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铅酸蓄电池的发展动态铅酸蓄电池自1859年发明以来,其使用和发展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广泛用作内燃机汽车的起动动力源。电动汽车用铅酸蓄电池要用于给电动汽车提供动力,它的主要发展方向是提高比能量,增大循环使用寿命。作为电动汽车动力电源的铅酸蓄电池在比能量、深放电循环寿命、快速充电等方面不能很好满足电动汽车的要求,为了解决电动汽车用铅酸蓄电池的这三大技术难题,国际铅锌组织(ILZO)于1992年联合62家世界著名铅酸蓄电池厂家成立了先进铅酸蓄电  相似文献   

2.
俞会根  向晋  盛军  王恒  李宁  赵亮 《汽车电器》2014,(12):25-28
电动汽车轻量化是现阶段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针对电动汽车低压蓄电池的轻量化课题,探讨锂离子电池应用的可行性。以北汽新能源某一型号纯电动轿车作为研究对象,同时将12 V/30 Ah锂离子蓄电池和12 V/60 Ah铅酸蓄电池的性能进行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锂离子蓄电池样品可以满足电动汽车的低压用电需求,并且其充放电性能,特别是低温充放电性能要优于铅酸电池。此外,锂离子蓄电池样品的质量较铅酸电池有大幅降低,这对于电动汽车的轻量化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建立汽车用蓄电池的一阶动态时变参数阻容模型的基础上,对蓄电池的充放电特性进行了仿真,并采用蓄电池充放电仪对蓄电池进行充放电试验验证,研究表明充放电过程中蓄电池端电压和SOC值随时间的变化存在一种准确对应关系,同时验证了所建立蓄电池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为铅酸蓄电池的充放电特性研究提供了依据,同时也为电动汽车的电源管理系统的构建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锂离子蓄电池的温度及其他测试项目与铅酸蓄电池基本相同,只是少了水损耗试验,而且-20℃低温放电和常温、高温核电保持能力的试验方法也基本相同,只是放电终止电压与铅酸蓄电池有很大区别。锂离子蓄电池的放电终止电压为3 V或企业技术条件中规定的放电终止电压。  相似文献   

5.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中电池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李槟  陈全世 《汽车技术》1999,(10):11-14
根据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要求蓄电池具有更高的比功率和充放电效率,提出了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用铅酸电池的充放电模型,并通过试验总结出主要模型参数的最佳工作区。所得结论为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参数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锂离子蓄电池的温度及其他测试项目与铅酸蓄电池基本相同,只是少了水损耗试验,而且-20℃低温放电和常温、高温核电保持能力的试验方法也基本相同,只是放电终止电压与铅酸蓄电池有很大区别。锂离子蓄电池的放电终止电压为3 V或企业技术条件中规定的放电终止电压。  相似文献   

7.
随着全球能源危机与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电动汽车的发展已成为未来汽车工业发展方向之一。电动汽车的动力蓄电池是电动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电动汽车的起动、加速、续驶里程等多项性能。因此,对动力蓄电池进行测试是电动汽车研发的重要环节。目前国内对动力蓄电池性能的研究和评价大多数只是停留在对蓄电池单独进行试验的层面上,即在对蓄电池进行恒流放电的情况下对其性能进行研究和评价。  相似文献   

8.
铅酸蓄电池充电时间长是电动汽车发展的一个瓶颈,市场已有电池快换的经营模式,为了使电动汽车用户如汽车加油一样方便快速更换电池,开发设计了超薄型快换式大容量阀控铅酸蓄电池。对此铅酸蓄电池的结构设计和工艺设计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9.
电池是电动汽车的关键部件,其特性严重影响电动汽车的动力性能,不同的环境和条件得到的蓄电池的充放电数据不同.本文建立了幸福使者纯动汽车的阀控铅酸电池的数学模型,并利用Advisor软件对其充放电特性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仿真所得曲线图好的反应出蓄电池的实际充放电特性.因此该方法可作为研究电动汽车电池的前期参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电动汽车电子设备的不断增多,经常会出现因铅酸蓄电池亏电而导致车辆无法启动的问题。本文给出一种基于动力电池通过整车控制器控制的铅酸蓄电池补电方案。文中对该方案的系统架构、控制软件策略、安全控制策略、实测数据分析等进行详细说明。该方案实际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随着国家排放节能减排要求愈发严格,汽车发展日趋电动化,越来越多的传统汽车厂家都选择在当前传统车平台上开发混合动力汽车作为纯电动汽车的过渡车型.混合动力汽车的电池为动力电池,由于电池容量小放电倍率高,如不进行主动冷却导致电池的温度急剧攀升.本文主要介绍一种比较先进的电池包双冷却液冷系统设计理念,通过对比当前市场常见风冷系...  相似文献   

12.
鉴于当前环境和能源问题,大力发展纯电动汽车十分必要。动力系统作为纯电动汽车中的重要机构,对其进行轻量化研究可有效减少能耗,提高行驶续航能力,对改善环境污染、节约能源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动力系统中的电池、电池包及电驱传动总成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从结构优化和新材料选用两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刘子豪 《时代汽车》2022,(1):121-122
随着社会不断的进步与经济的增长,人们的出行需求也逐渐增加.燃油汽车对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与对环境的污染已经成为世界性的问题.基于此,新能源汽车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现阶段纯电动汽车是新能源汽车的投入使用中占比最高也是最重要的部分,电动汽车具有动力成本低、环境污染小的优势,可以有效缓解逐渐减少的石油资源与环境污染问题.然而,...  相似文献   

14.
电动汽车以电动机代替内燃机,噪声低、无污染,使用单一的电能源,而电能来源广泛。作为21世纪主要绿色交通工具的电动汽车,电动汽车技术是当前国际上正在进行研究的一项高新技术。以分析电动汽车开发的关键技术,如电池技术、电力驱动及其控制技术、能量管理技术为切入点,为从事电动汽车行业的技术人员,提出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已成全球关注的焦点,新能源汽车顺势而为,纯电动汽车采用纯电驱动,更加节能、环保。随着纯电动汽车的发展,车辆的安全性、续航里程能力得到了关注,动力电池的性能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车性能,为了提升动力电池系统性能,避免热失控,研究高性能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为评估匹配不同动力电池的纯电动汽车 (Battery Electric Vehicle,BEV) 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以某款已上市纯电动汽车为研究对象,分别匹配 4款常用动力电池,基于 GaBi软件搭建生命周期评价模型,对其进行 2021年与 2030年全生命周期能源消耗与环境排放研究,并选取关键参数因子进行敏感性分析。研究表明,匹配钛酸锂电池的纯电动汽车化石能源消耗(ADP(f))与全球变暖潜值 (Global Warming Potential,GWP) 均为最高;纯电动汽车在运行使用阶段与生产制造阶段具有较高的能耗与排放;到2030年,纯电动汽车全生命周期ADP(f)与GWP将显著降低,同时随着电力结构的优化与动力电池充电效率的提升,匹配不同动力电池的整车ADP(f)与GWP也将随之降低。  相似文献   

17.
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汽车工业快速增长,对能源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同时对环境的污染也日益严重,这就使得电动汽车的研发与应用成为了一个新的趋势和潮流.目前电动汽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电动汽车的电池技术、驱动电机的控制技术、能量储存技术等方面,而其中的核心关键技术是电能的存储与分配.  相似文献   

18.
能源危机和生态危机产生的人类生存压力越来越明显,汽车产业受能源危机和生态危机的双重影响,电动汽车的研发俨然是大趋势。电动汽车的问世减少了环境污染,缓解了生态压力,而其也减少了能源消耗,在解决能源枯竭问题方面有着积极意义。其研发与应用得益于其电池管理系统的设计优化,这也是新型能源汽车研发中的核心命题。本文主要就电动汽车所对应的电池管理系统进行设计方面的系统研究,以通过硬件与软件的系优化设计,带来电池管理系统的优化,带来电动汽车研发的新革命,使得其性能逐步提升,助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9.
电动车是一种新型的车辆类型,电动车的出现有效地解决了车辆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电动车节能减排的优势作用,体现在电动车内部结构和制造技术方面。文章通过对电动车节能减排技术特点的全面分析,旨在能够为电动车技术进步提供有效的思路,并能够对目前电动车发展中存在的不足予以优化。  相似文献   

20.
周斌 《时代汽车》2022,(2):114-115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渐凸显,燃油车尾气排放也是造成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大量使用新能源汽车,减少排放是解决排放污染的重要途径.动力电池是新能源型汽车的技术核心之一,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以及新能源汽车一跃成为当前发展的主要方向和趋势.因此,本文首先提出需要探究的主要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