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对多边形FLNG在浮体、LNG货舱选型,液化工艺,LNG外输等技术方案进行分析论证,分析表明,多边形FLNG装置总体性能够满足在东海海域生产作业的需求,可重复使用,利用该装置可以实现东海边际气田滚动开发,具有技术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适用于“南海自安装试采平台”外输方案的比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华春  历妍 《船舶》2015,(3):48-51
"自安装试采平台"是一种可移动且可重复利用的油田开发设施,主要用于边际小油气田的滚动开发,外输是整个设施不可缺少的一环。文章将根据该平台可移动、可搬迁等特点,结合边际油田的开发需求,对适用于"自安装试采平台"的外输方案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3.
海上边际油田群综合开发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震 《中国造船》2003,44(Z1):57-64
本文对海上边际油田的开发策略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同时开发和分期开发的综合开发方式.运用"边际油田群综合开发投资决策系统",对不同的开发方式进行了集输管网规划、外输系统优化、经济评价、风险分析和开发方案的模糊综合评判,为边际油田的开发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4.
吴海忠 《中国造船》2007,48(B11):128-131
介绍了2006年4月英国北海南部区域Catter气田安装的世界上第一座靠风能和太阳能提供能量的创新型、环保型和节约型采油平台Monotower的结构型式、组成部分、特点和优点及应用现状,并结合目前国内海上边际油气田的开发现状、边际油气田开发技术创新前景、国际油价变化和能源的安全、有效供给、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等方面,对Monotower平台在边际油气田开发中的应用前景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景勇  杨晓波  夏华波 《船海工程》2012,41(2):182-186
为了减少边际油田开发的成本,提出一种适用于开发边际油田的系泊塔开发方案,即将井口平台直接作为单点系泊系统的系泊塔。通过对方案的设计及论证,证明其技术上的可行性以及工程费用上的优越性,该方案的重点是修井作业方案的确定和实施。  相似文献   

6.
林华春 《船舶》2015,(1):86-89
"南海自安装试采平台"是一种多功能的油田开发设施,主要用于滚动开放南海北部湾海域多个年产量小于25万m3、开发年限少于5年、周围无依托设施的边际小油气田,主电站是影响该平台技术方案和运营成本的关键设备。文中根据该平台的功能和用电负荷,结合拟开发边际油田的燃料来源情况,从技术性与经济性两方面比较论证适用于"南海自安装试采平台"的主电站方案。  相似文献   

7.
王春升 《中国造船》2007,48(B11):232-236
中海油对边际油田开发一直非常重视,尤其近几年在依托开发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目前高油价推动了无依托边际油田的开发,中海油有关单位都积极参与独立开发边际油田的方案和技术研究,推动边际油田的开发。针对上述有关方面的研究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海上边际油两种主要开发模式“三一模式”和“蜜蜂模式”,及其适用的油田类型.对“蜜蜂式”开发模式中的一种主要工程设施,可移动生产储油平台的自安装、方便搬迁、可重复利用等特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回顾了我国渤海、涠洲以及南海海域采用可移动平台开发边际油田的进展.介绍了自升式钻井平台改造、海洋石油161平台建造等工程经验,如筒形基础可移动平台、多功能简易海洋平台、分体自升式平台等概念.针对南海东部边际油田开发的紧迫性,提出了须解决的关键技术,认为采用可移动储油平台这样的开发模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新型浅海边际油田开发模式由自升式采油平台、井口平台、系泊系统和穿梭油轮共同组成,具有可重复使用性、投资低、采油效率高的特点,适应于年产量为20~25万方的小型边际油气田的开发,对加快我国边际油田的开发,挖掘海上油气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钱志平 《中国造船》2004,45(Z1):413-418
本文简要介绍了东海春晓气田群开发情况,以及在工程设计中由于种种原因而改变工程方案的一些问题.围绕这些问题而展开建设性的探讨,通过收集资料、参加工程研究等途径,简要提出了东海春晓气田群及东海其它油气田开发可能应用的、目前世界上普遍使用的成熟可靠的一些工程技术,并提供了一些实例和对比参数,为在东海油气田开发中应用这些更合理、经济的工程技术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1.
在石油消耗量日益增长而石油储藏量日趋减少的今天,如何经济地开发边际油田,成为石油工业的热门话题。而怎样选择一个最优的边际油田开发方案,则是一个急需解决的决策课题。适用于边际油田和极浅海区油田开发的轻型平台技术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BZ34—3/5平台油田就是很典型的例子,结构的突出技术是在导管上安装了卡桩器,阐述了卡桩器的工作机理及应用。  相似文献   

12.
由于海上边际油田的开发效益受各种风险因素的影响,使得海上油田开发决策难度很大,因此科学的评估海上油田开发方案的抗风险能力,对制定合理的开发方案起着重要的作用。介绍的风险评估方法以海上边际油田风险评价数学模型为基础,能够将地质风险评估和经济风险评估有机的结合起来。根据海上油田勘探、开发、生产、销售阶段的特征,阐明选择风险因素的原则,以及确定风险因素的概率分布特征的方法,并举例说明了蒙特卡罗法评价风险的过程。研究结果对我国海上边际油田风险分析方法的发展能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近日,由中集来福士设计建造的"蓝鲸1号"钻井平台,助力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完成了我国首个深水自营大气田——陵水17-2气田首口开发井作业。该口井的完成标志着该气田的开发建设迈出了重要一步。距海南岛150公里的陵水17-2气田,所处海域位于欧亚、太平洋和印澳三大板块交汇处,钻井作业面临地质结  相似文献   

14.
针对浮式液化天然气生产储存外输装置在南海气田开发中的适应性问题,考虑南海深水及恶劣海况,从工艺系统、LNG存储、外输方式等方面,提出适合南海气田FLNG开发的技术方案,并探讨台风期间FLNG不解脱BOG处理问题。  相似文献   

15.
晏绍枝  喻贵民  马巍巍 《船舶》2012,23(3):71-75
为了适应边际油田的开发,改善修井机重量大、作业区域宽、整体重心高的弊端,主要介绍了不压井起下作业装置(以下简称Snubbing装置),并对不同形式的应用进行优缺点分析,进一步提出Snubbing装置在渤海边际油田开发的应用方案。  相似文献   

16.
依据对风能和太阳能应用发展现况的调研,针对现有边际油田开发项目,通过风能和风光互补发电系统设计,探讨了风能和太阳能在边际油田开发中应用的可行性,并就风能发电及风光互补发电在海洋边际油田的应用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7.
针对海上已投产气田在进行回接施工作业时因停产而影响气田产量的问题,设计一种可以对回接施工区域进行有效隔离的正压式防火棚,它装配简单、操作方便、安全实用、成本低,在南海西部某气田第二批、第三批、第四批井口回接过程中,采用该种防火棚,实现了气田"边生产、边回接",有效避免了停产对气田产量的影响,证明其可靠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8.
《船舶工程》2021,43(7)
日前,全球首座10万吨级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深海一"号能源站在南海陵水17-2气田上正式投产,标志着我国深水海洋工程装备建造水平取得重大突破,我国深海油气勘探开发实现了从300 m向1500 m超深水挺进的历史性跨越. "深海一"号能源站按照"30年不回坞检修"的高标准设计,设计疲劳寿命达150年,可抵御千年一遇的台风等极限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19.
针对南海中等水深边际油田开发需求,结合国内外相似工程案例,通过方案比选,确定多边形FPSO浮体形式。以南海海况和边际油田油藏为基础,进行主尺度、舱容、总布置、稳性、运动性能、多点系泊、海管海缆以及2点外输设计。结果表明,多边形FPSO能够适用于南海的海况,满足生产的功能需求和规范要求,是值得深入研究的工程方案。  相似文献   

20.
《舰船科学技术》2015,(8):182-187
半潜式钻井平台是深海油气资源开发的重要装备之一。半潜式钻井平台结构复杂,在设计建造及服役过程中,往往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对平台原方案进行改造升级,而升级后平台的运动性能将与原平台存在一定差异,此时需要进行对比分析以确定升级方案的可行性。本文采用Sesam软件对某半潜式钻井平台改造后方案与其原方案的运动性能进行分析和对比。计算结果显示,与原方案相比改造方案的垂荡运动RAO第一峰值略增大、横纵摇值基本一致,平台总体水动力荷载变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