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Java 3D是Java在三维图形方面的扩展。Java 3D基于OpenGL等底层的API,同时结合了Java语言的网络功能,很好地解决了网络跨平台环境的三维可视化问题。用Java 3D作为基于网络的虚拟建模环境的开发平台,有助于在应用中不断采用更为先进的算法,形成独立的技术核心。充分利用Java语言面向对象的特征,介绍了Java 3D与VR相结合的Web 3D应用技术,提出了在Java 3D中复杂的三维网络模型的构造方法,采用Java 3D实现与用户交互的虚拟三维场景。  相似文献   

2.
着眼于设计并全面运行三维水下战场态势可视化软件研究。该软件运行在使用开源应用程序接口开发的多计算机平台上。开发该软件的目的是在相关战术场景中进行三维可视化场面的设计、研发和评估,以确定更具优势的三维技术。通过与目前使用的二维技术比较。确定三维技术是否能使反潜战指挥官更快更全面了解战场态势,做出更准确的战术决策。详细描述先进的三维水下定位观测系统(TALOSS)软件。该软件集成到当前的潜艇作战和火控系统中,可加快目标定位和武器分配进程,最终降低对指挥和控制人员认知能力的要求。论述该研究在当前进行的未来海军作战能力项目中的作用,将来可转变成未来海军作战能力项目中,以三维技术综合传感器到射手的战术辅助决策系统方案。  相似文献   

3.
黄振亮  濮怀宇 《船海工程》2007,36(4):122-124
基于VB对CAD软件的二次开发技术及CAD软件的三维参数化造型技术,开发舰船柴油机排气波纹管可视化设计系统,直接生成排气波纹管三维视图,提高了设计效率和设计质量,为机舱优化布置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船体结构制造中的船体装配可视化设计技术,更好地指导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对基于三维模型的装配可视化技术进行研究。系统分析船体装配可视化设计,包括按工序出图、图纸信息集成、三维可视化技术、可视化系统和最终现场全面数字化环境下的可视化设计等,为船体制造中其他舾装专业的现场可视化协同装配和安装图纸表达提供参考,为最终实现船舶现场全三维数字化制造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基于AutoCAD ARX的船闸闸首三维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国内船闸三维设计可视化效果不足的问题,尝试对船闸闸首三维设计技术进行可视化结构设计的研究.采用C++的面向对象特性与AutoCAD提供的ObjectARX开发工具相结合,研究闸首三维模型算法、闸首稳定性验算程序算法,实现结构稳定性计算结果输出,开发闸首三维模型设计系统.通过工程实例进行验证分析,成果直观,能够很好地辅助闸首结构设计,是对水工建筑物三维可视化设计技术的一种有益探讨.  相似文献   

6.
针对航电枢纽施工动态管理的特点,基于数字地形构建原理,运用CityEngine技术,构建航电枢纽研究区段的数字地形和三维水工建筑物,提出三维场景融合方法。基于ArcSDE+SQL Server空间数据库技术,以内部代码和用户标识码为公共数据项,将属性数据与空间数据进行连接,建立三维场景动态展示方法,完成航电枢纽施工过程三维动态可视化仿真,设计工程施工三维动态展示与施工过程信息同步更新机制,实现航电枢纽施工动态可视化管理。基于建立的系统功能框架,以依兰航电枢纽施工管理为例,开发施工动态三维可视化管理系统,为航电枢纽工程施工可视化、精细化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舰船动力装置可视化设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维可视化在机械产品设计中的应用,使机械产品设计由传统的平面成图变为立体成图,提高了设计效率和设计质量。其中自动化装配是可视化设计的一大难题。ActiveX Automation是微软公司的一个技术标准,它通过在两个程序之间安排对话,达到一个程序控制另一个程序的目的。本文基于VB对CAD软件的二次开发技术,开发了舰船动力装置可视化设计系统,着重进行了自动化装配研究,详细介绍了自动化装配的实现原理和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8.
以CADMATIC三维一体化设计软件平台为基础,将基于C#的WINFORM软件应用开发与CADMATIC平台二次开发相结合,分析CADMATIC与WINFORM平台数据传递原理机制,根据开发需求制定合理的标准化数据交互格式,实现平台间有效的双向数据传递。通过CADMATIC平台的官方开发接口,利用WINFORM平台面向对象、可视化开发的优势弥补CADMATIC平台二次开发中的不足,大幅度提升三维建模效率和可视化效果。针对CADMATIC某项功能开发的通用代码,永久无须维护,理论上可以无限扩展CADMATIC平台的开发内容,对CADMATIC平台的二次开发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张南  金生  艾丛芳 《水道港口》2016,(4):455-460
通过对多种三维流场仿真算法的研究,以WPF图形平台为基础,采用可视化编程语言开发了三维流场可视化系统。在三维地形、表面流场可视化的基础上,提出了置于模型域的多剖面流场并叠加标量场的三维流场呈现方式。同时采用示踪球追踪以及标识点迹线描述的方式反映流场的结构特性以及三维流场局部细节。可视化系统通过异步处理方式高效、流畅地呈现仿真流场。以三维溃坝模拟计算为例,验证了可视化平台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
三维地形表面的可视化实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许家帅 《水道港口》2003,24(1):23-25,30
三维地形的可视化研究是当前对港口、航道等进行地形演变、泥沙淤积等分析研究的前沿课题 ,是快速、及时地再现地形三维信息及综合分析的有效途径。文中介绍了如何通过微软VB开发平台实现地形表面的三维可视化 ,并实现三维图形的缩放、旋转与输出。  相似文献   

11.
戴菁  赵骊  陈维茂 《船舶》2007,(6):58-60
挖泥船的需求量与日俱增,逐渐形成系列船型.通过介绍3 800 m3耙吸挖泥船的HVAC设计系统,与以往挖泥船型比较,以及用户的评价,指出该船的空调系统设计思想和方法上的优点,为后续船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22 000m3液化气船整船和舱段三维有限元强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22000m^3液化气船进行了整船和舱段三有限元强度计算分析,建立了整船和船体主舱段的三维有限元结构模型。并通过节点力的自动加载技术和惯性平衡处理技术建立有限元模型的节点载荷,在中拱和中垂弯矩作用下,计算出本在压载和满载工况下的船体应力和变形,是后通过对本舱舱段的边界处理技术,计算出受船体总强度的船体舱段局部强度,对船体强度出判断,为改进船体结构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在船舶改装工程中,采用传统的人工手段进行测绘,不仅工作量大,耗时长,而且数据精度难以保证.同时手工测绘的图纸资料无法输入到三维设计软件中,不利于原船结构系统与改装部分的接口管理.本次研究引入了3D激光扫描技术,对原船进行自动扫描,并生成三维模型,直接导入到三维软件中进行设计,缩短了测绘的时间,提高了测量精度,很好的解决...  相似文献   

14.
15.
三维地质建模是实现岩土勘察BIM动态设计的关键,如何快速、高效地建立能直接应用于指导设计施工的三维地质模型,是工程实践应用中的难点之一。以厦门第二东通道工程地质勘察项目为例,依据野外实测的地形测量数据及钻孔、物探等地质数据,利用Civil 3D强大的曲面功能,首先建立地形曲面和地层曲面单元;其次,利用Civil 3D中"由曲面提取实体"等工具,自地表而下逐层建立三维地质体,并整合生成最终的三维地质模型。此外,通过二次开发建立基于Civil 3D三维地质模型任意剖切补充模块,实现了地质模型的任意剖切及栅格图生成;同时,通过部件编辑器功能,针对沉管基槽进行开挖设计。工程应用结果表明,该建模方法便捷、直观且高效,所形成的模型能直接应用于指导工程设计和施工。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船舶航迹三维显示系统存在数据处理速率低、三维显示精准度低的缺陷,为此提出基于Unity3D的船舶航迹三维显示系统。系统的核心部分是软件部分,所以主要对系统软件进行设计。根据系统的目的提出航迹三维显示系统的总体架构,将获取的船舶航迹参数进行处理得到ADS数据,然后对其进行颜色处理,并将处理后的数据存储为KML文件。采用Unity3D游戏引擎对三维显示背景进行搭建,通过数据信息子系统的建立与三维显示背景的搭建,实现船舶航迹三维显示系统的运行。实验结果显示,设计的船舶航迹三维显示系统的数据处理速率与显示精准度均比传统系统高出30%及20%,说明设计的船舶航迹三维显示系统具备极高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Marine Structures》1990,3(6):498-500
  相似文献   

18.
邹学义 《江苏船舶》2010,27(4):26-29
随着变频技术的发展,电力驱动在海洋工程船舶中的应用也日趋广泛。介绍了变频调速控制系统在绞吸式挖泥船上的实际应用,展望了计算机辅助决策系统在绞吸式挖泥船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牛作鹏  李国杰  刘莉 《水运工程》2019,(10):171-175
Civil 3D作为一个面向勘察岩土行业BIM设计及应用的技术方案,已成为实现三维地质建模的常用技术软件。针对Civil 3D在三维地质建模中实现钻孔数据可视化的问题,进行克里金(Kriging)插值算法及优势的研究,采用"点-面-体"三维地质模型的构建思路,提出采用纵断面插点和Kriging插值对地质层钻孔数据进行内插填补,得到一种改进的地质层三维模型。结果表明,经Kriging插值处理的地质层曲面较为光滑,所创建的地质岩土体可更精确直观地表达地质层发育和分布情况,研究成果对于勘察岩土单位开展BIM工作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刘莉  牛作鹏 《水运工程》2021,(4):153-157
Civil 3D作为一个面向岩土勘察行业BIM设计及应用的解决方案,已成为三维地质建模实现技术之一。针对水运工程勘区场地覆盖层不同工程地质特点,采用"点-面-体"三维地质模型的构建思路,分别提出单一和复杂覆盖层地质模型建模方法。结合某船闸工程案例,通过覆盖层边界线导入、曲面分割、曲面围合等技术,实现场地三维地质模型表层岩土体精细化表达,准确直观地展示了勘区覆盖层地质发育与分布情况。研究成果对于后续土方量计算、基坑开挖设计等岩土勘察BIM应用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