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1月2日19时,随着一声汽笛长鸣,满载着通信设备、电子配件、衣帽服饰、玩具等珠三角地区优质轻工产品的X8426次中欧班列徐徐驶离广州大朗站,将于16天后抵达俄罗斯沃尔西诺.这是全球运距最长的中欧班列之一,也是粤港澳大湾区今年开出的第300趟中欧班列.今年粤港澳大湾区中欧班列已累计发送15051车,运送防疫、生产和生活物资15.69万吨,同比增长40.3%.开行数量已超过去年全年开行总数,预计今年全年开行数量将超过350列,并有望创造全年每日开行一列的新纪录.  相似文献   

2.
1月19日,从国家发展改革委获悉,2020年,中欧班列发挥国际铁路联运独特优势,大力承接海运、空运转移货物,全年开行12406列,同比增长50%,首次突破"万列"大关,是2016年开行量的7.3倍.  相似文献   

3.
4月13日12时58分,一列满载餐椅、毛巾、阀门和便携式空调等10余种货品共计61个集装箱的中欧班列从满洲里口岸出发,开往波兰马拉舍维奇.至此,经满洲里口岸进出境中欧班列突破1万列.当前,中欧班列开行需求旺盛.一季度经满洲里口岸进出境班列达951列,同比增加60.4%. 截至目前,经由满洲里铁路口岸进出境的中欧班列运行线已达52条,已通达欧洲13个国家,28个城市,主要集货地包括我国东南部沿海地区,覆盖天津、长沙、广州、苏州等60个城市,运输货物品类也日益丰富.出口货物已拓展至日用百货、电器产品、工业机械、金属、农副产品等品类,运输附加值明显增加.进口货物包含汽车配件、板材和食品等,返程班列重箱率达到100%,中欧班列国际贸易通道作用进一步凸显,为深化中俄贸易合作,助力国内国际双循环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碳达峰、碳中和"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中欧班列运行特征变化情况,分析未来中欧班列运输中需要提升的方向,本文通过整理2011年—2020年中欧班列运行情况的官方媒体发布数据,从国内外联通城市、班列往返开行数量、货品种类、口岸发展等不同角度综合回顾了中欧班列发展情况,分析了中欧班列对于中西部城市加快对外开放的重大意义,并从优化通道资源配置和货源腹地两个方面对未来中欧班列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中欧班列专题协调机制6月20日在京召开工作座谈会,总结交流中欧班列发展成效和经验,部署"十四五"时期推进中欧班列发展工作. 会议指出,中欧班列发展取得巨大成效.一是彰显了作为国际公共产品的地位和作用.截至目前,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4万列,合计货值超过2000亿美元,打通了73条运行线路,通达欧洲22个国家的160多个城市.二是铸成了沿线国家互利共赢的桥梁纽带.  相似文献   

6.
中欧班列是"一带一路"建设的标志性项目.近年来,班列开行班次、货运量增长较快,特别是2020年班列增长态势更为强劲.但立足当前和长远,班列发展还面临一些困难与挑战、痛点与堵点,需统筹谋划、针对性解决. 中欧班列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与挑战 一是补贴完全退坡后恐面临剧烈市场调整.当前班列正处于市场培育阶段,各地普遍对班列实行...  相似文献   

7.
"一带一路"战略规划提出:打造"中欧班列"品牌,建设沟通境内外、连接东中西的国际铁路运输通道。作为国内开行的众多直达欧洲集装箱货运铁路班列之一,"汉新欧"应抢抓国家整合中欧班列的战略机遇,充分发挥优势,主动对接市场,加强对外合作,大胆改革创新,加快市场化和去补贴化进程,力争发展成为辐射华中地区的唯一中欧国际铁路班列。  相似文献   

8.
中欧班列开行为中国内陆城市带来了低成本、高效率的国际铁路物流线路,为探究中欧班列开行对中国内陆城市国际物流线路的影响,以中国15个稳定开行中欧班列的内陆城市为对象,运用位序-规模法则和纵横对比识别这些城市2011-2020年的国际物流线路时空演化趋势,并构建了结构方程模型挖掘演化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这些城市国际铁路和航空物流线路发展水平均逐渐发展成三级阶梯分布,国际铁路物流线路发展水平位于第一阶梯的城市有:重庆、成都、西安和乌鲁木齐;国际航空物流线路发展水平位于第一阶梯的城市有:重庆和郑州。并通过因素分析知铁路国际货运能力、航空国际货运能力和外贸水平是造成内陆城市国际物流线路时空差异的关键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付有祥 《人民交通》2021,(18):14-27
落花时节诵华章,无限风光 中欧班列是指按照固定车次、线路等条件开行,往来于中国与欧洲及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集装箱国际铁路联运班列.其以由我国中西部经阿拉山口(霍尔果斯)出境的西部通道、由我国华北地区经二连浩特出境的中部通道和由我国东南部沿海地区经满洲里(绥芬河)出境的东部通道三条运行线.  相似文献   

10.
本文系统梳理了中欧班列的发展现状及主要特点,分析了其在市场需求、运输组织、运营机制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若干发展建议。本文认为,为促进中欧班列发展,未来应进一步优化其市场及功能定位,深入推进行业体制机制改革,逐步淡出地方政府补贴政策,适时稳步推动中欧班列整合。  相似文献   

11.
<正>4月8日上午,一列满载货物的班列,从重庆团结村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出发,向西奔赴11000多公里之遥的德国杜伊斯堡港。这是贯通"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渝新欧铁路大通道开出的首趟公共班列。重庆市政府物流办常务副主任杨丽琼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自2011年1月首趟渝新欧班列开通以来,已累计开行110班,将上万集装箱的电子产品等输往欧洲市场;随着货源不断丰富,4月起开行公共班列后,运输频次将翻倍增长,今年计划开行114班,超过前3年的总和。"丝绸之路经济带"交通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12.
正"从中国出发过境哈萨克斯坦开往欧洲的列车,2013年只有77列;如今,哈萨克斯坦是中欧班列过境运输的境外首站,过境哈方的中欧货运班列已超过1200列。昔日绵延的驼队变成了一列列呼啸而过的货运列车,哈萨克斯坦的过境运输潜力得以释放。"哈萨克斯坦不仅是古丝绸之路沿线上的重要国家,也是当今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一颗明珠,更是我国"一带一路"建设向西延伸的第一站。随着两国在"一带一路"框架  相似文献   

13.
正2016年12月24日,中欧班列(郑州)从郑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缓缓驶出,目的地是德国汉堡,而这也是今年最后一趟中欧班列。今年1月至10月,通过中欧班列(义乌—马德里)运输的货物价值达21.6亿元,同比增加1倍。各国经济,相通则共进,相闭则各退,互联互通至关重要。在今年的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杭州峰会上,中方发起全球基础设施互联互  相似文献   

14.
“渝新欧”是重庆市打造中国内陆开放高地的最重要战略之一,其战略转型的根本原因在于中欧班列市场竞争的加剧及城市自身谋求产业发展的双重驱动。“亚新欧”在由“向西”竞争转为“向东”突破的同时,以“互联互通”建设为内核,不断提升其影响力与辐射力,为重庆市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当前,应以发展的视角分析“渝新欧”的战略转型,从“一带一路”建设以及欧亚大陆经济整合的长远目标考察中欧班列的开行及其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5.
《人民交通》2021,(5):48-49
1 "生命之路" 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表示,此次疫情期间,"一带一路"的许多基础设施和民生项目都为抗疫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本地区大面积断航停航情况下,中欧班列2020年1-4月开行数和发货量同比上升24%和27%,累计运送近8000吨抗疫物资,成为欧亚大陆之间名副其实的"生命之路".  相似文献   

16.
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背景下,江苏省中欧班列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本文总结了江苏省中欧班列特色线路、运行情况、经营模式等,深入剖析存在的问题,结合发展形势,从强化江苏省中欧班列统筹建设、推动集约化发展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朱晔  张戎 《综合运输》2022,(9):9-14
中欧班列运单物权化的探索对于建立基于国际铁路联运的陆上贸易新规则,促进中欧班列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中欧班列运输单证应用及流转的特点,系统剖析中欧班列运输单证物权化的需求本质,解析“单轨制”模式与“双轨制”模式两种实现途径。在对比分析当前成都、重庆、西安等地的探索实践模式,总结其存在的风险和障碍的基础上,从立法途径、商业实践环境的营造、业务操作、信息平台建设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吴华稳 《综合运输》2024,(4):163-166
加里宁格勒作为俄罗斯的“飞地”,是国际多式联运的重要枢纽,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探讨了加里宁格勒的发展历程,阐述了其地理、人文、经济、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接着论述了加里宁格勒铁路线路情况,分析了加里宁格勒在“一带一路”中有效的替代了波兰马拉舍维奇场站情况,然后阐述了加里宁格勒在“一带一路”中多式联运线路,并结合中欧班列实际开行情况,介绍了现已开通运行的几条典型线路;最后描述了加里宁格勒未来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数字     
《综合运输》2010,(3):90-90,91
98% 截至2月25日,武广高铁已运营满两个月,武广高铁开行高速列车3556列,有284.50万人次乘坐高铁列车出行,安全指标为i00%,正点率为98.6%。其中,春运期间始发列车上座率达98%。  相似文献   

20.
数字交通     
《人民交通》2020,(5):6-6
国铁集团已开行务工专列29列。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疫情科学防控、有序做好企业复工复产工作的决策部署,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国铁集团")积极配合地方政府和用工企业开行务工专列,服务复工人员安全有序返岗。自2月16日全国铁路首趟务工专列开行以来,国铁集团已组织开行务工专列29列和包车厢136辆次,运送3万多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