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以低调亮相的太仓港二期集装箱码头,从今年7月两个泊位先期试运营后,9月5日下午,迎来了第一艘国际班轮——“理想之国2号(UTOPIA2)”。翌日,这艘来自日本的上海下关轮渡株式会社的班轮载箱从太仓港首航,成功开辟了太仓至日本下关的班轮航线。以第一条国际班轮航线为标志,历时一年多开发建设的太仓港二期码头正式开张运营,由此太仓港开始进入了长江沿线大港的视线。 相似文献
4.
5.
6.
在班轮业界,利用取代航运公会的并购和航运联盟,航线垄断化正在取得进展。另外,由于预计到迅速扩大的集装箱运输需求,世界集装箱码头业者继续向以中国为代表的集装箱码头投资。业界的并购活动活跃。[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8.
南北航线和近洋线需求的回暖,抵消了主干航线需求降温给市场带来的负面影响,并成为稳定市场运价的重要因素。中国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11月16日收报1168.12点,环比上月基本持平,同比上年增长9%。超巴拿马型集装箱船进入区域航线是本月班轮市场最显著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世界40英尺集装箱过去2年大量增加,集装箱业界许多公司已经宁愿要40英尺箱而不愿要20英尺箱,因为40英尺箱的运量在增长,在许多场合下,甚至超过20英尺箱运量。 相似文献
10.
11.
2010年10月30日,太平船务公司旗下的“裕城”轮停靠在天津港五洲国际集装箱码头,标志着天津港又开辟了一条西非航线。该航线是太平船务公司在天津港开辟的第4条集装箱班轮航线。截止今年前10个月,天津港共新开发航线27条,其中远洋航线9条,内贸航线延伸到了海南,外贸航线扩展到了澳洲、西非等地区,集装箱航线实现了对世界主要地区和港口的全覆盖。 相似文献
12.
日本海运振兴会于2007年1月18日公布了2005年亚洲18个国家和地区与美国间集装箱班轮航线运输量的正确数字。东行(亚洲往美国)比上年增长13.8%,为1287.8万TEU,与速报数大致相同。亚洲船公司在东行总运量中约占5成。[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亚洲/欧洲航线的贸易运输不像另外两条东西向主要集装箱航线——太平洋航线和大西洋航线的贸野运输那样,并无官方统计数据可循。《国际集装箱化》杂志根据航运公会所记载的1991年11~1993年12月会员公司和独立船公司在亚洲/北欧、西地中海航线的某些市场的每月运量作出分析,把目前仍未公布的贸易运输量透露出来。 相似文献
14.
15.
16.
集装箱运输首先出现于美国,1956年美国又把陆上集装箱运输方式推向海运。随之,这种“快速、安全、廉价”的集装箱运输方式在世界范围内迅速采用和发展。我国的集装箱海运的首条国际班轮航线在上海开通。1978年9月,上海远洋运输公司的“熊岳城”轮,从军工路码头驶至澳大利亚的悉尼港,结束了我国沿海港口国际班轮集装箱运输的空白史。当年,上海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976TEU。 相似文献
17.
据日中海运协会最近公布的数字,表明日本/中国/日本航线上的集装箱货源出现强劲增长的趋势。1998年日中海运量为80万TEU,1996年超过90万TEU;从1996年数据分析,从日本出口的货物增长31.8%.从中国进口的货物比1995年增长9.4%。据日中海运协会称:转船业务的增加主要由于阪神大地震后整修了神户港,许多船公司重返神户,仍把它作为大连、青岛和天津的中转口岸。从中国经济的发展形势和积极加入世贸组织的角度来看.日中贸易形势看好,1997年日中集装箱运量有望突破100万TEU。 相似文献
18.
2004年。达飞的集装箱运力增长了近28%。运量增长了29%.预计2004年的总收入将增长32.3%(见下表)。达飞高层人士认为,今年国际班轮运输业的形势不容乐观。由于2006年将有大量大型集装箱船竣工交付使用,运价可能从今年第四季度起开始回落.并持续至2006和2007年,到2008年市场有望重新回升。然而,尽管对集装箱班轮市场的走势持谨慎态度,达飞仍然坚持其雄心勃勃的发展计划。积极地扩充船队、开辟新航线、投资码头建设。 相似文献
19.
20.
荣德 《中国远洋航务公告》2005,(10):58-59
位于埃及苏伊士运河北端塞得港区域的苏伊士运河集装箱港口码头于2004年10月3日开业。第一天为马士基海陆支线集装箱船“Chesham”号装卸600标准箱,从而向全球集装箱运输市场宣布其正式诞生。到同年10月底,前来挂靠苏伊士运河集装箱码头的大大小小集装箱船舶已经达到9艘,其中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