚度验算和重点部位抗剪验算为基础的计算设计等三个步骤进行施工模型设计的方法。依此方法进行模板设计和工艺安排,工序控制合理,未出现任何危险情况,交工质量优良,并降低了施工成本,保证了工程提前竣工。  相似文献   

19.
采用传统的冲孔灌注桩施工工艺进行海上灌注桩施工时,往往会面临适用条件限制、环境污染、施工成本增加等问题。针对三亚凤凰岛项目海上冲孔灌注桩施工特点,介绍通过优化钢平台结构形式及布局设计、泥浆循环系统优化设计、结构稳定性计算、"四新设备"创新应用等措施,有效降低施工成本、提高施工效率、减少环境污染、提高施工质量。结果表明采取的工艺优化和平台改进措施效果良好、实用性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