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探讨了潜艇判明敌舰搜索带的行动,进一步完善了驶离敌舰搜索带的判断依据,建立了突破敌舰搜索幕的概率模型。  相似文献   

2.
李国辉 《航海》1999,(4):16-17
1999年7月19日,是民族英雄邓世昌诞辰150周年;9月17日,是他在中日甲午黄海海战中英勇杀敌、为国捐躯的105周年。一百多年来,邓世昌的英名和业绩在国人中可谓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但对他的家世和后人情况人们却知之不多。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对这位民族英雄的全面了解。本文依据邓世昌重孙女邓立英同志提供和我本人多年搜集的一些材料,对邓世昌家世和后人情况作一简要介绍。 邓世昌原籍广东番禹。1849年7月19日  相似文献   

3.
看过电影《甲午风云》的人都一定会记得这样一个精彩的镜头:黄海大战中,日舰发射的鱼雷直奔邓世昌的“致远”号军舰而来,邓世昌沉着地指挥军舰左一转、右一闪,就成功地躲过了几枚鱼雷的攻击。  相似文献   

4.
随着反舰导弹的发展,高速巡逻艇已成为活跃在沿岸或多岛屿海面的主要舰艇。以往的小型快艇只装备射程较近的火炮和鱼雷,攻击时必须接近敌舰、并占据有利的发射位置。因此,自身也容易被对方击伤击沉。导弹艇则可以隐蔽在岛后发射,从而能避免被敌舰发现,以提高自身在攻击前后的生存能力。现从下列几则海战实例中以见一斑。  相似文献   

5.
双舰雷达被动测向定位是两舰组成单横队时截获敌方雷达信号,将其方位交汇定出敌舰位分布范围的一种定位方法。在建立水面舰艇编队双舰雷达被动测向定位模型,探讨在无引导保障,截获敌方雷达信号,绘算出敌分布区域。通过双舰雷达被动测向定位。  相似文献   

6.
一个人如果没有梦想,无异于一艘损毁了罗盘迷失了方向的航船,他的人生注定是迷茫的,颓废的。——这是我,一个用毕生投身于航海事业的海员人生感悟。早在孩提读书念小学的时候我就有一个梦想:长大要当一名海军,像北洋水师“致远号”管带邓世昌那样领兵抗击倭寇保卫海疆直到马革裹尸血染沙场。  相似文献   

7.
人民海军护卫舰的发展历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人民海军护卫舰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又曲折的过程,首先是从缴获敌舰、收编起义舰艇、打捞、修复旧舰和改装民船起家,接着是仿制苏联的“里加”级,再下来是自行研制65型和“江湖”系列。从80年代开始,为满足我国“蓝水海军”的发展战略,又先后研制成功了“江卫”1级和  相似文献   

8.
舰舰导弹是对水面舰艇攻击的主要武器之一,导弹突防能力是评价导弹性能的重要指标.根据反导武器系统的特点,建立了单发和多发导弹对敌舰攻击的突防能力模型.  相似文献   

9.
汤海帆 《航海》1993,(1):28-29
1991年11月8日.美国海军“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列克星敦”号正式退出现役。这艘充满传奇色彩的航母是第五艘以独立战争圣地“列克星敦”命名的美国军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它因击沉11艘敌舰而荣膺美国总统特别嘉奖。日本法西斯曾三次宣称将它击沉.它也由此得到“太平洋蓝色幽灵”的绰号;截至退役前止,“列克星敦”号接纳战机降落的次数已超过美国海军所有现役航空母舰。  相似文献   

10.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当陆地上盟军士兵为每一寸土地与凶恶的法西斯敌人浴血奋战时,在另一条战线的殊死较量也在进行。硝烟弥漫、波涛汹涌的大洋上,穿梭不停的大批盟国商船在军舰的掩护下,冒着飞机轰炸、敌舰炮火和鱼雷袭击,将军火和战略物资源源不断地送到前线。这些商船为战争的胜利作出巨大贡献,同时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在二战中,被击沉的盟国商船就超过5000艘。  相似文献   

11.
1942年11月13日午夜刚过,又浓又厚的乌云伴随着恐怖,不祥地笼罩在南太平洋的乌黑天空上. 美国由13艘轻型巡洋舰、驱逐舰组成的编队正向北驶过热带水域,前往拦截增援瓜达尔卡纳岛的敌舰,他们对即将来临的一场惊心动魄的遭遇战没有丝毫的准备。与此同时,由1艘巡洋舰,11艘驱逐舰和2艘战  相似文献   

12.
邓世昌(1855~1894)在黄海海战为国捐躯的壮举,中国人民早已有口皆碑。此文叙述的是他生前几件不大为人所知的事,透过这些事,可以使人们更好地了解这位海军名将的为人和爱国精神。战场无勇非孝也 1883年底,法国挑起了中法战争。第二年秋,法军灭掉清朝福建海军,攻陷台湾北部的基隆要塞,福  相似文献   

13.
水下棺材     
美国人在南北战争时期,曾建造一艘奇特的潜艇,叫“享莱号”。它虽然享有“历史上第一艘击沉敌舰的潜艇”的盛誉,可它简直原始、简陋的可怜,“享莱号”由一个旧锅炉改建而成,没有什么先进的动力装置,而是由八个士兵,用人力转动曲柄轴来带动船尾的螺旋桨。静水航速每小时只有四英里。舱内更谈不上有什  相似文献   

14.
<正>1937年7月,日本发动侵华战争,造成我国航运业遭受重大损失,港口设施、航道标志损失殆尽。今年正值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小编带您一起回顾那些年关于海事的记忆。抗战开始后,国民政府为了抵抗日军的进攻,对沿海和长江一些港口设施,航道进行了主动的破坏,以免为日军所用。1937年8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后,国民政府为"防止敌舰入侵",先后征用全国各轮船公司的轮船、趸船沉塞港口航道,构筑沿海港口与  相似文献   

15.
电影《甲午风云》拍摄了这样一个镜头:以“吉野”号为指挥舰的日本舰队,挂着当时中立的美国星条旗,明目张胆地侵犯中国领海,向清朝的北洋水师的丁军门所部猖狂进犯。当邓世昌等发现星条旗已换成太阳旗时,日舰已驶近了,并开始了炮击,使清兵遭受了损失。当时海战盛行悬挂假船旗,冒充非交战国,以便驶近时突然亮出真船旗,给敌船以闪电般的一击。  相似文献   

16.
郭为民 《世界海运》2009,32(6):54-55
走过凌水桥 海是我儿时的梦想,我的家乡——东海之滨的榕城,有着2000多年文化历史,又素有航海传统,下南洋谋生经商,东渡日本求学革命,王乃裳、林则徐、林觉民和冰心等仁人志士都从这里走出。福州的马尾港是近代中国航海船政学堂的摇篮,是近代中国海军的发源地,养育了近代思想家严复、詹天佑,甲午海战时期军机大臣左宗棠、船政大臣沈葆桢、管带邓世昌,  相似文献   

17.
某年冬季的一天,在我国东海某海域,一场潜艇、猎潜艇的对抗演习正在紧张地进行。大海深处,一艘黑色的潜艇悄悄地逼近“敌舰”。艇内,水兵们异常紧张地操作着。声纳兵紧紧盯住了目标,准确地计算着方位。突然,艇长一声令下,鱼雷手按动了发射器,一条鱼雷“嗖”地射了出去,击中了目标。艇长立即下令迅速转向,摆脱“敌人”的搜索。潜艇飞快地离开了攻  相似文献   

18.
海战中使用雷达始于二次大战期间,装备了雷达的舰艇向敌舰发动突然袭击并提高命中率,使敌舰艇在做好应战准备前即已中弹沉没。进入80年代后,出现了雷达难以探测的舰船形状和建造材料。此类舰艇通常称作隐身舰艇。由于如何选定舰的结构和建造材料以及如何增强综合隐身性能,仅仅是通过尝试的方法来摸索,因此存在很多局限性。就飞机而言,由于飞机的防御手段和有效载荷不及舰船多,不能据此判断是否损害其机动性能和续航能力,故以隐身性能为中心进行飞机设计。为此,以机体外表面用三维函数表示,加上部件材料的电磁特征,通过计算机对电磁波反射进行解析和评估。对于舰船,复杂的上层建筑是一大障碍,对其进行整体的数学评估较为困难。与飞机不同,舰船受到二维运动空间、相对于导弹的极低速度、大的雷达反射截面积等限制,承受攻击的脆弱性很大。本刊将从这一期开始,陆续刊载这篇文章,详细说明舰船隐身设计时必需的基础理论和方法,并结合未来的技术趋势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9.
反舰导弹是突击敌水面舰船的主要武器,如何根据上级意图和作战任务以及突击兵力所携带的反舰导弹数量,针对敌编队具体编成情况,合理分配导弹,争取最大战果,是在计划组织与实施反舰作战时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在构建反舰导弹火力分配决策实用模型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机技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研制了反舰导弹火力分配决策软件。在构建模型时,提出了多种毁伤目标价值系数评估方法,它既适用于单兵种又适用于多兵种合同突击敌舰船编队的需要,可为不同型号反舰导弹提供火力分配决策方案。应用研究表明,该模型及其应用软件全面系统地反映了反舰导弹火力分配决策的基本规律,可为战术指挥员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20.
我们观看描写二战时期海战的影片时,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惊险场面:当一方舰艇正在海上巡逻或作战时,突然发现前侧方有数枚敌舰发射的鱼雷劈波斩浪直奔舰艇而来,在这危急关头,舰长立即下令水手操纵舰艇满舵转向,实施高速机动规避。数秒钟后,来袭的鱼雷嗖嗖嗖与舰艇擦肩而过,差之毫厘就是灭顶之灾,真是好悬!规避是早期舰艇被动防御鱼雷袭击的一种措施。纵观世界军事史,从远古时代的矛和盾到现代的高技术兵器,进攻和防御制始终是相辅相承的。鱼雷武器从诞生到现在已经经历了130余年的发展历程,鱼雷防御尽管相比之下发展较为缓慢,但也自始至终没有停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