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隧道施工的新奥法是喷射混凝土和锚杆作为主要手段,通过量测控制围岩石变形,便于充分发挥围岩的自承能力的施工方法。通过葵岗隧道Ⅱ类、Ⅲ类围岩施工及地质不良地段处理等施工实践,认识新奥法设计与施工关系。  相似文献   

2.
详细介绍了东门关公路隧道出口软弱围岩段新奥法施工的现场监控量测工作。通过对各施工阶段的监测与分析,配合和指导其新奥法施工实践。  相似文献   

3.
黄培元 《东北公路》1998,21(1):57-67,34
大峪隧道所贯通的大峪岭,地质复杂,罗弱围岩、夹泥带、破碎带及断层多。隧道按新奥法设计,但由于过去一直沿用矿山法施工隧道的习惯,对新奥法的基本原理及优点没有充分认识和理解,特别是短台阶开挖喷射混凝土等未能认真执行,导致发生大小塌方十数起,严重危及隧道质量及工期。本文结合施工实践的体会和总结经验,对新奥法施工的基本原则,与矿山法施工的根本区别,新奥法设计矿山法施工的后果,塌方的预防及处理等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4.
在软弱围岩中修建隧道,围岩及隧道结构如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都遵循大变形理论,因此设计和施工都应该以"大变形"理论为指导,进行设计施工。通过大变形理论分析得出,隧道施工必须以"新奥法"隧道施工理论为指导,切实搞好隧道围岩预加固、分部、分台阶开挖,以确保软弱围岩隧道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通过"大变形"理论为指导,加强监控量测,使得施工过程中整个隧道始终处于安全可控制状态。  相似文献   

5.
布罗宁公路隧道光面爆破设计与施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公路隧道“新奥法”施工的需要,通过光面爆破试验,得出各种围岩的科学合理的光面爆破设计参数,形成了公路隧道开挖的光面爆破方案,提出了光面爆破的施工工序。  相似文献   

6.
详细介绍了通渝隧道进口浅埋偏压软弱围岩段新奥法施工的监控量测工作,通过对各施工阶段的监测与分析,用以配合和指导施工实践。  相似文献   

7.
杨鹏  余建恩 《隧道建设》2005,25(5):38-41
对杭昱高速公路昱岭关隧道的设计和施工进行了总结,根据公路隧道新奥法设计原理及新奥法施工程序和基本原则,针对昱岭关隧道设计与施工特点,并根据开挖围岩稳定情况及监控量测结果,及时调整设计支护参数和施工方案,保证了隧道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而且加快了施工进度,节约工程投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围岩量测是新奥法施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新奥法施工三大支柱之一,是形成新奥法设计施工一体化的桥梁和纽带。本文以大峪隧道为例,对围岩量测技术在隧道施工中的应用做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9.
通过青山隧道Ⅱ、Ⅲ类围岩上下台阶法施工及特殊地段处理等施工实践,认识新奥法设计与施工关系,并通过施工观察,洞内外的地质调查,岩土力学实验及现场监控量测等施工反馈信息,分析确定围岩的物理参数,及时确定和调整支护参数.  相似文献   

10.
娄山关隧道新奥法施工监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林生 《公路》2008,(3):222-223
通过娄山关隧道新奥法施工的现场监控量测,掌握围岩的动态变形特征与稳定性状况,及时发现险情和采取相关处治工程措施,确保了施工安全和质量。  相似文献   

11.
羊秀坞隧道采用新奥法施工,在控制超欠挖和提高围岩稳定性方面效果显著。采用三台阶开挖法,比两台阶法和全断面法有较高的施工安全性,施工进度也远远领先于同一线上的其他隧道。  相似文献   

12.
郑一峰  于泽 《路基工程》2016,(1):123-128
公路隧道施工变形监测是"新奥法"(NATM)原理修建隧道的主要技术之一。新奥法主要是在利用围岩本身所具有的承载效能的前提下,采用光面爆破等方法,进行全断面施工,以锚喷作一次支护,必要情况下架设钢拱支架,根据围岩地压和变形实测数据,合理进行二次支护。这时隧道的监控量测对于围岩稳定性的判断起到重要作用。以鹤大高速公路荒沟隧道施工为例,采用理论与现场监测相结合的方法,对围岩的变形监测在时间效应和空间效应上进行理论分析与监测研究,为隧道的安全施工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3.
雷公山隧道施工监控量测   总被引:19,自引:5,他引:14  
王岚  张勇  安军 《中南公路工程》2003,28(4):109-111,114
围岩监控量测是新奥法隧道施工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通过对隧道施工中围岩的变化进行量测,并对围岩力学动态和支护结构工作状态的量测数据进行计算处理。以深圳市坪西一级公路雷公山隧道施工的监控量测实施情况,系统地说明了量测计划的编制、实施及对测得数据的处理方法,论述了量测对雷公山隧道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周勇  陈赟 《公路与汽运》2012,(2):197-201
为了研究非对称大跨度连拱隧道采用新奥法施工过程中其围岩和衬砌的力学性态变化,利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对某高速公路非对称连拱隧道新奥法施工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着重分析了围岩的变形和应力及衬砌的受力和变形,同时对中墙的偏压情况进行了讨论,不仅对研究对象的空间分布进行了分析,还讨论了它们随施工步增加而变化发展的情况。  相似文献   

15.
隧道群监控量测技术方案设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高速公路隧道已广泛采用新奥法设计与施工,现场监控量测是新奥法设计与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隧道进行监控量测,可预测预报围岩变化,优化设计和指导施工,确保隧道施工安全,使工程投资经济合理。本主要介绍粤赣高速公路隧道群的监控量测方案设计。  相似文献   

16.
根据石龙山隧道进口段分部开挖法施工的特点,采用FLAC5.0软件对其动态开挖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以配合和指导隧道新奥法施工实践。利用FLAC5.0软件提供的特殊结构单元模拟隧道的衬砌结构,通过分析围岩应力和衬砌内力,表明设计方案合理,施工方案可行。  相似文献   

17.
结合隧道工程施工的复杂性,依据新奥法的核心理念,提出了基于新奥法的隧道围岩变形动态监测方法。为了实时掌控隧道的围岩变形和支护结构的受力特点,通过采用各种测量仪器对围岩进行周边位移量和洞内拱顶下沉量的现场监测,研究隧道的围岩动态变化,并预测其最终的稳定时间。这将对隧道的安全施工和二次衬砌的时间安排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根据实际工程案例,首先分析了新奥法的基本原理,并根据新奥法的原理对该隧道围岩进行讨论,进而充分掌握该隧道围岩的性质,为了确保施工的安全性,对该隧道采取超前支护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漆树槽隧道大拱段施工方案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隧道采用新奥法原理施工时,利用围岩周边变形和拱顶下沉量的观测值可对隧道周边岩体内的应力动态过程及发展趋势、围岩稳定性以及支护的合理性进行监控,这对安全施工及保证工程质量具有重要作用。结合漆树槽隧道恩施端大拱段施工方案,介绍高速公路大跨度连拱隧道开挖、支护及监测技术,实现大跨度连拱隧道快速、安全施工,为工期提前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20.
混凝土倒灌法处理隧道塌方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邹代峰 《公路》2002,(11):132-134
采用新奥法施工的隧道,遇到塌方且持续掉块无法稳定时,常规处理方法无法保证施工安全,文中介绍郝岭隧道采用倒灌混凝土至塌腔体,待混凝土与围岩形成整体后再开挖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