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区电站水库库区范围内山高坡陡,工程地质复杂,在测设阶段应特别加强地表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调查,并在工程地质详细勘察阶段认真分析取样,对桥位的选取提供充足的设计依据。在分析金家坝电站交通设施复建工程甘龙河大桥测设阶段发现的不良地质的基础上,探讨桥梁桥位选择与工程地质的协调设计。  相似文献   

2.
汪艳 《交通科技》2006,(2):54-57
论述山区高速公路建设各阶段应重视地质工作,提出勘察设计、施工、运营等不同阶段地质工作的重点,分析目前在山区高速公路建设各阶段地质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山区高速公路地质科技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3.
熊灵阳 《路基工程》2008,(3):174-175
阐述了山区高速公路建设牛从事地质工作的体会,分析了山区高速公路勘察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勘察设计、施工与运营等不同阶段地质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位于沪蓉国道主干线恩施至利川高速公路的乌池坝特长公路隧道,长约2×6.7Km,岩溶管道发育,隧道穿越煤系地层,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施工中可能会遇到岩溶、突泥涌水、断层破碎带、瓦斯溢出、硬岩岩爆和软岩大变形等不良地质;为确保隧道顺利建设,采用超前地质预报和监控量测技术,实行动态反馈设计与信息化施工,制定预防各类不良地质的处治预案和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5.
柴勇 《公路》2007,(8):167-169
论述了环境地质在山区高速公路建设中的重要性,提出了设计、施工、运营等不同阶段的环境地质工作重点,分析了目前在山区高速公路建设各阶段环境地质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介绍宁杭高速公路的工程地质条件.对其岩土层分布及其相应不良地质与特殊工程地质问题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并进行了相应工程地质评价,对工程建设和设计提出结论性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建汶马高速公路与拟建山区某高速公路的王家寨枢纽互通布设于王家寨三岔河上。为此,结合现有高速公路项目,对地形有限、不良地质分布以及在建汶马高速公路边坡存在安全隐患、与隧道口净距较小等多因素控制条件下,针对工可方案存在的问题,初设阶段提出了3种方案进行了比选,择优推荐方案一。  相似文献   

8.
公路与城市道路技术指标有差别,选线方案需要综合考量。以某市绕城道路为研究对象,采取现场调查的方法对沿线主要工程地质问题进行梳理,提出了山区城市道路选线原则。调查发现:研究区工程地质问题突出,不良路段分布广泛。在路线比选过程中,遵循环境选线和安全选线的原则,通过对不良地质条件路段的方案对比和优化,总结高原地区公路选线的经验。成果对于西部高原山区城市道路选线设计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山区高速公路地质选线实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今公路施工和运营中出现的诸多问题,这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在地质条件复杂的山岭地区进行路线设计中,“地质选线”好坏是控制成本的最主要因素之一[1].结合成渝高速公路设计,归纳了目前山区高速公路设计中存在的典型地质问题,有区域稳定性问题、地形地质环境问题以及高速公路本身结构有关的工程地质问题.列举实例讲述了“地质选线”思想如何体现在工程设计中:“地质选线”要在全过程中加强比选工作,而不是一味整治,从而合理控制成本.  相似文献   

10.
《中外公路》2021,41(2):256-260
为研究粤东山区复杂地质条件下特长公路隧道路段线路方案,以广东大(埔)丰(顺)(五)华高速公路丰顺至五华段控制性工程——鸿图嶂隧道为依托,基于初测阶段勘察设计成果,采用定性分析、技术指标定量对比等方法,探讨比选了粤东山区复杂地质条件下特长高速公路隧道路段线路方案,总结了设计过程遇到的主要问题及设计体会,为粤东山区复杂地质条件下高速公路隧道路线方案比选论证提供了借签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杭新景高速公路衢州段处于浙江省西部山区,该地区地质地貌复杂,不良地质类型多样,潜在地质灾害严重。在该高速公路路线设计阶段,贯彻地质选线的理念,进行多方案比选,对不良地质采取避让、处治等措施,不仅可有效降低工程造价,而且可以避免地质灾害的发生,为工程的建设和运营安全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2.
高速公路工程岩溶陷落体的勘察与施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岩溶陷落体是一种分布于地下的隐蔽的不良地质体,山西省在建和拟建的高速公路项目很多段落穿越或身处吕梁太行山区腹地,而这两大山区内石灰岩地层广泛分布,古岩溶与古岩溶塌陷较为发育,目前多条高速在施工中已相继遇到数个规模不等的岩溶陷落体,直接影响和威胁到了高速公路工程的安全稳定、施工难度及造价。由于该类病害不像滑坡、崩塌等地表病害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勘察过程中往往因勘探手段应用不充分而遗漏,特别是当项目进入实施阶段之后,线路方案再次优化已无可能,因此,重视和加强设计阶段对本类地质病害的勘察,及早发现此类陷落体并圈定其分布范围,是当前高速公路勘察和地质选线的重要内容,同时对施工前防范预案的编制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3.
通过资料收集、地质调绘、勘探、物探及室内土工试验,综合分析了某高速公路沿线的工程地质特征及水文地质条件,指出该公路沿线的特殊岩土有湿陷性黄土、膨胀岩、人工填土,主要不良地质有煤矿及小煤窑采空区、崩塌落石。针对沿线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工程处理措施意见,为设计、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针对泥灰岩的工程地质特征,结合阿尔及利亚东西高速公路设计施工的特点,从力学、地质、水文等角度,分析泥灰岩边坡地质病害产生的机理.从设计、施工两方面,提出合理预防边坡失稳的措施,根据边坡坡率的大小提出了两种边坡防护形式.  相似文献   

15.
师伟 《公路隧道》2003,(1):26-29
本总结了高速公路隧道在设计施工中常遇到的不良地质问题,并针对不同的地质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解决防治措施,以期对将来的隧道设计、施工有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以经乌高速公路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前人地质选线思路的分析,总结研究了沿线主要的工程地质问题,并根据研究区工程地质特征制定地质选线原则,针对各线路的实际特点从多角度对路线方案进行地质选线研究。  相似文献   

17.
桃关#2隧道为映汶高速公路控制性工程,地处汶川震中区,隧道地质条件复杂,隧道开挖过程中遭遇崩塌堆积体、断层、软弱破碎带、岩爆及地下水等多种地质问题,严重影响了隧道施工进度及施工安全。从宏观及微观地质构造方面探讨上述地质问题的成因,找出工程地质变化的规律性,通过恰当的施工期地质超前预报技术,及时发现了隧道存在的复杂工程地质问题,并提出科学合理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8.
孙平  邓雪芳 《路基工程》2021,(4):124-128
山区高速公路设计中,立交方案的选择是制约路线方案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存在不良地质、改扩建、与铁路交叉等复杂条件下,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影响因素,避免在后期施工过程中出现地质灾害。为了确保路线及互通方案的合理性,减少后期施工风险,通过对旬凤高速公路下河枢纽互通三个方案进行综合比选,选择出最优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9.
以泸定至石棉高速公路地质选线为背景,在路线方案拟定过程中进行多方案比选和优化,提出了复杂山区高速公路地质选线的主要方法。采用该方法,提高了工程的安全性,降低了工程建设的难度、工程造价和后期营运维护费用。  相似文献   

20.
山区高速公路,因地形地貌复杂,地质条件多变,施工过程中地质设计代表工作很重要.笔者通过在地质设计代表工作中的体会,分析了现阶段山区高速公路地质工作的现状,对地质设计代表的工作目标、职责、方式、要求等方面进行了思考,希望通过相互交流,以提高勘察设计质量和后续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