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船舶修理中坞期能反映出修船企业的生产效率,船舶的修理费也是修船企业中一项重要的经济指标。本文通过对国内一修船企业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坞期的分布情况和不同吨位船舶修理过程中的单船日产值,以望对修船及相关行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祝瑞熙 《中国修船》2009,22(6):8-10
文章主要通过对单船修理费用的数据统计,分析影响企业利润的主要原因,通过建立修船核算管理体系,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提升,达到精细化管理。  相似文献   

3.
国内修船单船管理模式发展概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周洋 《中国修船》2008,21(6):5-8
国内的船舶修理企业蓬勃发展,生产能力有了巨大的提高。船厂需要找到一套能有效整合其生产资源,使得生产潜力变为利润产出的管理模式。船东对船厂的管理模式也有诸多相关的要求,能使其船舶在修理改装中的周期等综合效果最佳。世界一流修船厂的经验也在推动着国内船厂单船管理模式的变革,文章主要阐述国内修船企业单船管理模式的发展历程和方向。  相似文献   

4.
黄伟 《中国修船》2002,(2):11-12,19
修船企业的实力,主要体现在服务,周期,质量和价格4方面,质量作为其中的重要一环,已经得到修船企业的重视,文中结合实际,通过检验网络的建立和对单船进行控制来提高质量意识,进行了有益探讨。  相似文献   

5.
2003年,中国修船企业克服“非典”疫情,伊拉克战争、钢材涨价、电力供应不足、技术工人紧缺、少数修船企业转造船工程以及南方各省夏季高温等不利影响,从总体上看全国修船业仍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据规模以上550家船舶工业企业年生产、经济效益指标显示,全国修船企业生产持续快速增长、工业总产值、产品销售收入大幅增加,利税总额创历史新高,已成为船舶工业重要利润增长点。 2003年,随着我国外贸进出口业务的大幅度增加以及港口建设的迅速发展,到港运输船舶不断增加,有利地促进修船业的发展。据统计,2003年船舶修理及拆船完成工业总产值124.9亿元,比上年增长19.65%(其中修船约85-90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17  相似文献   

6.
刘涌德 《水运管理》2000,(10):12-15
一、修船材料物价指数(价格浮动系数)在修船费用中的作用 我国修船市场流行的《修船价格手册》(由交通部主编,因其封面为蓝颜色,故通称《蓝本》)和《国内民用船舶修理价格》(由原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主编,因其封面为黄颜色,故通称《黄本》),是修船市场公认的修船报价两大标准系列。这两大报价系列均把修船报价分为修船人工费和修船材料费两部分,只不过《蓝本》将修船人工费和修船材料费分别列表,而《黄本》则将修船人工费和修船材料费合并列表。 对于船公司来说,在一艘船舶的修理工程报价费用中,修船材料费用一般要达到50%…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在国外船舶修理中以低价竞争的现象,阐述了一些看法。认为加强对船舶修理代理的管理,规范报价,约束竞价,提高修船企业的综合能力,方能使中国修船业呈现有序、健康、繁荣发展的局面。  相似文献   

8.
《江南集团技术》2001,(2):45-45
外板展开图程序、传统修船模式面临市场挑战、顾客满意战略及其在我国修船企业中的应用、机体裂纹几种常用修理方法  相似文献   

9.
陈子德 《中国修船》2001,(2):8-8,13
近日,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王荣生理事长在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召开的修船工作会议上 强调指出“行业自律是修船业生存、发展的关键”。   近10年来我国修船坞的建设,特别是大坞建设发展很快,与此同时修船企业间的无序竞争、 自相残杀亦愈演愈烈。有人把修船市场出现的无序竞争归罪于船坞建设发展过快,本人认为 这种结论过于简单。船舶行业,特别修船业是个劳动密集型工业,我国历史上船舶工业亦有 良好的基础,发展修造船业应该是我们的方向。国外一些修船界人士早在20年前看到中国实 行改革开放政策,打开了国门,当时就预测“20世纪90年代世界修船中心将向中国转移”。 进入80年代,凭借低廉的修船价格使众多国外船东跃跃欲试,纷纷放船前来中国修理,这些 年我们外轮修理的艘数和产值逐年增长。到今天大部分大型修船厂外轮修理的销售额都超过 一半以上,有的已达到80 %~90 %。我们在承接外轮修理过程中锻炼了队伍,也曾尝到过甜 头 。而在80年代,国内最大的修船坞只有山海关船厂一座50 000吨级干坞,有些大型船舶只能 进行码头修理,坞修还要到香港或新加坡等周边国家和地区进行,给船东造成修期和修费的 损失,也失去了承接更多大型船舶修理的机会。可是我们未能抓住这一机遇,开始的10年中 几乎没有投入一座大型修船坞。外轮修理的高效益(最高单船利润率超过50 %)确实让业内人 士眼红,进入90年代,新建和改建的大坞如雨后春笋接连投产。据统计,仅40 000 dwt以上 的(最大的30万 t)就增加了约20座,从船坞本身这一硬件上扭转了中国修船业的被动局面。 从我国目前修船坞的拥有量与我国船队的船舶拥有量和进出我国沿海港口每年约15万艘次的 到港船舶来比就显得不是太多了。如果说90年代修船坞发展过快的话,只是在企业管理机制 的转换、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高素质管理人才的培养及规范修船市场等方面没能与船坞的 增长同步发展。正由于上述原因,使得大多数发达和较发达国家的船东对到中国修船仍然心 有余悸。甚至部分国内船东也有类似倾向。这也给我们今后进一步拓展修船业务提供了广阔 的潜在市场。  相似文献   

10.
修船企业减少维修现场浪费的管理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栋 《中国修船》2011,24(3):4-6
修船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从价格的竞争转向成本的竞争。减少修船过程中的成本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是修船企业控制成本的重要途径。文章通过对国内修船企业修理过程中维修现场废弃物构成及产生原因的分析,提出了减少维修现场浪费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