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结合舰艇拖曳线列阵声呐实际搜潜装备,利用舰载线列阵声呐测得的潜艇目标方位信息,建立了基于方位量测的舰艇对潜艇目标定位的数学模型;给出求解潜艇运动参数的定位算法,并对定位误差进行了分析.在定位模型及算法的基础上,仿真研究了潜艇与舰艇之间的初始距离、舰艇测得潜艇目标初始方位角、潜艇航向、潜艇航速、航行段总时间内方位角量测次数等因素对定位性能的影响;给出仿真结果并进行了分析.该研究结果对于指导实际反潜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2087声呐是一种低频主/被动区域搜索声呐系统,是2080声呐和2057声呐的结合。它能满足英国皇家海军对搜索浅海和深海安静型潜艇的远程探测要求。2087声呐定于2006年安装于23型护卫舰上,将显著提高该型舰在跟踪、识别和定位方面的性能。  相似文献   

3.
所谓“目标强度”(TS)是指描述潜艇作为被主动声呐探测目标的主动声呐等式中唯一的量。作为支持系统估算声探测距离的输入值,了解目标强度具有决定性作用,并对完成潜艇使命具有直接影响。因此,用于计算目标强度的数值法和软件对于潜艇设计和声目标强度的测量变得日益重要。目前,有多种专门用于该工作,并且经常用于实艇的目标强度的计算。  相似文献   

4.
世界潜艇综合声呐系统发展现状及趋势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阐述世界各国海军潜艇自二战以来装备的声呐系统的发展历程。重点介绍美、俄、英、法、德等国现役海军潜艇上装备的综合声呐系统发展现状,包括其技术特点、性能指标和装备情况。并分析世界各国海军潜艇声呐技术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趋势,提出国外潜艇声呐技术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目的]针对目前尚无一套完整的方法来阐述潜艇装备拖曳声呐的总体工程设计问题,对此问题的脉络进行梳理,系统性地提出总体工程设计要点.[方法]从传感系统及收放系统两个方面,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深入阐述潜艇拖曳声呐装舰的工程问题,例如拖曳声呐设计方案的选择(拖曳声呐数量、传感元件类型、拖缆长度)和收放装置的设计(卷盘、排缆、...  相似文献   

6.
尽管由于担心主动声呐脉冲的“目标指引”效应暴露潜艇而使被动声呐代替了大部分主动声呐,但探测潜艇潜艇的主要手段仍然是声学探测。虽然每隔一二年都会提出一种非声学探测方法,但是离开了非常特殊的环境,这些非声学探测方法在实验室外便不能有效地工作。  相似文献   

7.
信息融合理论在搜救决策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海军研究部门发现,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多个独立的连续声呐信号进行融合分析后,能够准确的探测出敌方潜艇的位置。这一发现对现代战争产生了重大影响。于是,美国在C3I(command,control,communication and intelligence)系统中首次提出数据融合一词。在此基础上,运用管理学的理论派生出了管理学的一个新型前沿学科——信息融合理论。  相似文献   

8.
潜艇噪声水平对声呐探测性能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论述了潜艇噪声水平对敌方和我方被动声呐探测距离的影响,给出了声呐工作在1 kHz时,本艇辐射噪声降低导致敌方被动声呐作用距离降低变化关系曲线,及本艇自噪声降低对我方声呐被动探测作用距离提升之间的变化关系曲线.分析结果表明,降低本艇的辐射噪声,可以降低敌方声呐的探测距离,从而增强我方潜艇的隐蔽性;当声呐平台噪声大于海洋环境噪声时,降低本艇的自噪声可提高我方潜艇被动声呐的探测距离,从而提高我方潜艇的先敌发现能力.  相似文献   

9.
对现代指挥官而言,水下战依然是海战中最困难的战斗。近年来,反潜传感器和武器虽然一直在发展,多普勒和合成孔径雷达、高功率低频声呐、宽频主动声呐、灵活的拖曳声呐和先进的频谱分析,已大大提高了反潜技术水平,但不依赖空气推进装置和安静化技术的应用使潜艇仍然在战术上保持着优势。潜艇可加入到特混大队的防御圈中,安静型常规动力潜艇很难被探测到,  相似文献   

10.
潜艇分析(SUBAN)系统是一个用于潜艇初步设计的微机系统,它包括以下模块:总布置、速度/功率、辐射噪声、探测距离(主动或被动声呐)、费用、运行分析。由于潜艇分析系统是一个不同模块的集成程序链,这就使得可以在短时间内从几个不同的方面对若干个设计方案进行研究。除了以上的几个方面以外,能够分析操纵性能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潜艇分析系统最近补充了一个用于预估操纵性能的模块SUBMAN,这样就可以用SUBM  相似文献   

11.
据海军技术网2010年1月8日报道,詹姆士费希尔防务公司为韩国海军和新加坡海军建造的2艘新型潜艇救援潜器(SRV)于2009年服役,该潜器装备了康斯伯格海事公司的摄像机和声呐工具包。  相似文献   

12.
潜艇声呐腔自噪声预报平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应用统计能量分析(SEA)对潜艇声呐腔自噪声预报问题进行了研究,编制了界面友好的通用软件预报平台.计算结果与有关实验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预报平台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本预报平台已应用到多型潜艇声呐腔的自噪声预报中,对选取声呐腔的声学处理方案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潜艇首部声呐平台区中、高频自噪声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潜艇首部声呐平台区结构复杂,激励也是随机和宽带的,其中,高频(500Hz~10kHz)自噪声预报通常采用SEA(统计能量分析).由于缺乏实测和试验资料,各子系统间耦合因子和各结构的内损耗因子难以确定,只能近似估算.本文采用试验和SEA相结合的方法来预报其平台区自噪声.通过模型实验测出子系统在各种激励力下的动响应,进而求得子系统振动能量;采用经验公式计算各子系统模态密度,最后利用统计能量法来预报潜艇首部声呐平台区自噪声,得到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基于舰载舰壳声呐搜潜原理及舰艇协同应召螺旋搜潜战术,建立了在潜艇初始位置已知、航向及航速未知的条件下,多舰利用舰壳声呐对潜艇目标搜索的数学模型,基于已建搜索模型及假定的潜艇运动模型,采用蒙特卡洛方法,仿真分析了相同条件、不同潜艇运动模型下,潜艇初始航向角、潜艇初始航向角选定后航向变化次数、航段搜索时间、航段最佳搜索时间等因素对搜潜概率的影响,并进行了分析比较。仿真结果表明,不同目标运动态势对搜索概率均具有较大影响,在对潜艇进行搜索时,只有根据对潜艇目标运动态势的感知程度合理选择搜索模式,才能提高搜索效率。  相似文献   

15.
潜艇上装备的声呐种类丰富,艇艏声呐往往集主、被动工作方式于一体,是潜艇获取水下制信息权的核心装备。本文梳理了美、俄艇艏声呐的发展历程,包括装备情况、技术特点、性能参数等。分析了3种艇首阵型的优缺点,总结了两国海军选择艇首阵型的3个依据,对比了美、俄两国艇首声呐的发展规律。可为潜艇声呐的研制及艇总体装备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船舶声呐系统利用水下的声波传播原理,可以进行水下探测、船舶通信和定位等,尤其在现代海上军事舰船的作战任务中,能发挥重要的敌军潜艇、舰船检测功能。由于特殊的水下工作环境,舰船声呐系统在采集声波信号时往往含有大量的噪声信息,影响声呐系统的信号精度。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船舶声呐系统的噪声控制,采用自适应抵消技术和自适应滤波器技术,设计新型的船舶综合声呐系统,并对该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工作流程进行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7.
美国海军从1949年开始研究利用直升机进行反潜作战,1951年在佛罗里达州基尔维斯特基地组建了第一反潜直升机中队(HS-1),装备了西科斯基飞机公司的11045直升机(后改称H-19,公司编号S-55)。作为世界上第一种专用反潜直升机,H04SX具备搜索潜艇的能力,不能攻潜。1952年6月,美国海军又向西科斯基公司订购了HSS-1反潜直升机(后改称SH-34,公司编号S-58),这种绰号“海蝙蝠”的直升机从1955年8月起进入美国海军服役。HSS-1是装备吊放声呐的第一种实用反潜直升机,它在作战时采用搜潜与攻潜分别执行的方式,即装备声呐的直升机只负责搜索潜艇,挂载反潜武器的直升机只负责攻潜。  相似文献   

18.
水雷武器对水面舰船和潜艇均构成很大威胁。现代水雷对抗技术包括消磁等被动对抗手段和猎雷、扫雷、布雷等主动手段。水雷对抗技术核心是主动声呐对抗。美国TUS公司是世界上水雷对抗系统的主要供应商,TUS公司的水雷对抗系统将壳装式声呐和推进式变深声呐有机结合,操作者可根据威胁类别和环境条件机动选用不同声呐系统完成对水雷的全方位探测。  相似文献   

19.
描述潜艇作战数据系统性能与潜艇效能相关的分析方法。该方法将HIL作战系统模拟器、“蒙特卡罗”战术模拟器以及排序模拟器相结合,在较短的时间里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潜艇效能的测评原则就是计算与敌方潜艇对抗中的胜负比例。运用在HIL模拟器中的部分作战系统,经过模拟对抗试验,收集用于评测作战系统性能的特征,例如,一个操作员管理的目标数及完成各种动作过程要花费的时间等。对这些从有限的模拟场景中得到的测量结果,运用排序模型来进行系统和操作人员资源分配,再将结果输入战术模型中用来检验作战系统性能,同时也检验了潜艇其他方面(如隐身、声呐及武器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20.
水下潜器在航行过程中,主要使用声呐来探测敌方舰艇以及自身位置.主声呐一般安放在潜艇首部位置,可分为主动声呐与被动声呐.在探测目标时,噪声是2种声呐系统都必须克服的干扰因素.针对自噪声中的流噪声,首先使用LES模型对水下潜器的外流场进行仿真计算.在获得流场中的脉动压力分布后,将其导入基于Lighthill声类比理论的声学软件ACTRAN中进行声场仿真计算,实现了对水下潜器首部声基阵区流噪声的数值预报.研究了航速、共形阵的安装位置和基阵单元安装面形状对声基阵区流噪声传播的影响.结果表明:航速越大,流噪声越大;增大声呐安装面与导流罩的距离以及使用较光滑的安装面,可以减小声基阵区流噪声的大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