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浮式LNG接收终端由供LNG运输船和浮式气化装置(FSRU)停靠作业的泊位、工作船泊位、LNG储罐和输气管线系统等组成,国外已有多个成功建设的先例,天津港南疆港区浮式LNG项目是国内首座浮式LNG接收终端。浮式LNG接收终端与常规的LNG储运设施相比技术更加成熟、安全性更有保障、灵活性更高、建设工期也更短,简要总结天津港南疆浮式LNG项目码头工程的设计要点,可供同类工程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2.
基于西非某带FSU+FRU(储气船+再气化浮平台)接收终端的浮式LNG码头工程实例,探讨该类码头平面设计要点。结果表明,带FSU+FRU接收终端的浮式LNG码头码头在选址、作业标准、安全距离、泊位布置、工作平台形式等方面与常规码头有较大差别,设计时应重点给予关注。  相似文献   

3.
浮式LNG码头指浮式LNG接收终端(FSRU)与LNG船舶靠泊、作业的码头,国外多采用双船并靠方式进行作业,国内尚无先例。两艘大型LNG船舶并靠与常规码头在缆绳受力、平面布置有较大差别。根据某浮式LNG码头双船系泊项目,从泊位长度、缆绳数量及平面布置进行了分析研究。受风流影响为主的码头一般在满载时内档船舶倒缆受力最大,可增加FSRU艏艉缆数量、适当加大泊位长度并将艏艉缆系缆墩前移以减小艏艉缆角度可改善倒缆受力状态,宜对称布置缆绳。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内市场对清洁能源的需求越来越旺,天然气的使用量在不断增加,液化天然气的进口贸易也更加频繁。国内各大石油公司纷纷开始大量建设LNG终端。为快速抢占市场份额,降低LNG接收站建设成本和审批难度,需要利用新技术。浮式LNG接收终端应用了FSRU技术的最新成果,能较大幅度地降低建设成本,缩短建设周期,现已逐渐在国内LNG工程技术领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为系统研究巴基斯坦某浮式LNG码头工程的控制系统设计方法,针对浮式LNG码头特殊的系泊、靠泊和作业要求,绘出适合浮式LNG码头的控制系统框架;详细阐述船岸连接系统、消防控制系统、靠泊及辅助控制系统等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各控制子系统的具体配置;根据巴基斯坦某浮式LNG码头平面布置条件,通过研究各国规范相关规定、并结合现行国内控制系统设计标准,总结出一套区别于常规LNG码头控制系统的设计思路和解决方案。结果表明,浮式LNG码头在常规LNG码头搭建控制系统框架的基础上,在数据传输通道、线缆合理布局以及主控对象选择等方面,有进一步优化提升的空间。  相似文献   

6.
史婧力编译 《中国船检》2011,(6):J0011-J0011
NK发布LNG/LPG生产、储油和装卸的浮式海上设备新指南。新指南描述了对FLNG和FLPG建造与检查的详尽要求,包括LNG/LPG的浮式生产储存卸货装置(FPSO)、浮式生产和卸货装置(FPO)与浮式储存卸货装置(FSO)。  相似文献   

7.
任冀川 《天津航海》2012,(3):30-31,38
2011年3月,天津港引进了浮式LNG项目,鉴于FSRU和LNG船舶的高危险性,作为国内第一个浮式LNG项目,海事管理部门对它们的有效监管显得尤为重要。文章分析了天津港浮式LNG项目监管面临的相关问题,尝试探讨有效监管LNG船舶的手段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上世纪90年代,我国调整能源战略政策,国家统一部署,在沿海有条件的港口建设LNG接收站引进国外LNG。2006年5月,中国第一个LNG试点项目--广东大鹏LNG接收站在深圳建成投产,开始了中国LNG水上运输的新纪元。
  继广东大鹏LNG接收站建成投产后,福建莆田、上海洋山、江苏南通、辽宁大连、浙江宁波LNG接收站也相继建成运营,天津、山东、浙江、广东、广西、海南等省有十多个LNG接收站在建设或筹建中,并且出现了浮式LNG接收终端(FSRU)。  相似文献   

9.
清洁能源——天然气的应用,在我国国民经济未来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愈加重要,作为接收LNG的浮式岸站终端(FSRU)是LNG供应链中的重要环节。针对LNG-FSRU设计所面临的难点,提出了无LNG装载液位限制双排舱设计、应对LNG泄漏而采用不锈钢材料围池和管子附件、耐低温油漆等设计优化措施,还分析了LNG-FSRU的核心设备再气化装置的设计难点与对策,并简要介绍了沪东中华立足于LNG船设计和建造经验的基础上,自主研发的LNG-FSRU设计方案。LNG-FSRU的设计难点与对策可供相关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0.
针对LNG浮式转接驳在与LNG运输船进行LNG外输时干舷落差不断增大,无法稳定系泊的问题,提出一种以并联机构为主体的可进行主动调节的真空吸附装置作为动态系泊解决方案,使用Ansys中的AQWA模块进行水动力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案其可满足船舶6自由度运动的快速、稳定系泊要求.  相似文献   

11.
考虑到LNG码头的建设价格昂贵,制造要求较高,为节省成本,设计5种LNG浮式转接驳平台用以输送LNG,取代专用的LNG码头,结合软管收纳、结构尺度、连接方式和空间布局的要求,对比5种设计方案,确定选用方案五,可使LNG船在离岸不远处停泊输送货物,方便快捷,同时可以解决码头近岸端水深较浅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针对浮式液化天然气生产储存外输装置在南海气田开发中的适应性问题,考虑南海深水及恶劣海况,从工艺系统、LNG存储、外输方式等方面,提出适合南海气田FLNG开发的技术方案,并探讨台风期间FLNG不解脱BOG处理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为确定LNG浮式转接驳平台离岸的安全距离,以一艘3万m3 LNG船为例,对不同环境工况下长距离LNG的输送软管进行动力学分析,分析系统的安全性以及经济性,利用AQWA与Orcaflex软件模拟海上漂浮软管输油系统,计算漂浮软管在风浪流环境影响下的最优长度、漂移量,以及张力变化,确定LNG浮式转接驳平台安全合理的离岸距离...  相似文献   

14.
正FSRU是浮式储存及再气化装置(Floating Storage and Regasification Unit)的简称,通常也称LNG-FSRU,是集LNG(液化天然气)接收、存储、转运、再气化外输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特种装备,配备推进系统,兼具LNG运输船功能。与传统的陆上LNG接收终端相比,FSRU具有投资小、建设周期短、受地理条件限制少等优点,尤其在2014年油价大跌以来的海工市场整体低迷的环境下,FSRU市场相对活跃,引发人们对FSRU市场的关注,本文对FSRU市场发  相似文献   

15.
<正>今年上半年,浮式生产平台市场累计成交13艘/座、57亿美元,成交额同比增长67%。在10月19-20日召开的第四届FPSOFLNG亚太决策者大会上,来自世界各国的行业专家表示,生产平台市场将继续保持活跃,LNG相关装备市场潜力较大,但是浮式市场的持续复苏需要以油价至少稳定在当前水平和成本继续降低为前提。浮式油气装备市场迎来暖风中海油能源发展采油服务分公司技术中心副总经理盛松建表示,中国浮式LNG存储利用设施将被广泛应用,南海将主要以  相似文献   

16.
蒙学昊  李萌  周毅  罗文忠  斯园园 《船海工程》2022,(2):117-121,126
为满足LNG传输作业要求,在作业时LNG浮式转接驳要通过真空吸附装置与LNG船连接,直接计算两者之间的吸附力较为困难,为确定真空吸附装置的选型,采用缆绳模拟两者之间的吸附力,缆绳数值模拟采用悬链式系泊方案,对船舶、缆绳时域耦合进行计算,并主要对计算结果中的缆绳受力及船体运动参数进行分析,得到双船系泊过程中两船连接缆绳的...  相似文献   

17.
FSRU作为一种LNG浮式终端接收站,凭借其自身优势成为全球LNG领域关注的焦点。立足于NFPA标准对国外某LNG工程进行消防设计,对NFPA标准规定不详之处借鉴了NORSOK标准和国内消防规范。介绍了FSRU码头的消防系统基本配置要求,并对码头冷却水强度、FSRU冷却水强度、消火栓设计流量、逃生水雾保护强度、通岸法兰供给要求和火灾延续时间等设计参数进行分析,并选取合理的数值。对工程设计中遇到的海水管材和消防设施防腐、泵房布置等重点难点问题给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8.
针对LNG浮式转接驳与3万m3LNG运输船进行传输作业时,转接驳使用真空吸附装置与LNG运输船系泊,由于缺乏真空吸附装置的连接参数无法直接计算二者间各方向上的最大作用力的问题,为保证LNG传输过程的安全稳定,在AWQA中使用缆绳及护舷来模拟真空吸附装置,对传输过程中的系泊力进行计算,得出的LNG浮式转接驳真空吸附装置吸附力,计算结果对实船装置选型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能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动力,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对外开放的扩大,能源市场的竞争将会日趋激烈。因此,寻求建立安全稳定的能源供应体系日益显得迫切。“十二五”以后,天津市能源供应要充分利用国内外市场,以满足经济发展对LNG用量增长的要求。
  天津LNG接收终端项目设计新建LNG 泊位两个,其中一个用于停靠FSRU(浮式储存再气化装置,即带有气化装置的LNG船),另一个用于停靠LNG船接卸LNG,码头长度均为400m。FSRU在我国为首次使用,笔者即结合该型船舶的特点,探讨其在实际营运过程中的安全管理要点。  相似文献   

20.
超大型矿砂船LNG READY设计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400 000 DWT超大型矿砂船是升级换代船型,满足双燃料预留设计。通过对LNG舱型选择、布置方案、LNG设备间布置、燃气设备选型、BOG处理等双燃料设计的各种要素进行研究和方案对比,确定符合矿砂船船型特点的LNG READY技术方案。此外,对LR、DNVGL、CCS这三个船级社的LNG READY船级符号的要求进行研究,结合LNG围护系统的成本分析及改装方案研究,为未来的双燃料预留设计船舶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