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开发过程中遇到的减振器低温异响问题,本文通过整车测试和台架测试识别异响发生源,定位异响发生的工况。根据减振器内部阀系的工作原理,聚焦异响发生的条件,进而从优化减振器阀系设置的角度,找到一种有效抑制减振器换向异响的措施。经过装车主观评价,该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  相似文献   

2.
针对某纯电动轻型商用车起步异响的问题,对起步过程中的车内噪声及传动系统振动进行测试和分析,排查原因并确定异响源,然后通过改进结构解决该问题。  相似文献   

3.
针对某车型右后减振器异响问题,分别从源和传递路径做了系统的理论分析和试验验证,确定了减振器低温下异常振动和轮罩刚度弱是减振器异响根本原因。为了从工程设计和产品管控上彻底规避减振器异响问题,制定减振器单体台架试验方法和相应的控制指标,同时对传递路径的关键影响因素提出了结构设计建议及目标。  相似文献   

4.
针对某型轿车减振器异响的特点,设计并进行了减振器整车道路试验,以找出减振器产生异响的成因.为进一步确认异响产生的部位,以及探索在减振器试验台上实现对此种异响的检测方法,设计了减振器单体台架试验.该试验采用单频率正弦信号对异响减振器进行激励.试验结果表明,该轿车减振器异响为活塞杆异常振动激发车身振动,并辐射到车内的结构传...  相似文献   

5.
以某A0级轿车助力转向系统为研究对象,阐述了排查汽车转向系统异响问题的一般方法,之后对转向系统内关键部件的结构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各关键部件异响的形成机理进行了研究,形成了分析排查电动转向系统异响的一般流程,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汽车的各种异响历来都是投诉榜的前排问题,对整车品质有极大的影响,在车辆开发前期,必须重视并尽快解决异响问题[1]。文章介绍某SUV仪表板中部区域异响问题的分析与改进。为确定异响源,根据产品结构设计及开发经验,利用“头脑风暴法”对可能造成异响的各方面原因进行梳理,并逐一进行验证排查确认,最终确认问题原因。最终根据问题原因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并落实解决异响问题。异响问题的消除,可进一步提升产品品质及用户口碑。  相似文献   

7.
针对某纯电动客车板簧悬架异响的问题,通过分析提出消除板簧支座与板簧之间的配合间隙和优化减振器衬套内管与减振器销配合方式的结构改进方案,并得到实车验证。  相似文献   

8.
对某款4缸汽油发动机正时系统的噪声与异响进行研究,并开发出了诊断流程.对正时皮带引发的异响抱怨进行了分析,优化了其背部厚度.对相位调节器引发的异响抱怨进行了分析,发现其内部机油泄漏会导致正时系统的异响.对凸轮轴引发的异响抱怨进行了分析,发现其轮廓尺寸超差.对外界激励引发的异响进行了分析,使用静音惰轮和减振器降低噪声,发现减振器对外界激励引发的噪声有明显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9.
对某车型车内加速噪声的异响问题进行分析和控制,运用CAE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通过系统性的NVH问题诊断流程,找出车内异响问题是由发动机右悬置动刚度在390 Hz频段较弱引起。对发动机右悬置支架改进设计,并进行主观评价和试验验证,最终选取一种性价比较高、能够快速工程化的改进方案,车内加速异响被很好抑制,整车的NVH性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以解决某SUV车型液压悬置解耦膜异响为例,详细论述了整个异响分析过程及方法。采用专业振动加速度传感器设备测试,试验与分析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为工程解决此类问题提供参考。过程主要涉及异响源头诊断确认、异响原因理论分析、异响解决方案验证。  相似文献   

11.
分析转向系统异响产生机理并通过主观评价及客观测试确定异响源,并针对异响源进行以减小间隙为导向的改进,对优化设计前后零部件进行对比分析,该优化设计已经经过试验验证及批量生产验证,且适用于同平台车型。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对汽车舒适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减振器作为汽车底盘关键零件,通过吸收车辆经过凹凸不平路面所引起的振动,起到改善汽车行驶平顺性和舒适性的作用,其品质的好坏直接决定着车辆的稳定性、舒适性和安全性。减振器的异响问题直接影响着用户乘坐的舒适性,严重时会影响零部件使用寿命甚至是车辆安全。采用车辆下线检测是试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包含静态检查和动态路试。其中动态路试是发现异响类问题的最佳方式。通过对某新开发车型减振器在路试环节暴露的异响问题进行排查分析,结合底盘异响类问题排查经验,采用鱼骨图分析法和七钻分析法相结合的方式,旨在为发生异响类问题提供排查方法,提升针对类似问题的解决效率。  相似文献   

13.
针对双小齿轮式转向器典型异响故障进行分析,首先对故障件进行外观、尺寸、材料、性能和操作噪声检测,然后搭载台架进行特殊工况噪声测试,接着对总成进行拆解分析,最后根据故障原因优化设计结构并进行试验验证,发现异响故障消失,为同类异响问题有效解决提供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14.
针对某纯电动客车在车速20 km/h左右时传动系统异响问题,通过传动系统部件替换排查来确定故障部件为减速箱,通过整车与台架测试制定了下线测试标准.  相似文献   

15.
针对某型车总装下线后经过绳索路面时车内出现明显的冲击异响问题,进行主观评价和客观测量,判定异响来自后减振器上支撑总成,并对上支撑总成进行优化改进.  相似文献   

16.
在建立变速箱异响模糊诊断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借助基本测试硬件及NI LabVIEW编程软件,开发了变速箱振动测试系统,给出了振动测试方案,提出了变速箱异响模糊关系矩阵及故障待检模式向量的获取方法;对某轻型车辆变速箱的常见机械异响应用模糊数学模型进行了测试与分析,得出了异响产生原因,并将诊断结果与解体检测结果相比较,说明了所建立的变速箱异响模糊诊断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底盘异响为乘用车普遍存在的问题,除了依靠有限经验在早期设计时对其进行规避外,大部分是通过不断的“实车验证→设计优化”过程进行解决。为此,对一些底盘异响的产生机理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相应的设计规避措施,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地讨论了底盘异响的风险评估思路。  相似文献   

18.
梅一丹  胥峰  黄恒 《专用汽车》2012,(6):98-100
针对汽车减振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常见噪声,对产生噪声的减振器进行了分批测试分析,总结了减振器产生噪声的原因,并且针对这些原因对减振器的结构及使用提出了改进措施。经过对改进后的减振器进行测试分析,验证了这些改进措施可以减少减振器的噪声,并能提高减振器的性能。  相似文献   

19.
文章针对某车型悬架减振器异响问题,分别进行整车道路试验及台架试验。利用时频分析和功率谱分析的方法,得出减振器异响源是减振器本身和异响声音的频率;利用力锤模态试验求出减振器部件和组合部件模态固有频率,分析出异响噪声源。对减振器异响噪声控制方面和试验检测方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文章主要针对某款搭载双质量飞轮的发动机的轮系异响问题的排查过程和解决方法进行了简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