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杭州艮山西路人行地道工程中的降水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卫星 《隧道建设》2008,28(5):605-608
针对工程实际施工中遇到的单纯采用传统管井降水无法解决特殊地层的降水和无降水作业条件问题,经过摸索、分析和研究,提出了采用管井降水和真空降水相结合的降水施工技术,以解决工程竖井施工问题,结合CRD工法采用洞内水平真空跟进式降水,以解决地面无降水施工条件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管井降水和高真空击密两种路基处理方法的原理及效果,以曹妃甸工业区起步区污水处理厂吹填土路基处理为实例,介绍了管井降水结合高真空击密法在路基处理中的应用,为该区域类似工程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3.
赵军 《中国电动车》2007,(3):241-242
根据管井降水的特点,结合工程实例,论述管井降水在大面积弱透水土层中降水设计要点,结合监测手段,得出降水设计的成功性,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4.
陈小羊  徐桃  张浩  张峰  郭茶发 《隧道建设》2020,40(3):411-416
在暗挖法隧道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开挖面的稳定,开挖之前需要进行降水。常规的管井降水技术中,过滤层是开挖之后再采用透水性较好的材料进行回填,对于地质条件为强风化花岗岩,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浪费。在总结常规管井降水施工工艺的基础上,对常规管井降水技术进行改进,将管井周围土体直接作为透水性材料,通过高压风自动形成反滤层,形成新的降水技术,新技术减少了过滤层包裹和反滤层回填2 道工序。将该降水技术应用于厦门地铁4 号线暗挖隧道施工中,通过测算,单孔可节约过滤料 2. 92 m3,节约施工时间10 h 左右,同时对周围环境污染较小,环保效果突出。  相似文献   

5.
以北京地铁十号线熊猫环岛一安定路区间工程为例,着重介绍隧道下穿密集商用建筑群、隧道立体交叉开挖、上层滞水丰富及新近规划在建的电力隧道造成建筑物严重损坏(经有资质单位鉴定)等复杂环境下采取的施工技术措施,通过管井降水、洞内水平井点真空降水、对建筑物段超前处理、隧道超前开挖、支护等措施成功地解决了以上难题,以期能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6.
地铁基坑降水方案设计已成为地铁建设的关键性技术性问题之一,降水工程的成功与否,已成为影响工程进度及成败的重要因素。以厦门市轨道交通一号线天水路站基坑降水工程实例,考虑到该工程中特殊的土岩复合地层地质条件,采用坑内管井降水,并通过规范计算涌水量,得到了管井孔径及布置方法,且对降水过程可能出现实施困难的原因及防治措施进行了论证分析,可为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徐秋林 《路基工程》2009,(3):171-172
以南京地铁百家湖车站为例,介绍了根据周边环境和地质条件,确定合适的降水方案、降水的相关参数和管井降水的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8.
常浩  于丽莉 《路基工程》2015,(1):155-158
以沈阳地铁一号线一期延伸线四号街站管井降水工程为例,介绍受潜水与承压水作用条件下"小间距、小泵量"深基坑管井降水的设计理念,阐述了目标函数法在基坑降水井群优化中的数学模型应用。以基坑总涌水量最小为目标函数,从前人已建模型所欠缺考虑的模型约束条件入手,完善约束条件,使其成为基坑降水井群优化的数学模型,实施结果满足了基坑降水的施工要求。为降水设计者提供一种更加优化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结合福安某厂软土地基加固工程,采用管井降水动力联合预压固结法处理软土地基,分析了其基本原理、设计参数、施工工艺。对有代表性区域的地下水位、沉降进行监测,利用静力触探和载荷试验等原位测试手段对加固效果进行检测。工程实践表明:管井降水动力联合预压固结法处理软土地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在工程实践的基础上,通过对地表水系发达的高寒地区钻孔灌注桩接柱三种施工方案的选择对比(护筒法、大开挖法及降水法),肯定了管井降水法具有投资少、时间短、工程进度快的特点,并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围海造陆工程中的吹填软土地基具有独特的成因,往往存在着渗透性较大的夹砂层或者局部夹砂层。基于夹砂层具有良好透水性的特点,提出了深井井点降水联合真空预压法加固该类软基的新思路,并深入分析了该方法的加固机理。依托珠海港高栏港区神华煤炭储运中心一期工程软基处理工程设立了现场试验区,探讨了依托工程采用深井井点降水联合真空预压法加固软基的优越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深井井点降水联合真空预压法加固类似于依托工程的夹砂层软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王广宏  罗利彬 《隧道建设》2018,38(Z1):142-147
富水未成岩粉细砂地层是极软岩地层中非常特殊的地层,因成岩不均匀,水动力环境复杂,地层力学特性差异性大,复杂多变,岩层整体缺乏自稳性,遇水易发生溜塌、滑移、涌水涌砂、基底软化承载力下降等问题,严重阻碍施工进度,危及施工安全。为解决该地层施工难题,以便安全、快速的施工,文章以兰渝铁路桃树坪隧道出口现场施工中采用的垂直深井降水+超前真空深孔降水+轻型井点降水的3级降水方法为例,总结在该地层条件下降水的设备、工艺、工法和技术参数,基本解决了富水未成岩粉细砂地层施工降水难题,可为类似地层条件下隧道洞内降水作业提供技术参考和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3.
富水砂层中盾构隧道联络通道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富水砂层中进行联络通道施工,施工难度和风险很大,为提高围岩稳定性、减小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通过对常用的降水、冷冻、旋喷和注浆等地层加固方法进行技术和经济方面的对比,最终选择了注浆和降水相结合的加固方案。在联络通道施工中采取了洞内超前预注浆、洞外地表管井降水以及洞内轻型井点降水的加固方案,在水仓基坑施工中采取了周边小导管注浆以及坑内轻型井点降水的加固方案。施工过程中对隧道和地表变形进行了监测,由监测结果可知,开挖引起的隧道和地表变形均较小,说明采取的超前预注浆和洞内外降水措施是安全可靠的,可以有效降低联络通道的施工风险。  相似文献   

14.
真空降水联合低能量强夯是一种新型的吹填土地基加固处理方法。利用数值计算和现场实时监测,判定强夯激发的超孔隙水压力的消散情况,以评价真空降水的效果以及调整强夯施工的间歇期参数,结果表明:降水的效果和每遍强夯的控制间歇期是保证地基处理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冯波 《路基工程》2014,(2):53-56
某船闸基坑承压含水层存在夹层及互层,地层渗透系数表现为竖向小于水平向的各向异性特征。充分利用这一特性,将隔水帷幕与降水井设计同步考虑,建立三维数值分析模型,改变地下连续墙与滤管插入承压含水层深度,计算不同插入深度组合工况基坑内外承压水位降低情况,得出了经济、安全的地墙与滤管插入深度,不但满足了设计降深要求,且坑外水位降深较小,还保护了周边已有的构筑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