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齿轴外圆在变速箱中与轴承相连接,随着对变速箱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外圆傅里叶要求随之出现,是提升变速箱寿命、稳定性,减少跑车异响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加工过程中通过对加工方法的研究来保证外圆傅里叶水平使其满足要求显的尤为重要;本文以MT82变速箱中间轴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加工中的技术难点,阐述了QUICKPOINT 3000磨床的加工原理,加工方案及验收标准,利用qs-STAT软件平台的过程能力分析法,分析了加工方案的过程能力,并进行2个完整周期内傅里叶要求100%检测的方法评判傅里叶加工的稳定性。结果表明:使用加工方案后计算产品Major特性的过程能力满足加工要求≥1.33;傅里叶要求100%合格,粗糙度、圆度、平行度等要求均能够满足所要求的性能要求,为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以生态浮岛与曝气充氧组合工艺为研究对象,将组合工艺分别与生态浮岛、曝气充氧进行对比以考察对水体中总磷与氨氮的去除效果。研究结果显示:组合工艺、生态浮岛与曝气充氧对总磷与氨氮的去除分别为:78.46%、55.77%、44.23%和86.80%、75.16%、85.85%。生态浮岛与曝气充氧组合工艺具有较好的氮磷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3.
就地浅层固化技术是一种环保、经济型加固处理软弱土体工艺,近年来虽然其已被大量应用于处理道路路基明浜和暗浜,但是关于该工艺的应用性研究成果并不多,稳定性与可靠性方面研究更少.因此,以昆阳路越江及配套道路工程和S3公路新建工程为载体,在采用相同工艺、材料和配合比条件下,开展该技术工艺固化稳定性和可靠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经...  相似文献   

4.
一、取材:樟树枯叶和嫩叶都不含硝,应选择较老呈黑青色、叶背带灰色的,所选的樟叶最好是圆状叶,含硝量多,尖状樟叶含硝量少。二、工具:大铁锅两口,一口用来作盖锅,一口用来作蒸锅,圆形无底木桶一个,放置在蒸锅与盖锅之间。三、熬法:将樟叶捆成小把,放入蒸锅内压紧,一直堆放距盖锅的底约2公寸为止。樟叶装好以后,蒸锅内放一点水,便将盖锅盖在圆木蒸桶上面,盖锅上装满冷水。一切办妥后,即可在灶内引火熬制。在熬制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蒸锅和盖锅圆木桶接缝  相似文献   

5.
分别建立了城市快速路苜蓿叶互通立交合流影响区、分流影响区、交织区的端部外侧车道交通量预测模型和车头时距分布模型,根据实测数据标定了快速路苜蓿叶互通立交各区域的通行能力模型;综合上述模型建立了苜蓿叶互通立交整体通行能力计算模型,应用该模型确定了苜蓿叶互通立交的通行能力,并应用仿真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为研究快速路互通立交的通行能力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沥青路面微波加热再生过程中的温度场分布,根据傅里叶传热学理论建立了二维微波热再生传热数学模型;用角锥喇叭口面场近似辐射场,研究了微波内热源;建立边界条件并进行了归一化处理。基于控制容积的有限差分法(CV-BDM)建立了微分方程的隐式离散格式并进行了数值模拟;选用了工业频率2.45GHz的微波试验系统,采用连续加热工艺和间歇加热工艺,研究在沥青路面内二维温度场中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特性。结果表明微波加热时温度上升是非线性的,在加热初期升温较慢,后期升温较快;沥青混合料内温度分布是不均匀的,其口面中心区域附近温度较高,而边缘处温度较低。当采用间歇加热工艺时,可有效提高沥青混合料受热均匀性。必须合理选择加热时间。数值模拟和试验取得了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7.
为改进焊接工艺和提升电缆插接件焊接质量,本文以航空插接件的焊接工艺为研究对象,对钎焊过程温度控制、焊接件焊接过程的固定等影响因素以及传统焊接工艺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论证,开展焊接工艺方法的改进研究和焊接辅助工装的研发设计,最后通过对不同焊接工艺制作的电缆进行拉伸试验验证,确定了钎焊焊接工艺中温度的参数值范围及焊接过程方法,并以此为依据形成了优化的焊接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8.
干法工艺生产的橡胶沥青混合料中的橡胶粉究竟对沥青有无改性,一直是橡胶沥青研究中争论颇多的问题。首先对采用湿法和干法工艺生产的橡胶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和高低温性能进行了分析验证,结果表明:两种工艺生产的橡胶沥青混合料这些性能差别不大;由于干法橡胶沥青混合料的橡胶沥青是在施工中形成而不是事先拌制的,通过对抽提得到的回收沥青进行微观和宏观性能试验,并对剥离的橡胶粉颗粒表观形态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发现干法橡胶沥青混合料在施工中,橡胶粉颗粒在催化剂的帮助下对沥青存在类似于湿法工艺中橡胶粉颗粒在沥青中溶胀脱硫等此类的改性,并且效果接近。从沥青改性的角度解释了为何在有催化剂参与下,干法生产的橡胶沥青混合料性能同样可以达到湿法工艺的水平,为干法橡胶沥青混合料的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现有塑料件设计中,影响变形的因素有很多,基本有四大类因素:产品设计、材料、模具及工艺,其中产品设计中,筋类特征为常见的结构特征,主要起到加强作用,同时,合理的筋设计也是控制变形的主要措施之一。文章主要研究6类筋产品设计在不同材料、模具、工艺下的变形表现,通过正交试验和极差分析筛选出对注塑制品质量影响最大的因素以及各个可控因素组成的最佳组合。研究结果对材料选择及数据设计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公路》2018,(11)
改性剂在路面工程中的应用是一个持续性研究课题,其改性工艺主要有"湿法"和"干法"两种,目前"湿法"改性工艺占主导地位,但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基于一种新型环保材料——LM-S改性剂,对改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和混合料制备工艺进行研究,通过检验试验路施工质量,验证LM-S改性剂沥青混合料在路面工程中应用的可行性,结果表明:LM-S改性剂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和施工质量均满足规范要求,且工艺简便,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490柴油机曲轴的工作可靠性,我厂在大批量生产中,采用了圆角强化滚压工艺。几年来,在工艺方面作了一些试验研究,积累了一些经验。兹介绍如下。一、工艺参数的选择主要工艺参数有:滚压力、滚压次数(圈数)和滚压速度。1.滚压力  相似文献   

12.
<正>《汽车工艺与材料》杂志创刊于1986年,是由长春汽车研究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汽车制造类月刊,依托中国一汽雄厚的技术资源,是全面报道汽车先进制造工艺与材料应用的专业性杂志。《汽车工艺与材料》杂志始终致力于汽车制造新技术的开发(如汽车制造领域中的四大工艺)、新材料的研究应用、加工技术、生产装备、检测技术、数字化模拟技术及生产管理等方面的报道。努力为汽车及零部件生产中各门类的决策者及研究开发  相似文献   

13.
<正>《汽车工艺与材料》杂志创刊于1986年,是由长春汽车研究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汽车制造类月刊,依托中国一汽雄厚的技术资源,是全面报道汽车先进制造工艺与材料应用的专业性杂志。《汽车工艺与材料》杂志始终致力于汽车制造新技术的开发(如汽车制造领域中的四大工艺)、新材料的研究应用、加工技术、生产装备、检测技术、数字化模拟技术及生产管理等方面的报道。努力为汽车及零部件生产中各门类的决策者及研究开发  相似文献   

14.
<正>《汽车工艺与材料》杂志创刊于1986年,是由长春汽车研究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汽车制造类月刊,依托中国一汽雄厚的技术资源,是全面报道汽车先进制造工艺与材料应用的专业性杂志。《汽车工艺与材料》杂志始终致力于汽车制造新技术的开发(如汽车制造领域中的四大工艺)、新材料的研究应用、加工技术、生产装备、检测技术、数字化模拟技术及生产管理等方面的报道。努力为汽车及零部件生产中各门类的决策者及研究开发  相似文献   

15.
<正>《汽车工艺与材料》杂志创刊于1986年,是由长春汽车研究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汽车制造类月刊,依托中国一汽雄厚的技术资源,是全面报道汽车先进制造工艺与材料应用的专业性杂志。《汽车工艺与材料》杂志始终致力于汽车制造新技术的开发(如汽车制造领域中的四大工艺)、新材料的研究应用、加工技术、生产装备、检测技术、数字化模拟技术及生产管理等方面的报道。努力为汽车及零部件生产中各门类的决策者及研究  相似文献   

16.
正为有效控制发动机装配过程中缸体因受到来自缸盖的压力而会造成缸孔较大的变形,从而降低对发动机品质和性能的影响。通过对原有的制造工艺的适当调整并在确保工艺缸盖螺栓符合技术要求的前提下,利用一种有针对性的,称为模拟缸盖工艺的新技术显著提高了缸孔制造质量。文章以轻量化小排量铝缸体汽车发动机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实际试验结果表明:在执行这一新工艺后,已使缸孔变形状况有了明显改善。而事实上,这项新技术也适用于以铸铁缸体为特佂的各种汽油机、柴油机。  相似文献   

17.
以热熔自攻丝(FDS)技术为研究对象,采用正交试验设计进行不同的FDS工艺试验和对接头力学性能分析,研究了FDS工艺过程中钻孔下压力、钻孔转速、锁紧扭矩3个主要特征参数对车用铝合金FDS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FDS接头剪切强度的影响主次顺序是拧紧扭矩T打孔阶段转速w轴向下压力F;对剥离载荷影响的主次顺序是拧紧扭矩T打孔阶段转速w轴向下压力F;影响抗拉载荷的主次顺序是打孔阶段转速w拧紧扭矩T轴向下压力F。拧紧扭矩对FDS接头剪切载荷的影响最为显著,而打孔阶段转速对剪切载荷的影响次之,轴向下压力无显著影响。铝车身典型材料组合5182/T4-1.5mm+6063/T4-3mm最优的FDS工艺参数为:打孔阶段转速5 000 r/min,轴向下压力1.5 kN,拧紧扭矩11 N?m。  相似文献   

18.
国产青川岩沥青可以作为改性剂制备改性沥青。为着重研究青川岩改性沥青的制备工艺,以中海70~#基质沥青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掺量时青川岩改性沥青性能的优劣,确定其最佳掺量;并基于正交试验对最佳掺量下青川岩沥青改性沥青的制备工艺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掺加7.5%青川岩沥青制备的改性沥青性能最佳,在其制备过程中应着重考虑剪切时间的影响,控制发育温度、发育时间、剪切温度、剪切时间分别为160℃、60 min、180℃、60 min时可获得综合性能最佳的青川岩改性沥青。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HDPE改性沥青制备工艺,以AH-90#沥青为基质沥青,通过正交试验和方差极差显著性分析,得到HDPE掺量、剪切速率、剪切时间和加热温度4个因素对HDPE改性沥青指标的影响规律。通过分析,确定制备HDPE改性沥青最佳工艺参数为:剪切速率为4 500r/min,剪切时间为25min,加热温度为170℃,改性剂HDPE掺量为5%。研究结果可为HDPE改性沥青的制备和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正《汽车工艺与材料》杂志创刊于1986年,是由长春汽车研究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汽车制造类月刊,依托中国一汽雄厚的技术资源,是全面报道汽车先进制造工艺与材料应用的专业性杂志。《汽车工艺与材料》杂志始终致力于汽车制造新技术的开发(如汽车制造领域中的四大工艺)、新材料的研究应用、加工技术、生产装备、检测技术、数字化模拟技术及生产管理等方面的报道。努力为汽车及零部件生产中各门类的决策者及研究开发人员提供更好、更快、更节约成本的汽车行业发展动态信息,为其适应国内与国际激烈的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