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21年5月24日,长三角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联盟成立大会在浙江杭州举行,长三角三省一市经济和信息化部门及长三角区域数十位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企业与会. 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副厅长盛勇军表示,发展新能源汽车是中国由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是落实"碳达峰、碳中和"任务的战略举措.其表示,为进一步提升长三角地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加强三省一市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延链、固链、强链,必须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的发展环境;高标准推动传统汽车、新能源汽车向"下一代汽车"升级;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相似文献   

2.
陈志新 《人民交通》2021,(16):74-75
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政策驱动下,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快速增长.截至2021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560万辆,其中纯电动汽车保有量为460万辆,由于电动汽车具有运营成本低、噪音低和零排放的优点,受到了环保人士的青睐.  相似文献   

3.
2020年10月,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组织业内专家编写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发布,其中提出,汽车产业将于2028年提前实现"碳达峰".支撑汽车行业提前"达峰"的底气之一,正是新能源汽车.在过去十多年里,随着电气化、智能化、网联化技术的不断革新,汽车行业迎来了一次次升级.《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明确提出,汽车技术发展的方向将是低碳化、信息化和智能化.2021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再次强调,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推进节能减排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10月11日,2021第三届全球新能源与智能汽车供应链创新大会在南京举行.论坛现场,新能源车政策提速成为重要话题. 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表示,我国2030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任务艰巨、形势严峻.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表示,道路交通领域是我国第三大碳排放源,占碳排放总量的10%左右.2008年至2018年,我国乘用车保有量增长557%,是碳排放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只有新增部分都是零排放或超低排放的汽车,再加上存量汽车更新的时候陆续转向电动化,道路交通排放的目标才有可能实现.  相似文献   

5.
作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发展的积极倡导者与践行者,德国近年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全社会各领域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实现低碳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大力发展新能源运输装备便是德国交通运输领域减少碳排放的重要措施和主要抓手.在这一过程中,特别注重平衡推进各项技术的试点示范与推广应用,在积极发展电动汽车的同时,高度重视氢燃料电池技术应用,将其作为支撑交通领域难以通过电动化实现脱碳的相关子行业达成二氧化碳减排目标的重要手段.德国经验对我国交通运输行业应用推广新能源汽车、助力实现碳达峰和未来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系统梳理了德国推广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措施、最新动向、典型做法等,并提出了对我国的经验启示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从相关数据来看,每天约有2.5亿人选择乘坐公共交通出行,全国累计推广应用新能源公交突破25万辆,已经提前完成2020年的推广应用目标。"突飞猛进,是这几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态势。尤其在交通运输行业,在相关政策的促进下,新能源汽车的数量不断提升。数据  相似文献   

7.
《新能源科技》2021,(7):15-16
2021年5月,新能源汽车继续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当月新能源汽车销量为21.7万辆,环比增长5.4%,同比增长1.6倍.除此之外,2021年1—5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6.7万辆和95万辆,均同比增长2.2倍,其中新能源汽车中高端车型销量的增长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8.
近日,作为山东省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之一的聊城市出台<关于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对本市新能源汽车发展和市场推广做了整体部署.  相似文献   

9.
《新能源科技》2021,(6):6-7
光伏和风电是主要的新能源品种,未来光伏和风电的竞争关系备受关注.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大战略之下,光伏和风电的发展需从系统的角度去考量,如何以系统最优的方式开发新能源并满足"碳达峰、碳中和"的需求值得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10.
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心脏",在一定程度上掌管着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命脉.对车企来说,动力电池就像悬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其性能质量、生产供应和服务保障决定着新能源汽车的生命持久力.随着新能源汽车热度不断提升,全球动力电池供需缺口引发电池"荒",中国唯有突破动力电池产能、原材料、技术三大困境,化危机为先机,才能在这场全球竞技中实现弯道超车,占领优势地位.  相似文献   

11.
12月14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新能源汽车商业保险专属条款(试行)》(以下简称(《条款》),由《新能源汽车商业保险示范条款(试行)》《新能源汽车驾乘人员意外伤害保险示范条款(试行)》组成.  相似文献   

12.
在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压力下,燃油汽车的大量使用不仅加剧了国内石油资源的短缺问题,并且排放的大量有害物质还会进一步恶化环境,加剧温室效应.寻找替代石油的新能源汽车成了必然的选择.新能源汽车的出现不仅可以改变能源消费结构,还可以有效缓解环境污染.文章从发展意义、分类、发展问题和趋势这几个方面,解析了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3.
2020 年 11 月 21 日,从镇江市工信部门获悉,为畅通新能源汽车市场供需循环,刺激城乡新能源汽车消费,为期两天的2020新能源汽车下乡—句容站活动当天在句容市文化艺术中心正式启动. 本次活动由江苏省工信厅、江苏省农业农村厅、江苏省商务厅等联合主办,以"绿色、智能、安全—?一步跨入'新'时代,助力乡村振兴战略"为主题,旨在促进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引导居民出行方式升级,助力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活动现场引来特斯拉、小鹏、北汽、威马、哪吒、欧拉、五菱等多个汽车品牌参与,40余款新能源车型计划集中展出.  相似文献   

14.
我们要对新能源汽车的私人消费有信心.经过这么多年的市场培育和积累,我国新能源汽车的私人消费市场已经打开,已经形成了市场化发展的基础,无论是供给端还是使用端都具备了一定条件,私人消费或将成为未来我国新能源市场的主要消费形式.  相似文献   

15.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日前发布了3月份汽车产销数据.数据显示,3月份中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46.2万辆和252.6万辆,环比分别增长63.9%和73.6%,同比分别增长71.6%和74.9%. 国内车市销量走强,新能源车成为增长引擎之一.3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1.6万辆和22.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5倍和2.4倍,继续刷新产销记录.还有一个比较明显的特点是,在新能源汽车主要品种中,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环比和同比均呈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16.
虽然新冠肺炎疫情成了2020年全球最大的"黑天鹅事件",但这并未阻挡中国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的势头,与此同时,换电模式忽然火了起来. 2020年12月9日,硅谷天堂新能源汽车换电网生态一体化项目落户包头,首批 30辆新能源换电汽车交付使用.6天之后,长安新能源汽车包头智慧换电站正式投入运营,成为其在重庆首座换电站示范站投入运营后的又一布局.政策加大鼓励,企业纷纷发力,地方有了热情,种种迹象表明,换电这次真的站上了行业"风口".  相似文献   

17.
根据科技部网站2021年9月23日消息,科技部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2772号建议的答复》(以下简称《答复》)中指出,科技部在加强技术研发的同时,积极推动国家级技术创新平台建设,认真谋划和推动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布局.目前在汽车行业已批复建设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和国家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中心,加强新能源汽车技术协同和集成创新,打通新能源汽车上下游产业链条,加速实现国内外创新成果的应用转化和产业化,打造世界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策源地.  相似文献   

18.
<正>财政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联合颁发《2016-2020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支持政策》,再次引发新能源客车技术路线和补贴标准的争论。各部委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方向仍然没有完全达成共识,而国际社会对新能源汽车更多的共识是燃料电池汽车;国有大型汽车企业和民间资本家都对新能源汽车发展表现出不同的倾向性态度,社会各界的学者也对推广应用电动汽车发出不同声音。自2009年以来,新能源汽车政策已多次改变。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只包括燃料电池汽车、电池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相似文献   

19.
《新能源科技》2021,(6):34-37
2020年以来,磷酸铁锂电池市场开始回暖并进入了新的增长周期.特斯拉搭载磷酸铁锂电池迅速拉动了磷酸铁锂市场.2021年初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正式落地,给主机厂在新能源车型规划方面指明了方向.2021年之后磷酸铁锂电池在新能源汽车、储能、二轮车、重型卡车、电动船舶都将有更加强劲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率先发展新能源汽车的企业不是比亚迪,而是一汽和东风.上个世纪80年代末世界首个重启电动汽车研发的不是特斯拉,而是通用. 但是,目前一汽、东风和通用都不是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主角.何以至此? 先行者因何非先锋者? 除了战略定力不够等因素外,最重要的原因是这三个企业都没将新能源汽车从燃油车的研发体系中分开,即没能把新技术轨道业务和老技术轨道业务分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