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国际海事组织提出至2050年将国际航运业的温室气体排放至少降至2008年的一半,中国也做出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承诺。航运业尤其是远洋航运减排脱碳最有效、最根本的途径是使用碳中和或零碳且经济可行的绿色能源作为动力。绿色甲醇为当下可用的、适合远洋航运的最佳脱碳燃料之一。文章分析了绿色甲醇动力船舶应用现状、绿色甲醇价格及供求关系等要素,并提出船东需积极行动起来在航运脱碳中抢占先机。  相似文献   

2.
<正>2023年7月,国际海事组织(IMO)海洋环境保护委员会第80届会议(MEPC 80)通过了《国际海事组织2023年船舶温室气体减排战略》,提出到2050年前后实现国际航运业净零排放“雄心勃勃”的战略目标,并设定了2030年、2040年两个指标校核点。航运温室气体减排战略目标越来越清晰,船舶燃料转型是实现航运温室气体零排放战略目标的必由之路,这已经成为业界共识。目前,航运绿色燃料供应链建设在全球范围内仍处于早期阶段,韩国等主要航运国家正在加紧船舶绿色燃料供应、加注等产业链的布局,  相似文献   

3.
氢燃料是一种零碳排放的清洁能源,在全球温室气体减排的大趋势下,众多耗能行业正在积极探索氢燃料应用技术,船用氢燃料动力也成为未来船舶动力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本文围绕船用氢燃料动力,从应用模式、标准化现状等角度,全面探讨技术可行性、示范应用案例以及配套标准情况,研究认为氢燃料电池技术较氢内燃机技术在船舶领域更具应用前景。最后,结合船用氢燃料电池动力的基本原理,提出了船用氢燃料电池动力标准体系。  相似文献   

4.
节能减排和低碳环保是当今全球海运业持续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国际海事组织(IMO)提出在21世纪实现温室气体零排放目标;中国提出实现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宏伟目标,这为航运业实现绿色低碳提出了要求.本文总结天然气、醇类、风能和太阳能等绿色燃料和技术,提出新能源技术在船舶动力领域有广泛的应用空间,但特别在大型...  相似文献   

5.
海运业是全球货物的主要运输方式,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等效CO2排放总量的贡献将进一步增大。为限制船舶温室气体的排放,国际海事组织(international maritime organization, IMO)制定了《IMO船舶温室气体减排初步战略》(简称“初步战略”)及目标,确定了短期、中期及远期减碳措施清单。文章对“初步战略”内容进行了分析,以“到2030年,国际航运单次运输任务的CO2排放量要比2008年至少减少40%”为目标,对“初步战略”短期措施中主要的直接努力减碳措施进行了研究,为我国海运业适应“初步战略”的减排目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赵博 《中国船检》2023,(7):15-18
<正>氨燃料动力船舶的研发和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尤其当一些具有标志性项目出现后,将有效推动行业发展。氨燃料被认为是推动绿色航运发展的一次全新探索,对实现国际海事组织提出的减少船舶温室气体排放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近一段时期以来,航运巨头纷纷布局氨燃料船舶,船企及相关各方也积极开展船型及技术研发。氨燃料船舶技术已经成为三大主流船型中一道靓丽的风景。  相似文献   

7.
周玉苗 《中国水运》2013,(12):153-154
碳氧化物是温室气体,对人体健康不会造成太大伤害,但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不良影响很大,因此国家鼓励节能减排。船舶和环境具有相互作用、密不可分的关系。柴油-LNG混合动力船舶是以柴油-LNG双燃料替代柴油单-燃料。国家鼓励内河船舶采用LPG/LNG燃料替代柴油和重油,以减少碳氧化物排放和其它有害气体排放。  相似文献   

8.
正为了降低船舶温室气体排放,满足国际海事组织的去碳化要求,航运业面临着寻找和获取低碳替代燃料的重大挑战。全球甲醇行业协会(The MethanolInstitute)曾表示,燃料选择对于航运业成功实现脱碳目标至关重要,甲醇不一定能成为航运业未来采用的唯一燃料,但它确实是当前和未来最符合标准的选择之一。近期,中国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  相似文献   

9.
船舶节能减排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航运业是全球主要的温室气体排放大户之一,其排放的二氧化碳总量已超过许多《京都议定书》国家每年温室气体的排放量。特别是其二氧化硫和一氧化二氨的排放量分别占全球排放总量的10%和25%。根据IMO的温室气体研究报告,船舶排放的废气主要有:CO2、CH4、NOx、SOx。根据船舶燃料消耗的数据,IMO工作小组分别计算出2000年至2010年全球航运船舶的废气排放量,如图1、图2所示。  相似文献   

10.
介绍全球船舶行业节能减排的现状,国际海事组织未来对温室气体的减排战略以及行业未来对脱碳的应对措施,指明未来船舶绿色化的发展方向。介绍智能船舶的内涵及其对造船业和航运业的预期影响,并从数字化和自主性的角度解释智能船的技术发展路线。通过分享L1(数字化)阶段的国内发展现状以及国外在船舶自主化的研究成果,为智能船的发展提供指导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
当前各国及各行各业都在努力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鉴于国际海事组织(IMO)制定的减少船舶温室气体排放战略将航运业也纳入了减排的进程中,租船人和船东必须核算并报告其控制船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相似文献   

12.
朱元清 《船舶工程》2021,43(3):前插3-前插10
绿色船舶涵盖其整个生命周期,应具有技术先进性、经济合理性及环境协调性.本文通过介绍中国船级社对绿色船舶概念的定义,从能源动力技术角度预测未来绿色船舶动力的发展方向.在全球碳减排大趋势下,低碳、无碳燃料或碳中和燃料动力技术必将获得更多关注,绿色船舶或许会走出自己的"碳稀"之路.  相似文献   

13.
尚保国  张勇  吴俊 《船舶》2021,32(2):1-8
随着国际社会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度日益提升,航运业的排放控制要求越来越高."绿色船舶"是近年来航运业的热点之一,也是推动航运业高效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文章回顾了绿色船舶设计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关于绿色船舶设计的技术要点和若干典型设计案例,并展望了未来可能面临的挑战,为绿色船舶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雨果 《海运情报》2020,(4):29-30
环保组织正在对全球环境监管机构施加更大的压力,要求他们为以LNG为燃料的船舶设定甲烷排放标准。此前,国际清洁运输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uncil on Clean Transportation)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得出的结论显示,LNG燃料无法实现国际海事组织温室气体战略所要求的减排目标,甚至可能加剧航运业对气候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LNG用作船舶燃料是否能有效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限制航速是否有助于船舶二氧化碳减排?这两个问题无疑是航运业去碳化过程中引发关注和讨论最多的话题之一。近期,国际清洁交通委员会(ICCT)发布了关于船用LNG燃料的环境影响及航速限制的减排作用的研究报告。  相似文献   

16.
《中国船检》2012,(3):I0009-I0009
随着控制大气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的规范变得越来越严厉,号召航运业更加绿色环保的呼声越来越高.业界注意力正在向LNG燃料船转移。LNG作为燃料被广泛用于LNG运输船,目前正积极尝试用于其他类型船舶。IMO已制定了船用LNG和其他低闪点燃料作为船用燃料的通用规则(IGFCode).  相似文献   

17.
船舶温室气体减排是本世纪海洋环保的重要议题之一,日趋严格的温室气体减排要求给航运与造船业带来诸多挑战,但也为相关装备技术创造新的发展空间和需求。通过调研近几年国内外关于绿色船舶技术的发展战略,梳理现阶段全球温室气体减排的主要技术手段及应用情况,分析我国船舶温室气体减排的现状与问题,提出未来船舶温室气体减排技术发展重点与建议,为相关政策制定与技术布局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针对当前航运业绿色减排和新能源应用的趋势,设计了一种新型的适用于电推船舶的配电系统。此系统使用直流配电技术,以异步变速柴油发电机为主电源,双绕组低速永磁同步电机驱动螺旋桨进行电力推进。配备锂动力电池组作为辅助能源可减少柴油发电机运行时间,有效降低了温室气体排放。  相似文献   

19.
当前国际航运界正全力朝着低碳和脱碳目标前进,以应对温室气体排放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问题。集装箱船是国际航运主力船型,其脱碳趋势具有一定代表性。基于IMO最新公开的2019―2022年国际航行船舶营运碳强度指标数据,系统梳理集装箱船营运碳强度指标数据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受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影响,虽然航运业采取强有力的温室气体减排措施,但效果并不明显,尤其是从营运碳强度来看,减排趋势较为乏力;集装箱船碳减排趋势不明朗,船舶大型化对提升船队整体能效的作用有限,并且大型船舶比小型船舶更易受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影响。  相似文献   

20.
赵博 《中国船检》2022,(4):49-51
环保和排放法规日益严格,全球航运业已进入燃料过渡阶段,正在朝着低碳化方向快速发展.同时,客户需求和监管力度加大,行业出现了诸多变化和不确定性,未来低碳发展路径、燃料替代性技术研发,以及绿色船用燃料选择似乎变得多种多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