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介绍了ISO10012:2003《测量管理体系》的发布及我国、我公司的采用情况,并对新标准与原标准《测量设备的质量保证要求》以及与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相同点,新标准的新特点等进行了重点介绍。  相似文献   

2.
章维杰  卜建清 《铁路航测》1997,(1):24-26,29
线路测量的主要工作是线路中线测量、线路纵断面测量及横断面测量,以往这三者是分别进行的,随着光电测距仪及全站仪的广泛使用,给我们提供了新的测量途径,即在测量线路中线的同时测线路纵横断面,三者同步进行,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降低了劳动强度,很有实用价值,本文提出了线路同步测量的计算公式及方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广州地铁一号线工程为例,对城市地铁道施工控制测量中有关平面、高程测量和坚井联系测量以及变形监测的技术方案,施测方法,作业要求及其应用效果作了全面系统的论述。  相似文献   

4.
限于海上条件的限制,杭州湾跨海大桥长大栈桥的测量控制采用传统测量方法难以实施,尽管可以采用海上精密导线等控制网,但其测量精度随着施工距离的增加而降低,并且海上控制点耗费的成本太大。本文介绍了杭州湾跨海大桥近10km长大栈桥采用GPS进行测量控制方法,不仅保证了较高的测量精度,大大减少了测量工作量和成本,而且有效克服了传统测量仪器的使用限制。  相似文献   

5.
本文结合丰都长江大桥的施工测量实践,从悬索桥的施工控制测量、施工测量、基准索股的监测(包括跨度测量、索股矢度测量与调整)等方面,阐述了悬索桥施工过程中至索股架设结束为止的各阶段的主要测量问题。  相似文献   

6.
新建铁路放线及交点测量的新方法──综合法铁道部专业设计院刘玉亮,刘华在新建铁路定线测量中,中线测量是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它的任务是把纸上定线测设到地面上,并用木桩固定下来,这是在地面上最后决定线路位置的工作,是联系设计和施工的纽带,因此在中线测量中,...  相似文献   

7.
应用微机图像处理技术实现钢轨磨耗自动测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微机为基础,用光电子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研制了一套钢轨磨耗自动测量试验样机。文中采用边缘线性内插算法对光带图像细化,并应用直接线性变换原理对细化的光带进行坐标变换,从而求得钢轨磨耗值。经试验和精度分析证实,该样机在动态的测量精度能满足钢轨磨耗测量精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地铁与轻轨工程测量的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地铁与轻轨工程建设的特点,结合作者在深圳、广州、南京地铁测量工作的经验,介绍了地铁与轻轨工程建设各阶段测量工作的步骤和方法,并着重阐述了监理测量的必要性和主要职责。  相似文献   

9.
本文综述了国际竞标的香港西部的路航测工程的组织实施,技术标准,仪器设备,作业精度和ISO9001质量控制;历经9个月圆满完成了该土地测量与数字化制图工程合同,实现了高质量,高效益。  相似文献   

10.
近景摄影测量在隧道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们用近景摄影测量方法对某长大隧道进行了为期两年,六个周期的变形监测,实践表明,采用该方法测定了隧道变形可以达到毫米级的精度水平,并具有迅速安全、操作简便等一系列优点,显示了摄影测量在隧道及其洞体工程中的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坐标法线路测量计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秦茂环 《铁路航测》2002,28(3):36-37
介绍用坐标法进行线路测量的原理,推导出坐标计算的数学公式,编制了CAS10计算器程序用于测设计算。  相似文献   

12.
浅谈地下铁道工程测量工作的现状和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地下铁道建设至今已经历了30多年,地铁工程测量工作有了长足发展,许多先进的测量新技术,新方法在地铁测量工作中得到应用。本文重点介绍地铁测量的特点和GPS测量技术以及竖井定向,地下施工测量、施工监控量测等方面在地铁测量工作中的应用,并对今后地铁测量工作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谢元礼 《铁路航测》1997,(3):27-29,32
数字摄影测量是摄影测量的未来发展方向,作为摄影测量学内容的一部分,空中三角测量也将随着数字摄影测量技术的发展而推进。本文从空中三角测量和数字摄影测量的发展及其现状出发,对空中三角测量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提出了全自动无刺点空中三角测量的航测空三加密新方法,为摄影测量新技术的应用开辟了一个新途径,从而形成了一个航测内业生产的新流程。  相似文献   

14.
铁路枢纽中轴线测量精度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铁路枢纽中轴线是枢纽工程设计和施工放样的依据,它的精度直接影响到枢纽工程各细部建筑物能否准确定位,本文通过对有关《规范》及《验标》,从枢纽工程各细部建筑物的定位要求出发,分析讨论了中轴线的应有测量精度及其测量模式。  相似文献   

15.
新型轴颈测量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用V形槽定位测量轴径的方法,并给出了系统总体方案。该方案实现了轴颈的自动定位和测量,减小了人工测量误差,实用性较强。  相似文献   

16.
基于GPS实时动态定位系统(RTK)的线路测量一体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讨论了如何利用GPS实时动态定位系统(RTK)进行线路测量一体化,其中包括:中线测量、纵断面测量中的一些关键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7.
本结合笔几年来从事GPS定位测量技术的发展概况及其特点,重点回顾民GPS定位测量技术在铁路工程控制测量中的科研开发和应用情况,将几年来生产实践的经验与体会以及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加以归纳总结,据此得出了铁路工程GPS定位测量作业的一般规律,对今后在铁路工程中继续推广使用GPS定位测量技术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结合老庄河特大桥梁部施工控制测量,详述测量控制网的建立、施工控制测量、高程相对测量等施工测量技术。  相似文献   

19.
地下工程采用竖井作为施工通道,以增加开挖工作面,达到快速施工的目的,本文通过实例系统介绍竖井定向的多种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20.
极坐标法测量精度评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成龙 《铁道学报》1996,18(3):99-104
本文是在同时考虑极坐标法测量误差和控制点点位误差综合影响下,推导单测站和双测站极坐标精密定位点点位精度的计算公式,从而解决极坐标法测量全面合理的精度评定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