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不按规定配置大功率VHF无线电台,对航运安全造成一定威胁。文中通过分析大功率电台产生的原因,阐述了长江无委对大功率电台的处理工作,并提出相关建议,从而更好的实现长江水上无线电管理。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基于北斗卫星定位与短报文通信功能的船台跟踪管理系统理论,集船舶定位、监控、信息交互等功能于一体,利用科技手段,促进管理部门对海上无线电(VHF)的实时管理更加有效和便利,为维护海上电台的有序有效使用提供了信息化的科技管理思路,为管理部门的综合监管和决策提供技术支撑,对海上船舶无线电台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以食品加工为背景,提出了一种基于计算机控制技术的温度控制方案.给出了该系统的基本组成、功能、方案设计以及软硬件的实现,该系统实现了数据通讯、集散控制以及数据管理.实践证明,系统运行稳定可靠,提高了食品加工技术的自动化水平.  相似文献   

4.
无线电台通信技术作为一种传统的通信方式,仍然是一种社会必需的通信手段。为了实现更好的无线电台通信效果,在对通信网络结构特征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利用OPNET网络仿真工具,建立了无线电台通信网络模型。详细描述了模型的工作流程,数据包格式以及各节点的功能实现。最后对模型进行了仿真验证,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说明,仿真实验表明建立的无线电台通信网络模型满足设计要求,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甚高频无线电台主要构成电路和元件进行分析,并针对该类型电台出现的常见故障,详细分析故障出现的原因,深入浅出地提出排除故障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季永青 《中国水运》2004,2(4):171-172
本文在信息技术、数据通讯传输技术、电子控制技术以及计算机处理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Web技术的内河交通信息系统的方案,并对该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以食品加工为背景,提出了一种基于计算机控制技术的温度控制方案。给出了该系统的基本组成、功能、方案设计以及软硬件的实现,该系统实现了数据通讯、集散控制以及数据管理。实践证明,系统运行稳定可靠,提高了食品加工技术的自动化水平。  相似文献   

8.
陆捷 《中国水运》2009,(4):99-100
天线合路器是一种多无线电台共享同一负载天线的集成电路,本文主要对天线合路器的四种实现方案进行了介绍,对四种实现方案进行了原理和技术难点的分析,并总结出更适合在目前技术水平条件下实现大功率状态的天线合路器方案。  相似文献   

9.
原有普通接收机如何接入CORS是当前GPS应用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GR64模块为核心部件设计了硬件平台,基于NTRIP协议利用嵌入式方法编写接入CORS中心的系统软件,利用GPRS无线数据通讯技术,设计并实现了一种面向NRTK的专用数据通讯终端,使原有普通移动站能够稳定接人CORS并可靠的实现RTK.测试表明该终端初始化时间小于30秒,数据延时小于3秒,现已批量生产用于普通GPS接收机的改造.  相似文献   

10.
在国际上超短波跳频通信最先进的技术当属美国国防军事通信技术,超短波跳频电台在各国军用领域使用广泛,该类电台目前也开始广泛用于商业、特别是在用于各财团或跨国公司,以保证信息的安全。该文阐述了跳频通信基本原理,围绕超短波跳频电台系统的需求、方案设计等问题做了相应的分析,并给出电台的工程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11.
船舶数据交换量的增加导致现有的船用自动识别系统(AIS)87B/88B VHF通信信道堵塞严重,数据的完整性传输受到现实的考验.为解决严峻的通信信道压力,甚高频数据交换系统(VDES)应运而生.文章基于软件无线电(SDR)技术,搭建基于Gnuradio软件及2块HackRFOne硬件的软件无线电开发平台,进行16位正交...  相似文献   

12.
基于软件无线电结构的扩频通信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静远 《舰船电子工程》2010,30(3):96-98,178
软件无线电是无线通信技术发展的一次飞跃。通过软件无线电台这个通用的系统平台能实现传统无线通信的各种功能。文章研究了基于软件无线电技术的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系统仿真。仿真证明软件无线电技术对扩展频谱系统的改造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船舶避碰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美国MapInfo公司开发的地理信息系统(GIS)生成全局监控多层矢量电子海图,并结合GPS导航技术,开发了相应的监控程序和通讯服务程序,对航行船舶进行动态监控,实现船舶的避碰.本文详细阐述了船舶避碰系统的总体组成,探讨了用VB和动态数据交换(DDE)技术实现船舶的定位及GSP系统与MapInfo接口通讯的具体方法,从而解决了MapBasic不能直接读取串行通讯端口的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14.
对未来数字化战场对军事通信的要求、现有军事通信电台的局限性以及软件无线电技术进行了分析讨论;提出了利用软件无线电技术来提高海军通信能力的方案,并讨论了软件无线电技术在海军通信中的的优势和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结合舰船机电控制系统特点和测控技术领域PLC和Labview两者优点,基于字节流数据包的数据灵活性,设计PLC和Labview通信数据包模型,并遵循模块化程序设计原则完成通信接口程序设计,解决舰船机电系统集中控制器和人机接口数据交互的描述问题和通信接口程序通用性问题。最后,通过实例验证设计的数据包模型和通信接口程序能够实现数据快速可靠安全的交互。该技术可应用于舰船综合监控系统和类似系统的软件开发。  相似文献   

16.
基于Socket的跨平台多服务器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谭翀 《舰船电子工程》2009,29(8):101-103
Socket通信是目前比较通用的一个通信接口技术。它具有可靠性和分布式特点。文章提出了一个基于Socket的跨平台多服务器通信系统的设计模型,分析其基本原理与关键技术;给出了一个该系统的应用实例,即基于ARM的多服务器控制系统,提供了其中关键程序的实现代码。  相似文献   

17.
65Mb/s顽存式综合业务光纤环形数字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舰载65Mb/s存式综合业务光纤环形网采用TDM传输和混合交换方式,具有面向ISDN的S0、S2接口和ETHERNET接口。它不仅具有高的可靠性与顽存性,而且以通信和传输一体化为设计目标,能够舰船内部诉所有要求和数据与视频传输的需求。本文重点介绍了该网的组成、帧结构、重配功能和用户-网络接口,并描 适应更大规模容量的多环网结构。  相似文献   

18.
国际海事卫星系统-F站模拟器设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GMDSS全球海上遇险与安全系统(Global Maritime Distress and Safety System)是在现代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基础上,为适应海上搜救与安全通信,满足海上通信的需要而建立起来的遇险和安全通信系统。而INMARSAT-F站便是一种增强型的海用全球区域网络,它使用增强型新一代信令系统,确保兼容INMARSAT第4代卫星以及新型呼叫优先级划分计划,改善遇险呼叫处理功能。鉴于使用真实的INMARSAT-F费用高而无法进行培训等原因,我们研究设计了INMARSAT-F站模拟器。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目前舰船通信系统电台种类繁多、结构庞大、操作复杂、兼容性差等诸多弊端,文章首次提出一种基于软件无线电的舰船通信系统硬件平台,该系统能够满足短波、超短波以及卫星导航定位等通信业务,是现阶段能够实现的一种最优、最灵活的舰船通信系统,而且还可以兼容未来新体制的通信业务。因此该方案具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可以彻底改变目前的舰船通信体系结构。  相似文献   

20.
基于VDR回放数据的船舶碰撞过程仿真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开发船用航行数据记录仪(VDR),在将其作为新数据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VDR回放数据的船舶碰撞过程仿真系统的设计方案,并对系统的结构和所采用的主要技术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