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均匀设计试验和逐步回归统计学方法研究了H13钢激光仿生强化中激光功率、扫描速度、激光密度对仿生单元截面形貌参数、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激光密度对仿生单元截面形貌参数影响最为显著,与熔融区的熔深、截面面积、热影响区宽度、热影响区深度、熔融区和热影响区综合截面面积成简单线性递增关系;单元表面粗糙度与扫描速度呈开...  相似文献   

2.
人造宝石刚玉晶体材料的激光微孔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探讨了人造宝石刚玉晶体材料微孔激光加工工艺参数中激光脉冲的能量、脉冲宽度、离焦量、脉冲激光的重复频率对微孔直径和孔深的影响,确定了微孔激光加工工艺参数的有效匹配组合方法.  相似文献   

3.
利用高能量密度的激光束重熔含25%WC的铁基合金涂层时,提高激光束能量密度有利于重熔层的成形,但是能量密度太高时,重熔层组织中的WC硬质相发生溶解。因此,必须选择合适的激光重熔工艺参数。在本试验条件下合适的工艺参数是:激光功率2.5kW、扫描速度25mm/s,激光束宽度4mm,激光重熔层的显微组织中的CrB、Cr_(22)C_6等微粒硬质相的存在使镶嵌WC的基体组织得到强化。激光重熔含25%WC的铁基合金涂层的抗脆断性能及其与基材的结合性能和抗磨粒磨损性能都明显地优于火焰喷涂层和火焰重熔层。  相似文献   

4.
碱金属热电直接转换技术AMTEC(theAlkaliMetThermaltoElectricityConverter)在世界范围内是一种正在研究的能量转换技术,它利用碱金属(锂,钠,钾)做工作物质。工作物质电离产生电子,电子通过外部负载,做功并最终与通过固体电解质的碱金属离子中和。AMTEC的封装工艺可以显著影响AMTEC的性能,通过实验研究脉冲激光焊接工艺在封装过程中的应用,并分析在激光焊接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问题及产生机理,提出了焊接结构设计和焊接工艺的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5.
激光熔池内部熔体的对流状况会直接影响到熔覆层内气孔、裂纹和内部热应力等缺陷的形成,这些缺陷会显著影响熔覆层的服役行为,分析熔池内部的对流状况对控制熔覆层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构建激光熔覆过程的热-流耦合模型,并利用其模拟不同激光功率和送粉率下的熔覆过程,研究熔池深度和宽度,模型模拟了激光熔覆过程中工艺参数对熔池温度场及速度场的影响。结果表明:工艺参数中的激光功率、光斑半径和扫描速度的改变,均会明显影响熔池内熔体流速峰值和峰值上升速度,而送粉率对熔池速度场几乎无影响。此外,表面张力系数对熔池内熔体速度场也有影响,熔覆材料的表面张力系数为负值时,熔池内熔体从激光照射区域向两边流动,使得熔池变浅变深;而含S等活性元素的熔覆材料具有正表面张力系数,熔池内流体从熔池两边向中间流动,使熔池变深变窄;随着表面系数绝对值的增大,熔池内流体速度峰值也会随之增大。  相似文献   

6.
选择性激光烧结(SLS)技术是传统快速成型和激光技术相结合的成型工艺,适当的工艺参数能够保证制件的成型质量。结合手机外壳压铸模具动、定模镶块的快速成型制造,探讨了SLS技术在模具快速制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针对高速列车转向架焊接构架中典型的平板对接接头、T型角接接头和管板搭接接头,采用激光-MAG电弧复合热源焊接方法进行了系统的焊接工艺试验,确定了平板对接、T型角接和管板搭接接头的坡口角度、钝边尺寸和组焊间隙,以及相应的激光-MAG复合热源焊接工艺参数,为激光-电弧复合焊接方法在构架制造中的应用提供了工艺参数和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8.
针对高速列车转向架焊接构架中典型的平板对接接头、T型角接接头和管板搭接接头,采用激光-MAG电弧复合热源焊接方法进行了系统的焊接工艺试验,确定了平板对接、T型角接和管板搭接接头的坡口角度、钝边尺寸和组焊间隙,以及相应的激光-MAG复合热源焊接工艺参数,为激光-电弧复合焊接方法在构架制造中的应用提供了工艺参数和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9.
为了验证可编程控制的空间网格结构轻量化设计方法,根据国标要求设计了拉伸实验试件.通过控制试件网格单元数与体积上限,以网格的边长和其所生成杆的直径为变量设计了其内部空间网格结构.利用激光选区熔融技术(SLM)制备了实验试件,并对比制备过程中支撑数量得出,添加点支撑需要有较多相连支撑.提出了轻量化比值Q,再经过拉伸实验对比,确定出边长3.5 mm,杆直径1.5 mm试件的轻量化设计最优.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在汽车工业中应用到的激光焊接技术、激光热处理技术、激光快速成型技术等,同时介绍了激光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目前3D激光扫描技术在测量领域的应用现状,介绍加拿大ILRIS-3D激光扫描系统的硬件设备的特点、数据处理软件PolyWorks的功能和操作方法,探讨ILRIS-3D在路面平整度及病害检测中应用的可能性,同时通过路面试验证明:ILRIS-3D扫描得到的数据PolyWorks理后,能较好地反映原始的路面特征,并能给出相应的路面病害数据,说明利用激光检测技术进行路面病害特征检查是一种先进的手段.  相似文献   

12.
为了验证可编程控制的空间网格结构轻量化设计方法,根据国标要求设计了拉伸实验试件.通过控制试件网格单元数与体积上限,以网格的边长和其所生成杆的直径为变量设计了其内部空间网格结构.利用激光选区熔融技术(SLM)制备了实验试件,并对比制备过程中支撑数量得出,添加点支撑需要有较多相连支撑.提出了轻量化比值Q,再经过拉伸实验对比,确定出边长3. 5 mm,杆直径1. 5 mm试件的轻量化设计最优.  相似文献   

13.
采用大功率CO2激光器对不同含C量的Fe-C合金进行了激光熔凝处理,用光学显微镜、电子探针及X射线衍射仪等研究了激光熔凝层的组织与性能以及激光加工工艺参数和含C量对熔池尺寸、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Fe-C合金经激光熔凝处理后,表层组织细化,硬度显著提高,熔化层中存在碳烧损和氧化现象.  相似文献   

14.
电子雕刻机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是一个涉及到光、机、电、印染和印刷工艺等方面的复尔技术问题,本文对我国研制的第一台配有微机控制系统的 DDJ-160型电子雕刻机的结构特点、工作方式和扫描、雕刻进给传动的微机控制系统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给出了控制软件框图,并经反复调试证明系统工作可靠.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目前3D激光扫描技术在测量领域的应用现状,介绍加拿大ILRIS-3D激光扫描系统的硬件设备的特点、数据处理软件PolyWorks的功能和操作方法,探讨ILRIS-3D在路面平整度及病害检测中应用的可能性,同时通过路面试验证明:ILRIS-3D扫描得到的数据经Poly Works处理后,能较好地反映原始的路面特征,并能给出相应的路面病害数据,说明利用激光检测技术进行路面病害特征检查是一种先进的手段。  相似文献   

16.
通过一系列试验研究了高速钢带锯激光处理的工艺,并对经激光淬火后的试样的硬度及组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速钢带锯经过激光表面淬火后,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的晶粒得到细化,碳化物减少,硬度得到显著提高,进而其耐磨性和使用寿命也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了激光相变硬化处理三维准稳态温度场数值分析模型,该模型考虑了材料热物性参数随温度改变、工件表面散热以及相变潜热等因素的影响,采用有限差分法计算了45钢不同工艺参数处理的温度场,得到了工艺参数与材料相变硬化区尺寸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制定了激光相变硬化工艺规范图,通过计算机模拟预测了激光相变硬化层深度并与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预测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8.
Fe—1.46C钢激光熔凝组织和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Fe-1.46C钢的激光熔凝组织和性能。结果表明,其组织可分为熔化区(粗大M+大量A'→细小M+A')、热影响区(M+A')和基体(P)三部分,各区尺寸取决于激光功率、扫描速度和基体温度,熔化区存在碳的烧损和氧化现象,激光处理可得到很好的硬化效果。  相似文献   

19.
总结了路面破损图像自动处理技术的重要研究成果, 分析了该领域关键技术的研究进展, 包括路面破损检测系统、图像处理算法和识别算法评估; 比较了不同路面破损检测系统与目标自动识别算法的检测精度和适用性, 给出了路面破损图像自动处理技术未来可能的主要研究方向。研究结果表明: 在路面破损检测系统方面, 从早期基于摄影技术的图像采集到目前的3D激光扫描技术, 路面图像采集技术更加便捷和高效, 但破损图像自动分析和目标自动识别算法仍然存在挑战; 在路面破损图像处理算法方面, 传统的路面裂缝目标分割算法已由过去的基于单一特征(灰度、边缘形状等) 的检测方法演化到多特征融合检测方法和图优化检测方法, 还出现了一些精细化的裂缝目标连接与恢复算法, 大幅提高了裂缝检测精度, 但需要的计算资源和人工先验知识库也随之不断增大; 在路面裂缝处理算法评估和比较方面, 主要利用人工分割来评价自动识别结果, 目前迫切需要建立一个面向全球开放的大型路面破损图像数据库, 以客观、有效地评估现有各种路面破损图像处理算法; 基于2D图像特征分析的路面破损图像自动识别算法很难在识别精确性、算法通用性和实时性方面同时取得最佳效果; 近年来, 大量学者开始尝试借助深度学习神经网络自动识别路面破损, 但该技术仍处于活跃的演进过程中; 在提高路面破损自动识别精度和效率方面, 3D激光扫描技术和基于人工智能的深度学习技术的发展将对未来路面破损图像自动识别技术的最终突破产生重大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激光技术的高速发展,其应用领域不断扩大,激光的研究和应用已成为当今高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世界各国竞相发展高功率、高能量的激光系统。在激光的许多应用领域,都需要处理激光光束的各类传输变换、光束的控制与整形及激光光束质量的评价和测量等问题。这些问题具有相当的复杂性,是光学研究领域的前沿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