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世界一流的意大利米兰、德国科隆摩托车展为标杆,以全面提升中国摩托车品牌价值为宗旨,以扩大出口、推进摩托车产业发展为目标的第八届中国国际摩托车博览会,成功开启了中国摩托车业展示自我、交流世界、竞争未来的新历程。作为一届真正意义上的国际专业展会,她实现了中国品牌知名度、企业创新能力和产品技术含量的新突破;汇聚了代表当今世界摩托车制造业领先水平的新车型、新潮流;昭示了做大做强中国摩托车产业,促进全球区域经济复苏的历史责任。这是一次对中国乃至世界摩托车业都有着现实感召力和深远影响力的行业盛会。  相似文献   

2.
<正>近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工业报社等单位主办的"中国2012摩托车创新产品高峰论坛暨创新产品颁奖典礼"在重庆举行,共有8家企业的9款摩托车产品以独特的创新设计获得了金奖产品称号,这在中国摩托车行业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先不论获奖产品都有哪些,这项活动本身对于引领中国摩托车企业大力推行以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为主旋律的产业升级具有积极的意  相似文献   

3.
近日,广东省江门市传出消息,江门市正在加快摩托车研究院的建设。这一消息无疑使消沉已久的中国摩托车行业,尤其是广东板块的摩托车企业精神为之一振。摩托车研究院建成后将为广东板块的摩托车企业提供一个公共的技术创新平台, 使摩托车产业产品研发能力有一个质的提升。江门市摩托车研究院的建立也给我国的摩托车产业带来一个重要的启示,即建立开放和资源共享的公共技术创新平台。  相似文献   

4.
高亮 《摩托车》2010,(5):106-107
今年的准备工作如何?请您介绍一下今年展会的主题? 目前展会的招商和沟通工作正在积极筹备中,目前我们已经邀请南美、非洲、东南亚、阿拉伯地区等中国摩托车主要出口国采购商来华采购,并在北美、欧洲等摩托车文化发达地区做了细致的推广工作,打造展会的国际化品牌。另外,在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并细致分析当前国内外摩托车行业的情况之后,我们将以“提升中国摩托车产品的品牌价值,重塑中国摩托车行业的公众形象”作为本届展会的主题。  相似文献   

5.
《摩托车》2008,(12)
重庆的摩托车工业经过三十年的高速发展,原有的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按斤卖"的老路已经不可持续。各行各业的经验均证明,没有文化就不会有品牌,也不会有附加值。纵观整个世界摩托车行业不难发现,在日、美等发达国家,摩托车行业的发展往往伴随着相关文化产业的高度发达,这在我国内也逐渐有所体现,比如新疆的环塔拉力赛和银川的国际摩托车旅游节,这些活动增加了摩托产品的文化内涵,提升了摩托车产品的附加价值。另外从消费层面看,如今已经不能把摩托车仅仅看成单纯的交通代步工具。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已经具有一定的机车运动休闲基础和风气。  相似文献   

6.
《摩托车》2013,(7):45
作为两会代表,左宗申在今年的全国政协会议上继续为摩托车奋斗着,尽管他针对摩托车的提案提了大概有十年之久了,但每年还是继续在提。探索了十年,也奋斗了十年,左宗申对摩托车行业有很多话要说。"我觉得只有夕阳的产品没有夕阳的产业,我们纵观世界摩托车产业包括产品在发达地区在发展中国家都是非常受欢迎的,而在中国为什么要禁限?比如去年做了一个全球28个国家和地区的调查访问,制作了一个光盘,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对摩托车的评价,比如台湾地区的汽车工业也很发  相似文献   

7.
罗先猛 《摩托车》2010,(11):36-37
今天的中国摩托车市场,已经悄然步入国Ⅲ时代。摩托车行业国Ⅲ排放标准的实施,是行业技术升级的加速器,既有利于我国摩托车产业整体的健康良性发展,又为建设、嘉陵、轻骑等这些有先进技术支撑,走品牌发展路线的国产一线企业做强做大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相似文献   

8.
今天的中国摩托车市场,已经悄然步入国Ⅲ时代。摩托车行业国Ⅲ排放标准的实施,是行业技术升级的加速器,既有利于我国摩托车产业整体的良性健康发展,又为建设、嘉陵、轻骑等这些有着先进技术支撑,走品牌发展路线的国有一线企业做强做大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相似文献   

9.
2009年7月,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摩托车产业办公室升级为摩托车事业部,从北京搬迁至摩托车重镇——重庆,兵器摩托再次以新的平台为起点,启动中国摩托车产业发展的新征程。在中国摩托车产业发展进程中。兵器摩托的地位举足轻重:它以军民结合的伟大创举,开启了中国现代摩托车产业的先河:它以整合重组的历史变革,推动了整个行业做强做大的步伐;它以生生不息的军工精神,承载了振兴民族工业、走向伟大复兴的使命。  相似文献   

10.
2009年注定是摩托车行业发展极不平凡的一年,金融风暴余音未了,实体经济百废待兴。重庆建设摩托车股份有限公司以培育产品营销核心竞争力为首要任务,加大了打造服务品牌力度。提出了由政策促销向服务促销转变。  相似文献   

11.
2003年12月28日,一场以“引领行业新潮流,打造国际高品质”为主题的力之星太子车上市推介会在重庆隆重举行。力之星摩托车有限责任公司在摩托车利润大幅下滑的今天推出高品质产品的举动,在摩托车行业引起了强烈地反响! 为应对2004年摩托车出口退税下降4%的国家政策,寻求到新的利润增长点,同时也是为了提升中国造摩托车在国际上的整体形象以更好地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力之星公司  相似文献   

12.
摩托车行业发展到今天,市场格局出现了新的变化,总的来说是由东向西发展,西南、西北市场成为了企业 角逐的主战场。早在一年前,建设摩托车股份有限公司决策层就以敏锐的眼光,洞察到了这一发展趋势,再一 次在行业中率先亮剑,以先进的建设YB平衡动力平台为支撑,以完善的建设"五芯"产品阵营为利器,以中国兵 器摩托整合为契机,启动了"西部战役"。那么,面对我国西部摩托车市场的发展现状、消费特征、使用环境以 及国Ⅲ排放标准即将正式实施等因素,建设将以什么样的营销战略去实施"西部战役"?  相似文献   

13.
信息广角     
《摩托车信息》2004,(4):58-60
据中国汽车协会专家预测,到2005年,我国摩托车年需求量将在1200万~1300万辆之间,而国际摩托车市场也将有较大的需求空间。根据这种形势,重庆市政府近日制定了摩托车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继续做大做强摩托车产业,到2010年,重庆摩托车行业的5家骨干  相似文献   

14.
我本人是通过《摩托车信息》与摩托车行业建立起的认知和亲近感。这25年来,媒体环境、产业环境、营销模式都已经发生了或正在发生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作为行业媒体的《摩托车信息》依然长青。无需我赘述,已经能说明她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15.
引言:行业大调整、大整合、大改组,对其他摩托车品牌是一道槛,但对于建设摩托,却是一次彰显实力的大好机会。英雄逆势而出,建设摩托逆势而动,在研发、生产、质量、营销、服务等各方面实行自主创新和精细化管理,施行以"灵雅110-B"和"ATV四轮摩托"为翘楚的产品差异化战略,并在摩托车市场传统的销售淡季,强力推行"秋季风暴"、"冬季攻势"等创新营销模式,一举开创了市场发展的新局面。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近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建设摩托销量突破127万辆,在2004年突破109万辆的基础上再创历史新高,稳居行业排名前三甲,增幅在重庆摩托车企业中位居榜首。建设摩托逆市攀升,成功PK行业追随者,令市场再次领略到中国驰名商标品牌的能量。  相似文献   

16.
摩托车标准最初是依托汽车标准体系起步的,从最初的摩托车整车产品,过渡到发动机产品、零部件产品,逐渐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摩托车产品标准体系,有效支撑了我国摩托车产业的建立与发展,促进了产品质量及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7.
2006年,面对希望与困难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摩托车行业形势,隆鑫集团出台了"以品牌为核心,以产品为支撑,以网络为重点,以服务为载体,以过程管理为手段,突破重点,提升隆鑫经销体系营运质量,增强客户满意度"的国内营销和服务工作方针,精耕细作隆鑫摩托国内市场,继续夯实企业发展平台。一是充分认识"中国摩托车行业的竞争已经进入产品竞争时期,未来的竞争,需要建立经销体系合理的盈利平台,而合理的赢利水平必须以合理的产品结构和规模量为支撑"的现状,进一步梳理隆鑫产品线,充分利用产品资源,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继续将指导片区产品结构调整作为2006年的工作重点,尤其是加强踏板车产品的结构调整,针对各区域的实际情况,制定踏板车的渠道  相似文献   

18.
佩凌 《摩托车信息》2007,(17):22-22
近年来,摩托车行业的竞争已发生了质的变化,品质第一已被业界认定。为加强市场竞争力,部分企业在125ml排量的系列摩托车上推陈出新,改革、整合、提升……在这一黄金排量的车系上做足了文章,涌现出一批深受消费者喜爱的佳品,极大地丰富了摩托车市场。广东大福摩托车有限公司以技术实力为基础,对DF125-A的外观和内在品质作了全面升级,以全新面貌于今年投放市场,并命名为“大福之星”。  相似文献   

19.
我国摩托车市场近几年来取得飞速发展,市场容量急剧扩大,新品牌层出不穷。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各种营销手段日新月异,各类营销创意层出不穷,而最新上市的尊隆摩托以牛仔摩托的形象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在尊隆摩托车上市之前,尊隆摩托的品牌形象已经向市场导入。尊隆摩托在众多摩托车企业纷纷邀请名人出任品牌代言人的风潮中独辟蹊径,在行业中推出牛  相似文献   

20.
走向辉煌     
陈永强 《摩托车信息》2009,(10):I0002-I0002
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崛起于80年代的中国摩托车制造业,历经60年风雨沧桑,摩托车产销量已跃居世界首位。在奠定中国现代摩托车产业基础平台并加速其发展壮大的近30年中,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摩托车业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兵装旗下嘉陵、建设等企业,以军民结合的伟大创举,开启了中国现代摩托车产业的先河;凭着生生不息的军工精神,兵器摩托推动了整个行业做大做强的步伐,承载了振兴民族工业、走向伟大复兴的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