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市域轨道交通是特大型城市解决市域客运交通的重要方式之一.为实现其快速功能,以上海市轨道交通11号线南段工程为例,在分析了线路与客流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通过确定功能定位、提高线型设计标准、控制站点设置数量、实行断点运营与快慢车运行组织,以及选用合理的车辆配置等方面,实现11号线南段工程快速功能的设计方法,为其他市域轨道交通线路的规划建设提供了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随着城市规模的快速扩大和轨道交通的高速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市域快线规划、建设和运营问题已经成为特大规模城市研究的热点。然而从各城市的规划和实践情况来看,规划理念和建设效果存在较大差异。通过分析市域快线出现的原因及对比研究国外案例,解析中国超(特)大城市发展市域快线的特点。以成都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为例,提出市域快线应具有相对快速、较大运输能力、灵活运营的技术特征,规划过程应具有系统性、可达性和穿越性、渐进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北京市郊铁路副中心线的功能定位是利用既有铁路开行市郊列车,实现中心城区和城市副中心的快捷联系,解决城市副中心的通勤问题.线路开通后,由于内在和外在的因素,运营客流量与规划客流预期存在较大差距.通过研究市郊铁路副中心线运营后客流特征,分析线路客流低于预期的主要原因及未来线路客流提升的潜力,提出提升客流的主要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王静  赖艺欢  刘剑锋 《城市交通》2023,(2):102-108+10
客流预测是市域(郊)铁路规划设计的必要环节和重要依据,然而其研究体系和技术方法仍处于初步实践阶段。考虑旅客群体异质性,提出基于乘客画像的复杂客群解析方法,归纳既有市域(郊)铁路的客流特征。完善并创新市域(郊)铁路客流预测方法,提出分客群、分层次交通需求分析以及多情景、多时间维度线路客流预测技术路线。同时,明晰市域(郊)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内容的异同,基于市域(郊)铁路建设的二元场景指出利用既有铁路开行市域(郊)列车的线路应增加旅客聚集人数、不同运营时刻表和客运组织模式对客流的影响等分析内容。以某市郊铁路S1线为例,从需求分析、网络化运营、站城一体化开发、多源数据融合等角度总结市域(郊)铁路客流预测需关注的问题,实现对客流预测工作的精细化管理。  相似文献   

5.
李艺  施澄  邹智军 《城市交通》2021,19(2):121-127
许多城市的轨道交通系统已经完成从单线运营到多线网络化运营的转变.伴随网络化发展而来的集中换乘客流,给轨道交通的规划建设与安全运营提出了挑战.以上海市轨道交通为例,通过对比手机信令与客流分配模型两种统计途径下的换乘客流差异,探究乘客换乘行为特征与换乘决策影响因素.将绕行换乘行为归纳为6类:高辨识度换乘车站、换乘不便捷车站、多功能复合型车站、长距离少换乘、避免拥堵和纸面地图误导.考虑轨道交通换乘站自身属性,对未来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分配模型提出改进方向,为轨道交通网络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以城市内各种运输模式协调发展、供给高效、缓解交通拥堵为目标,结合城市综合交通需求,预测研究市域快线线网的合理规模。应用欧式距离不相似测度理论、三次吸引法和客流转移相结合的方法预测城市综合交通系统各运输方式向新建市域快线的客流转移量,运用"溢出+转移"客流需求分析思想,构建综合交通条件下市域快线线网规模的模型,并以2025年成都市规划为例,预测市域快线线网合理规模,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可实施性。  相似文献   

7.
中国已建成运营的市域铁路普遍存在功能定位模糊、在城市交通系统中发挥作用有限的问题。以成灌铁路为研究对象,采用实证研究方法,以其不同阶段的客流特征为出发点,综合分析成灌铁路的运行组织、铁路沿线城市发展、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的融合情况。提出市域铁路在规划建设过程中应聚焦综合性功能,在线路及车站设置时应与城市功能充分融合,同时注重与城市轨道交通无缝衔接,发挥最大效益。  相似文献   

8.
在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条件下,针对高峰期车站拥挤问题,综合考虑站外到达乘客的持续 性到达特征和换入客流的脉冲性到达特征,研究换入客流影响下的列车时刻表与客流控制问题。 具体的,以最小化乘车延误人数为目标,考虑乘客换乘约束、列车容量约束等,构建城轨列车时刻 表与客流控制协同优化非线性规划模型,并引入0-1决策变量将其转化为整数线性规划模型。为 验证模型有效性,以某轨道交通线路实际运营数据为背景,借助优化求解器CPLEX对模型进行求 解。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方法具有良好的优化效果和计算效率,与优化前相比,乘车延误人数可显 著降低;与仅优化列车时刻表方案相比,协同优化方法可使乘车延误人数减少17.69%,可有效提升 轨道交通的服务水平,为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高质量运营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9.
目前国内许多大城市都在建设或者规划城市轨道交通,客流资料是项目的必要性论证、方案比选、确定系统规模、进行效益分析的基础,科学合理地预测客流已成为决策中面临的重大课题,及时总结城市自身的轨道交通成长规律和客流特征,有助于提高客流预测的准确性.本文根据广州已开通的八条轨道线运营资料,对轨道交通从单线向网络转变过程中的成长规律和客流特征进行分析.最后,从公交整体水平提升、换乘点接入、站点周边用地开发、以及轨道票价制定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为我国轨道交通客流预测水平的提高奠定基础,为轨道交通的建设、运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轨道交通是枢纽机场地面集疏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机场地面交通系统建设存在道路交通服务水平不高、轨道交通客流效益不理想、盲目引入高速铁路、城际铁路等问题。通过分析机场功能定位、客流分布,研究机场与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方式的匹配性与适应性,以及机场轨道交通线路与客流腹地的连接布局和运营组织模式。研究认为,枢纽机场应当建设功能匹配适用、布局便捷高效的轨道交通集疏运体系,优先考虑引入城市轨道交通、市域(郊)铁路,审慎决策引入高速铁路及城际铁路。轨道交通线路应连接覆盖机场主要客源地,并与整个多层次轨道交通网络形成便利的衔接换乘关系,通过干支结合、快慢组合的运输组织方式,适应航空旅客出行需求。  相似文献   

11.
随着城市的发展及大都市区、大都市圈的规划发展定位,对各片区之间的可达性、时空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发展相辅相成。为提高市域铁路对城市空间发展的积极作用,提高线路的可持续性。首先,分析了国际四大都市圈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结构的关系及其特点;其次,构建市域铁路选线思路,线路选线基于城市空间拓展耦合、并根据现状及规划客流需求考虑多层次轨道交通协同及良好的TOD开发条件;最后,以福州至长乐市域铁路为例,对线路路由进行优化研究。为国内类似功能定位线路选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多方式换乘不仅决定了轨交线路服务范围,影响公交系统服务质量,同时影响沿线设施建设.针对上海11号线嘉定区内轨交站点多方式换乘现状进行客流调查,分析市域线客流特征、客流出行特征和多方式换乘的现状,以及轨道交通11号线多方式换乘存在的问题,为市域线轨交站多方式换乘设施规划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市域铁路将成为城市、都市圈和城市群的重要交通方式。确定合理的速度目标值是市域铁路项目设计的基础,结合上海市域铁路示范项目——上海机场联络线速度目标值的选择,从项目规划目标、功能定位、车辆性能、线路条件、车站设置、工程投资等多方面进行分析,提出速度目标值建议,对未来市域铁路的规划建设具有参考意义。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作为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的一种形式,市域铁路将成为连接城市市区  相似文献   

14.
大型城市在设置市域轨道交通郊区段与市区段车站时需考虑不同的因素.本文通过分析比较香港、巴黎、东京和上海的典型市域轨道交通线路车站设置案例,得出了如下研究结论:市域线路在市区段若有平行市区轨道交通线路时应采用大站间距设置模式;在郊区段应采用基于客流集散点灵活设站的模式.经过郊区开发密度低的区域时如采用地面或高架的敷设方式有利于越行线的布设,可改进运营组织,提高运营效率.  相似文献   

15.
城市轨道线路客流是影响线路规模、投资和运营等的重要因素,选取轨道线路客流特征指标,建立了基于熵权法的城市轨道线路客流适应性分析模型,并以武汉市城市轨道规划线路为例,分析不同线路对客流的适应性程度.结果表明,该模型对轨道线路的客流适应性具有较好的识别性,并对安排线路建设时序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深圳地铁5号线南延线对支持前海合作区的建设及加快前海、蛇口片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分析客流特征可为行车组织提供有力支撑,更好地指导运营组织工作。根据深圳轨道交通5号线客流预测报告,对其各设计年限的全线客流总体指标、远期客流时段分布及车站客流特征进行分析。着重分析各设计年限高峰小时断面客流的时段性和不均衡性,根据客流预测结果站间OD数据,得出客流流动特征规律,对设计行车组织与运营管理的技术方案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并为其他城市的轨道交通客流特征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公交客流特征与规律是公交高效运营与服务提升的主要研究内容,也是城市公交线网规划的重要决策依据。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及公交出行需求的增加,产生海量多元的公交IC卡刷卡数据。为实现对公交客流特征与规律的全方位精准分析,并优化展示分析结果,运用海量IC卡刷卡数据,结合公交车辆GPS数据,建立数据之间的关联,消除信息孤岛,对公交客流建立多维度数学分析模型。从客流OD、断面客流、候车时长、客流堆积等方面分析公交客流特征与规律,并将结果可视化,开发出客流可视化分析应用系统,能够为公交运营调度、线网规划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在构建的客流分析系统中导入厦门BRT的实际刷卡数据,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准确统计BRT的客流量,并分析客流特征与出行规律。  相似文献   

18.
为了确定城市轨道交通交路方案的列车运行区段和折返车站,结合运输组织实践经验,以列车交路决定的输送能力与客流需求量空间分布的最佳匹配为原则,以快速车底周转和换乘客流最少为目标,综合考虑站线运输能力的条件限制、运输组织需求以及乘客便利性,建立了城市轨道交通列车交路的多目标0-1混合整数规划模型.该模型分别对决策变量、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进行了简化处理,可以通过优化软件编程求解.以重庆市轨道交通一号线远期运营方案为例,对不同交路上限数目,在2 s内计算出4种可选交路方案,为运营部门选择最终方案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9.
基于周期运行图的行车组织模式主要特点为规律化、模式化、简单化,通过分析客流预测对行车组织的影响,以福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为背景,结合该线路客流特点,对基于周期化运行的列车运行图通过能力、高断面客流高峰小时列车开行对数及发车间隔等行车组织相关问题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对未来福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运营组织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现代宁轨电车作为一种现代化的公共交通工具,与城市地铁、轻轨、快速公交等共同构成城市快速公共交通系统。在我国,天津滨海新区、上海浦东新区相继建成了现代导轨电车公共交通系统。在分析了现代导轨电车的特点并总结国内现代导轨电车应用与实践的基础上,结合两江新区特点,探讨了现代导轨电车与两江新区发展的适应性与发展模式。认为现代导轨电车与两江新区的有机结合对建设“畅通出行”“环境友好”的两江新区公共交通,缓解城市交通压力,丰富重庆公共交通形式,提升城市形象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