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8 毫秒
1.
针对江西省内区域各干线公路技术标准参差不一,差异较大,安全设施少,地形条件复杂,混合交通严重,交通事故率较高的现状,为提高区域干线公路道路安全水平,结合吉安地区干线公路(G319、吉莲线、敦永线)进行文献调研和现场调研,包括交通运营情况调查、交通事故调查、道路条件调查等.通过收集各方面数据,为江西吉安地区的地区特点、交通特征以及该区域干线公路交通事故特点提供了较为全面的基础性资料和初步分析结论.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普通地面干线公路信息化管理及对外信息服务需求的基础上,对适应于干线公路设施安全防控、养护作业监管、公众信息服务的各项监测技术及应用进行了分析,为普通干线公路综合监测系统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干线公路交通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公路安全评价是用于鉴别事故隐患、减轻事故严重程度的有效办法.在分析道路交通系统特征和交通安全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了干线公路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提出了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相结合的干线公路安全评价方法理论模型.通过对河北省干线公路安全性评价项目的实际分析,证明该评价方法合理并可靠.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基于南通境内G204、G328、S335等干线公路交通事故数据对交通事故相关形态、和基础原因,总结了交通事故多发路段的问题,探寻公路安全生命防护中干线公路的安全设施设计与运营阶段安全特点,各种因素对交通安全影响;以此为基础,对G204如皋段典型交叉口和路段采取"人本交通"导向下的安全生命防护工程技术进行优化,并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价,为干线公路类似路段的优化处置提供一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我省公路设施的功能和服务水平,完善公路安全防护措施,减少和降低因公路设施不完善而导致的交通事故,适应我省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省交通厅自 2004年6月起在全省国省道干线公路扣重要县道上实施以“消除隐患、珍视生命”为主题的“浙江省公路安全保障工程”。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传统的公路养护与交通安全养护的差异,界定了公路交通安全养护的概念与内涵.从公路交通安全养护需求出发,基于指标选取原则从路基路面、安全设施、管理设施、平面交叉口、绿化等方面建立了普通国省公路交通安全养护评价指标体系框架,为普通国省干线公路交通安全养护评价工作的开展提供理论与方法支持.  相似文献   

7.
基于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国省级干线公路承灾体调查工作获得天津市普通国省级干线公路设施底数,结合公路风险应急管理与日常养管数字信息化工作需求,进行数字化管理系统构建。通过普查数据成果构建设施动态基础数据库对现有普通国省级干线公路设施实现可视化表达与动态管理。  相似文献   

8.
熊琦 《公路》2009,(12)
我国干线公路建设已经取得丰硕成果,但收费管理较为滞后.从分析我国干线公路使用存在的问题入手.结合国内外公路基于交通需求管理的收费定价先进经验,分析我国基于交通需求管理的干线公路收费定价管理的必要性,并探讨加强我国干线收费公路基于交通需求管理的收费定价的对策,对提高我国干线收费公路使用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关于车辆超载情况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德临 《公路》1991,(12):35-37
近几年来,超载和超重型车辆擅自行驶的情况不断发生,对我区公路设施的安全构成了很大威胁。为弄清“双超”车辆的行驶情况及其对公路路况的影响,我局于1989年9~11月中旬对全区干线公路进行了一次“车辆及装载  相似文献   

10.
对普通干线公路监测工作事故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得出影响监测工作安全的五大主要风险因素即人、设备、基础设施、环境、管理.然后利用解释结构模型(ISM)、系统化的建模技术和计算机工具对这五大风险因素间的逻辑关系进行了运算和分析,并由此建立了描述影响普通干线公路监测工作安全的多级递阶解释结构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风险矩阵法对普通干线公路监测工作中的各个风险源进行了评价并确定了风险等级.最后针对不同的风险等级,依据风险控制原则,对各个风险因素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和建议,以提高普通干线公路监测工作中的安全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1.
现有部分一级公路功能与交通需求不相匹配、平面交叉和出入口布设密集、路段和交叉口的交通组织不甚合理,导致公路通行效率较低、道路安全性较差。以上海市大叶公路为例,对干线一级公路交通组织进行了设计研究,基于公路的功能定位选用相适应的技术指标,通过合理的一般路段与平面交叉口交通组织设计以及指路标志设计,提升了公路的整体运行效率和交通安全,并为后续干线一级公路的建设提供了一定的工程经验和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2.
北京机场南线(京承高速公路—东六环路)公路工程位于北京市东北部,是首都机场扩建工程配套建设的三条高速公路之一。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迅速发展和机动车保有量的急剧增加,我国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率呈上升趋势。道路交通安全问题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问题,而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是有效减少交通事故的具体措施之一。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的设计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将安全放在首位,体现对人的关注,体现人性化的要求,注重公路安全性、方便性、舒适性、愉悦性的和谐统一,为道路使用者提供安全保障和人性化的服务,切实提高公路交通的安全水平和服务水平。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是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挥公路经济效益、保障行驶安全必不可少的配套设施。该文通过机场南线交通设施设计的理念和设计原则,并以设计实例论证了交通安全以人为本的安全设施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13.
从交通心理学角度优化道路线型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率多年来一直居高不下,如何预防和控制道路交通事故是道路设计者普遍关心的课题。从驾驶员心理、交通事故诱发原因以及道路线型设计等多个角度分析影响驾驶员行车安全的主要心理因素,并提出优化道路线型设计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道路交通的日新月异。与此同时,隧道交通也迅猛发展,随着公路隧道的大规模建设,隧道数量、交通流量、危险品运输量都日益增多,公路隧道内火灾的危险将会呈上升的趋势,而隧道的消防安全问题也日益为人们所关注。该文以降低隧道火灾风险为目的,通过对公路隧道火灾事故特点、危害及起因等方面的分析,提出一些有助于改善大连路隧道安全水平的建议与措施,以期达到"以防为主,消防结合"的隧道火灾预防要求。  相似文献   

15.
梧桐山盘山公路原是一条等外级公路,通过合理组织交通,线形标准采用山岭重丘区三级公路的标准,注重道路景观、结合边防设施的需求,改造为城市次干道。  相似文献   

16.
选取了5个省市的7条高速公路和6条并行普通国省道作为课题研究的基础道路,应用"有无对比"分析方法,确定了高速公路相对于并行普通公路的事故率降低标准,并确定了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经济损失指标.在此基础上,总结提出了高速公路减少事故伤亡人数及挽回事故经济损失的计算公式.最后,以沈大高速公路、成渝高速公路为案例,计算了上述2条高速公路通车运营以来对交通安全的贡献值,研究成果为总结"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交通安全运营状况提供了基本数据和计算依据.估算结果显示,国道主干线的使用减少了约9万起交通事故,挽救了10万人的生命,并使58万人免于受伤,挽回了125亿元人民币的事故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7.
从海南省公路网区域发展现状、公路网布局和交通状况、交通事故分布规律、安全保障政策与措施的实施现状等多角度,分析了海南省公路网的安全状况,运用国内外安全保障对策研究领域较为成熟的研究成果,结合海南省公路网的实际情况,提出海南省公路交通安全保障的发展目标,并围绕公路网安全保障发展目标提出了三阶段的保障对策与实施方案。在此基础上,分别采用合理的交通安全设施、严谨的交通管理手段、先进的交通安全技术以及全面的社会安全教育等具体的执行方案和措施,系统、科学地建立起海南省公路网安全保障的对策和实施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18.
向波  何云勇  蒋劲松  王东  孙璐 《公路》2020,(3):174-183
自然灾害发生后,公路工程抢通保通是抢险救援工作的关键瓶颈。通过系统调查汶川地震、芦山地震、九寨沟地震极重灾区的所有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及部分典型震害的县乡道路,获取了公路路基震害及次生地质灾害类型及特征,提出了公路路基应急调查和评估方法,建立了公路灾害评价分级标准,以通行能力受损程度划分为A轻微、B中度、C严重、D损毁四级,并规定各单项指标中最差的评定等级来确定综合安全等级。按公路抢通阶段“快速、可通”、保通阶段“通而不断”的目标,分别给出了有效快速抢通保通灾损路基段的工程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9.
王艳辉  张晗  张可  张晨琛 《公路》2011,(10):145-150
在对各类道路安全设施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比较全面、系统地构建了道路安全设施系统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各指标的含义及计算方法进行了研究.考虑到道路交通安全设施效果难以直接表征的特点,基于交通安全设施评价值,综合考虑评价路段的事故数和交通违法数,得出道路交通安全设施效果综合评价值.最后,根据综合评价信的效果显著程度确定道...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交通冲突数与安全性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高等级公路交织区交通冲突数与道路安全性关系模型。从模型调试、测试结果及评价结果来看,模型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