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日本/马六甲海峡航线营运的船公司一致认为,作为枢纽港的新加坡的作用当前不会动摇。  相似文献   

2.
3.
尧乐 《海运情报》2004,(8):15-16
在澳在利亚航线提供直达运输的.包括预定新设在内共有7个集团。在出口停滞的日本挂港的只有3条航线。  相似文献   

4.
1997年中远货量在10月份经历了O.27个百分点微幅下滑之后,11月份略有反弹。但年底本应兴旺的市场却未显现表明目前的低迷景象将会持续至1998年上半年。中远厦门口岸与1996年同期5089TEU相比,11月距此还有1938TEU的悬殊距离。尽管COSCO在福建口岸长期表现较稳定,  相似文献   

5.
好望角型船舶从澳大利亚东海岸航行至欧洲有三种航线选择:第一种(以下称A线)是从澳大利亚南端经好望角到欧洲;第二种(以下称B线)是从巴布亚新几内亚北部经印尼的龙目海峡到印度洋八度海峡,然后经苏伊士运河到欧洲;第三种(以下称C线)是从巴  相似文献   

6.
中国/澳大利亚周班航线是中远集运开辟的第一条国际集装箱远洋班轮航线,数十年来,在全球班轮市场的激烈竞争中.中澳周班航线经受了竞争风雨的洗礼.历史弥新,始终保持精品本色.在澳大处亚航运权威媒体《劳氏日报》举办的“澳大利亚航运奖”活动中,已连续8年评为“客户服务优胜奖”和“船舶准班最高荣誉奖”。中远集运中澳周班航线的高水平服务不仅得到中外客户的广泛认同,  相似文献   

7.
8.
9.
《海运情报》2007,(10):35-35
该公司(CCNI)从9月12日起开展中国/印度间的集装箱运输NCCS。投入4艘1750TEU船,提供定困班运输。在马六甲海峡与中南美航线等连接。挂港顺序为青岛、连云港、上海、新加坡、巴生、申奈、巴生、新加坡、香港、青岛。[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11.
《集装箱化》2004,(12):56-56
新开辟的从中国上海市到澳大利亚北部达尔市的货运航线进行了首次试航。运载40个集装箱的货轮于11月27日下午抵达了达尔港,这条海陆运输路线把从过去的26d缩短到了14d。  相似文献   

12.
亚欧海上航线历来是全球航运业实力强大的班轮公司的“兵家必争之地”。由中远集运经营的远东至欧洲、地中海航线一直是中远集运公司的品牌主干航线,以投入营运的船舶船速快、载箱量大、班期准的优势,赢得了中外客户的青睐,成为跨越欧亚大陆的班轮精品航线,在全球航运业享有良好的信誉和口碑,一度成为100%准班率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13.
《海运情报》2006,(10):6-6
据亚洲/澳大利亚航线协商协定(AADA)统计,2005年AADA的箱运量比上年增长2.5%,达到62.2万TEU。由于近年不参加AADA而参与运输的新船公司增加,实际货流量更大。AADA预计今年的货流量将增长5%~6%,增长最多的仍是中国货物,日本的发运量增长3%。  相似文献   

14.
上个世纪80年代,中远集运公司的前身上海远洋运输公司率先开辟并经营远东至美东全水路班轮航线,曾在中外货主和全球各大班轮公司中享有盛誉。历经世界航运市场的风云变幻,中远集运在激烈的航线市场竞争中不断调整太平洋航线的经营战略.通过多次对投入运力的升级和多年的航线整合.远东至美东全水路周班航线(AWE2)已经成为中远集运公司的精品实力航线之一。  相似文献   

15.
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远集运的前身——上海远洋运输公司开辟了中国至美西太平洋航线以来,中远集运一直将跨越太平洋的海上班轮航线作为参与全球班轮业竞争的品牌主干航线。历经多年打造与整台,跨入2l世纪的中远集运太平洋航线已构建起一条跨越太平洋最直达快捷的“海上桥梁”。  相似文献   

16.
《海运情报》2007,(9):31-31
马士基原定从8月1日起欧洲、中近东、南亚往澳大利亚航线收取旺季附加费(PSS),每只集装箱140美元,现决定延期至9月1日收取,金额不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马六甲海峡的基本情况,分析了马六甲海峡对中国石油运输的重要性,对马六甲海峡的安全形势及对中国石油运输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最后提出了缓解马六甲海峡石油运输通道安全压力的一系列对策。  相似文献   

18.
中国至澳大利亚航线是我国远洋船舶经常航行的航线,作者结合对澳大利亚各港航行的实践经验,参考有关航线设计资料,从中总结出4条主要航线及其航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9.
江南 《海运情报》2005,(10):16-17
曾经频频动荡的澳大利亚、新西兰/东南亚航线(以下简称澳新/东南亚航线)近年来逐步恢复稳定增长。澳大利亚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尽管受亚洲金融危机和非典爆发以及澳大利亚干旱和其他气候因素的不利影响,1997~2004年澳大利亚从东盟国家的进口仍然增长了2.5倍,同期澳大利亚对东盟国家的出口也有所增长,但增幅较低。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