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埋暗挖法是地铁隧道施工的主要方法之一。以沈阳地铁一号线青年大街站为研究背景,总结青年大街站的施工技术难点,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空间。  相似文献   

2.
朱峰 《北方交通》2020,(1):80-84
基于数值模拟,对沈阳地铁九号线奥体中心站及奥-奥区间近接沈阳地铁二号线既有车站施工进行全过程模拟分析,分析了不同区域施工对既有车站产生的影响,寻找施工过程中的控制点,确保工程顺利安全进行。  相似文献   

3.
通过一些施工实例,总结介绍了在各种施工条件下DJ180公铁两用架桥机调头转场的方法,对类似施工项目有借鉴、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线路的走向,站位的选择往往会受到周边环境的影响,难免会近距离侧穿城市中重要建筑物。沈阳地铁十号线松花江街站邻近桥桩施工,受周边环境制约,车站采用洞桩法施工。通过方案对比分析、三维模拟计算,采取了一系列合理的技术措施,成功的控制了施工过程中土体变形及桥桩沉降,确保了高架桥能够正常运营。通过介绍沈阳地铁十号线松花江街站侧穿东一环高架桥为例,通过三维模型数值模拟分析,对车站开挖过程中桥桩沉降变形进行系统计算分析,通过优化设计方案和设计参数,并与施工工艺紧密结合,确保施工过程中高架桥能够正常运营。  相似文献   

5.
《交通标准化》2010,(2):52-53
目前,英达大型就地热再生机组开上了广肇高速,对微表处施工后路面复发的车辙进行专项治理。因此次车辙治理路段较为分散,需经多次转场,英达就地热再生机组出色的修复质量及快捷的转场性能,赢得了业主的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6.
小半径、大坡度浅埋暗挖隧道施工难点,结合沈阳地铁九号线浑南大道站至建筑大学站区间联络线小半径、大坡度地铁暗挖隧道工程实例,介绍曲线隧道的浅埋暗挖法施工控制技术,对今后类似工程施工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赵伟  王洋 《北方交通》2023,(12):83-87
沈阳地铁3号线一期工程工业展览馆站—五爱街站区间下穿陆军总院人行天桥,隧道结构与桥桩竖向净距约3.97~6.47m,采用有限元计算分析矿山法地铁区间施工对人行天桥的影响,结果显示矿山法地铁区间施工人行天桥桥墩底部最大沉降量为5.12mm,最大差异沉降量为3.92mm,墩底部最大水平变形量为0.66mm,桥墩最大倾斜为0.15‰,可以保证人行天桥安全。  相似文献   

8.
地铁车站的建设有多种施工方法,因受周围环境的限制,采用暗挖法施工大跨车站时,NTR工法在结构防水、地面沉降及施工安全方面有一定的优势;沈阳地铁二号线新乐遗址站引进使用NTR工法,在国内尚属首次。  相似文献   

9.
赵瑾 《北方交通》2020,(1):71-74
沈阳地铁9号线皇姑屯站-北一路站区间为双线盾构隧道,盾构隧道左线和右线下穿兴华街铁路框构桥。采用Midas-GTS大型有限元计算软件,建立三维地层-结构模型,对盾构穿越既有框构桥施工过程进行模拟计算,分析得出盾构隧道下穿时对既有框构桥的应力影响。  相似文献   

10.
在城市轨道交通大小交路开行方案下,中间折返站能力为线路运输能力的关键因素.本文分别针对中间站站前折返与站后折返,根据列车折返作业流程,分析列车在中间站的最小间隔时间,建立列车间隔时间的计算模型;并考虑列车接发车作业与折返调车作业之间的冲突,分析有作业干扰情形下的车站能力.案例表明:小交路列车开行比例越高,车站的发车能力越小,但不发生作业干扰时,大小交路开行方案对车站能力的影响较小;而在有产生作业干扰情形时,站后折返能力损失可能达30%以上,要高于站前折返.在实际运营过程中,有必要合理安排通过列车在中间折返站的到站时间,以减少作业干扰、避免线路能力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