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章分析了当前我国常规复合式路面存在的主要病害及产生原因,探讨了常见病害的防治措施,并结合广西桂林市环城南二环常规复合路面道路工程,采用落锤式弯沉仪、探地雷达对路面损害情况进行检测,提出了相应的病害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决沥青路面在经过长期使用后产生路面剥落问题,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案对路面病害进行维修,提出采用路面损坏调查、钻芯取样、弯沉检测等现场检测方法,对A道路沥青路面的表层病害和结构内部情况进行评定和分析,确定路面剥落病害产生的原因,从而提出针对性的路面剥落维修养护对策。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对两种典型公路路面结构建立有限元模型进行模拟试验与计算,分析重载交通与路表弯沉、基层层底弯拉应变、路面车辙、土基顶面竖向压应变的关系。研究表明,超载交通下,路面结构的各项指标均比非超载时大,随着轴载的增加,重载对路面结构指标的影响增强。同时,进一步结合模拟试验结果,对轴载超过130 kN的,以路表弯沉值为设计指标、以层底拉应力为设计指标、以车辙深度为设计指标、以土基顶面压应变为设计指标这四种方法的轴载换算系数进行分析,提出轴载换算系数建议值(轴载超过130 kN时)分别为5.0、9.5、4.0、5.0。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路表弯沉盆的调查研究,分析了相邻车辆荷载对车道系数的影响,并提出了公路路面结构设计时对车道系数的选用方法,希望能对公路路面早期病害的预防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落锤式弯沉仪(FWD)测定的动态弯沉盆中包含着丰富的路面结构的强度信息,本文通过分析组合式基层沥青路面的大量实测FWD弯沉数据,找出该路面结构FWD弯沉数据的正态分布特征,得出弯沉盆形状特点,并基于组合式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形式分析了FWD弯沉盆参数与路面结构内部性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分析有限长梁、无限长梁与路面板在标准汽车荷载下轮隙中点、轮迹中点与轮迹内外边缘点等关键位置处的弯沉、弯矩及剪力变化,探讨目前按轮隙中点处弯沉进行路面设计的适用范围及不安全性,并提出了路面设计的双指标建议。  相似文献   

7.
文章分析了我国当前旧沥青混凝土路面存在的路面病害及形成原因,并结合广西百色市中山路旧路改造工程项目,采用美国PCI评价模型对路面损坏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同时运用激光路面平整度检测系统及落锤式弯沉仪对路面损害情况进行检测,发现该路面主要存在网裂、碎裂、沉陷、修补破损等病害,并提出了后期改造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8.
在公路工程的建设过程中,针对路基和路面工程中出现的各类病害问题和质量隐患,需要开展施工质量的试验检测工作,通过专业性和先进的检测方法,并且在遵循相关的检测原则的基础上,对存在的病害和隐患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和检查,其中路基路面的回弹弯沉以评定其整体承载能力,检测时做为重要控制指标,检测的技术方法在整个检测工作中都发挥了很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
在路基、路面工程验收中人们常常发现:同一碾压层在相同碾压条件下通过弯沉指标,总比通过压实度指标容易得多,两种指标同是用于检验路基、路面的碾压质量,为什么会差异甚大?通过对这些情况进行分析和探讨,并建议建立一套专用于计算施工检验弯沉的数学公式,来进一步完善道路工程的质量验收工作。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落锤式弯沉仪在各级公路上弯沉检测的有效性,文章选取三种不同结构层组成公路试验段进行落锤式弯沉仪与贝克曼梁两种弯沉测试方法的对比,并对三种路面在不同检测方式下的弯沉数据特点及两种弯沉检测数据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对于不同等级公路路面,两种弯沉检测方式下的回归分析相关性差别较大,沥青层较厚的高等级公路优先推荐采用线性拟合进行相关性分析,必要时可采用二次多项式拟合方式;落锤式弯沉仪较贝克曼梁法具有更高的稳定性与准确度,且落锤式弯沉仪进行高等级公路弯沉测试时稳定性更佳;而对于非沥青面层的低等级路面结构,两种弯沉检测方式下的回归分析相关性较差。  相似文献   

11.
就沥青路面弯沉影响半径的形成,各路面结构层的弯沉影响半径的长度作一论述,可作为弯沉测定时选择测量仪器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了验证超载对S202线路面结构的影响,结合《青海省省道202线平安至大力加山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中的路面结构,借助于结构力学分析方法,分析不同交通量下的设计弯沉、结构层底弯拉应力等设计指标。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神农架林区S307省道改扩建工程路面设计为例,制定旧路面的评价与加铺设计流程,利用平纵面拟合、压缩评价单元及细化设计段落等手段,以路面损坏状况指数(PCI)和路面结构强度指数(PSSI)为评价指标,以路表面回弹弯沉值作为计算控制指标,制定不同段落的旧路面加铺设计方案,实现老旧沥青路面的加铺利用。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路面垫层施工技术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本文介绍垫层施工技术所用原材料和施工工艺,依托实际工程,使用三种不同集料配合比制备拌和料铺设试验路段A、试验路段B、试验路段C,通过试验检测试验路段A、B、C弯沉值和渗水系数.研究结果表明:密实型连续级配碎石铺设路面垫层可以有效减小行车道弯沉值;试验路段A垫层弯沉值远远小于试验...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某市政道路改造工程为背景,针对旧路面加固过程中遇到的病害问题,提出微裂注浆加固处治方案,并对该技术方案的施工工艺、流程及加固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微裂注浆加固能有效解决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产生的裂缝、断裂板、沉陷、坑洞等结构性病害;微裂注浆后板块弯沉下降了43.8%,其工程应用效果良好;微裂注浆加固的施工周期较短,对交通通行影响较小,适合于市政道路中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工程。  相似文献   

16.
路基是路面的基础,承受由路面传来的行车荷载.路面弯沉值的大小除取决于路面自身的强度外,路基强度状况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介绍了弹性层状体系理论,并对BISAR程序计算结果与PFWD实测结果进行了比较,在此基础分析了硬壳层参数变化对路基顶面弯沉值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应用迭代法和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可考虑粒料层非线性特性的路面结构分析程序;对于粒料基层柔性路面而言,在圆形荷载作用下粒料基层上中部的弹性模量较初始值有所增加,而下部性模量则减小。粒料基层弹性模量这种变化对路面结构力学响应的影响可通过等效模量修正系数来表征。本文详细分析了面层刚度半径、基层厚度、荷载集度、以及初始围压等因素对面层层底压应力、面层层底弯拉应力指标的等效模量修正系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粒料层非线性对面层层底压应力、面层层底弯拉应力的影响较大,而对路表弯沉、路表弯沉盆及土基压应变的影响很小,一般精度要求时可忽略。  相似文献   

18.
基于结构承载力、平整度、破损状况评价等三方面对旧水泥路面路用性能进行研究,提出了路表弯沉值,三米直尺连续测得路面不平整的统计标准差,路况指数PCI这三个评价指标,并建立了路面使用性能评价模型,进一步提出基于回归模型的评价方法不适合于高等级公路路面使用性能的综合评价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随着城市路网规划调整,部分城市支路道路等级提升至次干路。道路等级提升,对原路面结构强度的要求也相应提高。如何合理利用现有道路资源,节省工程投资,是道路升级改造过程中需要重视的问题。本文通过创建路面结构模型,利用原路面当量回弹模量Et和加铺层抗压模量的累加,计算出修正弯沉值;同时通过预测交通量的累计轴载计算出设计弯沉值。将两弯沉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采用不同的改建方案,并在工程实践中予以应用。  相似文献   

20.
文章基于高聚物注浆材料性能和技术特点,结合探地雷达、落锤式弯沉仪综合无损检测技术,探讨了高聚物注浆技术应用于路面唧泥、翻浆等隐蔽病害处治和路面承载性能恢复。结果表明:非水反应类高聚物材料具有耐久性好、安全环保无污染的优点;高聚物注浆技术具有施工快捷,微创无损,无需中断交通,不会造成资源浪费,且能根治病害,节省造价,延长道路服役寿命,在道路养护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