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 毫秒
1.
正近年来,移动互联网技术与货运物流行业深度融合,货运物流市场涌现出了无车承运人等新的经营模式。不得不说,无车承运人自提出至今,确实有了较大发展,越来越多的物流企业加入到无车承运人试点的队伍中。截至2016年12月15日,湖北、重庆、浙江、四川、江西、海南、上海、福建8省市共计105家企业入选无车承运人试点企业。  相似文献   

2.
信息速递     
正1无车承运人试点运行监测报告首发降本增效成果初显近日,交通运输部发布《无车承运人试点中期运行监测分析报告》,利用监测平台数据对全国无车承运人试点运行情况进行了初步分析与汇总。据了解,截至2017年6月底,全国共有281家试点企业完成了与部级试点运行监测平台的对接,并结合业务实际,累计上传无车承运经营相关数据750多万条。数据表明,无车  相似文献   

3.
正"无车承运人试点在我国开展短短半年多,一些各省(区、市)从列计划、编预算到逐步推进试点工作落地,在运营监管、监测考核、配套政策研究等环节不断探索,呈现出各具特色的试点示范效应。"2017年3月29日,杭州市萧山区运管处和金华兰溪市运管局分别向杭州传化易货嘀科技有限公司和浙江红狮物流有限公司发放了全省首批"无车承运人"资质的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意味  相似文献   

4.
<正> 80年代初期,随着党的中心工作逐步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公路运输事业有了超速的发展,特别是个体运输业户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 个体运输业户开始由于资金不多,往往购买专业运输企业淘汰的老旧车从事运输,其中有的没有过户,形成“私挂公牌”的现象;虽历经  相似文献   

5.
<正>2013年出现,2016年正式试点,2019年底即将结束试点,在多、小、散、乱的市场格局下应运而生的无车承运人,历经6年的发展,到底给货运物流行业带来了怎样的改变?《办法》出台后,下一步又将如何发展?依托信息网络和移动互联技术,颠覆传统认知上物流企业需要有车的观念,实现"车货匹配"、实时动态管理,线上资源合理配置,线下物流高效运行,让行业"零而不乱、散而有序",这便是"无车承运人"模式给货运物流行业带来的巨大变革。为了规范网络平台道路货物运输经营(以下简称"网络货运"),培  相似文献   

6.
正2016年9月,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改革试点加快无车承运物流创新发展的意见》。交通运输部正式在全国开展道路货运无车承运人试点工作。被物流企业称为最为大刀阔斧的物流改革政策之一。2017年3月,交通运输部发布《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做好无车承运试点运行监测工作的通知》。《通知》显示,截至目前,29个省、市、区共筛选确定了283个无车承运试点企业并报部备案。  相似文献   

7.
正《管理办法》的出台意味着在加强道路运输监管的同时,无车承运政策也将全面放开,这给一直观望的意向企业带来了好消息。那么,《管理办法》中对网络货运经营者提出了哪些要求?对无车承运行业发展又将带来哪些深远影响?自2016年10月起,交通运输部在全国启动无车承运人试点工作。三年来,在行业转型和政策助推下,我国无车承运人的产业形态逐渐清晰,并在整个物流生态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今年3月,无车承运人试点工作圆满收官。下一步无车承运怎么干?  相似文献   

8.
正"政策大门的打开,让原本沉静的道路货运业变得沸腾。尽管无车承运人试点工作还需要解决许多行业问题,但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好的开始。"今年3月初,交通运输部发布《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做好无车承运试点运行监测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标志着无车承运人试点工作在全国正式拉开序幕。从去年9月1日,交通运输部发布《关于推进改革试点加快无车承运  相似文献   

9.
<正> 1978年以来,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和价格管理体制的改革,指令性计划的减少,个体运输业户的兴起,道路运输结束了长期徘徊、停滞不前的局面。特别是1984年全面放开交通运输管制以后,我国道路运输市场主体结构逐步形成国有、集体、个体股份公司、融资租赁、合资企业等多元化格局。无论客运市场还是货物运输市场,许多个体运输业户和小的运输企业如鱼得水,表现出极大  相似文献   

10.
道路货运市场结构优化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道路货运市场结构判断市场结构是指特定产业内企业之间数量、市场份额和规模上的关系。市场结构是决定市场行为,从而决定市场绩效的基本因素。决定市场结构的主要因素有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别化等。1. 道路货运市场集中度低。2001年道路运输业统计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平均每个经营业户仅拥有1.5辆车,个体和私营业户占总数的80%以上。根据对22个省的统计,在现有的道路运输企业中,绝大多数属于中小企业,这反映了我国道路货运企业规模结构的不合理现状。市场集中度过低,不利于产业经济的集中,不利于道路货运业的持续发展。2. 缺乏个性化的运输…  相似文献   

11.
正"无车承运试点的顺利推进,既需要政府转变监管方式,借助大数据进行动态监管,也需要企业转变经营思维,加强运营数据的采集及处理能力,为政府监管及大数据应用创造必要条件。"自"无车承运人"模式被引入我国之后,不断在业内掀起热议,却迟迟未能出现实质性进展,究其原因,一方面鉴于我国货运市场"多小散弱"的现实格局,另一方面,过去几年为促进物流业的  相似文献   

12.
正运政档案是道路运输管理真实面貌的原始文献,在当下大数据时代,如何借用互联网、物联网及信息处理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创新运政档案管理模式,提升管理效能,值得每个运输人思考。道路运输因其具有灵活方便、广泛适用、快速及时、公用开放、经济效益大、投资回报快等特点,特别适应现代经济的生产方式和流通的需要,因而获得巨大发展。道路运输经营业户(以下简称"经营业户")是由从事道路运输经营以及道路运输相关业务的业户组成。道路运输经营项目包括道路旅客运输经营  相似文献   

13.
正"一系列新政的积极推动,让我国无车承运人模式终于有了政策和现实层面的可能,一场道路运输业的重大变革就在眼前。下一步,无车承运人如何得以快速发展?"20年前,"无车承运人"由美国truck broker演变而来,给全球物流货运模式带来巨大冲击,群雄逐鹿中,罗宾逊脱颖而出,并最终成为公认的无车承运人的"标准模板"。10年前,国内开始出现无车承运人  相似文献   

14.
正"作为无车承运人模式的鼻祖,罗宾逊的存在用事实告诉我们,没有一辆车也能成为世界巨头!而对标罗宾逊,我国的货运平台企业或许方能更清晰地看到探索轻物流模式,还有多远的路要走。"这几年,"无车承运人"着实火了。从鼓励到支持,从"放养"到开展试点工作,无车承运人模式在我国可谓风生水起,推动着国内物流产业向集约化、规模化、规范化发展。而作为  相似文献   

15.
交通运输业"营改增"试点改革在经过近三年时间的试水、发酵和释放后逐步暴露出了诸多问题。本文在深入剖析当前我国道路运输企业增值税抵扣环节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深层次原因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完善我国道路运输企业增值税抵扣政策的相关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无车承运背景及定义的论述,分析青海省探索道路货运无车承运人模式的必要性,对于青海省目前推进的无车承运人试点工作提出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以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原来的模式已越来越不适应发展的需要,目前道路旅客运输企业亟需解决以下几点问题: 一是产权结构亟待理清。目前,道路旅客运输企业中存在产权不清晰、规模普遍较小、企业间的联合兼并多数是为了经营资质而联合在一起的松散型公司,没有真正以资产为纽带进行公司化改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由于推行公司化改造不彻底,许多企业均是实行单车股份制改造,原单车经营业户未真正脱离单车经营,企业亦非真正意义上的经营主体。  相似文献   

18.
浅议道路快运的经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键 《综合运输》2000,(7):17-17
<正> 我国的道路货物快运实际上与高速公路的建成使用基本同步,甚至有些专线的快运还有些超前态势。当然其中有些名为“快运”实则并非真快。 以京沪快运为例,这是目前国内道路货运中的一条“热线”。其“热”主要表现在京沪间货量大,车多,由此形成全民、个体一起上;专业车、社会车都在跑;运输、货代同竞争。目前总的情况是:“车多货少配载难,运价过低不挣钱。”承运人之间恶性竞争的结果造成严重的不规范经营和运行。特别是严重超载,已构成道路运输事故频发的主要因素之一。 北京市联运公司从事京沪快运已经2年多了,对专线快运的预测立项、开班、经营、发展设  相似文献   

19.
Question运输企业作为承运人,在履行货运合同时,收取运费、保管费以及其他运输费用(如承运人为托运人或者收货人垫付的报关费等)是承运人的主要权利。但是在托运人或者收货人不交付运费、保管费以及其他运输费用的,承运人可以采取什么措施保护自己的权利呢?  相似文献   

20.
<正>家在安徽亳州的于师傅,拥有一辆13米挂车,从事个体运输行业5年多,日常运输线路以安徽到河南郑州、洛阳等地的往返为主。之前,于师傅完成一趟运输后,一般要花2~3天的时间来等寻返程的货源。自从今年加入一家无车承运平台后,平均等货时间缩短至8~10小时,如此下来,收入竟也提升了30%~40%。相较于传统的运输模式,货运新业态无车承运模式带来的效果和效益显而易见。贴上"优化运输组织、降低物流成本、规范经营行为"标签的无车承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