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加坡海港税将削减20%新加坡海事与港务管理局日前正式成立,交通部长马宝山在主持成立仪式时宣布,从5月至今年底;集装箱船的海港税将削减20%。削减税收的目的是为了加强新加坡对集装箱船的吸引力;管理局将不时检讨它的收费,以确保新加坡的海港具有竞争力。新...  相似文献   

2.
为了保证大型活动安全、高效运营,围绕交通需求管理(TDM)的作用机理,在对纽约、伦敦和新加坡及香港、上海实施的交通需求管理政策和措施进行分析总结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城市的发展现状.提出国内城市大型活动进行交通需求管理的方法,并通过实际事例对提出的方法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3.
中东修船厂的创业集中在20世纪70年代后半期到20世纪80年代初。由于各公司很早就开始引进在欧洲和新加坡等地积累了修船经验的人才,委以经理等管理层职务,管理水平都得到飞速提高。  相似文献   

4.
温州港是交通运输部交通发展长远规划中确定的25个沿海主要港口之一。温州港北距宁波港219海里,南距福州港174海里,与台湾的基隆港和高雄港的距离分别为148海里和300海里;与香港、横滨、新加坡的距离分别为564海里、1120海里和1910海里。  相似文献   

5.
崔连德 《中国船检》2007,(11):34-37
10月29日,“中国-东盟港口发展与合作论坛”在广西南宁举行,中国与东盟各国交通部长共同发表了《中国-东盟港口发展与合作联合声明》,又称“南宁共识”。11月2日,第六届东盟-中国交通部长会议在新加坡召开,《东盟-中国海上运输协议》正式签署。中国与东盟在港口、海运合作方面的突破。为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合作增添了强劲动力。  相似文献   

6.
在总结东京、新加坡、香港、深圳、广州等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一体化衔接经验的基础上,评价分析重庆主城区轨道交通车站交通衔接现状,指出重庆市主城区目前轨道交通车站一体化交通衔接方面存在的问题,给出了不同类型轨道交通车站交通一体化衔接导则和规划指引。  相似文献   

7.
《世界海运》2010,33(3):16-17
<正>航运的快速发展为中国建设国际航运中心提供条件(1)20世纪80年代初,新加坡—日本航线上的新加坡、香港、高雄、神户、东京、横滨和釜山相继开展国际航运中转业务。我国沿海有关港口开展海  相似文献   

8.
广东省沿海港口是我国华南、西南等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和对外交往的门户。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之后,在国家“三主一支持”交通发展长远规划和《广东省沿海及珠江三角洲港口总体布局规划》的指导下,全省沿海港口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对腹地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开放起到了重要的支撑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中国大陆集装箱码头的建设和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集装箱运输的兴起和集装箱专用船舶与码头的建设始于20世纪60年代。由于它在提高运输效率、减少货损货差、保护港口环境等许多方面具有突出的优越性.因此发展十分迅速。进入70年代后,亚洲的19本、新加坡、香港、台湾、韩国等国家和地区集装箱运输及其港口码头的发展突飞猛进,并后来居上。香港、新加坡、高雄、釜山4港早已进入世界集装箱港前5名之列。本拟对中国太陆集装箱码头的建设和发展作一简要的回颐和展望:  相似文献   

10.
王琳琳 《中国港口》2007,(1):45-46,39
在东南亚地区,新加坡港一直以来都是最大的集装箱运输港,是东南亚的航运中心,但近年来马来西亚的港口有了惊人的发展,成为新加坡港有力的竞争对手,它们致力于取代新加坡港成为地区的转运中心,这对新加坡港的地位产生了极大的威胁。  相似文献   

11.
1994年,是自1987年以来世界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一年。这一年的世界经济增长率(GDP)达4%,其中OECD(23国)达2.9%,特别是其中的美国达4.1%。而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当属亚洲(不包括日本),特别是东亚。 东亚,相继出现了70年代的NIES(韩国、台湾、香港、新加坡),80年代的ASEAN(泰国、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和90年代的中国、越南等。 1994年NIES的GDP的增长率达7.4%(新加坡为10.1%),ASEAN为7.5%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邮船在数量迅速发展的同时,向大型化、舒适化方向发展,世界邮船经济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并对带动本地经济发展起了很大作用。例如有“国际邮船之都”美誉的美国迈阿密市,2001年接待游客340万人次,经济效益达80亿美元,并由此提供了34.5万个就业机会。新加坡2001年有1200艘次国际邮船到达,邮船经济成为其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水运文献信息》2005,(1):25-25
自20世纪70年代初新加坡港修建了该地区第1个集装箱码头以来,PSA(新加坡港务局)就不断引进新的程序系统提高码头操作效率,完善服务标准,一步到位满足客户的需求。过去的几年中,PSA在其技术上的投资已经产生出新的产品与服务,使客户拥有更大的灵活性,节省了时间与成本。这些创新包括无人驾驶吊车、自动门卫申报系统以及无纸化装卸单证系统。  相似文献   

14.
新加坡港集装箱吞吐量同比下降8%
  3月份新加坡港的集装箱吞吐量为252万TEU,环比上升5.9%。一季度的吞吐量为739万TEU,同比下降9.1%。鉴于干散货、集装箱运输市场极度低迷,新加坡港口海事及港口管理局(MPA)宣布从4月15日起,对在新加坡港口挂靠进行装卸货操作不超过5天的干散货船减征10%的港口税。1月份MPA也宣布类似针对挂靠于新加坡港口装卸货不超过5天的集装箱船免征10%的港口税。加上之前对集装箱船及海工石油支持船舶等税收优惠,这一系列的减负措施预计将在一年内给航运公司节省大约1800万新元的开支,体现了新加坡对于航运业的支持,也有利于新加坡本地经济的发展,创造更多更好的工作机会,以保障和支持新加坡海事服务业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5.
设计背景 20世纪80年代中期,印度从新加坡购买了6艘400吨级巡逻艇,从而打破了印巴之间的海上平衡。巴基斯坦迫切需要6艘与之相当、能够进行对抗的巡逻艇,为此向有关国家发出要购买6艘400吨级巡逻艇的信息,之后,英国、日本、比利时、瑞典、韩国、新加坡和中国七个国家相继提出巡逻艇方案送交巴基斯坦。中国巡逻艇因设备采用国际配套,各种性能指标接近或优于其它六国,且价格明显低廉,最终被巴基斯坦选中。  相似文献   

16.
船舶,不仅仅是人类用作交通和运输的工具,同时还是人类探索、开发和利用海洋的重要手段和力量。从陆地走向海洋、成为一个海洋国家,不可以没有先进的船舶技术优势,更不可以没有先进而强大的海军。从上个世纪中叶开始,世界船舶的发展就步入了更新换代的时代,各种具有创新特色的新型船舶不断发展,层出不穷。进入21世纪以后,新型船舶的发展和应用更是方兴未艾,异彩纷呈。现代航运事业和军事用途的驱动,要求现代船舶必须达到或维持高航速、高适航、高稳定性、高操纵性、高适用性和低能耗的高经济性等性能指标。为了实现这个梦想,人类历经半个多世纪的探索、研究和实验,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一是20世纪40年代的滑行艇年代,二是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的水翼艇年代,三是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的气垫船年代,四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的高速双体船年代,五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至今各种高性能复合船型发展的年代。今天,世界高性能船舶的发展和运用在高新技术的推动下呈现出一派蓬勃的景象.让船舶像仙子那样;壹波踏浪而行,已非神话传说和梦想。高性能船舶已经在不同的航海领域和航运事业中发挥着独特的性能和作用。特别是各种高性能复合船型的发展,为高性能船舶的大型化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17.
25年来,中国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初步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在这世人瞩目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公路水路交通事业得到快速发展,特别是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国家明确把发展交通运输作为事关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战略性和紧迫性任务,放在突出位置,中国交通行业抓住难  相似文献   

18.
探索交通信息化发展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80年代以来.从新技术革命.到信息化浪潮.再到网络经济.有力地带动了全球经济的发展,此一期间.正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要时期,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我国基本上与发达国家同步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仅就交通信息化发展而言.自“九五”实施“全交工程”建设以来.到2002年底,各级交通行政主营部门有95%建成了机关局域网.其中87%引进了办公自动化系统,83%在互联网上拥有网站;  相似文献   

19.
顾家骏 《海运情报》2007,(9):19-22,18
新加坡人口418万,国土面积641平方公里,用李光耀的说法,“象一只小虾,生存于国际大海之中”。然而,这个不大的国家凭借勤劳智慧的人民,灵活坚韧的政策,发扬其处于东西方交通要冲的区位优势,成为航运发达的国家。  相似文献   

20.
尧乐 《海运情报》2006,(5):29-29
马来西亚与超级枢纽港新加坡港为邻,其港口政策比新加坡港优惠。由此,2000年开港的丹戎佩拉帕斯,5年来取得了惊人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