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选择处理图元效率较高的.NET方式对AutoCAD进行二次开发,来提高Napa Steel出图质量。除友好的人机交互外,利用大量的自动识别代码,达到了"一键操作"即可完成图纸的标准化处理目标,使用十分便捷。软件图元处理功能十分强大,如批量合并、标准化钢级、开孔、型材标注等,使其符合设绘标准,大量节省了Napa Steel出图后的手动修改量。该软件已成功应用于"大型高效舵机及舵系研制"科研项目及多个实船设计项目中。  相似文献   

2.
基于NX的三维CAD/CAE通用集成平台,提出一种基于CAD模型快速生成船舶结构有限元网格的方法,在CAD环境中将船舶中相交结构进行分割,建立相邻边的匹配关系,将CAD模型转换成多面体模型,在多面体模型中实现相交板架的缝合操作,最后生成有限元网格模型。以实际船舶模型为例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实现CAD模型与网格模型的自动关联,CAD曲面修改时网格模型可以自动更新,可有效提高网格的生成效率。  相似文献   

3.
史战新 《造船技术》2014,(1):17-20,46
潜器稳性校核的基础是准确确定潜器的吃水线及浮心、重心位置.本文基于船舶稳性计算理论,结合潜器PRO/E三维模型,探索一种利用行为建模技术计算潜器稳性的方法.与传统计算方法相比,行为建模自动迭代计算方法的效率与准确性均有所提高,也为船舶其他CAD三维软件稳性计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考察一个产品的人工设计过程,设计者首先在头脑中建立其三维实体形状,然后通过零部件投影,将三维实体分别投影为多个二维视图,每个视图表示实体在某个平面的局部信息。制造者拿到图纸后,再将各个二维视图综合起来,通过想象,还原成三维实体,然后进行分析,工艺设计,加工等。产品零件形状越复杂,越容易产生错误,甚或因此返工而造成人力、物力和时间的极大浪费。 六十年代末,CAD研究界提出了用计算机表示机械零件三维形体的构想,以便在一个完整的几何模型上实现零件的质量计算、有限元分析、数控加工  相似文献   

5.
以小型压水堆为研究对象,基于Fluent.18三维分析工具和Relap5/MOD3.2一维分析工具,提出了一维系统建模与局部三维建模的耦合分析方法,创建了Relap5系统程序和流体动力学计算程序(CFD)的耦合分析平台。将已有Relap5系统模型与局部Fluent三维模型进行耦合,通过反应堆系统的稳态、瞬态运行分析,验证了耦合模型接口处数据交互的准确性,并进一步利用耦合模型计算分析了反应堆系统两泵高速、一泵高速运行过程中堆芯入口的冷却剂流量分配,以及反应堆两泵高速切换一泵高速过程中堆芯入口冷却剂流量偏差的变化过程,为反应堆的安全运行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有限元建模效率,基于NX的CAD/CAE设计分析一体化的优势,将CAD船舶模型快速高效地转换为可用来划分网格的CAE模型,提出基于NX的船舶CAD/CAE模型预处理设计方案,测试表明,方案切实可行,有一定实用性。  相似文献   

7.
沿河公路丁坝群水毁防护平面二维水流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平面二维水动力学方程组出发,根据有限元Galerkin加权余量法离散模型方程组,并利用Newton-Raphson迭代法求解,建立丁坝绕流平面二维水流数学模型。利用水槽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模型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吻合良好。将模型应用到河龙高速清溪河段水毁防护工程,对丁坝群护岸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在丁坝群护岸工程的水流模拟中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朱青淳  曾文源 《船舶》2019,30(2):13-20
通过VBA语言对CAD进行二次开发,将二维的CAD典型横剖面图纸信息导入MARS中实现快速建模。此程序可以从CAD图形中自动读取外板、甲板和纵骨的坐标信息,将其输出至xml文件中,而后只需稍作修改便可完成MARS建模工作。其中外板的处理是难点,需要在表示外板的样条曲线(或圆弧)中插入细密的节点,将其转化为直线多段线,从而准确模拟原曲线的形状,然后在满足精度的条件下过滤多余节点,只提取有效节点的坐标信息。该程序可辅助计算剖面模数,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9.
利用当前先进的三维CAD软件,对舰船动力装置零部件进行了实体建模;应用三维CAD软件的VRML输出接口和JAVA编程技术,使三维模型脱离原CAD平台,可在IE浏览器中进行三维模型浏览,并可实现对三维模型的交互操作;最后利用JAVA APPLET和Java Script编制了训练测试模块,通过此模块可对训练人员拆装组合件顺序的对错进行测试。  相似文献   

10.
船舶行业的虚拟试验系统需要在CAD软件中建模在CFD软件中分析计算,两者往往需要重复建模,或者需要花费大量精力进行数据转换和复用。为此,提出在CAD和CFD接口程序设计中建立标准中间文件的方法,两者可共用一套标准数据,实现快速建模。介绍设计的标准中间文件格式;并设计接口程序抽取、解析标准中间文件中的船体型值表数据,在UG中自动创建船体模型,根据计算域参数和网格信息数据在Gambit中自动建立计算域、划分网格,导出CFD软件Fluent支持的msh格式数据,最终完成流体分析,解决了手工工作的繁琐和不系统问题。  相似文献   

11.
粒子群算法在巡航导弹航路规划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最小威胁曲面的概念,将三维航路投影到二维平面上,从而使巡航导弹的航路规划过程从三维空间映射到为二维平面内进行,分别建立了航路的威胁模型和代价模型,应用粒子群算法在进行航路寻优,介绍了航路寻优的流程并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粒子群算法能够有效地解决巡航导弹的航路全局寻优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与传统二维设计相比,三维BIM设计具有更好的可视化效果和更高的设计精度。在港口工程设计中,采用Civil 3D软件创建与地形相关的土石方类BIM模型,并基于Vault平台开展多专业协同设计,可以实现对Civil 3D模型对象的“零件级”管理,保证专业间模型的动态关联,提高设计过程中的沟通协调效率,提升设计成果的质量和精度。基于Vault平台的Civil 3D协同设计解决方案可为港口工程BIM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探讨参数化设计概念的认识,分析建立设计图形的参数化模型的模型原理,讨论了工程设计中创建设计对象的参数化模型的重要意义,指出参数化设计是CAD用户应用研究发展的主要方向,应加强参数化设计方法的研究,此外还介绍了在AutoCAD环境下进行参数化设计开发的功能。  相似文献   

14.
基于平面二维水流数学模型和船舶航行操纵数学模型的基本原理,开发了适合内河航道的曲线拟合坐标系下的船舶航行操纵平面二维数学模型,其中水流数学模型采用贴体坐标系下的平面二维水流数学模型,船舶航行操纵数学模型采用比较流行的"组合型"水动力模型。在实船和船模在静水条件及均匀流条件下的航行试验验证的基础上,通过复杂流态河段船舶航行操纵数值模拟的研究,表明该船舶数模基本能够模拟船舶在复杂流态下的航行操纵情况。  相似文献   

15.
以船舶航行提供可视化数字化视景为目的,提出基于VR技术的船舶航行视景数字化三维建模方法。通过采集地形数据、电子海图、三维实拍等资料,建立船舶视景模型文件、标物视景模型文件。使用3D MAX三维建模软件构建水面与陆域物标的三维模型,通过VR技术中Creator软件建立地形地貌模型。使用3D MAX三维建模软件建立船舶三维模型,并对模型进行网格重建、纹理映射以及组合渲染,从而得到完整的船舶航行视景数字化三维模型。实验表明,该方法可有效建立船舶、地标物三维模型,具有较好的船舶网格模型重构能力,可有效呈现船舶右回旋时航行视景数字化信息,应用效果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6.
针对当前船舶行业主流CAD软件CADDS5和TRIBON中模型数据的特点和组织形式,该文利用各自的二次开发工具对两者间数据交换过程开展了研究,提出了适用两者之间数据转换的方法。通过实例证明,该文所研究的方法能迅速有效地从CADDS5中提取模型数据信息,进而转换成TRIBON建模所需要的格式。运用该方法开发的接口软件为船舶主流CAD软件间的数据交换提供了一种手段,并可进一步拓展用于CAD/CAE软件集成研究。  相似文献   

17.
王应桥 《中国水运》2009,(10):198-199
针对桥梁的三维模型在桥梁实时交互式漫游中的研究价值,通过分析桥梁的三维数据模型和结构特征,提出了利用Multigen Creator三维建模软件对桥梁进行三维建模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并阐述了采用模型对象实例化、数据库外部引用、LOD(层次细节)技术和边界体等关键技术对桥梁三维模型数据库进行优化,最后创建实例模型验证本文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在平面二维紊流模型中壁函数起到连接流固的桥梁作用,克服了边界附近网格过密的困难,也是紊流模型应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壁函数的选择对模型的模拟结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将3种不同形式的壁函数引入平面二维k-ε模型中,对丁坝绕流进行了数值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进行了对比,从流场、流速、紊动动能分布及紊动耗散率等方面对3种壁函数进行优选验证,结果表明对数率壁函数优于其他两种形式的壁函数,其数值计算结果更接近实测数据。  相似文献   

19.
应用多功能航标的实测数据建立平面二维水流数学模型,准确复原所在河道流态,分析了模型的可适用性及可调整性,结果表明:1)模型适用性较强,在初始条件、边界条件匹配和不匹配时,模型均可应用多功能航标实测数据实现对河道的流态复原,其中水位误差在10 cm以下,流速误差约0.2 m/s,流场复原与实际情况相符。2)模型具有较好的参数可调整性,不同情况下依据多功能航标数据通过局部参数微调即可完成模型的率定。  相似文献   

20.
针对现有岸端船舶监控系统货物状态的平面显示缺乏直观性的问题,结合沉浸式三维虚拟仿真系统的发展,开发船舶液体货物高度变化的三维监控系统。采用AutoCAD结合Rhino软件实现三维模型的程序化创建,提出适用于规则的液货仓模型平面切割法,实现液体货物高度变化的三维动态显示,利用图表法、多层次细节等方法实现程序的交互和功能拓展。在船舶领域智能化发展的背景下,该监控系统可用于岸端实时、直观地掌握船上液体货物的变化状态,可作为无人船岸端监控系统的重要模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