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病毒性肝炎合并胆囊炎、胆石症较多见,慢性活动型肝炎并发胆囊管综合征未见报告,现报告一例如下。患者杨某,女,28岁。以乏力纳差10月眼黄半月的主诉入院。患者于15天前发现眼黄,尿黄鼻衄及下肢浮肿。4年前发现GPT增高。入院检查:神志清楚,巩膜、皮肤中度黄染。心肺(-)。腹平软,肝肋下2.5cm,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性,10岁。以发热、头痛8天,眼黄3天,昏迷1天,入院。8天前在瓜地进食大甜瓜后,开始发热,头痛,腹痛,频繁呕吐,3天前发现眼黄,尿黄。1天前突然呕血700ml,继之神志恍惚,哭闹,烦燥不安。查体:T38.5℃,BP15/9.4Pa,神志不清,刺激有反应,皮肤微量,巩膜轻度黄染,瞳孔等大等圆,光反应存在,颈软,心肺无异常,肝肋下2cm,剑下6cm,脾未及。膝反射活跃,踝阵挛(+),腹水征(-)。  相似文献   

3.
<正> 我院于1985~1987年收住46例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均经检测乙脑血凝抑制抗体及特异性IgM抗体阳性证实。其中20例并肝脏肿大,占同期住院病人的43.4%,肝肿大于病后3~9天出现,病情缓解后恢复,现报道如下。患儿,男1岁7个月,以高热4天,昏迷2天伴频繁抽风入院。入院时体温39.4℃,浅昏迷,前囟饱满,颈有抵抗,心肺正常,肝肋下2.5cm,质软,脾肋下2.5cm,四肢肌张力增高,布氏征(+),巴氏征(十)。血白细胞12.8×10_9/L。乙脑血凝抑制抗体(+),特异性IgM(+),诊断为流行性乙型脑炎。按乙脑常规处理,于病  相似文献   

4.
<正> 作者报导了1例伤寒伴有肝脏损害的病人,经肝活检和免疫荧光检查证明,胆小管中有免疫复合物沉积,从而表明了其在伤寒性肝炎中对肝脏损害所起的作用。病例:26岁,男性,既往健康,以“高烧、头痛、干咳、腹痛10天,呕吐、腹泻5天。”之主诉入院。急性起病,有神志改变,体温40℃,肝脏肋缘下3cm,脾2cm。实验室检查:总胆红素3.6mg/dl,直接胆红素2.3mg/dl,SGOT200mu/ml(正常人<40),  相似文献   

5.
<正> 李某,男,55岁。患者因肠炎而服用痢特灵3天,共0.7克。次日出现发烧(38.5℃)、黄疸、肝区不适等症状,肝大肋下1.5cm、剑突下5cm,触痛著。肝功:黄疸指数58单位(正常值30),凡登白呈双相反应,硫酸锌浊度12单位,麝香草酚浊度6单位,GPT200单位。尿三胆:胆红质阳性、尿胆素强阳性,尿胆元1∶160阳性。追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浆细胞白血病是一种少见的恶性浆细胞疾病 ,常规疗效差 ,最近我们应用反应停加联合化疗成功治疗 1例原发性浆细胞白血病 ,现报告如下病例摘要 患者 ,女 ,3 4岁 ,因头晕、乏力 2月 ,发热 1天于 2 0 0 2年 3月 4日入院。查体 :体温 3 9℃ ,重度贫血貌 ,胸骨压痛阳性 ,心肺阴性 ,肝肋下 1cm ,脾肋下 3cm。血常规检查 :Hb 43g·L-1,WBC 7.4× 10 9·L-1,浆细胞0 .74,血小板 3 1× 10 9·L-1。骨髓涂片浆细胞比例为 0 .81,免疫球蛋白定量IgG 78.1g·L-1。头颅X线片示 :溶骨性损害 ,诊断为原发性浆细胞白血病。我们采用…  相似文献   

7.
<正> 患者女,39岁,因反复咳嗽,咳痰1年余,加重伴气短7个月,收住我院。两年前出现乏力,纳差,右上腹不适;检查肝脏大,SGPT 200u(正常值<45μ),经治疗症状减轻,肝功恢复正常。以后屡有肝功异常未予治疗。1年多以前开始反复咳嗽,咳痰,逐渐出现活动后气短,全身乏力,消瘦,遂住院. 体检:消瘦,唇无发绀,杵状指,手指末端发红,心脏无异常,两肺后背中下部可闻细湿罗音,肝肋下2cm,剑下3cm,质软,压痛不著,脾肋下未及,余无异常。  相似文献   

8.
<正> 骨肉瘤常原发在骨骼系统,腹膜后腔极罕见,我院诊治1例,报告如下。患者,女,50岁,以右上腹包块1年之主诉入院。查体:右上腹可触及18cm×10cm肿块,质硬、表面不平,不活动,与肝下缘分界不清。腹部平片及胃肠钡餐示:肝下方有18cm×10cm×11cm钙化块影,胃、十二指肠降段受挤左移,结肠肝曲受压下移。B超示:肝肾隐窝有19cm×10cm强回声肿块,肝内大小不等之  相似文献   

9.
无脾综合征 ( Ivemark′s Syndrome) ,也称心脏畸形无脾综合征 ,指以脾发育不全的心脏大血管畸形 ,是可合并胸、腹腔脏器位置异常为特征的一种先天畸形 ,有人认为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现将经病理尸检证实的 1例报告如下。患儿 ,女 ,1 3d,足月顺产 ,脐绕颈 1周 ,生后无窒息。 1天前呼吸急促 ,口周发青 ,黄绿粘液便无脓血 ,量多。半天前呻呤 ,面色发灰急诊入院。其母第一胎人流 ,有肝炎病史 ,其父嗜酒。体检 :精神反应差 ,面灰 ,呼吸困难 ,三凹征 ( ) ,心律齐 ,心音低钝 ,无杂音 ,腹胀 ,肠鸣音活跃 ,肝肋下 3cm,剑突下3cm,质中 ,初步诊断 :…  相似文献   

10.
<正> 晚期胃癌误诊者罕见,本例表现奇特,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4岁。以腹痛5个月伴右下腹包块、腹胀、消瘦3个月之主诉入院。此前曾在外院做上消化道钡透疑为“胃窦癌”。纤维胃镜报告: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原有右下腹小包块几十年,病前无增大及压痛。查体:轻度贫血貌,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心肺(—),肝脾肋下未及,右下腹可扪及一6cm×4cm  相似文献   

11.
<正> 患者男性,60岁,以“反复右上腹痛4年,加重36h”急诊入院。查体:莫菲征阳性,B超提示胆囊颈嵌钝性结石,心电图检查正常。患者否认有冠心病史。入院后病情渐重,体温升高,巩膜开始黄染。随于第3天在全麻下行胆囊造瘘术,吸出脓性胆汁150ml,取出球状结石1枚,在探查胆囊颈时,病人心跳骤停,经抢救无效死亡。尸检:死者身长174cm,体重69kg,巩膜、皮肤轻度黄染。胆囊12.5cm×5.5cm×1.8cm,浆膜暗红色,粗糙,底部插有引流管,胆囊壁厚0.7cm,粘膜面有黄绿色脓样物,尚见数个小豆大,棕黑色结石附着,镜下见大量中性  相似文献   

12.
<正> 例1,男,29岁。以乏力、尿黄5天,胡说乱语1天入院。往无肝病。神志恍慌,计算力障碍。巩膜皮肤轻度黄染,肝未及,脾刚及,腹水征(一),下肢肌张力增强,膝反射亢进,左侧踝阵挛(+),朴击样震颤(±)。总胆红素82mmol/L,黄胆65mmol/L,GPT200μ以上,HB_sAg(-)。诊断病毒性肝炎(急  相似文献   

13.
Caroli病又称先天性肝内胆管扩张病 ,1 958年首先由Caroli描述 ,在我国也有报告 ,绝大多数属 I型 ,我科收住Caroli病 型 1例 ,现报告如下。1 病历摘要 患儿 ,女 ,8岁 ,以“腹痛、颜面苍白 1月”之主诉入院。 1月前出现腹痛、腹胀、颜面苍白 ,逐渐加重 ,经输血 ,对症治疗后症状减轻。3岁时曾有贫血表现。查体 :体温 37.2℃ ,P1 30次 /min,R4 0次 /min,体重 2 2 kg,血压1 1 .5/6k Pa,发育正常 ,营养较差 ,精神差 ,重度贫血貌 ,呼吸急促 ,全身皮肤粘膜苍白 ,无黄染 ,可见散在出血点 ,右足背有一 5cm× 5cm瘀斑 ,颌下、颈前、颈后、腋下、…  相似文献   

14.
<正>患者,女,70岁,美国籍。以“腹部剧痛伴恶心、呕吐2h”之主诉于1993年元月5日下午8时急诊收入西安某医院。入院查体:体温35℃,脉搏70次/min,血压13/8kPa,呼吸20次/min,急性痛苦病容,呻吟不止,神志尚清,唇无紫绀,四肢温,全身皮肤及巩膜无黄染。胸廓对称,双肺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界不大,心率70次/min,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收缩期和舒张期杂音。腹部平坦、软,未见肠型及蠕动波,腹壁静脉无曲张。肝上界位于右锁骨中线第5肋间,肝肋缘下未及,剑下2cm,质软;脾未及。全腹呈弥漫性压痛,无反跳痛,未触及包块,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清楚。生理反射存在,病理性反射未引出。实验室检查:血象:白细胞总数1.56×10~(12)/L,中性77%,淋巴细胞23%。入院诊断:①腹痛待查:急性胰腺炎(出血坏死型)?②急性胃肠炎?③急性阑尾炎?④肠系膜动脉栓塞?⑤肾动脉栓塞?入院后查心电图为窦性心律,Ⅰ、Ⅲ、aVL V_1-V_3 T波低平,S-T段无异常偏移,腹部B超检查为左中上腹部囊性包块,考虑胰体尾部占位性病变(胰腺囊肿);肝、胆、脾、双肾、阑尾区均为正常声像图。化验血淀粉酶不高,k~+3.9mmol/L,Na~+ 136mmol/L,Cl~- 107mmol/L,CO_2CP 23mmol/L,血糖9.0mmol/L,入院后曾请普外科、肝胆外科专家会诊,给于抗感染、解痉止痛治疗。入院后5h,患者腹?  相似文献   

15.
病历摘要患者文,34岁。B超发现阻羹结石5年,限责染1年。1年前出现右上腹疼痛,呈阵发性隐痛,不向右肩背部放散,发作时食纳、睡眠差,伴频繁呃逆,但无呕吐,经休息后疼痛缓解,劳累后疼痛加剧,疼痛发作时无发冷发热,傅后反复出现巩膜黄染,门诊以慢性结石性胆囊炎、胆总管结石收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可,全身皮肤巩膜重应黄染,周身淋巴结不肿大,右上胶有经压痛,肝脾肋下未及。化验检查:谷草转氨酶159U/L,谷丙转氨酶133U/L,碱性磷酸醇423U/L,转肽酶190U/L,总脂红质105.3fll'101/L,直接胆红质31.6Pmol/L,肝功多…  相似文献   

16.
<正> 随着同位素血池扫描、高分辨超声仪和CT的广泛应用,肝血管瘤的发现率日益增多,过去对较大或具有压迫症状的肝血管瘤,常为手术切除治疗.自1987年以来,我们开展了应用微波固化术的新方法,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取得了满意疗效,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共6例,男3例,女3例;年龄35岁~55岁;瘤体位于右前叶1例,左内叶2例,左外叶2例,右前叶加左外叶1例;瘤体直径在5.3cm以上,最大者15cm;采用固化旷置者5例,固化肝叶切除者1例.  相似文献   

17.
我院外科近期收治 1例罕见的肝脏良性间叶脂肪瘤 ,现报告如下。患者 ,女 ,34岁 ,上腹间断不适伴背痛半年。查体无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 :肝功能正常 ;B超探查示肝右叶有1 1 cm× 7cm强回声肿块 ;CT增强扫描可见肝右后叶有1 1 cm× 9cm类圆形低密度占位性病灶 ,分界清晰 ,中有不规则条网状强化影。手术之中看到肝右叶有 1 0 cm× 8cm×6cm淡黄色包块 1个 ,质软 ,无包膜 ,周边与肝组织界限清楚。病理活检镜下见到大量分化良好的脂肪细胞 ,有少许血管相混杂 ,诊断为肝脏良性间叶脂肪瘤。讨论 良性间叶瘤中的脂肪瘤常有以下亚型 :血管脂肪瘤…  相似文献   

18.
<正> 近两年来,我们在临床工作中遇到了3例胆总管囊肿病人,报告如下: 例1,女,32岁.以复发性右上腹痛9年主诉入院.查体温37.8℃,巩膜及皮肤明显黄染,右上腹压痛,可扪及一界线不清约鸭蛋大小之囊性包块.黄疸指数60u,麝浊10u,GPT32u(赖氏法)胆红素直接阴性,间接阳性.尿胆素阳性,尿胆原阴性.B超检查提示:肝门部巨大椭圆形囊性包块,胆总管囊肿声像图.术中  相似文献   

19.
<正>患者李某,女,58岁,以间断性黑便1年于1993年5月10日诊断为消化道出血,第3次住我院内科治疗。23年前因假性胰腺囊肿行内引流术。查体:T36.7℃,P 82次/min,BP15/10kPa,皮肤粘膜苍白,心肺正常,上腹轻压痛,但未扪及肿块,肝脾肋下未触及。腹水征(一),血色素3.2g,红细胞1.1×10~(12)/L,白细胞3.7×10~9/L,出血时间3min,血小板70×10~9/L,大便潜血(++++)。经输血止血等处理,时轻时重。纤维内窥镜检查结果为“萎缩性胃炎”,全消化道钡透提示“小肠远段有狭窄”。内科治疗无效于6月28日在硬外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手术见距回盲部80cm处,小肠狭窄,肠壁苍白增厚。该狭窄以上30cm及以下肠腔内有大量积血,近段小肠空虚,原小肠胰腺囊肿吻合口通畅。因此,以狭窄为中心上下各切除25cm,小肠行端端吻合。剖示切除段小肠见腔内陈旧性积血,粘膜有3处0.5cm浅表溃疡,病理报告“小肠组织慢性炎症”。术后第2天又开始便血每日500~1000ml,经再次输血,止血无效。7月10日再次手术,见全部小肠及结肠内积有大量鲜红色血液,于原胰腺囊肿内引流吻合口下20cm切开小肠置纤维内窥镜检查,见小肠与胰腺囊肿吻合口以上有鲜血流出。因患者出现呼吸困难,不允许再作复杂手术,镜检后原口放置一造瘘管于囊腔并注入止血药。术后4h病人呼吸衰竭死。  相似文献   

20.
病历摘要患者男性,25岁,农民。住院号:26630.因右上腹隐痛伴乏力、纳差1月之主诉于1996年1月13日入院。入院查体:体温38.1℃,脉搏124次/min,呼吸刘欢/min,血压12/8kPa,全身皮肤、粘膜无责染,心肺无异常,腹平坦,无腹壁静脉曲张,腹软,右上腹有压病,无反跳痛,莫菲氏征(-),腹部可触及40cm×30cm×20cm包块,下界达髂前上棘水平,呈囊性感,肿块边线不清,肝区叩痛(+),移动性法音(+),肠鸣音活跃。辅助检查:血常规:WBC2.0×10g/L,N0.84;肝功能:TP60.5g/L,A39.1g/L;CEA100ng/L,AFP10n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