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勇 《汽车情报》2005,(21):27-29
原本定位于家庭第二辆车的SUV在我国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后,2005年上半年的SUV市场,却显露出了重重危机,发展速度一路下滑,SUV市场的发展呈现平稳和理性发展的趋势,依然以新产品扎堆上市、新的生产企业不断进入和旧款车竞相降价拉开序幕。2005年上半年SUV市场增添了更多的市场变数,悬念也更多,同时SUV生产企业也在度日如年。  相似文献   

2.
回玉梅 《汽车情报》2005,(23):24-26
我国SUV市场在经历了2002年、2003年的快速爆发式增长、2004年的调整后,进入2005年结束了SUV的黄金时期,销量全面下滑。受油价上涨、征收大排量车燃油税等众多不利因素影响,2005年SUV市场出现了萎缩,在主要国产SUV中,除了陆风、普拉多、本田CR-V外,上半年累计销量同比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而且降幅都比较大。2005年时间过半,现在对上半年SUV市场的运行特点进行一次大盘点。  相似文献   

3.
去年曾被称为SUV年,有人预测今年将是MPV年,在车市“冷”的时候,MPV市场却异常“火热”。数据显示,在几乎所有车型销量都在下滑的情况下,MPV市场今年上半年却保持了高速增长的态势,销售量和销售额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47%和31%。那么,在新车型纷纷上市,价格战“山雨欲来”的MPV市场中,什么将是下一个热点呢?  相似文献   

4.
史岩 《汽车情报》2005,(4):44-50
进入2002年,我国皮卡企业产销再度回升,呈现出了较为强劲的发展势头,其原因是皮卡厂家相继推出经济型SUV。2003年,经济型SUV活跃在中国汽车市场上,全国皮卡企业(含经济型SUV)销量169068辆,比2002年同期的118122辆增长43.1%。  相似文献   

5.
吴勇 《汽车情报》2006,(27):30-34
进入2006年以来,我国SUV市场一改2005年的SUV市场变化多端、增速减缓的窘境,继2006年一季度我国SUV市场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绩后,第二季度我国SUV市场又快马加鞭,继续谱写新的发展篇章。然而自从进入6月份以来,我国SUV市场的发展再次呈现扑朔迷离的状态,进入7月份、8月份情况更是如此。从1~8月份我国SUV市场的发展趋势来看,呈现高开低走的态势,由一季度的高速增长到三季度(截止到8月份)的负增长,说明我国SUV市场高速增长的时代已经过去,市场逐渐回归理性和平稳发展的态势。  相似文献   

6.
吴勇 《汽车情报》2005,(11):21-23
一、2004年我国SUV市场回顾。原本定位于家庭第二辆车的SUV在我国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后.2004年的SUV市场,却显露出了重重危机,发展速度并没有外界想象得那么好,SUV市场呈现平稳和理性发展的趋势.依然以新产品扎堆上市和旧款车竞相降价拉开了序幕。2004年SUV市场与2003年的爆发性增长相比,增添了更多的市场变数,悬念也更多。  相似文献   

7.
吴勇 《汽车情报》2006,(14):40-42
2005年的SUV市场变化多端,增速减缓,遭遇自“井喷”以来最大的挫折,以至于有人认为2006年将是我国SUV市场大洗牌的一年,SUV市场的发展将更加艰难。然而,进入2006年以来尤其是进入3月份,我国SUV市场的表现却令人精神振奋:无论是产量还是销量都出现了大幅度的增长。我国SUV市场出现了久违的“井喷”局面。  相似文献   

8.
市场真是变化无常,2005年,全国的SUV的增长率高达99%,销售量更是增长了200%,在销售奇迹和巨大的利润面前,众多企业纷纷投入到SUV的生产上来,截至目前,经济型SUV的这一细分市场领域已经挤进40多家生产企业。然而,SUV这件令人窒息的增长速度只持续到2004年初,2004年的第一季度,国产SUV的生产销售量同比增长了29.7%和34.9%,而2005年的前4个月,经济型SUV只比去年同期增长了6.8%,远远低于全国轿车70%的增长水平,大多数SUV生产企业面临步履维艰的境地。  相似文献   

9.
总体概述 2003年全国皮卡企业(含经济型SUV)销量169068辆,比去年同期的118122辆增长43.1%。根据市场调查,全年纯皮卡销量约8.7万余辆,与2002年的纯皮卡相比持平;经济型SUV约8.2万辆,同比增长645%。 2002年下半年各皮卡厂家才推出经济型SUV,当年的经济型SUV销量约为1.1万辆,扣除这一因素,2003年7.1万辆的经济型SUV是皮卡企业的增长量。全行业产销增长大幅上升,这主要得益于经济型SUV的问世,成为了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10.
姜湘南 《汽车情报》2006,(17):24-31
今年前四月份,国内SUV行业上演了极具戏剧性的一幕。3月下旬,新消费税颁布,原本对于大排量中高档SUV属于重大“利空”,然而国内SUV市场却在市场各方抢购避税的狂潮中演绎出“空翻多”的“井喷”行情,在短短一个星期之内,一些中高档SUV强势品牌销售量出现爆发性增长,销售量相当于前两个月市场销量的总和。  相似文献   

11.
《轿车情报》2012,(8):27-27
今年以来,美国汽车市场表现抢眼,在中国和欧洲市场疲弱之际,逐月显示高增长。6月份的美国轿车及轻型汽车(MPV、SUV、皮卡)分别增长25%和19%.半年累计增长分别为17%和13%。这一方面得益于美国经济的初步复苏。  相似文献   

12.
李金 《城市车辆》2009,(7):16-17
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不但影响到了国外客户对客车的购买力,而且对国内客车市场的销售产生了很大的冲击。今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影响加深,全国客车行业1~5月产销下滑32%,但令业界颇感惊讶的是,恒通客车在全国客车市场低迷的大环境下,市场销售却逆势上扬,出现了喜人局面,1~5月产销同比增长13%,不仅在传统市场强劲增长,还在新兴市场遍地开花,成为国内众多客车制造企业中少数实现增长的客车厂家。  相似文献   

13.
5月份轿车产销数据继续下滑少,但如果“剔除”自去年5月后“遮”不住市场的疲态。 5月份,国产乘用车(轿车、MPV、SUV)市场数据在预料之中继续走低。其中轿车产量为206046辆,同比增长27%;销量为174970辆,同比增长16.3%,环  相似文献   

14.
龙人 《汽车与配件》2011,(32):30-31
从总体来看,今年上半年汽车市场仅增长3.4%。增长率呈全面大幅度下滑之势。其中商用车仅完成221万辆,负增长37%;微型客车完成120万辆,负增长9.9%。唯一正增长的是乘用车(轿车、SUV、MPV),上半年销售591万辆,同比正增长9.6%。2011年上半年汽车销售总体完成932万辆。  相似文献   

15.
《汽车与安全》2009,(1):32-32
虽然11月的销量出现下滑,但中国车市整体增长的趋势无法扭转。最新统计显示,2008年1—11月份国产乘用车销售513.5万辆.同比增长8.7%,其中表现最突出的,当属SUV和中级家轿,分别销售40.5万辆和187万辆,同比增长28.1%和17.5%.中国汽车市场的潜力依然不容怀疑,轿车普及阶段的发展势头不会有转变。  相似文献   

16.
姜湘南 《汽车情报》2007,(18):16-21
2007年国内SUV有两件大事引人关注:一、在国内乘用车细分市场,SUV特别是两驱SUV异军突起,成为市场表现最为出色的细分市场,1~5月份,国内SUV销售量为64358辆,同比增长高达39%,销售增长率位居国内乘用车各细分市场之首;二、即使是在2007年国内SUV行业产销两旺的大背景下,国内SUV企业依然痴心不改,坚定地走产品多元化之路,进军轿车市场的号角再次吹响。国内SUV企业多元化探索,福兮还是祸兮?  相似文献   

17.
大力 《驾驶园》2010,(2):26-27
2009年上半年,由于金融危机和高铁竞争的影响,客车市场整体下滑严重,需求锐减,许多客运、旅游公司都推迟了购车计划。到了下半年,客车市场明显复苏,客户的需求开始增长,那些“为者长成,行者常至”的客车企业,也在下半年取得了骄人战绩。安凯亦是如此。  相似文献   

18.
龚雨楠 《汽车情报》2006,(14):43-46
一、近几年中型载货车市场的发展情况 1.1997~2005年中型载货车市场情况 (1)根据目前掌握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中型载货车市场在1999年以前,基本上处于平稳的市场运行状态,没有什么大的市场波动。但在2000、2002年市场有一定幅度的下滑,下滑的主要原因是2000-2002年是重型载货车市场的高速增长的年份,其中2000、2001、2002年重型载货车市场增长率分别为73.42%、77.37%、66.96%,重型载货车的增长抵消了中型载货车市场的一部分需求。  相似文献   

19.
李春玲 《汽车情报》2007,(33):20-22
2007年10月的车市显然没有9月那么火,恰恰应了“金九银十”的老规律,在乘用车市场产销环比总体下滑的趋势下,前3季度被誉为“黑马”的SUV,10月产销分别为3.21万辆和3.09万辆,比9月下降6.04% 和10.34%,但同比增长67.24%和66.82%。虽然“银十”的产销量比“金九”有所下降,但10月的产销量依然超过2007年1~8月的单月产销量,增长趋势不减,见图1。[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久陵 《轿车情报》2012,(4):184-187
中高级轿车在2011年的轿车市场中可谓独树一帜。在国产轿车市场整体下滑的情况中,仍维持11,45%的增长,不但高于由轿车、SUV、MPV等构成的狭义乘用车市场6.5%的增长率,也高于轿车整体增长217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