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据《简氏国际海军》1998年 6月号报道 ,美国海军已决定按新型陆地攻击导弹改造现役的标准导弹SM - 2BlockII ,以满足对中程超音速陆地攻击导弹的要求。标准导弹公司把现有的SM - 2导弹按陆地攻击导弹重新生产 ,是满足美国海军火力支援要求的低成本、低风险的办法 ,基础是 :与其它标准导弹SM - 2系列的通用性 ;与Mk41垂直发射系统和宙斯盾战斗系统的适应性 ;以及采用现有的舰队训练、作战和支援的防御设施降低的成本。该公司还确定了长期发展计划 ,增大陆地攻击标准导弹的射程 ,引进新的有效负载。美国海军计划按陆地攻击标准…  相似文献   

2.
美国海军“标准”导弹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标准”导弹是美国海军武库中最成功的导弹之一。自1970年获得初始作战能力以来,“标准”导弹已经历了多次改进,以应付威胁目标不断变化的要求。最新型的“标准”导弹已能卓有成效地对岸上目标、高空目标进行攻击,并能成功地防御战区战术弹道导弹。本文简述了“标准”导弹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3.
据《国际防务评论》报道 ,美国海军DD -2 1级对地攻击驱逐舰的各种作战武器系统正在加速研制之中。DD -2 1驱逐舰的对地攻击作战使命分为三大部分 :一是攻击敌方陆上的永久性防御设施 ;二是在 2 5~ 15 0 0nmile的距离内阻断敌方火力 ;三是向陆上提供火力支援。对于第一种任务 ,美国海军准备使用战术型战斧导弹。对于后两种作战任务 ,美国海军目前尚无有效的解决办法。现役Mk45型 12 7mm舰炮的射程只有 13nmile ;战斧对地攻击导弹只能对付一定距离的目标 ;而现役舰载“标准”对地攻击导弹也只能部分满足要求。这对于美国…  相似文献   

4.
“战术战斧”现在也称“战斧”Block IV,是“战斧”巡航导弹家族中最新的成员.它是美国海军为满足21世纪前20年的作战需求而研制的一种初具智能化的全天候海射常规对陆攻击巡航导弹。从2002年底,美国海军已经陆续接收少量生产型“战术战斧”导弹,原计划在2004年夏季形成战斗力.但由于伊拉克战争使“战斧”导弹库存急剧减少.已不足以对付另外一场局部战争,而此前的“战斧”Block Ⅲ型导弹早在1998年就已经停产.因此美国海军要求雷声公司加速生产“战术战斧”,同时决定将其形成战斗力的时间提前。  相似文献   

5.
美海军试射防区外发射的陆地攻击导弹《据简氏国际海军》1995年第3/4月号报道,作为水面火力支援计划的一部分,美国海军已同道格拉斯航空公司签订了一份试验演示合同,以便对AGM84E型防区外发射的陆地攻击导弹进行舰射飞行试验。防区外发射的陆地攻击导弹...  相似文献   

6.
据美国雷声公司2008年9月5日报道,美国海军对雷声公司的“标准-6”增程防空导弹进行了第二次测试。装有新开发的SM-6主动导引头的“标准-16”导弹成功地拦截了一架BQM-74无人靶机。导弹的导引头使用海军传统的指控系统,能够自主捕获和攻击目标。  相似文献   

7.
石朝明 《国外舰船工程》2001,(11):14-16,F003
随着前苏联的解体和美国海军作战使命的转变,发展通用对际攻击战系统很有必要。为支持对陆作战,提出了为宙斯盾战舰集成对陆攻击战系统的构想。  相似文献   

8.
据《简氏防务周刊》报道 ,美国海军已决定推迟海军战术导弹系统 (陆军战术导弹系统的舰载改进型 )的研制工作 ,以便加速开发先进的舰炮和陆地攻击“标准”导弹。在经过为期数周的研讨论证之后 ,美国海军作战部长最近宣布 ,从 2 0 0 0财年起 ,美国海军将集中财力于一项多阶段计划 ,即研制先进的舰载火炮和陆地攻击标准导弹 ,以确保未来的水面火力支援能力。按照计划 ,美国海军将继续开发并采购 1 2 7mm/6 2口径的Mk45Mod4型舰炮及其增程制导弹药。这种舰炮将首先装备在建中的第三艘“伯克”级驱逐舰和所有后续舰 ,并在 2 0 0 1年获得…  相似文献   

9.
据《简氏防务周刊》报道 ,英国海军“特拉法尔加”号潜艇成功地完成了一次“战斧”BlockⅢC巡航导弹的发射试验 ,为年底实现“战斧”武器验收铺平了道路。“辉煌”和“凯旋”号潜艇已具有发射“战斧”对陆攻击导弹作战能力 ,“辉煌”号潜艇最早于 1998年 11月完成了三次“战斧”对陆攻击作战飞行试验。在 1999年北约对南联盟的军事干涉行动中 ,“辉煌”号潜艇发射了约 2 0枚“战斧”对陆攻击导弹。“特拉法尔加”号潜艇是第三艘装备“战斧”对陆攻击导弹的潜艇。 2 0 0 1年 7月 ,潜航于墨西哥湾的该潜艇发射了一枚“战斧”导弹 ,导弹…  相似文献   

10.
海上攻击曾一度表现为向敌方舰艇或岸上防御设施发射炮弹。但在今天,像二战时期轰轰烈烈的海战场面已难以再见,海军攻击更多的变成了从海上对敌纵深目标实施远程打击和支援地面部队行动。无论是20世纪90年代初的第一次海湾战争,还是刚刚结束的伊拉克战争,海军都责无旁贷地担负着对陆攻击作战和支援地面部队作战的重任,甚至每场战争都是由海军舰艇发射的远程对陆攻击导弹发起首轮攻击。目前,世界各国海军都在不同程度地增强自身的对陆攻击作战能力。  相似文献   

11.
在第二次世界穴战前尚没有防空导弹(SAM)一说。二战未期,为对付日本法西斯“神风”特攻队的疯狂攻击,美国海军启动了名为“野蜂”的新武器发展计划,研制了“黄铜骑士”(Talos)舰载远程防空导弹系统。尽管“黄铜骑士”防空导弹未能赶在战争结束前诞生,但“野蜂”计划却催生了包括“黄铜骑士”、“小猎犬”和“鞑靼人”等在内的一个庞大的舰空导弹家族。成为美国海军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装备发展项目之一。“黄铜骑士”及其子孙保护美国海军和西方其他国家战舰免遭空袭30年,而作为主角的“黄铜骑士”更是冷战时期美国海军的头号舰空导弹,部分型号还携带有核弹共。“黄铜骑士”们乘着导弹巡洋舰游弋在冷战的最前沿地带,时刻准备对前苏联战机实施远程拦截。  相似文献   

12.
据外刊报道 ,美国海军高级官员最近宣称 ,美国海军正在考虑研制一种远程舰对空导弹系统 ,以对付巡航导弹对水面舰艇和岸基部队造成的日益严重的威胁。拟议中的这种远程系统将采用雷声公司的“标准”Block5型 (SM - 5 )导弹 ,它可在升级改进型E - 2C“鹰眼”机载预警控制系统的协助下 (提供数据 )向巡航导弹发起超视距攻击。SM - 5导弹的开发构想是美国海军浅海作战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美国海军认为 ,浅海作战战略要求能提供比敌方大得多的进攻和防御能力。根据这一要求 ,超视距舰空导弹主要用于对付巡航导弹的威胁 ,而海军导弹…  相似文献   

13.
据外刊报道 ,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正在研制一种舰载精确攻击武器系统 ,该系统可在很远的距离上对水面舰艇和岸上目标 (包括运动中的车辆等 )发起精确攻击。称之为垂直发射自主攻击系统 (VLAAS)的这种精确攻击武器不仅可满足美国海军水面作战 (例如攻击小型舰艇和快速巡逻艇 )的要求 ,而且可使水面舰艇拥有对岸上紧急目标 (如装甲车和移动式导弹发射装置 )的攻击能力。VLAAS将沿用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垂直发射反潜导弹 (已在美国海军和日本海军服役 )系统的主要部件 ,而且还将利用低成本自主攻击弹药 (LOCAAS)。这种自主…  相似文献   

14.
信息与动态     
信息与动态美国海军实施“快鹰”低成本导弹计划据《国际海军》1997年5月号报道,美国海军空战中心和波音北美公司正在实施为期三年的“快鹰”(Fasthawk)低成本导弹高技术演示合同,以确定“快鹰”导弹取代“战斧”陆地攻击巡航导弹的可能性。“快鹰”低成...  相似文献   

15.
陈安刚 《航海》2002,(6):30-32
“宙斯盾”舰载防空作战系统是美国海军20世纪80年代初研制成功并开始装备部队的一种武器系统,它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标准”SM-2导弹系统和一部AN/SPY-1型雷达,能同时跟踪和攻击多个空中目标,有人称之为抗饱和攻击的“坚盾”。该系统因其先进的战术技术性能而受到美国及其盟国海军的青睐。到目前,美国海军的“提康德罗加”级导弹巡洋舰和“阿利·伯克”级导弹驱逐舰、日本海上自卫队的“金刚”级导弹驱逐舰以及西班牙海军新建成的F-100型护卫舰先后装备了“宙斯盾”防空作战系统,韩国海  相似文献   

16.
据《简氏防务周刊》报道 ,美国海军已计划在 2 0 0 2年以前部署一种新型的“战斧”陆地攻击导弹。这种战术型战斧导弹将用于攻击深层地下硬目标。战术型战斧导弹计划是由美国海军水面作战中心和潜艇作战中心联合提出的 ,目的是大幅度地减少现役战斧导弹的采购和寿命周期成本 ,同时赋予其新的作战效能。为穿入深达 6 .0 9m的要求深度 ,战术型战斧的战斗部重量将比现役战斗部重 50 %。这种穿甲型高温燃烧弹头目前正在研制之中。由于使用了重新设计的低成本弹体 ,所以战术型战斧将不再采用潜艇鱼雷发射管进行发射 ,而由潜艇的垂直发射隔舱或水…  相似文献   

17.
据《国际防务评论》2000年7月号报道,美国海军海上系统司令部拟于下一个财年(即从10月1日起的2001年财年)签订一系列合同,以便对拟议中的先进的对地攻击导弹进行技术设计方案论证研究。  相似文献   

18.
当前日益紧张的国际安全形势加速了对陆攻击导弹的发展,红外成像体制的人在回路制导方式在对陆攻击导弹选择、捕获目标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以红外成像对陆攻击导弹为研究对象,针对其末端对目标识别、导引可采取的不同方式,分析了人在回路与自动目标识别的利弊,对人在回路工作过程、优势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介绍,重点对人在回路产生的延时误差进行分析,并提出二次近似修正方法,分别以初始导引量和导弹与目标真实距离为变量,使用Matlab进行仿真,得到未修正、一次修正以及使用二次近似修正方法后初始导引量、导弹与目标间真实距离变化对目标误差的影响,通过对比验证,说明此二次延时修正方法的有效性,为提高人在回路导弹制导精度提供了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在研究美海军导弹驱逐舰“斯普鲁恩斯”(DD963)之前,必需对美国海军的基本海上战术作一次概略的分析,然后才能找出设计“斯普鲁恩斯”驱逐舰的战术要求。因为驱逐舰是构成美海军现代战斗舰艇中的一个重要舰种。它必需满足在整个战斗舰艇中所承担的任务。美国海军海上战术思想是以攻击航空母舰(CVA)为战斗主力,以舰载飞机作为海上远距离攻击的手段。舰载飞机的战斗半径一般在450公里以上,由于飞机本身可携带性能良好的对空或对舰导弹,因而使之更具有良好的作战性能。如果以舰载远距离对舰导弹为主攻手段,则由于导  相似文献   

20.
在“三位一体”的战略核打击力量构成中,弹道导弹核潜艇因隐蔽性能好、机动性能高、生存能力强而成为战略核威慑力量的中坚。隐匿在大洋深处的弹道导弹核潜艇安全可靠,是最有效的核报复力量,因此世界各核大国都把弹道导弹核潜艇视为战略力量的重中之重。而攻击型核潜艇以鱼雷、水雷,反舰和反潜导弹,对陆攻击导弹为武器,主要执行反潜、反舰、海上封锁和对陆攻击等作战任务,其中最重要的使命就是对付敌方的弹道导弹核潜艇,并为己方的弹道导弹核潜艇护航。中国海军目前装备有两个型号的核潜艇,即“汉”级攻击核潜艇和“夏”级弹道导弹核潜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