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丁恒 《隧道建设》2000,(4):29-33
试刀山隧道是合肥至芜湖高速公路上最长的双洞四车道隧道,总延长为2231米,该隧道地质条件十分复杂,隧道运营管理设施比较完善,从而增加了设计的难度和复杂性,本文介绍了这座隧道的设计概况。  相似文献   

2.
王帅 《隧道建设》2008,28(2):225-227
截水槽法是隧道水害整治中一种方式,结合合巢芜高速公路试刀山,高山隧道病害整治工程,介绍了截水槽法工作原理、在不同的条件下应使用的截水槽类型及截水槽的施工工艺、注意事项,给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齐传生 《隧道建设》2000,20(3):30-34
本文分析了试刀山隧道特大“岩溶破碎体”复杂的地质成因,并总结了经过施工、运营考验的成功的处理措施方案,希能为类似工程地质条件下工程的处理提供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华东公路》2006,(6):28-28
合巢芜管理处雍镇、半汤收费道口改扩建和试刀山隧道B线病害整治等专项工程正按计划顺利实施。雍镇收费道口改扩建工程的路基填筑已完成80%,收费广场三道箱涵已完成,广场路面完成65%,水稳完成60%;收费雨棚基础已完成,网架拼装完成75%;房建工程中的新配电房、新餐厅已建成,新泵房完成90%,小区内水电完成80%,预计主体工程将于2007年1月20日完工。半汤道口改扩建建工程路基土方基本完成,水稳基层完成95%,混凝土路面完成15%,房建工程完成12%,并完成了雨棚基础和网架拼装,工程预计于2007年1月18日完成。试刀山隧道B线病害整治工程自11月10日开工…  相似文献   

5.
双侧壁导坑法在隧道特殊段施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奥法是隧道施工普遍采采的方法,但在合(肥)-芜(湖)高速公路试刀山隧道特殊段施工中,坚持新奥法,先后采用正台阶法,上导洞法均未成功,最后通过采用双侧壁导坑法施工,才得以顺利贯通。本文仅就该法的具体应用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合肥至芜湖高等级公路试刀山右线隧道穿越溶洞堆积物设计与施工地体会和经验。如:锁定危险范围以巩固作业区“后方”;采用新型岩锚技术加固洞周围岩稳定堆积物;风筋混凝土“管梁”整体穿越;采用“眼镜工法”施工,严格控制围岩变形防止结构沉降等,对类似地质条件下的隧道,克服不良地质及处理施工中坍塌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正国道318线东海路上的高尔寺山隧道已于2015年12月30日试开放通行,加上之前已经贯通的剪子弯山隧道、翻越托洛拉卡山的理塘隧道,进藏可少翻三座海拔4 000 m以上的大山,从新都桥到海子山,车程缩短至5 h。高尔寺山隧道试开放后,因该隧道仍有部分机电设备尚在安装调试中,隧道内限速20 km/h。现在,20 min就可从隧道穿过高尔寺山,而以前至少要1 h。  相似文献   

8.
选取浙江省多条公路隧道,开展实车试验,研究单向及双向通行隧道中间段驾驶人的视觉特性。通过驾驶人兴趣区域视点分布比率、驾驶视觉搜索区域面积及重心坐标等指标,对比分析单向通行和双向通行隧道中间段驾驶人视点分布差异,从而定量分析单向及双向通行条件对行车安全的影响。研究发现,双向通行隧道中间段驾驶人视野横向搜索范围较小,纵向视觉搜索稳定性较低;单向通行隧道驾驶人视点左右切换的需求较多,双向通行隧道驾驶人注视位置更多地在视觉远景和近景间切换。根据通行条件对驾驶人视觉特征的影响,从公路隧道照明设计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合芜高速公路试刀山隧道没坡的整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明 《华东公路》1999,(5):54-56
分析了试刀山滑坡形成的内部和外部条件。提出了以预应力锚索为主的综合治理方案,比较了锚索方案与沉井挡墙方案。介绍了锚索的设计及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0.
给出了Floating Car Data(FCD)技术在实时路况仿真模拟中的应用模式,采用GPS技术获得的流动车数据可用以确定车辆在某一时段内所属的路段、通行距离、时间间隔,计算平均车速.并通过多个车辆的平均车速模拟出地面道路实时通行速度.由于车辆在隧道中接收不到GPS信号,故无法采用地面道路的算法模拟隧道中的通行速度,进而提出了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模拟隧道通行速度的方法,利用与隧道进出口连通的相关路段已知通行速度,推估隧道内的通行速度.此外,车辆路测数据验证了该方法能满足实际应用的精度要求,可以合理、有效地模拟隧道内的实时路况.  相似文献   

11.
交管热点     
《摩托车》2012,(4):8
武汉桥梁、隧道2012年全面禁摩据武汉市交管局的最新通告,自2012年1月5日起,长江二桥禁止摩托车、非机动车通行,而此前,长江二桥是允许通行摩托车的。此外,武汉市长江大桥、江汉桥都已全天禁止摩托车、非机动车通行,而三环线全线、长江隧道以及即将通车的二七长江大桥也明确禁止摩托车、非机动车通行,这也意味着武汉市的桥梁和隧道开始了全面禁摩。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目前隧道收费站拥堵免费快速通行位置判定缺少相关理论依据的问题,以青岛胶州湾隧道工程为例,基于排队论提出一种隧道收费站拥堵免费快速通行位置判定方法; 同时,为使结果更加合理,提出车道长度折算修正模型和车道长度及面积折算修正模型2种模型,得出较为合理的隧道收费站拥堵免费快速通行位置判定标准理论值和修正值。研究成果以期为相关收费站拥堵免费快速通行法规的制定提供理论支撑,并为以后隧道工程及类似的公路工程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对通行能力研究方法进行分析,探讨交通仿真的定义和分类,建立隧道车行横洞的可能通行能力模型.利用交通仿真软件VISSIM对隧道车行横洞进行交通流微观仿真,得到车辆安全通过隧道车行横洞的时间数据.通过对左转、右转修正系数进行标定,给出不同大型车辆组成条件下的隧道车行横洞的可能通行能力.  相似文献   

14.
以试刀山隧道改扩建工程为依托,选取软弱破碎带围岩段,通过三维数值模拟对隧道动态施工全过程进行弹塑性计算分析,选取该区域内某一特定横断面,主要围绕断面各监测点围岩位移随动态施工的变化特征和数值大小进行初步研究和分析。通过对计算结果分析归纳得出:从纵断面上看,对其拱顶沉降及拱底回弹影响最大的是前后6 m范围内的掌子面施工,约占总位移量的60%;对指定断面拱腰水平位移影响较大的是指定断面前后3 m范围内的掌子面施工,约占总位移量的60%~70%;从横断面上看,上台阶开挖所引起的指定断面拱顶沉降大于下部台阶开挖的影响,隧道施工对围岩塑性区的影响主要集中在洞壁外3~4m范围。此外,该数值模拟的分析结果对于该段隧道的施工监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张克强  赵阿丽  杨浩 《隧道建设》2013,33(10):815-819
针对台湾海峡通道隧道与桥梁方案通行方式存在差异及施工技术更为复杂的问题,对通行电动汽车的可能性和隧道布置方案进行探讨,对台湾海峡隧道TBM施工的通风、运输、设备可靠性及工期控制等关键制约因素进行分析,认为从技术可靠、工期可控的原则出发,有必要布置人工岛对隧道施工段落进行分割。对人工岛的功能、结构方案提出了设想,对今后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公路》2017,(8)
依据隧道交通事故发生的不确定性、模糊性,运用基于模糊数学的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隧道交通安全水平进行评估。最后通过比较车流量增加前后的交通安全评估结果得到通行车辆激增对隧道交通安全的影响。结果表明:扬子江隧道内的通行车辆激增,隧道的交通安全等级由良好降为中等,隧道的交通事故风险增加。隧道管理部门可以采取分流、车辆分类管理等手段,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汽车与安全》2022,(3):48-49
2022年3月1日,2022年度《关于中心城区高峰时段桥隧桥隧错峰通行的通告》正式施行,在2021年度的基础上新增西部片区"一桥三隧",即双碑大桥、双碑隧道、大学城隧道和中梁山隧道,其他通行规则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18.
根据山区高速公路隧道交通事故现状,对隧道运营安全进行分析,提出高速公路隧道安全改造技术。并对湖南省怀新高速龙马田隧道和湖南省怀通高速火炭湾隧道提出了安全改造方案,提高隧道的安全性及通行能力。  相似文献   

19.
高速公路隧道是高速公路上的特殊路段,属交通事故多发段,一旦发生交通事故,道路通行能力将降低。对隧道运营风险的识别和评估不全面,将导致无法有效降低运营风险,加剧隧道事故危害。文中以张涿(张家口—涿州)高速公路东马各庄隧道为例,借助VISSIM交通仿真软件建立公路隧道及交通事故模型,通过隧道运营安全因素分析,从交通流、交通量、持续时间等方面分析隧道内交通事故对隧道通行能力的影响,以更大程度实现高速公路隧道安全行车。  相似文献   

20.
红庙枢纽立交位于特长隧道出入口处,隧道与立交相互制约。针对特长隧道及其出入口交通枢纽的交通状况,以实地交通调查和城市交通预测数据为基础,运用VISSIM交通仿真软件建立仿真模型,通过改变流量、流速、流向等不同参数,分别对该枢纽立交交通瓶颈点预测、交通枢纽整体通行能力等进行交通仿真实验;分析实验数据,归纳了该枢纽堵塞区域瓶颈点发生规律,得到实际枢纽立交整体通行能力与规范"设计通行能力"的比值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