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进志  宫国庆 《隧道建设》2010,30(5):577-581
为提高混凝土施工效率,节约施工成本,降低钢筋机械连接的施工难度,在宝台山铁路隧道二次衬砌钢筋施工中,采用了钢筋套筒连接技术。通过介绍钢筋套筒连接技术的原理、连接型式检验方法、应用技术、试验检测出现的问题及采用本技术所取得的应用效果,因其具有安全、效率高、成本低等优点,可在铁路隧道、公路隧道、城市地铁以及建筑工程中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2.
钢筋等强直螺纹连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永颐 《公路》1999,(7):39-40
钢筋等强直螺纹连接是我国近期开发成功的新一代钢筋机械连接技术,它通过对钢筋端部冷墩扩粗、切削螺纹、,再用连接套管对接钢筋。这种接头综合了套筒抗日压接头和锥螺纹接头的优点,具有接头强度度、质量稳定、施工方便、连接速度快、应用范围广、综合经济效益好等优点,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结合工程实践经验,对钢筋质量抽检中的钢筋连接、锚固、定位和保护层厚度的确定、钢筋下料长度等若干技术问题进行了说明,同时介绍了几种钢筋连接技术.  相似文献   

4.
有"西北第一桥"美誉之称的徐水沟特大桥,在近百米的高墩施工中,钢筋连接首次采用了等强镦粗直螺纹连接技术,对高墩施工中采用等强镦粗直螺纹的施工工艺、质量控制技术措施进行介绍,可供以后工程施工中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5.
直螺纹钢筋连接是将需要连接的钢筋端部加工成外直螺纹,将两钢筋的直螺纹部分旋入带有内直螺纹的钢套筒中,从而将两钢筋连接起来。直螺纹连接不仅连接强度比较高,抗疲劳性能也比较好,而且连接可靠,施工不容易受气候的影响,钢筋的化学成分对连接质量也几乎没有影响,工人技术对连接质量影响小,扭紧力的大小对连接可靠性影响不大,提高了施工效率。直纹钢筋连接技术是一种操作简单、施工方便、连接快捷、成本低廉的技术,具有广阔的市场推广前景。以丰(都)忠(县)高速公路工程为例,根据大直径钢筋直螺纹连接施工的重点及难点,制定了相应的施工工艺流程,并提出了施工质量控制管理措施,对今后类似工程的钢筋连接施工提供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6.
在建筑行业中,钢筋的连接技术一直是个老大难的问题,尤其是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房地产的火爆使高楼大厦一浪高过一浪,楼层建得越来越高,广场设计得越来越庞大,在这些楼层建筑中,钢筋的连接技术又关系到楼层的安全与质量系数。而传统的钢筋连接技术,不但操作复杂,  相似文献   

7.
在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的倡导下,桥梁预制拼装技术在城市桥梁建设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依托上海两港大道预制拼装桥梁实际工程,其预制立柱钢筋与盖梁采用灌浆波纹钢管锚固连接。为验证贴边埋置灌浆波纹钢管锚固连接能提供可靠的黏结锚固能力,考虑不同钢筋锚固长度、灌浆与压浆工艺等因素,开展灌浆波纹钢管-钢筋黏结滑移力学行为的拉拔试验研究,研究损伤发展过程、破坏模式、力与位移曲线等力学行为,并进行归纳总结,为实际工程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为保障预制桥墩用全灌浆套筒连接极限承载力,提升其施工质量,对灌浆套筒连接进行单向拉拔承载力研究。总结分析相关规范中全灌浆套筒连接的材料性能、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等方面相关规定;进行10组足尺全灌浆套筒连接单向拉拔试验和19组有限元实体模型分析,研究钢筋锚固长度、直径、轴向偏位及灌浆料强度等因素对其极限承载力的影响,并提出施工质量控制指标和措施。结果表明:相关规范对灌浆料强度、钢筋锚固长度等指标的标准值规定存在一定差异;钢筋轴向偏位及安装偏斜对全灌浆套筒连接拉拔承载力影响可忽略,且应保证灌浆套筒连接中钢筋与灌浆料具有足够多的接触面积;当灌浆料强度不低于60、80、100 MPa时,其钢筋锚固长度应分别不低于10d、8d和6d(d为钢筋公称直径),钢筋直径应符合灌浆套筒连接规定的规格要求或小于1个级别,且钢筋轴向偏位不应大于3 mm。  相似文献   

9.
南京长江第五大桥主桥为(80+218+600+600+218+80)m组合梁斜拉桥,钢混组合塔主要由钢壳、钢筋和混凝土组成。双壁异形箱形钢壳壁板薄,焊接变形大,引入"附筋"理念,将钢筋加工和直螺纹套筒连接作为钢结构制造的一部分,增加了钢壳制造安装难度。针对BIM技术应用、1∶1木质模型检验和足尺模型试验中发现的问题,采用钢壳板单元制造、组拼精度控制、"1+1"立式预拼方式等技术,提高钢壳制造与安装质量。对比4种竖向钢筋连接技术方案,选用"带圆钢管槽钢+螺母定位与竖筋样板定位结合法",解决竖向钢筋直螺纹套筒连接难点。节段预拼装测量中采用多种有效检查方法,实现桥位的安装精度目标。  相似文献   

10.
针对组合梁桥中预制桥面板在湿接缝处的受力特点和现有接缝处钢筋的连接形式,提出了一种构造简单、施工方便的新型的弧形钢筋连接构造。为了检验这种连接构造的力学性能,对其进行足尺模型的轴心受拉试验,并与现有的直钢筋连接方式和U形钢筋连接方式的力学性能进行试验对比,分析了3种湿接缝的开裂荷载、极限荷载、裂缝分布等。试验结果表明:弧形钢筋连接方式与直钢筋连接方式以及U形钢筋连接方式的湿接缝破坏形式相同,均是首先在干湿混凝土交界面上出现裂缝,3种钢筋连接方式的湿接缝对应的开裂荷载基本相同;随着荷载增加旧裂缝宽度增加、新裂缝相继出现,最后达到受拉极限状态时3种钢筋连接方式的湿接缝都是干湿混凝土交界面附近的钢筋达到屈服,此时接缝中部钢筋的应变为交界面处钢筋应变的1/2,且弧形钢筋连接方式湿接缝的抗拉极限承载力比其他2种略高;理论上在湿接缝区域中弧形钢筋连接方式的湿接缝其钢筋在厚度方向分布更加均匀,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承载力,通过试验也证实了在控制混凝土裂缝宽度和试件的承载力方面弧形钢筋连接方式的湿接缝比其他2种连接方式略优,因此弧形筋连接方式运用于实际工程中是可行和可靠的。  相似文献   

11.
《公路》2017,(10)
桥面板横向连接湿接缝最小宽度受钢筋连接方式制约,常规的数值模拟方法无法对钢筋环形搭接进行分析,限制了小宽度湿接缝的应用。通过混凝土裂缝有限元模型,分析了钢筋不同的连接方式;通过对比计算结果,验证了在桥面板湿接缝中可采用钢筋环形搭接。  相似文献   

12.
剥肋滚轧直螺纹钢筋连接技术在施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京珠(北京—珠海)高速公路粤境南段和龙高架桥为该路段最高、最大的一座桥粱,墩柱高达30多m,墩柱钢筋全部采用剥肋滚轧直螺纹钢筋连接技术。文中分析了该技术在和龙高架桥墩柱施工中的应用成果,总结了该技术在墩柱施工钢筋连接中的一般方法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3.
钢筋混凝土作为当今最主要的建筑材料之一,充分发挥着自身材料的性能,但由于结构的尺寸及形式均不相同,钢筋使用中必然会存在钢筋接头连接,钢筋连接接头质量的好坏是决定钢筋混凝土结构物安全与否的一个关键因素。采用安全、合理的钢筋接头形式是确保结构物安全与使用的重要因素。本文结合具体工程实例,通过分析和对比介绍了钢筋直螺纹连接在钢筋连接及受力方面的优点,并结合现场施工总结了相应的施工技术,为同类施工以作借鉴。  相似文献   

14.
彭海亮 《北京公路》2009,(4):34-37,40
从材料、设备、工艺参数、施工方法及质量验收几个方面详细论述了钢筋径向挤压连接施工技术,为今后工程施工中大直径钢筋的连接施工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新一代梅花齿形钢筋冷压接头并分析了梅花齿形压接工艺的特点。该接头不仅能连接普通Ⅱ、Ⅲ级钢筋,还能连接Ⅳ级高强钢筋,满足了桩基、基础承台、斜拉塔柱、横梁、墩身、预制装配式结构、预应力结构等不同结构工程的需要。文中介绍了一些工程应用该工艺的经验和效果。国家科委和建设部已将此技术列为“八五”全国重点科研成果推广项目。  相似文献   

16.
钢筋机械连接技术对于确保钢筋接头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具有明显的优势。分析各种钢筋机械连接的特点,重点探讨钢筋液压直螺纹连接及镦粗直螺纹连接的优点。  相似文献   

17.
文章对钢筋绑扎搭接、焊接连接及机械连接三种连接方式进行了介绍,对机械连接方式进行了重点的阐述;并在多个方面对三种连接方式进行了优缺点比较分析;提出了不同条件下钢筋连接技术合理选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公路隧道二次衬砌和电缆沟间连接钢筋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宏射 《隧道建设》2009,29(3):325-328
以某公路隧道为例,通过对比分析“先做边墙基础法”和“不做边墙基础法”2种施工方法的优缺点,认为二次衬砌边墙混凝土与电缆沟之间需通过连接钢筋来保证其成为一个整体。由于预埋连接钢筋存在着“顺直度不易保证、架立钢筋的安装需采取辅助措施”等问题,在施工过程中采用了连接钢筋的改进方法-植筋法。最后从施工质量、施工用料、施工进度等方面比较预埋连接钢筋法和植筋法,得出了植筋法优于预埋钢筋法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直螺纹钢筋连接技术在桥梁墩柱钢筋笼连接中存在2个问题:钢筋会露出半个套筒长的螺纹段,削弱强度;钢筋笼上下钢筋不对中时,安装困难甚至无法安装。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正反丝加长套筒和双套筒两种连接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钢筋笼连接时所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介绍了套管式轴向挤压连接钢筋这一新技术的特点、工艺、机具设备、工程应用实例和技术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