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正BCG年度数字化加速发展指数(DAI)针对十个行业中的约2 300家企业发起了一项全球调查,结果显示,旨在加速数字化转型并创造价值的企业,应该在运营效率、股东价值和营收增长等方面向数字化最成熟的企业学习,找寻成功之路。我们发现,有4个加速器与这些企业将战略转化为成果和市场主导地位的能力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数字化转型浪潮袭卷全球,业务系统向云端迁移,国内企业上云也势不可挡。当前,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数字化改变企业销售,变革内部运营,全面重塑业务。此次疫情又为整个社会数字化进程加速带来了新契机。如何利用数字化转型调整商业模式、优化企业组织结构,进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成为摆在企业面前的重要课题。近日,在全球30个国家拥有超过40个研发中心、近80个生产基地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均胜电子,通过一场特殊的云签约仪式,与科技巨头微软达成战略合作,将自身的全球化部署和数字化转型战略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整合全球数字转型战略,均胜电子是如何做的?  相似文献   

3.
《公路》2021,66(7):224-228
经过几十年的高速发展,我国经济逐渐步入到不断在变化中谋创新、提质效的新阶段,数字化转型也成为国有企业深化改革、提升发展质量、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有力支撑和必然选择。以中交一公局集团数字化发展建设现状为例,论述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价值和主要任务,下一步仍需要从数字化人才队伍建设、标准化建设、数字化推广应用3个方面,进一步加快数字化建设进程,实现业主需求数字化、企业生产经营数字化、内部业态管理数字化和项目生态模式数字化,最终实现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的高质量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飞机成了人们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人们对飞机的质量和需求量逐渐增大,飞机装配技术亟需提升,需符合新时代行业发展规律。数字化技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而逐渐成熟,为多个行业和领域带来了新的机遇,目前已经被应用于多个产业,有效加速了相关企业的发展。航空制造业为加快生产速度、提升产品质量,将数字技术应用在飞机装配生产中实现了数字化测量,应用前景十分良好。基于此,本文首先简要分析了目前我国飞机装配领域的发展状况;其次,简单总结并叙述了目前数字化测量技术在飞机装配中的应用情况,以此供专业人士进行讨论和分析。  相似文献   

5.
<正>从全世界范围来看,变幻莫测的经济新形势,加上新兴技术的冲击,传统企业向数字化迁移的趋势成为共识,数字化已经不是选择,而是必由之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模式和路径》报告指出,在新时代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政策部署下,传统产业亟须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通不同层级与不同行业间的数据壁垒,强化数据驱动能力,提高行业整体运行效率,加速数字化转型与升级,构建全新数字经济体系。  相似文献   

6.
张颖 《汽车与配件》2022,(14):37-39
在数字化浪潮、净零排放的可持续发展愿景,以及供应链韧性需求不断提升的颠覆性趋势下,传统制造业正面临关键转型期。日前,贝恩公司发布《2022年中国机械设备行业报告》,针对以上课题展开调研与预测。贝恩指出,未来十年,企业将不断突破传统行业边界,凭借数字化手段加速升级,布局硬件和服务一体化的“机械+”新时代。  相似文献   

7.
数字化转型成为当前汽车行业发展变革的必然趋势。针对当前汽车企业数字化转型现状不清晰、路径不明确、转型效果难评估等问题,在分析国内外数字化转型评估模型的基础上,结合汽车行业典型特征,构建了汽车企业数字化转型成熟度评估模型,将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划分为5个等级,从产品形态、制造体系、运营管理、产业生态及技术应用等五类能力域进行了全面评估,对汽车企业系统了解自身数字化转型发展现状及不足,明确转型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汽车行业数字化营销的概念和特征出发,详细介绍了数字化营销的内容、关键因素和车企的各类探索尝试等几个方面。通过对汽车企业数字化营销的根本目标的剖析和实质内容的分析,阐述车企开展数字化营销的探索方法及目的,并对未来数字化营销的发展提出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薛春东 《中国电动车》2007,32(4):108-109
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非再生资源不断枯竭,顾客资源日渐成为企业竞争制胜的关键资源。顾客和企业在交易互动过程中,都追求自身价值最大化,企业也渐渐意识到共建双赢格局的重要性,关系营销和顾客关系管理理应上升至企业的战略高度。4C营销理念不断挑战企业经营观念,本文通过引入顾客价值,讨论如何将4C策略运用到企业的顾客关系管理。  相似文献   

10.
在智能制造大浪潮的推动下,传统制造型企业经历了大规模的数字化转型,越来越多的数字化研发系统被应用到企业的研发生产过程中;这些系统所带来的便利以及管理水平的提升显而易见,而系统所产生数据的潜在价值却未被充分挖掘。文章介绍了某国内知名汽车零部件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利用Kafka、Hadoop等一些软件,将应用系统及用户的使用数据进行采集、存储、挖掘和分析,形成了一定的量化评估能力,并为后续利用这些数据通过机器学习进一步提升效率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1.
数据库营销是指企业通过数据信息在对每一个客户精准定位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实施组合策略。大数据时代,数据库营销是企业使用最普遍的一种形式,但由于追求的单一模式对企业长远发展不利,无法适应数字化发展的需要,故研究企业与顾客的价值共创活动具有现实意义。文章以阿里云为例,开展基于数据库营销的价值共创影响机制研究,并使用扎根理论提炼出2个核心范畴,辨析范畴之间存在的逻辑关系,发现服务主导理论与体验主导理论能够共同推进企业的创新绩效,使企业创新迎来全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当前,以数字化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加速全球经济结构重塑进程.数据已像煤炭、石油一样,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核心生产要素.如何结合自身业务场景和客户行为,对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应用,成为各个企业在数字化时代转型首要攻克的难题.  相似文献   

13.
文章分析了在数字化转型时代传统汽车企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介绍了上汽大众质量保证部门的数字化人才转型培训体系,总结了培训体系的构建逻辑和思路,并从质量管理数字化和产品数字化两个方面简要介绍了培训实践案例及取得的培训成果。最后,基于当前数字化人才转型培训工作中的痛点进行了后续工作的展望,并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正>电动化、自动驾驶、数字化等趋势加速汽车产业变革,重塑未来移动出行。海拉以创新思维,纵深发展汽车电子与照明等创新技术,拓宽合作网络,以迎接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市场变革。汽车产业格局嬗变之际,为应对新趋势、新技术带来的挑战,零部件供应商加速创新步伐,谋求未来布局。作为百年企业,海拉对技术的创新和探索始于1899年,从最初的光束灵感,到点亮生  相似文献   

15.
在新一代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推动下,数字化转型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将是汽车行业转型发展的主旋律,为中国由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文章基于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汽车数字化转型的发展形势,利用PEST分析方法分别从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技术环境四个方面分析了汽车行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的宏观环境,探究了汽车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原因与必要性,并从把握转型先机、完善经营模式、引进先进技术、确保产品质量、坚持环保理念等五方面提出了汽车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对策建议,为中国汽车企业数字化转型决策及相关政策制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信息化的路线可能分三个阶段,即产品研发与制造数字化、企业资源整合和集成,和企业信息系统化集成.但各个阶段可以实行不同程度的并行作业.  相似文献   

17.
降本增效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在供给侧改革的时代背景下,降本增效更是企业数字化转型,从速度型向效益质量型转变的重要抓手。文章探讨了"五轮驱动法"在VWPT的应用。同时,从多个维度探讨如何做好数字化的转型准备。  相似文献   

18.
选取沪深A股上市公司2011—2021年交通运输业作为样本,对数字化转型与企业绩效的内在机制进行研究。最终得出结论:数字化转型提升了企业绩效,同时验证了数字化转型可通过创新能力来提升企业绩效。进一步分析发现,处于东部沿海地区的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9.
<正>历经近20年高速发展后,我国汽车存量市场即将一跃成为全球最大单一市场,其高规模、高增长也在吸引着越来越多企业和资本的关注。不断攀升的汽车保有量和平均车龄保证了我国汽车后市场持续的增长潜力,产业互联网的深入发展则以数字化之手为汽车后市场全价值链带来了效率的突破,也进一步加速了行业的变革与整合。  相似文献   

20.
张峥嵘 《上海汽车》2023,(10):24-28+37
当前,汽车行业面临严峻考验。从外部来看,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带来更多的挑战,同时技术不断革新带来竞争加剧,用户也要求企业更加快速地响应。从内部来看,人力资源从传统的人事职能转型为人力资本管理,并需要更加关注构建技能型组织,聚焦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文章通过研究某整车制造企业(以下简称为“S公司”)基于三支柱理论,紧紧围绕企业战略与业务需求,推动人力资源管理的数字化转型,构建了以用户、未来、效率和价值等4个导向为基础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