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集装箱化》1995,(8):32-34
1994年我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1995年我国集装箱运输预测;1994年我国国际集装箱海运量;全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与铁路国际集装箱运量表;中韩达成开辟新航线协议;我国向德国出口8艘集装箱船;中远开设上海、香港/南美西岸集装箱航线;马士基开设福州/香港周班支线运输。  相似文献   

2.
新闻与信息     
《集装箱化》1998,(2):32-33
1997年中国10大集装箱港,1997年中国沿海10大港口,两岸海上航运学术研讨会举行,“国际集装箱EDI”项目通过国家验收,新亚欧大陆桥过境箱运量首次完成30000TEU,中远1997年建的6艘第五代集装箱船全部投产  相似文献   

3.
以低调亮相的太仓港二期集装箱码头,从今年7月两个泊位先期试运营后,9月5日下午,迎来了第一艘国际班轮——“理想之国2号(UTOPIA2)”。翌日,这艘来自日本的上海下关轮渡株式会社的班轮载箱从太仓港首航,成功开辟了太仓至日本下关的班轮航线。以第一条国际班轮航线为标志,历时一年多开发建设的太仓港二期码头正式开张运营,由此太仓港开始进入了长江沿线大港的视线。  相似文献   

4.
《集装箱化》1995,(11):33-35
全国铁路历年集装箱运量;中外运吉林集团公司开辟新航线;香港至北京集装箱专列将于今年年底开通;上海海关EDI系统通过专家鉴定;东航船务开设上海/大阪集装箱航境;上海至沙特班轮航线开辟;马士基在神户/上海,宁波/香港航线实施定周班运输;“联华”首开“沪港新”周班集装箱货运。  相似文献   

5.
新闻与信息     
《集装箱化》1993,(4):37-40,F003
《国际港口开发》杂志对1995年十大集装箱港的预测,世界三大集装箱航线1991年运力增长情况,世纪之交集装箱船进一步大型化,英国完成第五代集装箱船的基本设计,英国总统轮船公司将建设超级集装箱码头  相似文献   

6.
在班轮业界,利用取代航运公会的并购和航运联盟,航线垄断化正在取得进展。另外,由于预计到迅速扩大的集装箱运输需求,世界集装箱码头业者继续向以中国为代表的集装箱码头投资。业界的并购活动活跃。[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国际     
《集装箱化》1995,(3):35-38
1993年末全世界集装箱船有1461艘、3166.2万总吨;南京口岸集装箱运输发展迅速;中日合资在南通设立物流公司;扬中集装箱中转站营业;宁波港1994年国际集装箱吞吐量大幅增长;鲁丰航运公司在日本/青岛航线开展周班运输;青岛开通至香港和日本的集装箱支线;龙口港开通第三条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线;山东中新国际储运有限公司即将成立;大连龙兴大幅增强中国/日本集装箱航线。  相似文献   

8.
南北航线和近洋线需求的回暖,抵消了主干航线需求降温给市场带来的负面影响,并成为稳定市场运价的重要因素。中国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11月16日收报1168.12点,环比上月基本持平,同比上年增长9%。超巴拿马型集装箱船进入区域航线是本月班轮市场最显著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世界40英尺集装箱过去2年大量增加,集装箱业界许多公司已经宁愿要40英尺箱而不愿要20英尺箱,因为40英尺箱的运量在增长,在许多场合下,甚至超过20英尺箱运量。  相似文献   

10.
航线     
《中国船检》2006,(8):68-69
法国达飞营运的中东航线(CMACGM)首航福州新港国际集装箱码头。新航线共投入5艘2500TEU集装箱船,沿途挂靠顺序为:宁波、上海、福州新港、赤湾、巴生、孟买新港、杰贝阿里、豪尔费坎、阿巴斯港、巴生、宁波。据了解,该航线于每周四挂靠福州新港,从福州新港至伊朗阿巴斯港全程只需17天。  相似文献   

11.
2010年10月30日,太平船务公司旗下的“裕城”轮停靠在天津港五洲国际集装箱码头,标志着天津港又开辟了一条西非航线。该航线是太平船务公司在天津港开辟的第4条集装箱班轮航线。截止今年前10个月,天津港共新开发航线27条,其中远洋航线9条,内贸航线延伸到了海南,外贸航线扩展到了澳洲、西非等地区,集装箱航线实现了对世界主要地区和港口的全覆盖。  相似文献   

12.
日本海运振兴会于2007年1月18日公布了2005年亚洲18个国家和地区与美国间集装箱班轮航线运输量的正确数字。东行(亚洲往美国)比上年增长13.8%,为1287.8万TEU,与速报数大致相同。亚洲船公司在东行总运量中约占5成。[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戴唯 《集装箱化》1994,(12):25-27
亚洲/欧洲航线的贸易运输不像另外两条东西向主要集装箱航线——太平洋航线和大西洋航线的贸野运输那样,并无官方统计数据可循。《国际集装箱化》杂志根据航运公会所记载的1991年11~1993年12月会员公司和独立船公司在亚洲/北欧、西地中海航线的某些市场的每月运量作出分析,把目前仍未公布的贸易运输量透露出来。  相似文献   

14.
《航海》2008,(4):15-15
宁波至南美东航线的首航班轮“中海巴生”号6月22日顺利靠上宁波港北仑第二集装箱有限公司码头。至此,宁波港集装箱航线总量已达到200条,航线发展的质和量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15.
《集装箱化》1995,(1):35-38
中国集装箱工业协会会员达105个;1989~1993年我国集装箱产量;我国集装箱生产失去国际竞争优势;我国内河集装箱船的发展亟待关注;大陆/台湾间箱运量;沪韩联建大型集装箱基地;大阪港已开设26条中国航线;民生神原国际海运公司在中国/日本航线增靠松永港;长江干线港口国际标准箱吞吐量逐年递增。  相似文献   

16.
陈戌源 《航海》1993,(4):36-37
集装箱运输首先出现于美国,1956年美国又把陆上集装箱运输方式推向海运。随之,这种“快速、安全、廉价”的集装箱运输方式在世界范围内迅速采用和发展。我国的集装箱海运的首条国际班轮航线在上海开通。1978年9月,上海远洋运输公司的“熊岳城”轮,从军工路码头驶至澳大利亚的悉尼港,结束了我国沿海港口国际班轮集装箱运输的空白史。当年,上海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976TEU。  相似文献   

17.
《集装箱化》1997,(7):33-33
据日中海运协会最近公布的数字,表明日本/中国/日本航线上的集装箱货源出现强劲增长的趋势。1998年日中海运量为80万TEU,1996年超过90万TEU;从1996年数据分析,从日本出口的货物增长31.8%.从中国进口的货物比1995年增长9.4%。据日中海运协会称:转船业务的增加主要由于阪神大地震后整修了神户港,许多船公司重返神户,仍把它作为大连、青岛和天津的中转口岸。从中国经济的发展形势和积极加入世贸组织的角度来看.日中贸易形势看好,1997年日中集装箱运量有望突破100万TEU。  相似文献   

18.
张敏 《海运情报》2005,(5):13-14
2004年。达飞的集装箱运力增长了近28%。运量增长了29%.预计2004年的总收入将增长32.3%(见下表)。达飞高层人士认为,今年国际班轮运输业的形势不容乐观。由于2006年将有大量大型集装箱船竣工交付使用,运价可能从今年第四季度起开始回落.并持续至2006和2007年,到2008年市场有望重新回升。然而,尽管对集装箱班轮市场的走势持谨慎态度,达飞仍然坚持其雄心勃勃的发展计划。积极地扩充船队、开辟新航线、投资码头建设。  相似文献   

19.
新闻与信息     
《集装箱化》1994,(10):33-38
交通部组建三个水运市场;我国从事国际集装箱运输的船公司达70多家;中日间集装箱运量比上年增三成多;1994年中韩间已新辟三条集装箱航线;中远成为世界第三大航运公司。  相似文献   

20.
位于埃及苏伊士运河北端塞得港区域的苏伊士运河集装箱港口码头于2004年10月3日开业。第一天为马士基海陆支线集装箱船“Chesham”号装卸600标准箱,从而向全球集装箱运输市场宣布其正式诞生。到同年10月底,前来挂靠苏伊士运河集装箱码头的大大小小集装箱船舶已经达到9艘,其中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