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舟山海域油品码头布局与溢油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了一个基于不确定性分析理论的区域油品码头空间布局的溢油风险模拟与评估方法。该方法可系统分析沿海区域油品码头空间布局及其产生的海域溢油风险的空间分布规律,能够满足我国当前近海高强度开发形势下战略环评和环境风险评估的技术需求。以舟山海域为研究对象,通过油品码头布局模型和不确定性分析,对舟山海域进行综合溢油风险评估,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用于综合评估某一海区的溢油风险水平;基于溢油风险概率和污染损害的时空分布,依据风险值集中度最大及风险总值最小的原则,能够实现多种码头布局方案下的海域溢油风险水平的综合比较,并得到最优油品码头布局方案。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深水钻井平台作业缺少有效定量评估井喷溢油风险的情况,引入模糊Bow-tie模型对深水钻井平台井喷溢油风险进行评价。评价过程中基于故障树方法分析深水钻井发生井喷的原因,采用事件树方法分析井喷溢油导致的后果,利用模糊集理论和专家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计算得到井喷溢油概率和溢油后果风险值。通过对我国南海某深水钻井平台井喷溢油进行风险评估,结果显示,该平台井喷溢油概率为9.33×10~(-5),一旦发生井喷溢油,发生火灾+污染的概率相对较高,为6.96×10~(-5)。基于以上风险评估结果,提出井喷溢油风险防控措施,为深水钻井平台溢油应急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洋山港区存在的溢油风险进行评价,论述在洋山港区安装溢油监控报警系统的必要性,并对溢油监测报警系统进行介绍。结合码头实际情况提出安装建议,以便减少港区溢油风险。  相似文献   

4.
在概述现有溢油风险评估方法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层次分析的模糊综合评估模型的潜在优势,详细介绍其构建方法,并以舟山岙山石油储运库区为例进行应用示范。建立适合的溢油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确立评估模型的因素集和评估集及各指标的隶属度和权重,利用层次分析法对所建指标体系进行逐级评估,得到模型综合评估结果。结果表明:在设定作业情景下,岙山库区综合溢油风险介于较小风险与中度风险之间。通过对各级指标风险值进行深入分析,进一步识别其中的重点潜在溢油风险隐患,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溢油风险防范建议。模型的建立和应用能为岙山石油储运库区及其他存在多风险源的海域的溢油风险评估与防范提供科学指导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针对海底输油管道溢油的潜在因素,识别溢油风险危险源和风险诱因,确定溢油评估体系中的各级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评估法对选定指标赋予权重,最终构建出海底管道溢油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并利用模糊综合评定法对所选案例进行溢油风险评估。评估结果适用性较好,可为海洋溢油风险评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三峡库区船舶溢油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峡成库后通航条件和水体自净能力发生了显著变化,并且随着船舶流量的增大和油类危险品码头的增多,水上溢油风险不断加大。通过对三峡库区水域船舶溢油风险的分析,建立了溢油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了相应的评价模型,选取了6个指标对三峡库区重庆辖区内的13段水域的船舶溢油风险进行了量化评估。评估结果与三峡库区溢油风险的实际情况相符,对水上防污工作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为了科学、合理地评估北海铁山港西港区5#、6#泊位码头船舶溢油事故风险,从而为码头开展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能力建设提供依据,论文对码头溢油事故进行了模拟仿真研究。论文建立了二维潮流模型用以模拟码头附近水域的潮流场,采用了OILMAP模型对15万吨级散货船10t燃料油N风和SW风特定情境下码头溢油事故进行了模拟仿真,具体包括对溢油的漂移、分散、扩展、蒸发、乳化、岸线沉积等系列过程,最后对模拟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并为码头建设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港区后方配套的原油管道建成投入使用,日照港将最终建设4座30万吨级原油码头。结合30万吨级原油码头的实际,对可能导致溢油风险的因素进行系统分析,从降低事故风险概率和减轻事故后果两方面提出避免溢油污染事故发生的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9.
船舶溢油事故不仅会造成经济损失,还会对海洋环境造成严重破坏。进行船舶溢油风险评估和预测,防止船舶溢油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大量的统计数据表明,船舶溢油事故的发生与船舶因素、环境因素和人为因素等密切相关。因此,进行船舶溢油事故风险评估时必须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的占比和概率。本文采用灰色理论技术建立船舶溢油风险评估模型,结合海域实测数据进行模型的修正,实现了海域内船舶溢油风险的评估和预测。  相似文献   

10.
为科学合理评估区域船舶溢油污染风险,在溢油风险评估方法中引入网格化管理技术。本文基于网格化管理技术,分别在区域网格划分方法和溢油污染风险计算方法上开展研究,提出了基于网格化管理的区域性溢油风险评估方法。并以浙江海事局管辖海域为例,在综合考虑溢油事故概率、溢油规模、环境资源敏感性的基础上,得到辖区每个网格的溢油污染风险大小,进而确定辖区溢油高风险区。最后,根据目前我国海事管理现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夏庆  申瑞婷 《水运工程》2020,(10):95-98
针对大型石化港区安全风险评估实践中评估层次不分明、重点不突出、措施针对性不强的问题,构建了以风险特征、风险防控能力、区域应急能力等为基本指标的指标体系,基于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安全风险计算数学模型。结合国内大型石化港区安全管理现状提出了安全风险分级划分标准,最终实现了对大型石化港区区域安全风险水平的量化评估。将此方法应用于某典型大型石化港区的安全风险评估,得出其区域安全风险为等级Ⅲ(较大风险)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内河船舶溢油风险的灰色模糊综合评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船舶溢油风险的评估是一个典型的信息不完全的复杂多因素综合决策问题,适合于运用灰色模糊系统理论进行分析处理.本文在阐述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和分析内河船舶与海船差异的基础上,建立了内河船舶溢油风险评价体系; 通过征求专家意见,运用AHP方法确定了单因子的权重,结合灰度理论的相关知识,建立了内河船舶溢油风险评价模型并做了实例计算,为下一步的溢油风险评估系统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3.
港口码头合理配备应急资源和规范应急能力建设对提高我国水上溢油事故风险应急处置能力、保护我国水域环境具有重要意义.结合最新发布或修订的《水上溢油事故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和《港口码头水上污染事故应急防备能力要求》等标准、规范,以盘锦港码头水上溢油事故为例,按照三级应急防备的设计思路,对港口码头水上溢油事故应急能力建设情况进行评估.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实现对港口码头水上溢油环境风险应急能力建设的科学有效评估,可供港口码头的应急能力建设参考.  相似文献   

14.
随着海上运输业的发展,海上石油运输在石油运输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蓬勃发展的海上运输导致了船舶溢油事故频发,严重危害了生态环境和经济。本文在研究风险评估原理和计算公式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评估方法的特点。采用Oilmap模型对溢油事故进行建模,推导溢油事故发生概率。研究溢油风险评价原则,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溢油风险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5.
粤域海事     
<正>广州海事局广州港小虎港区联防体举行溢油应急演习9月23日,广州海事局2015年广州港小虎港区联防体溢油应急演习成功举行。演习通过险情处置、消防、清污三个阶段,演示石化区码头装卸作业过程中发生溢油、火灾应急处理过程中  相似文献   

16.
通过三种不同计算方法计算了广州港南沙港区一期、二期、三期工程的进港闸口车道数,对比了计算结果和进港闸口车道的实际布置情况的符合性,分析了三个码头的车辆到港的不同情况和不同计算方法的计算结果和实际情况偏差的主要原因,给出了三种计算方法在该港区的适应性,总结提出其中一种方法较适合在南沙港区集装箱码头中使用,同时对其他计算方法的相关参数的取值提出建议,为该港区以后集装箱码头进港闸口车道数的计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仙人岛港区涉及的船舶污染主要是溢油污染。本文首先对该港区的船舶污染后果进行了阐述;然后通过对风险矩阵的分析,得出了船舶污染高风险区域的位置,判断工程事故风险是否处于可接受的水平;根据风险评价的结论,针对港区评价区域内主要的风险因素,提出降低船舶污染事故概率的对策,达到降低风险的目的。本文的研究对港区实际生产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板桩码头是沿海港口主要的结构型式之一,为了寻求、分析及预测板桩码头存在的风险,提出切实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对板桩码头展开总体安全风险评估。依托京唐港23~#~25~#多用途泊位工程,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的方法对评估指标和权重进行计算。通过风险分析和估测,确定风险等级,同时制定了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可供类似港口工程安全风险评估参考。  相似文献   

19.
针对风险矩阵方法的不足和集体逃生舱释放过程风险评估的需要,对风险矩阵方法进行了适应性改进。建立了具体的风险评估模型,采用专家判断法和模糊集理论确定事件发生的风险概率和风险等级,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针对高桩码头普遍发生腐蚀、破坏的大环境,基于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估法基本原理,对高桩码头上部结构进行风险评估,结合港口方面的专家和从业人员的评价,针对两种方法的模型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确定各自的适用条件和范围,最后提出合理并有理论依据的码头结构风险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