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确定飞机起飞航迹, 应用数值计算理论, 提出了发动机瞬时推力的计算方法, 以发动机推力曲线已知推力为基础, 通过拉格朗日插值确定未知推力。基于计算的发动机瞬时推力, 计算了起飞航迹, 并与实测航迹进行了比较。计算结果表明: 飞机1的实测拟合航迹与程序计算航迹的最大绝对误差不超过10 m, 最大相对误差不超过3.9%;飞机2的实测拟合航迹与程序计算航迹的最大绝对误差不超过35 m, 最大相对误差不超过8.3%, 计算方法可靠。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带有状态变量及控制输入约束条件的欠驱动船舶航迹控制问题, 结合增量反馈技术, 对控制系统输出进行动态非线性滑动模态分解迭代设计, 提出了一种基于分解迭代非线性滑模的船舶航迹增量反馈控制方法, 以避免定常干扰引起的稳态误差及变结构控制的抖振问题, 无需对不确定风、流干扰以及模型参数进行估计, 能够同时稳定船舶的航向和航迹。应用“育龙”轮的系统模型进行了仿真, 结果表明, 控制器对系统参数摄动及外界干扰不敏感, 具有强的鲁棒性, 且其设计参数物理意义明显, 易于调节。 相似文献
3.
为克服用运动方程生成航迹曲线时无法控制曲线形状的缺陷,根据民航飞机遵循计划航路点飞行的特点,提出了利用BéZier曲线和B样条曲线生成飞机航迹的方法.用直线段距离和逼近BéZier曲线和开放均匀B样条曲线的长度近似计算航迹曲线长度,根据飞行计划中航路点位置的相互关系和飞机实时飞行的速度、位置等,生成BéZier曲线飞行航迹控制点后得到航迹曲线,此外,B样条曲线则不需要生成新控制点就能产生合理的航迹曲线;利用相应的B6Zier曲线或开放均匀B样条曲线插值公式计算出下一个航迹点位置.仿真结果表明:用本文两种方法计算出的航迹与真实航迹相符;与运动方程方法相比,具有能生成多种形状航迹曲线的优势;在18个航路点条件下,用BéZier曲线模拟航迹的计算时间为0.13 s,满足实时性要求.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船舶航行控制质量, 建立了船舶航迹复合预测控制模型, 依据灰色预测模型处理船舶运动控制的不确定量, 利用反传多层感知器自适应网络从船舶航行偏差的历史数据中得出控制偏差趋势, 根据灰色预测和神经网络预测的误差大小, 进行组合模型优选及组合权系数优化, 确定航迹最优控制策略。仿真结果表明: 当船舶旋回性指数、船舶追随性指数与滞后时间其中一个大于1时, 任何参数的改变均会引起PID振荡, 而船舶航迹复合预测控制模型能以较少的操舵动作迅速收敛, 从而使船舶航迹与预定航线更加拟合, 因此, 其控制系统的鲁棒性、快速性和稳定性高。 相似文献
5.
针对复杂环境下无人机航迹规划中航行误差的校正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蚁群算法.该算法在蚁群算法的基础上,首先将粒子群算法中的适应度作为启发值引入信息素更新中,改进了原始的信息素更新模型;其次使用贪心策略在选择校正点时进行剪枝运算,优化了算法的选择策略;最后使用A*算法替代原始算法的随机初始化,修改了信息素的更新方式,优化了生成路径的质量.对规划路径,使用Dubins曲线对航迹进行光滑,光滑后航迹既能满足航迹约束,也能满足飞行器的性能约束.研究结果表明:在参数设置上,当蚁群数量较大时,设置较小的启发值常数能获得更好的结果;对贪心蚁群算法使用A*算法进行初始化,能有效加速蚁群算法收敛速度,提高解的质量,实验显示改进后航迹长度减少了约6%,时间减少了约25%. 相似文献
6.
为提升激光约束双目重构算法测量路面三维纹理的普适性,增强算法的抗光干扰能力,解决激光约束目标在变化光照下的鲁棒提取问题,基于Faster-RCNN(faster-region based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构建激光约束识别模型,提取5~1050 lux光照范围内人为构造的激光约束目标,对待测路面的约束目标开展子区域分割,进而实现子区域分割立体匹配下双目三维重构.结果表明:改进算法在1050 lux光照强度下的平均构造深度测量值与铺砂法的拟合系数为0.987,优于原激光约束双目重构算法的0.887;在5~1050 lux光照范围内,改进算法最大波动误差、平均波动误差分别为0.141、0.084 mm,较原激光约束双目重构算法分别降低70.20%和76.83%. 相似文献
7.
在对原有道路监控设备的研究和应用的基础上,就具备先进的半导体激光夜视的道路监控设备的技术构成和功能进行了阐述。针对各构成部分的技术原理和系统成像特点及成像软件分析处理系统进行了论述,并对系统精度和清晰度也作了必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现代飞机噪声对人类、对社会的危害已经成为世界性的通病,降噪已刻不容缓。但飞机降噪需要经验,需要新思维和新理念,更需要创新技术和创新对策。 相似文献
9.
适应大型飞机的沥青道面结构有限元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助ABAQUS通用有限元软件, 建立了3层道面结构有限元模型, 分析了模型的几何尺寸、边界条件、层间接触条件、单元类型、网格的划分对大型飞机荷载作用下道面结构力学响应的影响, 提出了适应大型飞机的机场沥青道面结构有限元模型参数, 并用实测力学响应数据对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 在大型飞机全起落架荷载作用下, 有限元模型几何尺寸宜为30m×30m×10m, 层间完全连续选用tie连接; 单元类型宜采用C3D8R, 荷载区域的单元大小控制在不大于0.05m×0.05m;模型底部所有位移全部约束, 模型四周约束对应水平方向的位移。实测数据验证结果表明有限元模型有效。 相似文献
10.
黄刚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6,25(4):77-82
激光路面断面测试系统是先进的路面性能检测系统,它具有完善的路面性能指标采集和处理功能,能在不同行驶速度下检测各种干湿路面状况,准确、高效采集和处理路面状况性能数据.论文介绍了该激光路面断面测试系统的组成、构造及功能,并对其路用性能指标的标定和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高速列车与博格板式轨道系统竖向振动分析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博格板式轨道结构特点,提出了横向有限条与板段单元高速列车与轨道系统竖向振动分析模型,分析了此系统竖向振动特性。高速列车的动车及拖车均离散为具有二系悬挂的多刚体系统,基于弹性系统动力学总势能不变值原理及形成系统矩阵的“对号入座”法则,建立了高速列车-博格板式轨道系统竖向振动方程组,采用Wilson-θ法对其求解。计算结果表明:钢轨与博格板竖向静、动态位移之差分别为1.1×10-2与2.0×10-4mm,200 km.h-1车速下此系统竖向振动响应计算波形图及量值均符合物理概念,这说明模型正确、可行。 相似文献
12.
提出一种基于数据的神经网络混合算法故障诊断网络,用于轨道电路的故障诊断.考虑铁路信号需求,设计出符合神经网络训练快速性和有效性要求的BP-LM-PSO-GA混合算法,就是将轨道电路复杂网络分解设计为许多小的神经网络组态,通过综合这些小的神经网络诊断结论,得出最终结果,以解决单独设计神经网络带来的运算量问题;然后以广泛使用的ZPW-2000A型轨道电路为例,验证了该算法网络训练的快速性及故障诊断的有效性.最后给出了该诊断网络对轨道电路的诊断步骤.仿真结果表明该诊断网络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为轨道电路故障诊断的应用提出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用系统工程的观点对公路货运系统进行了综合、动态的分析,在具体分析公路货物运输系统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分别构建了道路运输需求及供给的子系统动力学模型,该模型可以通过计算机进行模拟,进行公路货运量的预测。 相似文献
14.
绿色生态型城市道路评价指标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科学合理地评价绿色生态型城市道路,确立了绿色生态型城市道路概念,从设计合理性、道路功能效果、节能减排效果、绿化效果和环境保护效果五方面提出了绿色生态型城市道路评价指标体系,包括5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与31个三级指标,并对各指标进行了阐述,确定了各指标的评价标准,提出了基于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组合赋权方法与区间逼近方法的绿色生态型城市道路评价方法,并对中新天津生态城绿色生态型道路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中新天津生态城绿色生态型道路21个三级指标评定结果为优,其余10个指标评定结果为良;12个二级指标评定结果为优,其余2个指标评定结果为良;一级指标中设计合理性与环境保护效果评定结果为良,其余指标评定结果为优;绿色生态型城市道路评价指标集合到评价等级优的距离为3.82,为评价指标集合到各评价等级的最小距离,中新天津生态城绿色生态型道路评价结果为优,与实际相符,因此,绿色生态型城市道路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合理、可靠。 相似文献
15.
叶正权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1(4):79-81
SNS系统应用于公路边坡治理 ,目前尚不多见 ,在相关的国标和部标中 ,还无具体的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结合攀枝花市炳草岗大桥桥头边坡SNS系统应用的实例 ,对该技术的检评内容和标准进行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6.
基于SDSS的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系统结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现有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系统仅仅是简单的决策支持系统,以模型来驱动决策,决策的智能化程度不高,因此为了提高公路养护决策的能力和智能化水平,提出了基于SDSS的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系统,结合智能决策支持系统和商业智能技术,在决策过程中以模型、知识、数据共同驱动决策。综合决策支持系统由数据仓库、联机分析处理、数据挖掘、模型库、知识库和数据库组成,其中数据仓库能够实现对决策主题数据的存储和综合;联机分析处理可以实现多维数据分析;数据挖掘可以挖掘数据库和数据仓库中的知识;模型库可以实现多个广义模型的组合辅助决策;数据库可以为辅助决策提供数据;专家系统可以利用知识推理进行定性分析。它们有机集成的综合决策支持系统将相互补充和依赖,能发挥各自的辅助决策优势,实现更有效的辅助决策。 相似文献
17.
根据道路CAD发展的实际出发,提出了道路三维可视化设计系统。对谊系统的开发目标和功能设计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对系统开发中涉及的关键技术和关键方法进行了讨论,给出了可行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一些现有公路已不能适应交通量增长的要求,需要扩大道路通行能力,面临改扩建问题,而新老路基结合处就成为路基施工的重点。结合大齐公路改建工程,分析了旧路路基施工时可能产生问题,提出合适的施工方案。通过研究找出有效避免施工过程中新旧旧路基结合部产生问题的原因,制定解决方案保证路基稳定性。研究成果对公路改建工程新旧路结合部的设计与施工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全国高职路桥工程类院校设置的路桥专业和各专业的专业名称、专业代码、专业培养目标、专业核心能力、专业核心课程与主要实践环节、就业取向等相关内容进行调研,分析现行高职路桥工程类专业目录的利与弊,从而提出高职路桥工程类专业目录优化与调整研究的必要性,优化和调整后的高职路桥工程类专业目录将对各高职院校办学形成有效地指导性文件,并为行业、企业用人提供基础性数据。 相似文献
20.
通过科学、准确的试验检测,充分利用本地原材料,利用定量的方式科学判定材料和配件质量,从而保证道路工程整体施工水平。对我国道路和桥梁工程中的材料试验检测工作进行分析,对保证工程材料质量,提高道路施工水平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