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将基于系统动力学原理,建立物流产业和区域经济协调性关系的系统动力模型,运用系统动力学软件对建立的系统动力模型进行模拟,探索在京津冀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区域物流业如何才能与经济发展相协调。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耦合协调理论,从输入与输出两个层次选取评价指标,以协调度与耦合度为输入变量,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以青海省道路运输为例进行实证分析,说明了公铁运输方式之间的协调配合作用在不断加强。  相似文献   

3.
交通安全设施是道路重要附属设施,它直接关系到道路的运营状况.交通部提出在国省道干线上组织实施"消除隐患,珍视生命"为主题的公路安全保障工程,现就我省国省道干线交通安全实施工程的必要性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4.
朱昭俊  李雪芹 《综合运输》2022,(5):74-79+143
为改变目前我国道路信号配时方案与实际交通流不匹配的情况,提高道路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增加绿灯的使用率,提出基于Python与Tensorflow的交通信号决策系统。介绍交通信号决策系统的整体框架及各个模块的层次关系,详细说明每部分的原理及实现方法。通过Python在互联网上实现实时交通数据自动采集,将搜集的数据分类存储。采用TensorFlow框架建立车速预测模型,通过机器学习不断调整优化模型。根据优化后的车速模型预测未来交通流状态变化趋势,交通信号决策系统能够在不同的交通流状态下自适应决策采取不同的绿波信号配时方案。通过VISSIM仿真结果表明,交通信号决策系统能够显著降低道路的拥堵程度,有效降低了道路机动车的停车次数和停车延误,极大地提高路网的运行效率,增大区域协调控制系统的自动化。  相似文献   

5.
以BIM技术为代表的三维可视化技术在设计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市政道路设计过程中,应用BIM技术,能够对道路进行建模处理,帮助设计人员获取道路的三维模型,并通过计算机技术对道路进行模拟,构建出更加真实、更加具体的三维动画模型。BIM技术的应用可以为设计工作提供极大的便利,能够结合实际需求不断对设计方案作出合理化的调整,并且可以通过模型进行检测,判断设计效果是否能与周围环境和景观相协调等。这些都有助于提升市政道路设计的质量,为市政道路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6.
李卫 《西部交通科技》2015,(3):27-30,105
由于公路路段划分的科学性很大程度上可影响路面的养护与维修的有效性,因而从养护角度来考虑普通干线公路的路段划分,建立一种切合实际且操作简便的划分方法,可以提高路面养护与维修的效果。文章提出采用模糊聚类方法对普通干线公路进行路段划分,介绍了模糊聚类分析法划分路段的步骤及分类方法,并运用该方法对具体养护实例进行了聚类划分,同时综合考虑路面病害分布特征、路面施工连续性等特点,对聚类结果进行调整,验证了该方法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7.
道路拥堵状况相关信息能够为交管部门制定决策、采取措施提供便利,对缓解城市道路所承受的压力、使道路通行能力得到提升具有重大意义。以自动检测算法为落脚点,针对检测道路拥堵程度展开研究。考虑到常规检测算法并不能够精确、快速地判断道路状况,提出对道路各个方向进行分别检测的方法,将交通灯可能带来的影响纳入考虑范围,基于道路车流量、承载量,对路面拥堵状况加以检测,在此基础上,对量化道路拥堵状况、划分拥堵等级的要点进行说明。希望给相关人员以启发,为今后估计道路拥堵状况等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李慧 《综合运输》2022,(1):21-24+50
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是进行港口规划和加强港口建设的依据,预测长江干线主要港口企业集装箱吞吐量对促进长江干线水域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以长江干线主要港口企业集装箱吞吐量为基础,分析二次指数平滑法、灰色模型预测法和BP-GA算法的原理,分别建立三种相应的预测模型并比较预测结果及精度。结果表明BP-GA模型能更加准确预测集装箱吞吐量在时间序列上的变化趋势,预测拟合度最佳。最后以该模型预测分析2021年1月至12月的长江干线主要港口企业集装箱吞吐量,为未来长江航运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区域轨道交通协同运输已经为轨道交通发展的趋势,为了探究各制式之间的协同主次关系,本文采用协同学理论,选取能够表现各制式铁路运营特点的序参量,运用改进的熵值赋权法对各参量进行赋权,建立了一套各种制式轨道交通子系统的有序度评价模型,并计算各子系统的有序度。通过对成都地区各制式轨道交通子系统的有序度计算分析,发现国铁干线子系统的有序度明显比城市轨道交通子系统和市域铁路子系统的有序度高,说明其内部运营方式已达成熟,可以考虑其作为区域轨道交通一体化的骨干,形成以"国铁干线为主、城轨市域为辅"的区域轨道交通协同一体化的协同形式理念,并基于此提出多制式区域轨道交通运输方案协同编制的相关步骤。  相似文献   

10.
为了能够对广西干线公路地质灾害进行智能化监测预警,文章应用ArcGIS建立起广西干线公路地质灾害"一张图"系统,可以对广西干线公路地质灾害信息进行及时收录和实时更新,建立一个比较完善的、面向干线公路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该系统可以方便地查询广西公路地质灾害的分布、数目和规模等信息,并根据天气(降水)、土壤内应力等因素进行预警,其将为广西干线公路地质灾害的监测预警以及应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管理类汽车节能技术影响因素分析,确定实载率为评价指标;基于调研数据,利用SPSS软件进行曲线拟合,建立道路运输车辆实载率与单耗的关系模型,实现了管理类节能技术节能效果的量化评价。  相似文献   

12.
在车辆行驶过程中,行车环境包含了大量的交通信息.道路条件以及管理手段等因素最终影响到驾驶员的信息处理强度.文章通过探讨驾驶员信息处理过程,建立了一种基于驾驶员信息处理强度的道路交通安全评价模型.在示例中,把道路交通信息量定义为道路几何曲率的一次函数,并结合相邻路段运行速度差给出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3.
戴力源  李凯  杨达 《综合运输》2024,(2):122-127
在车联网和车路协同技术的发展下,自动驾驶车辆长队列行驶已成为未来交通的发展趋势。但是,现有队列控制方法均受限于通信范围,通过将长队列划分为虚拟头车引导下的多个子队列来确保队列运行可靠性,如何确定长队列中的虚拟头车是长队列控制的一个关键问题,本文从自动驾驶车辆长队列的行驶效率与队列状态稳定性两方面构建成本函数,综合考虑长队列内所有跟随车的行驶状态,通过遗传算法对每个时间步长下的虚拟头车序列进行寻优求解,建立了长队列最优虚拟头车计算模型,并基于SUMO搭建仿真模型,对模型的适应性展开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所建模型对头车速度变化具有较高的识别度,能够有效削减头车速度变化所造成的速度扰动影响。  相似文献   

14.
江苏省内某省道路段改扩建工程中,下面层设计采用sup-20温拌再生沥青路面形式,本文将基于其施工实践过程,分别对温拌再生沥青配合比设计方法及其路用性能进行验证研究,阐述温拌沥青施工过程中的控制要点,并对其提升施工质量的措施进行总结,以期对于省内类似干线公路大中修实践中推广的温拌沥青再生技术进行借鉴指导.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城市道路建设发展迅速,尤其是一些城市快速干线工程,绿化工程量巨大,其道路绿地系统正在发挥着越来越大的生态效益。但如何定量地评价其绿地系统所产生的水土保持及环境效益综合生态价值,目前相关研究尚未见报道。本研究通过建立城市道路绿地系统水土保持和环境效益两大生态  相似文献   

16.
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流量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提高济青高速通行能力,济青高速公路改扩建施工。工程采用"两侧拼宽"的方式,将道路扩建为双向八车道高速公路。本文依托此工程,通过VISSIM软件对道路改扩建交通组织下交通流特性进行分析,基于交通流特性、考虑安全设施等其他因素建立评价模型,进行改扩建高速公路安全评价。  相似文献   

17.
本文考虑行车过程中制动时间组成及影响因素,基于车辆弯道行驶轨迹线的几何三角函数,结合车辆动态行车视距修正系数及Matlab程序建立动态停车视距模型;以重庆十八梯片区厚慈街95号交叉口道路节点进行方案论证及优化。结果表明:结合车辆行驶轨迹线中的几何与设计参数,基于动态停车视距测算算法可输出动态停车视距线段端点坐标值以实现视距的可视化与可测量化;基于动态停车视距模型的视距计算值与规范值的最大误差率为12.45%,且优化规划道路前后的计算值均大于规范值,证实了该视距测算模型的可行性与适用性,研究结果为山地城市风貌保护区内道路停车视距的平面设计优化提供一种新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8.
文章针对高铁客运站交通协调评价因子的特殊性,提出了基于熵值法-云理论高铁客运站交通协调的综合评价方法,介绍了模型建立与应用的具体过程,并结合北京南站客运站进行了实例分析,论证了该模型的效用,为大型高铁客运枢纽站的交通协调性的综合评估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基于我国道路货物运输的发展现状,以探索推行道路货物运输网络化的发展模式为主线,以提高道路货物运输组织效率和行业发展水平为最终目标,阐述道路货物网络化运输的概念及内涵,对网络化运输服务进行了划分,构建了我国推行道路货物网络化运输的两类发展模式,并利用图示和文字结合的方式对其进行了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20.
本文针对道路客运企业风险管理问题,以上海市省际道路客运行业为例,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省际道路客运生产安全风险评价模型,从经营安全、生产安全、人员素质和车辆状况四个方面筛选并整理评价指标,构建递阶层次的评价指标体系,确定风险等级划分标准。依托上海市交通委员会安全监督管理平台数据库,实现对上海市省际客运企业的安全生产风险等级的自动评价,辅助交通运输安全监管部门实现省际道路客运企业安全风险自动识别,从而提升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