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国家高度重视中小航道航运,但一贯重航道轻船型,导致船型技术严重落后引起一系列重大经济损失,与发达国家背道而驰,对此我们提出相应探讨和建议,希望能引起循环大发展。一、目前中小航道航运现状研究思路是决定一切事物是否顺利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德国建设中小航道航运初期尽管经济不佳,但尽力挖掘与航道匹配良好的优秀船型即高长宽比,尽力提高经济性,在德国和西欧快速推广标准船型,用不到三十年建成中小航道标准船型国际发展趋势,还建成一定数量举世瞩目的航道立交工程,航运兴旺发达。  相似文献   

2.
《集装箱化》2012,23(5):26-26
2012年4月13日,交通运输部水运局与德国交通、建设及城市发展部航道航运司在北京签署合作意向书,共建中德集装箱运输绿色航线示范项目。根据合作意向书,中德双方将加强在航运领域节能减排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进水路运输节能减  相似文献   

3.
正长江航道规划设计研究院组织召开长江干线武汉—安庆河段6m水深航道整治工程(以下简称"武安段")勘察设计项目工作协调会,对武安段勘察设计项目下一步工作安排进行动员部署。长江航道整治中心有关负责人及长江航道规划设计研究院、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长江重庆航运工程勘察设计院的领导和主要设计人员2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上,长江航道规划设计研究院作为总体院对武安段勘察设计项目下一步总体工作安排进  相似文献   

4.
李源 《船舶》2023,(1):7-11
北极航道显著的战略价值和经济价值使其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在气候变化、科技进步和保障体系逐渐完善的共同推动下,未来北极实现常态化、规模化通航成为可能。当前航行北极的船型已呈现多样化趋势,形成窗口期和季节性通航模式。未来北极航运的发展还面临诸多挑战和制约,与此同时,政策因素更增加了北极航道开发的不确定性。该文对未来北极航运发展趋势和模式进行展望和探讨,并提出发展北极常态化航运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5.
为评价航道建设与航运发展之间的适应性,测算航道建设与航运发展的适应程度,选取汉江航道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与航运发展之间的相关性,以航道条件、航道管理、通航保障、航道安全保障、航道信息技术等5个方面为着眼点,构建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结果表明:2014―2016年航道建设与航运发展"不适应",2017年航道建设与航运发展"欠适应",2018年航道建设与航运发展"基本适应"。改善航道建设与航运发展的不平衡关系,可从提升航道等级、加强航道管理、提高航道通航保障能力等方面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6.
施践 《水运管理》2012,34(10):33-35
在对德国内河航运建设、管理情况考察学习的基础上,介绍德国内河主要航道、重点港区建设管理和水上交通运行管理现状,提出德国内河航运建设对促进我国内河航运发展的启迪:加快立法,建立健全内河航运相关法律法规;强化运营安全监管和应急救助体系建设;依法维护航运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7.
珠江内河航道感知平台采集航道水文、视频监控、桥梁净高、定位等信息,通过数据融合、大数据分析等技术,为管理部门和业务部门提供数据和决策支持,是珠江航道航运综合信息服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含视频监控整合平台、水文遥测遥报子系统、桥梁通航净高显示子系统等。本项目有效整合了航道相关信息资源,有助于提升航运管理和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各种先进技术不断出现,如大数据、物联网以及云计算等先进技术不断进步,促进了航道信息化、智能化的高速发展。航道与智能技术的结合,促进了航道领域的创新发展。本文重点探讨智能电子龙门架发展现状,分析智能电子龙门架在航道用途上的关键技术,安全、绿色、智能是当前航运与航道领域发展的趋势,目前智能电子龙门架技术主要集中在跨航道桥梁安全方面,但是现阶段技术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所以对于关键技术的研究,将是航运乃至整个交通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正建设我国广大中小航道航运是一个投资极庞大、复杂和长期系统工程,需深入周密思考、反复探讨和及时改正,才能起到好作用。一、建设广大中小航道航运的社会作用交通是建设国民经济先行官,广大中小航道量大面广,是大河、沿海和远洋航运货物集散基地,常与公路、铁路联运发挥各自优势,可带动部分全局。近十年长江干线货运量一直领先国际,是美国密西西比河和德国莱茵河好几倍,为经济高速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但广大中小航道航运却十分落后,国标规定的三种中小航道代表船型都有严  相似文献   

10.
《水道港口》2008,29(1):20
本刊从交通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获悉,交通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与湖南常鲇航运建设开发有限公司、武汉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湖南省航务勘察设计研究院共同完成的“洞庭湖区白沙至鲇鱼口河段航道整治关键技术研究”项目获湖南省2007年度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该项目研究的依托工程是交通部、湖南省“十五”重点建设项目“常德至鲇鱼口1000t级航道航运建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