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选取来自国际学术期刊的论文,以概述形式对城市交通理论方法、实证分析等学术研究成果进行总结性介绍,旨在增强城市交通业界和学界对国际学术动向和研究热点的关注,促进学术交流。本期共选取4篇论文,内容包含为老年人提供公平的交通政策、面向公共交通诱发中产阶级化的精细化分析方法、引入社会交往的节点-场所模型、高铁车站可达性与空铁竞争性分析等研究。  相似文献   

2.
选取来自国际学术期刊的论文,以概述形式对城市交通理论方法、实证分析等学术研究成果进行总结性介绍,旨在增强城市交通业界和学界对国际学术动向和研究热点的关注,促进学术交流。本期共选取4篇论文,内容包含电动出租汽车充电特征、电动共享汽车驾驶人充电站选择偏好、社区街道绿景指数对步行时间的影响、人的活动对城市交通事故的空间影响等研究。  相似文献   

3.
选取来自国际学术期刊的论文,以概述形式对城市交通理论方法、实证分析等学术研究成果进行总结性介绍,旨在增强城市交通业界和学界对国际学术动向和研究热点的关注,促进学术交流。本期共选取5篇论文,内容包含基于超级街区的城市多功能街道实施潜力研究、基于城市轨道交通客流时空相似性解析车站地区的用地功能、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细粒度出行轨迹推断、女性专用停车位选择与投资决策的决定因素、主动交通可达性对多中心和单中心城市房价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4.
郝一霖  王奥 《城市交通》2024,(1):124-127
选取来自国际学术期刊的论文,以概述形式对城市交通理论方法、实证分析等学术研究成果进行总结性介绍,旨在增强城市交通业界和学界对国际学术动向和研究热点的关注,促进学术交流。本期共选取2篇论文:《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和手机信令数据的出行活动模型》一文提出一个新的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的出行活动模型框架,该模型框架能够根据手机信令数据识别的出行详细信息直接分析个人出行行为偏好,减少对社会经济属性和活动类型等信息的需求,同时可以很好地预测与时间相关的信息,并具有最佳的稳定性;《用于自动驾驶卡车编队的聚合零知识证明和区块链授权身份验证》一文提出一种聚合高效的零知识证明方法,用于卡车混合队列环境中基于许可区块链网络进行隐私保护身份验证,其能以毫秒为单位执行身份验证,与单一零知识证明设计相比,聚合高效的零知识身份验证系统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更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5.
《城市交通》2011,(3):36-36
《城市交通》杂志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现诚挚地欢迎从事城市交通相关研究的专家、学者以及关心城市交通发展的各界人士不吝赐稿。投稿要求如下:  相似文献   

6.
《城市交通》2010,(4):93-93
《城市交通》杂志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现诚挚地欢迎从事城市交通相关研究的专家、学者以及关心城市交通发展的各界人士不吝赐稿。投稿要求如下:  相似文献   

7.
《城市交通》2013,(3):68-68
《城市交通》杂志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现诚挚地欢迎从事城市交通相关研究的专家、学者以及关心城市交通发展的各界人士不吝赐稿。投稿要求如下:  相似文献   

8.
《城市交通》2008,6(3):28-28
《城市交通》杂志已于2007年6月被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感谢各位作者和读者的长期关注与支持!本刊诚挚地欢迎从事城市交通相关研究的专家、学者以及关心城市交通发展的各  相似文献   

9.
《城市交通》2011,(1):23
《城市交通》杂志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现诚挚地欢迎从事城市交通相关研究的专家、学者以及关心城市交通发展的各界人士不吝赐稿。投稿要求如下:1.主题明确、结构严谨、数据可靠、文字简练,具有科学性、首创性和逻辑性。  相似文献   

10.
《城市交通》2012,(3):60-60
《城市交通》杂志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现诚挚地欢迎从事城市交通相关研究的专家、学者以及关心城市交通发展的各界人士不吝赐稿。投稿要求如下:1.主题明确、结构严谨、数据可靠、文字简练,具有科学性、首创性和逻辑性。  相似文献   

11.
《城市交通》2008,6(4):94-94
《城市交通》杂志已于2007年6月被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感谢各位作者和读者的长期关注与支持!本刊诚挚地欢迎从事城市交通相关研究的专家、学者以及关心城市交通发展的各界人士不吝赐稿。投稿要求如下:  相似文献   

12.
余柳 《城市交通》2021,19(5):19-25,81
在快速城镇化和机动化的驱动下,城市交通碳排放逐年增加.面对中国提出的碳中和战略目标,城市交通迫切需要采取更加有效的策略和发展路径,以推动城市交通尽快实现零碳转型.首先,阐述全球碳中和目标提出的背景.其次,结合欧盟、英国和日本等主要国家和地区以及东京、伦敦、纽约等国际大城市最新发布的碳中和战略文件,分析总结城市交通实现碳中和的发展策略与路径.最后,提出中国实现城市交通碳中和的发展建议,即需要尽快研究编制城市交通碳中和路线图,明确发展路径和关键性措施,在法规标准和技术方面加强突破创新,并不断夯实和完善交通碳排放统计监测和精细化核算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余柳 《城市交通》2021,19(5):19-25,81
在快速城镇化和机动化的驱动下,城市交通碳排放逐年增加.面对中国提出的碳中和战略目标,城市交通迫切需要采取更加有效的策略和发展路径,以推动城市交通尽快实现零碳转型.首先,阐述全球碳中和目标提出的背景.其次,结合欧盟、英国和日本等主要国家和地区以及东京、伦敦、纽约等国际大城市最新发布的碳中和战略文件,分析总结城市交通实现碳中和的发展策略与路径.最后,提出中国实现城市交通碳中和的发展建议,即需要尽快研究编制城市交通碳中和路线图,明确发展路径和关键性措施,在法规标准和技术方面加强突破创新,并不断夯实和完善交通碳排放统计监测和精细化核算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城市交通》2015,(1):79-79
<正>《城市交通》杂志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现诚挚地欢迎从事城市交通相关研究的专家、学者以及关心城市交通发展的各界人士不吝赐稿。投稿要求如下:1.主题明确、结构严谨、数据可靠、文字简练,具有科学性、首创性和逻辑性。  相似文献   

15.
正《城市交通》杂志国内外公开发行,汇聚知名教授、行业专家、理论研究新秀的优秀学术论文,是展示中国城市交通规划领域新研究成果和国际学术动态的重要平台,是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具有权威性和公信力。本刊定位为搭建城市交通理论与实践桥梁的学术性期刊。研究主题广泛关注城市交通政策、规划与实践,研究领域覆盖城市交通和城市规划,与政府、科研机构、咨询公司、高等院校的决策者、管理者、研究者以及广大市民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6.
正《城市交通》杂志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和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交通规划学术委员会会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为提高学术论文的传播效率和利用价值、推进期刊数字化和网络化转型,本刊进行新型出版模式探索。除出版印刷版传统学术论文外,还增加了增强论文和数据论文等数字化新型出版形式。自2019年起,新增规划设计、交通治理、出行服务、理论方法等栏目。  相似文献   

17.
中国幅员辽阔,然而在以往的城市交通规划研究中,较多地分析了地势较为平坦的城市情况,这类城市确实具有比较明显的代表性,而且国内的许多大城市尤其是特大城市大多属于这一类。但是,不可否认仍有相当部分城市地形条件复杂、气候变化大,交通特征与前类相差较大,而在以往研究中对这种城市交通研究较少。本文以乌鲁木齐交通规划模型建立过程为例,介绍了中国城市交通规划模型建立的一种模式,为今后对这类城市进行交通模型开发和规划研究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8.
中国城市交通规划的历史、问题和对策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周江评 《城市交通》2006,4(3):33-37,4
系统回顾了中国城市交通规划的历史,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中国城市交通规划所面临的主要挑战。从历史上看,影响城市交通供给和效率的社会、经济、行政体制、发展政策等因素未能得到很好研究。为此,需要加强城市交通规划基础研究、人才培养、法律法规、国际交流和典型个案研究等工作。  相似文献   

19.
近30年中国在综合交通运输领域取得长足进步,城市交通也得到快速发展,但面临严峻的交通拥堵、交通污染、绿色出行环境差和停车难等困境。通过分析中国城市交通问题的特性与成因,指出新型城镇化对城市交通发展的新要求和制定交通政策的新导向。基于旧城改造中优质公共交通系统建设、交通需求管理、城市内外衔接交通设计等典型案例探讨现实问题的对策。从城市居民合理需求的满足和城市整体运行效率提升角度,引导学术界关注城市交通学的理论研究。最后,重点讨论大数据环境下城市交通网络构建和运行、特大及超大中心城市都市圈交通网络协同优化,以及城市交通需求管理应用3个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0.
《城市交通》2015,(4):64-64
<正>《城市交通》杂志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现诚挚地欢迎从事城市交通相关研究的专家、学者以及关心城市交通发展的各界人士不吝赐稿。投稿要求如下:1)主题明确、结构严谨、数据可靠、文字简练,具有科学性、首创性和逻辑性。1文稿包括图、表在内,一般为5 000~7 000字,图、表需标注中、英文名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