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前国内市场的重型卡车均存在视觉盲区大的弊端,严重影响了车辆行驶安全,利用摄像头加显示屏组合的电子外后视镜,能极大减小驾驶员的视觉盲区.在外界光线不良的场景下,电子外后视镜可以通过摄像头光圈调节和图像处理的方式,保证驾驶员获得良好的视野,有效提升安全性.相比传统后视镜,电子外后视镜体积小,有效减小风阻,提升了动力性和经济性,并且其横向尺寸也有缩小,有利于狭窄路况会车.  相似文献   

2.
汽车在行驶中,挡风玻璃前悬挂小饰物因震动会不停地摇晃,而后窗又被一排小精灵(玩偶)挡住了后视镜。这些物品极易分散女驾驶员的注意力,扰乱她们的视觉,同时也容易加剧女驾驶员视神经的疲劳,驾车的安全系数也因此被打了折扣。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提升汽车驾驶模拟器的感受真实度和视野舒适度,对驾驶模拟器上的后视镜在驾驶视景中的位置布置进行了研究。依据人机工程学原理和驾驶员的视觉特性,结合解析几何学的相关知识,分别对驾驶模拟器的驾驶视景中的左、右后视镜和内后视镜的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位置与驾驶员视角之间的关系式进行了推导,得到了后视镜位置布置公式。通过对该公式的应用,以期进一步提升汽车驾驶模拟器的视景逼真度,同时改善驾驶员的视觉效率、减少视觉疲劳。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道路交通事故链的生成和演变规律并全面反映道路交通事故的产生机理,以美国100-Car自然驾驶研究数据为基础,充分考虑了驾驶员状态和驾驶行为对道路交通安全的影响,构建了事故发生前驾驶员状态和行为特征参数等变量,并与其他传统驾驶员特征、道路交通特性以及环境特点等影响因素变量共同建立了关于道路交通事故风险类型的贝叶斯网络模型。在贝叶斯网络模型基础上,引入事故因果链理论,利用有向无环网络中简单路径搜索算法生成事故链集合,并采用信息增益特征选择方法识别关键事故链。通过100-Car自然驾驶数据得到的关键事故链显示,单车事故类型更容易在弯道和坡道条件下驾驶员无注意力转移或进行简单非驾驶任务的情况下发生;而正面、侧面和尾部碰撞事故类型的发生,往往在水平直线道路条件下,伴随着驾驶员注意力由前方道路转移至两侧车窗或内后视镜,以及驾驶员非驾驶任务变复杂的情况。通过改变事故链中各节点的状态概率,可以探索不同类型事故的演化路径和规律,克服了传统方法对每个道路交通事故致因因素进行独立分析的局限性,揭示了事故链中影响因素/事件之间的相关关系,为更好地掌控道路交通风险状态和实现事故链阻断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本文旨在研究交通状况下驾驶员的视觉注意特性.根据实际交通状况下驾驶员的视觉注意行为设计了一种新型的交通环境驾驶仿真装置.通过实验,研究交通环境照度、驾驶速度和视觉注意转移方向对驾驶员反应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驾驶速度对视觉注意反应时间没有明显影响;年轻驾驶员的反应时间比年长驾驶员短,且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不明显;对于年长驾驶员,黄昏时的视觉反应时间比白昼时长;视觉注意从近处转移到远处的反应时间比从远处转移到近处要长;但通过提示,预先告知在视觉深度转移方向时,反应时间可以缩短.  相似文献   

6.
汽车行驶中,路况信息靠视觉得到的,良好的视野是预防汽车事故的基本必要条件,外后视镜是驾驶员获得间接视野重要方式,因而外后视镜布置必须符合法规要求,文章介绍了一种汽车外后视镜视野校核方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综合国内外人眼视觉理论和汽车后视镜的研究成果,从人体工程学出发,论述了汽车驾驶员的视野,以及为安全行车对汽车内,外平面后视镜提出的技术要求。文中详细地介绍了校核车内后视镜,车外左后视镜的位置、镜面尺寸及可调角度等是否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方法,这一方法可供车身设计师来确定后视镜的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8.
正均胜电子旗下均胜汽车安全系统(简称均胜安全)近日宣布,公司将为通用汽车超级巡航系统(Super Cruise)提供多项创新技术,包括驾驶员注意力保持系统。驾驶员注意力保持系统用以判断驾驶员的专注度。在一家澳大利亚前沿视觉技术公司的支持下,均胜安全为通用汽车提供了先进的驾驶员注意力保持系统,该机器视觉系统用以监测驾驶员的头部姿势、眼部动态,并准确判断在超级巡航状态下驾驶人员的注意力。  相似文献   

9.
汽车后视镜有助于驾驶员观察车辆后方和两侧的情况,对驾驶员安全行车和驻车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电动后视镜作为汽车后视镜的一种,具有非常显著的优点,一是驾驶员可以在车内通过按钮对电动后视镜的角度进行调节,以获得良好的后方视域;二是驾驶员调节右侧车外电动后视镜时不再因距离远而难以操作;三是驾驶员在倒车时,通  相似文献   

10.
电动后视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视镜是驾驶员坐在驾驶室座位上直接获取汽车后方、侧方和下方等外部信息的工具。为了驾驶员操作方便,防止行车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人身安全,各国均规定了汽车上必须安装后视镜,且所有后视镜都必须能调整方向。由于后视镜的位置直接关系到驾驶员能否观察到车后的情况,而驾驶员  相似文献   

11.
针对传统风洞试验、数值模拟等方法计算噪声值费时长、资源消耗大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气动噪声预测方法。以后视镜特征参数为数据集输入,对不同特征参数下的后视镜模型进行瞬态流场与声场联合仿真,将计算得到的总声压级值作为数据集输出,分别用不同数量的样本数据训练支持向量回归机,通过建立的预测模型对同一测试集进行预测得到总声压级预测值。结果表明,基于支持向量回归机的预测方法能得到与计算值误差较小的预测结果,在较少样本数据支撑下也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可用于汽车后视镜气动噪声的预测。  相似文献   

12.
倒车安全技术作为提高汽车安全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备受关注。文章根据国内外汽车倒车安全技术发展的趋势和情况,从改善倒车时驾驶员的视野和提高汽车倒车操作方便性方面出发,主要从后视镜视野改进技术、倒车辅助系统及自动泊车系统3个方面着手,通过对各种技术的分析和相关产品的比较,分析研究了提高倒车安全性的有效途径和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任金东  范子杰  黄金陵 《汽车工程》2006,28(2):159-162,142
在CATIA V5平台上开发了基于知识的大客车后方视野参数化分析系统,用于在概念设计阶段辅助后视镜布置设计,以提高设计效率。  相似文献   

14.
由于卡车的底盘较高,后视镜较大,人工调节后视镜较为费力,目前市场上一些高端卡车的后视镜调节都是通过开关控制电机来实现,主流的技术方案是开关与控制器之间通过硬线连接,控制器与后视镜调节电机之间也是硬线连接,这就造成控制器针脚占用过多和线束过多的问题。因此本文介绍一种基于LIN总线技术的后视镜调节策略,同时,从后视镜系统控制原理出发,结合实际案例介绍一种后视镜功能失效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5.
倒车安全技术作为提高汽车安全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备受关注。文章根据国内外汽车倒车安全技术发展的趋势和情况,从改善倒车时驾驶员的视野和提高汽车倒车操作方便性方面出发,主要从后视镜视野改进技术、倒车辅助系统及自动泊车系统3个方面着手,通过对各种技术的分析和相关产品的比较,分析研究了提高倒车安全性的有效途径和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主要介绍电动客车道路偏离系统、融合可视系统、疲劳驾驶系统、电子后视镜等智能化驾驶辅助系统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7.
汽车外后视镜是车辆主动安全防御性的重要设备。有经验的驾驶者都知道,后视镜性能不佳(存在盲区或视野宽度不足)会严重影响驾驶安全。为保证驾驶员在操作过程中,得到充足的后视镜视野反馈信息,提高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安全性,对某重卡汽车的外后视镜进行视野分析及法规校核。  相似文献   

18.
后视镜振动抖动光学性能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试验室环境下对汽车后视镜的振动抖动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后视镜镜面振动抖动的两种评价方法。结合图像分析法对后视镜镜面振动抖动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并设计了一组镜面振动抖动标准图像。试验结果表明,利用图像分析法评价后视镜振动抖动结果与试车人员感觉相似,表明了该方法在评价后视镜振动抖动光学性能上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后视镜布置及校核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后视镜属于汽车重要安全件,是驾驶员获得间接视野最主要的途径之一,在进行布置设计时必须考虑视野是否符合法规要求,是否能够满足使用要求。本文利用cAD软件对某车型的后视镜进行布置和视野校核,使其满足法规及人机要求。  相似文献   

20.
车身造型直接决定了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的大小。将汽车的后视镜和门把手内置能使车身整体更加符合流线型,降低约3%的整车迎风面积,从而减少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本研究运用Pro/Engineer造型功能建立三维模型,在Hypermesh对模型的流场计算域进行网格划分,然后将网格导入Fluent中进行仿真计算。经过对后视镜和门把手内置模型与后视镜和门把手外置模型的比较分析,得出后视镜和门把手内置能有效的降低汽车的风阻系数,减少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