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水泥混凝土路面板破碎生产再生集料,再用沥青对再生集料进行稳定,用于高等级公路的基层,从而实现旧水泥混凝土的再生利用。试验证明,沥青稳定再生集料混合料与沥青稳定新集料混合料的各项性能指标相差不大,再生集料可以用于沥青稳定集料混合料。水泥混凝土破碎而得的旧集料通过再生用于沥青稳定再生集料基层是合适的,能够胜任道路基层的一系列要求。  相似文献   

2.
厂拌热再生沥青技术在广佛高速公路路面大修工程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刘先淼  朱战良  王欣  何文锋 《公路》2004,(11):131-136
广佛高速公路路面大修项目是全国第一个大规模应用厂拌热再生沥青技术的高速公路维修项目。本文介绍了旧路的再生适用性评价.再生沥青和再生沥青混合料的设计方法及其性能评价。沥青混凝土路面回收料的铣刨和预处理,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摊铺、碾压工艺及其质量控制等。认为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凝土路面可以达到普通全新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技术和质量标准。可以用于高等级路面。  相似文献   

3.
掺加旧水泥混凝土再生粒料的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废弃的旧水泥混凝土板块再生利用于沥青路面工程既环保又经济.通过大量试验,着重评价了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工程中,混凝土板块破碎加工成的再生粒料拌制的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首先,通过车辙试验和高温蠕变试验,评价了混合料的高温性能;其次,通过浸水马歇尔试验和冻融劈裂试验评价了混合料的水稳定性;最后通过低温弯曲试验,采用应变能密度临界值指标评价了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再生粒料拌制的沥青混合料的性能优良,再生粒料的掺量对混合料性能的影响较小.因此,建议在沥青路面工程中大规模的推广应用旧水泥混凝土再生粒料.  相似文献   

4.
结合山西省东山过境高速公路维修工程,分析了旧沥青混凝土路面铣刨料的性状.并通过再生沥青混合料室内试验结果.分析在不同级配组成、不同旧料掺配比例及不同沥青含量情况下的材料性能.对不掺加再生剂情况下的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方法进行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再生混凝土骨料(Recycled Concrete Aggregate,简称RCA)与天然骨料在基本物理力学特性上的不同,结合国内外关于再生混凝土骨料应用于沥青混合料的已有成果,分析了RCA沥青混合料的马歇尔试验与耐久性.研究结果表明:RCA应用于沥青混凝土路面是可行的.最后针对再生混凝土骨料应用于沥青混凝土路面可能遇到的问题给出了相关建议,并对其应用前景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将无核密度仪(PQI)和钻芯后表干法测试密度(压实度)进行了对比试验分析,验证了PQI检测现场热再生沥青混凝土路面密度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在利用PQI和红外热像仪联合进行的摊铺温度离析对再生沥青混合料压实效果研究中,基于PQI测试结果,得出了一定温度下碾压遍数与再生沥青混合料压实度的关系.研究表明,快速、无损、精度高的PQI在沥青混凝土路面现场再生施工质量控制中将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旧沥青路面现场热再生利用及路用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沥青路面现场热再生混合料不同于常规热拌沥青混合料,通过现场取样进行抽提筛分和沥青回收检验,分析原路面混合料的级配,通过常规试验确定了再生剂的掺加量和有效沥青用量;根据抽提筛分结果,添加新集料进行配比设计,并借助高温稳定性能、抗低温性能、水稳定性和汉堡轮辙试验,确定合适的级配和最佳沥青用量。试验结果表明,通过现场热再生,旧沥青混合料能显著提高其路用性能,并能够达到沥青混合料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8.
李海军  刘仰韶  黄晓明 《公路》2006,(11):179-182
结合沥青混凝土路面材料构成特性,利用F ick定律分析得出温度、时间和浓度梯度等因素对新旧沥青粘结剂混溶质量影响较大。依据分析结果,针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热再生方法的工艺特点,设计试验利用旧矿粉的转移量表征不同工艺因素下再生沥青粘结剂的混溶程度。对试验结果进行多因子方差分析得出,采用预热旧料、增加拌和时间和添加再生剂等工艺措施能够显著提高再生沥青混合料粘结剂的混溶再生质量。  相似文献   

9.
文章结合沈阳到山海关路面维修工程,研究了再生沥青混合料抗水损害问题。主要采用残留稳定度、冻融劈裂强度、冻融循环3种试验方法,从不同角度对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浸水条件下的物理力学性能进行分析,评价了混合料在抗水损害方面的路面使用性能。试验结果证明:再生沥青混合料抗水损害性能优良,能够满足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不同级配水泥稳定再生混合料力学性能分析,发现在旧沥青混凝土路面中加入适量新集料,采用适量水泥稳定形成的复合水泥稳定基层,完全能够满足沥青混凝土路面基层要求.  相似文献   

11.
基于厂拌热再生技术,采用Superpave设计方法,对RAP掺量为30%的高掺配率再生沥青混合料进行了配合比设计,并利用车辙试验测试其高温性能、低温弯曲试验测试其低温性能,浸水马歇尔试验和冻融劈裂试验测试其水稳定性,结果表明:高掺配率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均满足现行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可以将其大规模应用在实体工程中.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八达岭高速公路大修为例,通过对原沥青路面老化沥青的试验分析和再生剂量比选,确定了再生沥青的方案。通过对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和性能检测,得到了现场热再生的材料配比。本文还对再生沥青混合料中面层进行了性能检测,结果表明,现场热再生路面具有良好的性能。现场热再生具有节能减排、降低成本等优势,符合循环经济的产业政策,对中、轻交通道路路面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3.
李海滨  曹江 《公路》2012,(7):256-260
针对现阶段逐渐增多的废旧沥青混合料,从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角度,引入了废旧沥青混合料的再生技术。在分析沥青混合料老化机理和再生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然后将该技术结合实际工程加以应用。通过对废旧沥青混合料再生过程中的配合比应用分析,结果表明,废旧沥青混合料经过再生后各项性能指标均能达到普通沥青混合料的性能标准,完全可以继续重新使用,实现了废旧混合料的有效利用和节约成本,是实现沥青混凝土路面可持续发展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沥青混凝土路面再生处治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希梅  王朝辉  王选仓 《公路》2008,(3):189-193
为使沥青混凝土路面再生技术得到有效应用,针对沥青混凝土路面各种再生处治技术,从再生方法的特点、适用性、再生路面等级及再生设备等方面,对沥青混凝土路面再生方法进行了优化,提出不同再生方法的适用条件。同时着重研究了冷再生技术,对冷再生稳定剂的选择问题进行了优化分析,并对冷再生混合料的路用性与经济性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冷再生性能对比表。研究成果可以有效地指导沥青混凝土路面再生技术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通过研究沥青老化及再生机理,分析了再生剂掺量对沥青及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根据工程经验及室内试验,提出了就地热再生混合料技术要求;基于性能设计方法,通过室内试验进行了最佳再生剂掺量分析,进行了就地热再生混合料设计和性能验证方法的研究。实际应用表明:基于性能设计法设计的就地热再生路面具有较好的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16.
张志萍  董建明 《公路》2023,(9):80-87
大掺量RAP再生沥青混合料路面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但由于其抗裂性差而限制其推广应用。为改善大掺量RAP条件下再生沥青混合料易开裂的特性,将玻璃纤维加入到再生沥青混合料中,制成玻璃纤维增强再生沥青混合料,并通过间接拉伸试验、动态模量试验、水稳定性试验和汉堡车辙试验等测试评价了纤维加入后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并对加入后的再生沥青混合料微观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与不加玻璃纤维的再生沥青混合料相比,玻璃纤维的加入起到桥联加筋的作用,使再生沥青混合料抗拉性能以及低温抗裂性得到改善,同时也使混合料的抗车辙以及抗水损害性能得到提高。这将有利于延长再生沥青混合料的使用年限,有利于大掺量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沥青混凝土路面再生利用试验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沈国印 《公路》2003,(5):107-111
经过多次反复试验,成功地开发了新型再生剂。以旧路改造工程为依托,对高等级沥青混凝土路面再生混合料的性能和设计方法进行了深入的试验和理论研究,大量的试验证明再生混合料的性能与旧料的掺配率和再生剂的用量有很大关系。提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再生混合料设计方法,为控制设计混合料的品质增加了一些验证性试验。  相似文献   

18.
《公路》2017,(11)
沥青混凝土路面就地热再生作为一种旧路维修技术,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明显。本文以广珠高速公路就地热再生试验路为依托,分析了试验路全寿命周期的路面破损状况及路面表面功能的变化,同时通过室内试验分析了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性能,结合试验路路面使用性能和再生混合料室内试验结果,对试验路寿命期末典型病害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试验路全寿命周期技术评价分析表明,沥青混凝土路面就地热再生对于路面表面功能的修复,能够使路面使用性能在5年内保持优良等级,是实现公路养护可持续发展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观祖保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0,(12):149-151,161
该文通过对沥青的再生分析和对废旧沥青混合料的评价,分析研究了再生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随再生剂掺量变化而变化的规律,以及对其性能的影响,通过再生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车辙试验、低温试验,其结果满足热拌沥青混合料技术标准。  相似文献   

20.
就地热再生技术具有经济、环保、施工方便等优点,在路面维修工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通过研究沥青老化及再生机理,分析了再生剂掺量对沥青及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并根据工程经验及室内试验,提出了就地热再生混合料技术标准,同时基于性能设计方法,通过室内试验进行了最佳再生剂掺量分析,进行了就地热再生混合料设计和性能验证方法的研究与探讨,并依托实际工程进行了研究成果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