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以分道通航制为主的船舶定线制没能解决各主要交通流汇集区域的船舶会遇问题,结合我国船舶定线制发展的特点,分析了交通冲突技术应用于船舶定线制警戒区安全研究的有效性,提出了一种以水上交通冲突技术(VTCT)和灰色聚类为理论依据的船舶定线制警戒区交通安全评价方法。应用该方法,对宁波-舟山港核心港区深水航路船舶定线制的共4个警戒区及1个环形通道的交通安全状况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为安全诊断和优化船舶定线制的设计方案等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参考道路交通中的冲突延误时间概念,考虑交通冲突局面对船舶航行效率的影响,定义水上交通冲突延误时间,提出冲突阈值的概念,对某"T"形交汇水域进行数据采集,构建基于冲突阈值的交汇水域冲突局面等级评价标准,为量化船舶潜在航行风险和水域安全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针对工程作业船舶与海上平台存在的碰撞风险,评价和总结国内外研究现状,介绍水上交通领域风险评价基本流程,提出基于故障树的作业船舶与海洋油气生产平台碰撞风险评价模型,通过计算最小割集的发生概率,预测碰撞概率。该模型对碰撞风险评价提供一种新的解决思路,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随着水上交通运输业的不断发展,航道船舶的密度越来越大,随之造成的船-桥墩碰撞事故时有发生,造成经济损失的同时也会带来环境污染。在船舶的结构设计过程中,有必要针对船-桥墩碰撞特性进行局部的优化处理,提高船体的抗碰撞能力,改善船体结构。本文利用有限元分析平台和边界元法,对船-桥墩碰撞过程的静力学和动力学特性进行了分析与仿真。  相似文献   

5.
水上交通冲突技术在船舶定线制警戒区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以分道通航制为主的船舶定线制没能很好地解决各主要交通流汇集区域的船舶会遇问题,结合船舶定线制航道交叉口与道路平交路口的相似性,引入交通冲突相关研究方法,并将其与水上交通已有的概念结合,进行船舶定线制警戒区的安全研究.通过船舶定线制航道交叉口交通流冲突的研究,对局部水域的安全状况进行评价,寻找改善措施,减少警戒区交通冲突的发生,降低事故率,减轻事故严重程度,从而改善船舶定线制交通流复杂水域交通安全状况,并为优化船舶定线制的设计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每年雾季,在我国沿海水域总会发生几起海上船舶碰撞事故。从发生事故的区域来看,船舶交通密集水域占了较大比例,传统的"三江两区"仍是主要事发区。从发生事故的船舶种类来看,大型船与捕鱼船的碰撞事故占了一定的比例,而大型船、快速船与其他船舶发  相似文献   

7.
圆圆沙警戒区是上海港船舶交通密度最大,船舶会遇态势最为复杂,航行风险最高的航行区域之一,多股船舶流交叉汇聚于此,因此极易发生船舶间碰撞事故,而此处又经常发生船舶结对出行的现象,这无疑又增加了圆圆沙警戒区的航行风险,所以进出船舶的避让问题成为了改善圆圆沙通航环境的关键一步。本文以北槽出口船"结对"出行会遇南槽进口船为例,通过对"盾式避让"避让法深度分析结对出行船存在的风险与利弊关系,并提出相关航行建议,从而为船舶安全通过圆圆沙警戒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曹盛 《航海》2021,(2):42-45
大型航标船是辖区航标管理部门提供优质航标服务的重要保障。然而,大型航标船的浮标作业受该水域的风、浪、流、水深、船舶密度及定位精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并受到作业自身工作性质和船舶操纵性能的限制,较之普通船舶的航行与靠泊,存在更大的操纵难度和安全风险。本文将针对浮标作业特点,浅谈大型航标船在各种条件下设标、撤标和起吊更换等航标作业时的船舶操纵,旨在分享大型航标船操纵经验,助力提高航标维护效率,提升航标服务质量,提供过往船舶精准助航服务,为水上交通强国建设贡献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9.
基于AHP模糊综合评价在船舶碰撞事故责任划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定量的方法对海上船舶碰撞类事故进行责任划分,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实施这一定量过程。考虑到碰撞事故责任划分的复杂性、综合性,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体系的权重,通过对碰撞事故中两船动作行为的量化分析,得出责任划分的具体结果。从而弥补以往船舶碰撞事故责任划分从定性评价到定量评价的不足。  相似文献   

10.
[目的]危险驶过是船舶会遇时的一种特殊情况,从时间维度对其建模以评价船舶潜在碰撞风险。[方法]首先,建立船间危险驶过时间模型,并利用藤井船舶领域模型检测危险驶过场景,定义危险驶过持续时间和平均持续时间。然后,基于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数据的时间同步处理,建立该持续时间的计算模型,再利用危险驶过持续时间来分析船舶交通安全风险的时间维度特征。最后,以渤海海域内的船舶航行安全为研究对象对所提模型进行验证。[结果]结果表明,船间危险驶过持续时间与船舶类型、尺度相关。按照船舶类型分析,油船发生船间危险驶过的平均持续时间最长(252.63 s),客船的最短(180 s);按船舶尺度分析,大型船舶的最长(272.65 s),中型船舶的最短(180 s)。[结论]所提模型可以准确计算船间危险驶过持续时间,结果可以为从时间维度研究海上交通风险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海上交通监管中的多船会遇冲突评估能力,保障船舶航行安全,提出一种考虑船舶感知差异的多船会遇冲突评估方法.采用水域自适应的船舶领域作为冲突量化的依据,综合考虑冲突中船舶间的时间接近度和空间接近度以及不同大小船舶对冲突的感知差异,构建有向的船舶冲突严重度量化指标;基于多船会遇场景中的冲突关系,建立多船冲突有向图网络,...  相似文献   

12.
李俊娜 《水运工程》2020,(6):142-146
随着航运的快速发展,大型船舶通过进出港航道占用航道时间越来越长,在进港航道设置会船区是十分必要的。现行规范中对于会船区的有关规定及计算尚不明确。针对湛江港航道里程长、规模大、通航环境复杂的客观实际,在对现状船型尺度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拟建会船区的水深、波浪、流速条件。提出了30万、15万t不同船舶组合通航方案,并计算了统一断面与复式断面两种形式下的航道通航宽度,确定会船区长度、宽度、转弯半径、设计底高程等参数,选取了水深良好、位置恰当的会船区平面布置方案。  相似文献   

13.
<正>3月26日,交通运输部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联合发文,开展水上非法运输专项整治活动,严厉打击船舶非法超航区航行行为,"三无"船舶、船舶证照不齐、船员配备不足非法运输行为及非法渡运行为。内河船参与海上运输属违规超航区航行,且多为"三无"船舶,存在船舶证照不齐、配员不足等问题,造成沉船事故频发,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威胁,成为此次专项整治的重点。内河船参与海上运输造成的多起事故已成为影响水上交通安全的重要隐患,引起交通  相似文献   

14.
大型船舶在狭水道会遇时其碰撞和搁浅风险显著增加。本文提出了一种航道内大型船舶时空会遇预测的方法;通过对船舶AIS实时数据分析、推算,计算出未来1~3h内本船与他船的会遇位置与时间。通过电子海图平台验证表明,该方法不但可帮助驾引人员预测大型船舶会遇地点和时间,也可为驾引人员避开困难会遇局面提供辅助支持。  相似文献   

15.
基于模拟器的宽水域船舶碰撞危险性评价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航海模拟器训练中,系统能对船舶危险性和训练者操纵水平自动地进行评价一直是亟等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应用海上避碰知识和模拟集理论,通过对宽水域多船会遇避碰行为进行分析。提出了基于DMU开发的大型船舶操纵模拟系统的宽水域船舶碰撞危险性实时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16.
长江作为我国第一也是世界最为繁忙的河流,它的可持续发展和航运安全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近年来,随着我国中西部地区的迅猛发展,一方面长江船舶的流量和货物吞吐量与日俱增,另一方面船舶碰撞、搁浅、翻沉、油污、火灾等水上交通事故仍屡次发生,并造成了严重的后果.有鉴于此,结合专家学者们的相关研究成果,在研究船舶交通流、航道状态以及环境影响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基于网格技术的碰撞风险评价模型,并以此对长江干线的碰撞风险进行了评价分析.  相似文献   

17.
船舶大型化对港口进出港航道通航能力要求日益提高,文中基于《海港总体设计规范》(JTS165-2013)中航道宽度理论分别对不同类型船舶的航迹带、船舶之间及船与航道边界的安全距离进行计算,从而得出湛江港航道大型船舶双向通航的最大会遇船宽,为船舶交通管制提供一些参考,在一定程度减少进出港船舶等待航道的时间,提高航道通航效率。  相似文献   

18.
为降低船舶碰撞冲突事故的发生几率,实现对海上交通环境的合理维护,提出人工智能技术下的船舶海上交通冲突自动预警方法。通过定性研究海上交通冲突数据的方式,计算冲突概率的具体数值结果,实现对船舶海上交通冲突事故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预警处理流程,在联合风险识别因子的同时,完成对该项参量指标的模糊化处理,实现人工智能技术下船舶海上交通冲突自动预警方法的顺利应用。对比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新型预警方法的应用,海上DRI交通环境指标的数值水平得到有效控制,可大幅降低船舶碰撞冲突事故的实际发生几率。  相似文献   

19.
<正>12月2日,湛江霞海处携手坡头渔政大队开展商船渔船防碰撞知识宣传活动。活动中,霞海处介绍商船渔船碰撞事故的原因和特点,重点阐述了船舶航行过程中防碰撞的做法和措施,还现场为渔民提供水上安全法律法规、安全港管理等方面的咨询服务。渔政大队介绍了水上逃生技能,包括渔船救生筏使用、登乘等知识。据悉,随着湛江被列为"一带一路"战略支点城市,湛江港日趋繁忙,海上商船航行密集,对海上避碰规则等知识的欠缺导致碰撞风险增大,给渔民带来安全隐患。湛江局多次联合当地渔政部门开  相似文献   

20.
水上桥梁被过往超高船舶碰撞会造成重大安全事故。应用红外激光技术和视频监控技术,及时发出预警信息,详实记录现场情况,降低了超高船舶通过桥梁时碰撞桥梁的风险,同时通过高清视频回放,便于联合海事对肇事船舶进行追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