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富水圆砾地层因其含水量高、渗透系数大、化学注浆加固成形率差,增加了盾构接收进洞的施工难度。以南宁轨道交通1号线10标白苍岭—火车站站区间盾构接收进洞施工为例,运用"接长补短"理念,创新性地提出盾构短套筒接收施工工艺。在洞门环板前端通过增加短套筒的方式延长盾构机接收长度,使盾构机接收位置前移,盾构机在短套筒的保护下能够完全进入端头加固区,结合对盾构机主机尾部已脱出盾尾的管片二次注浆封堵或者地面降水措施,保证在盾构机接收过程中端头加固体内部水系与外界处于隔离状态,确保盾构机在接收过程中不发生涌水、涌砂,达到安全接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以华东地区某盾构接收工程为例,针对盾构到达洞门帘布时橡胶与盾壳之间无法完全密封引起的洞门漏浆现象,基于三道洞门密封技术以及自制浆液同步注浆和二次注浆技术对洞门密封方法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三道洞门密封施工以及自制浆液同步注浆和二次注浆技术,使洞门内与外界完全封闭,封堵洞门效果相比于传统施工工艺大幅提高,该技术能使盾构机安全快速地推出外置洞门,迅速高效地完成洞门封堵,大大降低了进洞时常见的洞门涌水涌砂、塌方现象,达到了盾构到达洞门密封接收的预期效果,该技术适用于各种地质条件下的盾构到达接收,尤其在高富水地层应用中效果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3.
针对南京地铁3号线TA08标浮大区间土压平衡盾构法隧道施工遇到的特殊工程地质条件,采用土压平衡盾构到达钢套筒辅助工艺解决了施工难题。该技术不仅有效避免盾构到达接收过程中涌水、涌砂等风险,确保出洞安全,而且,钢套筒盾构接收方法的成功使用,提高了盾构到达接收洞门的密封质量及管片的拼装质量。  相似文献   

4.
泥水盾构隧道的始发与到达控制一直是盾构掘进施工中的关键步骤,其难度较大且风险较高。为了保证盾构接收过程的安全、快速与经济,结合某地铁区间工程,对强透水砂卵石地层条件下的泥水平衡盾构钢套筒辅助接收技术进行试验。针对强透水砂卵石地层透水性强、被扰动性强以及地层不稳定等特点,对钢套筒设计、端头井加固、盾构机姿态校核、洞门处破除、到达洞门的掘进参数控制以及洞门注浆堵水处理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形成一整套相关控制技术。从实际施工效果可知,采用该技术进行盾构接收具有安全性高、工期短、施工成本低以及适应性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盾构法施工技术在地铁隧道建设中已得到广泛应用.在盾构机通过工作井的时间选择上,通常分为“先井后隧”和“先隧后井”法.通常情况下,为满足工期要求,“先井后隧”较为普遍;但在工作井不能如期动工或进度不满足盾构正常通过条件时,常规的“先井后隧”法将导致盾构机的停滞等待,从而制约项目总体工期目标的实现,“先隧后井”能够充分发挥优势.同时,提出另外一种思路,在洞门埋深大、洞门处地质条件复杂,洞门凿除和盾构过站均存在较大施工风险,极易引起洞门涌水、涌砂的情况下,先施做部分井主体结构,通过增加一定措施,满足盾构通过,提出“先半井后隧”方案,即能很好地规避风险、保证工程安全,又能满足施工工期、节约工程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富含粉细砂的砂卵地层端头常规加固效果较差,极易出现局部坍塌的险情事故。结合北京地铁8号线DH、HX2个盾构区间施工情况,探讨在洞门及洞门上部区域为富含粉细砂地层的条件下,在常规地面旋喷桩(或静压注浆)加固的基础上,加强地层加固、调整盾构始发和接收部分施工工艺、与辅助加固措施相配合等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
在地铁盾构隧道施工中,盾构机过站及二次始发是盾构施工常见重要环节,盾构机到达接收后,盾构机过站,然后二次始发盾构掘进,不同的环境中,有不同的过站形式和方法,在软弱地层暗挖隧道内始发风险极大。本文以昆明地铁6号线为例,采用锁紧装置将油缸锁固在轨道上,通过泵站及千斤顶,实现盾体"自行走"过站;在软弱地层暗挖隧道内始发采用回填式盾构始发,提前封堵洞门,提前建立土压,有效地防止始发时土压力降低而产生的提前沉降,为同类工程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盾构接收是复杂软弱富含水地层盾构施工的关键风险点。针对某地铁车站端头隧道施工中所遇到的特殊工程地质条件,提出并采用了杯型水平冻结法端头加固与钢套筒辅助的盾构接收施工工艺。采用工程应用与实测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水平冻结加固区的温度以及盾构接收期间地表沉降进行了现场实测研究。分析了冻结壁温度变化规律,判断安装和切割钢套筒时机,确保了钢套筒顺利切割。总结了软弱富含水地层钢套筒盾构接收技术的特点及难点,有效地避免了盾构接收过程中涌水、涌砂的风险,保障了盾构的安全接收。  相似文献   

9.
复杂场地条件下盾构进洞端头井加固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北京市轨道交通大兴线黄村火车站—义和庄站区间采用盾构法施工,右线盾构因场地管线复杂及地质条件差而导致端头井加固失败,盾构接收过程中发生了涌水涌砂事故。左线盾构在原端头井加固设计的基础上,采用小管棚注浆法补强措施后,确保了盾构的接收成功。对盾构在场地条件复杂、地面常规加固效果较差情况下,采取在洞门掌子面内实施小管棚注浆法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0.
南京地铁某盾构区间在软弱富水饱和粉砂地层施工中,盾构水中到达后,洞门下方出现涌水涌砂及隧道内管片出现沉降险情。通过对地下水位变化、二次注浆固结时间、洞门底部弧形钢板焊缝质量、后期扰动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了盾构水中到达风险控制技术要点和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1.
杨勇 《铁道建筑技术》2012,(Z1):103-106
某盾构在深埋微承压水土层出洞,通过出洞不同工况的渗流分析,选择恰当的洞门密封装置。盾构出洞时经过多次洞门地下水的封堵,最终盾构顺利出洞,较好地解决了地面管线的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12.
地铁区间隧道因消防疏散要求需设置联络通道,在地层条件复杂、周边存在敏感建(构)筑物的城市中心地区,传统联络通道施工工艺有着较大的施工安全风险,可能会对城市造成重大的安全隐患。为降低施工风险,保障城市安全,在充分论证各项施工工艺的基础上,研究盾构法联络通道施工技术。以深圳地铁5号线黄东区间盾构法联络通道为研究背景,通过理论分析、工程类比、现场验证等方法,比选富水地层环境下联络通道施工工艺,研究正线特殊环钢管片处理、洞门注浆加固、接收始发特殊设计等针对性措施。结论表明,在富水地层复杂环境下盾构法联络通道施工安全可控,环境适应性强;采用钢-玻璃纤维复合管片、洞门焊接处理、钢套筒接收始发、环形支撑体系等针对性措施,可以提高施工时结构体系刚度、防水性能和防止周边变形,减少对深南大道和周边建(构)筑物影响,使得盾构接收、掘进和始发全过程安全可控,确保了盾构法联络通道的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13.
依托山西中部引黄项目下穿北川河段工程,针对其处于富水砂卵石混合土地层,又临近建筑物、塌陷区,地下水与北川河有水力联系,围岩的自稳能力差,盾构隧道接收风险大等难题,提出了一套RATSB组合式盾构接收施工技术(该技术获国家专利),并对其所含五大技术(即地表刚性袖阀管注浆、洞内水平超前帷幕注浆、管井降水、接收端暗挖、反压回填等施工技术)进行了详细阐述,分析了该技术的特点。现场实践表明:该技术相较于常规的洞门钢环接收技术,操作更加简便,且组合使用了多种成熟工艺,降低了盾构接收风险,实现了富水砂卵石混合土地层深埋盾构洞内解体,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4.
以南京江岛变电站电源进线工程为例,介绍渗透系数为10~(-3)m/s的砂性地层中土压盾构掘进和快速穿越夹江技术,扰动地层中盾构始发和接收加固方式以及涌砂冒水的应急处理技术,分析盾构推进对防洪大堤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盾构试掘进提出的盾构推力,刀盘扭矩及转速,土仓压力等掘进参数合理可行,实现了快速推进施工;使用组合式轨枕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并适应狭小盾构空间内作业;采用三轴搅拌桩+垂直冻结法加固端头,盾构水中接收技术确保了盾构安全到达。  相似文献   

15.
盾构始发是盾构施工中的重点与难点,特别是对于大角度曲线而言,这一问题则更加突出。结合兰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文西区段的施工,对盾构施工中大角度割线始发技术进行研究,内容包括盾构始发关键技术控制、盾构始发姿态控制、盾构始发参数设置以及大角度割线始发时的注意事项等。其中盾构始发关键技术控制包括始发割线确定、始发托架安装、反力架安装、负环管片安装以及洞门凿除等内容;盾构始发姿态控制包括始发引导轨设置、负环段盾构机参数设置以及正环开始后盾构机姿态控制;盾构始发参数设置内容包括土压设置、注浆参数设置以及掘进参数设置;大角度割线始发时的注意事项则包括始发架、反力架的定位及加固、始发洞门的防水以及掘进控制等。研究内容对相同类型的隧道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结合广州地铁五号线盾构区间隧道穿越人行地道桩基群的工程案例,介绍了采用人工挖孔桩的形式对穿越桩基的凿除施工技术及具体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武汉地铁六号线琴台站~武胜路站区间泥水盾构左线接收为工程背景,针对武胜路站到达端头具有水位较高、埋深较大以及场地狭小等特点,泥水盾构到达接收过程容易发生漏水、涌砂等风险,选用素墙+钢套筒+辅助降水接收方案。对钢套筒进行了设计研究,包括筒体、后端盖、反力架等方面设计,详尽论述了泥水盾构法施工钢套筒接收关键技术,主要包括确定端头加固的合理方法、钢套筒安装工艺流程、钢套筒各部件详细安装工法及流程、泥水盾构接收段的掘进工法等,可以为类似泥水盾构接收提供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18.
超大型泥水盾构水中接收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于大型泥水盾构,由于其掌子面的保压特性,在破洞门时必然造成内外压力失衡,易造成盾构与洞门圈间隙涌泥涌砂及地表沉降事故.南京长江隧道工程采用水中接收技术,确保了洞内外压力平衡;另外在盾构接收地段,采用了三轴搅拌加固、冷冻加固、强降水三重措施,确保盾构接收万无一失.  相似文献   

19.
SEW工法在地铁盾构隧道施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地铁盾构隧道始发工法多采用搅拌桩端头加固法,技术成熟,工艺简单,但需占用地面场地,人工凿除洞门,安全性较差。介绍一种从日本引进的新的盾构隧道始发工法—SEW工法及工法所用的FFU材料,并在国内地铁盾构隧道施工中首次进行了应用。针对SEW工法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提出了SEW工法的适宜条件,以供在盾构法隧道设计和施工中借鉴。  相似文献   

20.
根据富水砂卵石地层盾构掘进的特点,针对性地采取高浓度泥浆全方位封堵等措施,实现在富水砂卵石地层中对刀盘舱的气密性控制,为安全带压进舱作业提供条件,突破地表环境条件对换刀地点的限制,可为盾构长距离快速掘进提供安全和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