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前,有轨电车线网规划的编制工作尚缺乏全国性的统一标准,各城市主要参考原地铁线网规划进行编制。从有轨电车与地铁的技术特征入手,提出有轨电车以地面敷设为主、常规公交模式的运营组织、交叉口信号控制优先、司机瞭望驾驶等区别于地铁的技术思路;进而通过与地铁线网规划内容的比较,提出有轨电车线网规划内容不仅应当包括线路及车站布局、车辆基地、运营组织、资源共享、协调性规划等共性部分,还应当增加有轨电车特性的研究,主要包括网络化运营方案研究、道路交通组织研究、因地制宜的系统能力分析等;最后将有轨电车线网规划根据有无地铁分为两种模式,结合相关案例分析两种情形下有轨电车线网规划的编制思路,以及在规划时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南京市江宁区现代有轨电车规划为例,通过现代有轨电车在江宁区发展中的适应性分析,结合客流需求和线网规模分析,明确现代有轨电车在江宁区的功能定位;基于"分层级"的规划思路,综合考虑客流需求预测、廊道选择和建设时序等因素,形成江宁区现代有轨电车线网布局规划方案,旨在验证现代有轨电车规划方法相关研究成果的实际应用效果,进一步提高现代有轨电车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公交优先发展背景下,以泉州市有轨电车线网规划为案例,分析城市"组团式"空间结构特征、交通需求特征,以此为基础确定组团式结构城市公交发展模式选择,提出有轨电车线网规划方案。从与轨道线网的协调性、城市空间结构的适应性、客流通道适应性等角度论证线网规划方案的合理性、科学性。线网规划过程、论证方法可为"组团式"空间结构城市中运量线网布局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4.
从站点设计及交通衔接两方面对现代有轨电车的车站进行研究,首先从中观和微观角度对站点位置及布设形式、站点详细设计进行分析,得到现代有轨电车车站的设计方法;然后根据功能定位将车站进行分级,研究现代有轨电车交通衔接体系,旨在对现代有轨电车应用于不同城市提供理论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5.
正珠海现代有轨电车1号线工程是珠海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公交优先、发展绿色交通、提倡节能减排、建设综合交通一体化"的重要措施,也是珠海市规划建设的第一条现代有轨电车线路工程。一、项目概况珠海现代有轨电车1号线首期工程全长约8.9公里,均为地面线。全线设车站14座、箱式变电所6座、车辆基地1处即上冲车辆段,控制中心1处位于车辆基地内。线路起点为上冲车辆段北侧上冲站,向东经梅华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南京市江宁区现代有轨电车规划为例,通过现代有轨电车在江宁区发展中的适应性分析,结合客流需求和线网规模分析,明确现代有轨电车在江宁区的功能定位; 基于 “分层级”的规划思路,综合考虑客流需求预测、廊道选择和建设时序等因素,形成江宁区现代有轨电车线网布局规划方案,旨在验证现代有轨电车规划方法相关研究成果的实际应用效果,进一步提高现代有轨电车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7.
评价了有轨电车公交信号优先策略与方法对交叉口的影响,利用微观交通仿真软件VISSIM的信号控制机VAP模块对特定平面交叉口的公交信号优先策略开展模拟。交叉口公交信号优先分别采用主动优先策略中的红灯缩短与绿灯延长两种方式,并通过比较车站位置和有轨电车发车频率来评价优先策略。仿真结果表明:交叉口平均绿灯时间分布和有轨电车通行能力很可能受车辆发车频率、车站位置和红灯相位时间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8.
现代有轨电车通常采用地面线,线路位置、车站选址时,对城市交通运输的影响很大,同时也关系到现代有轨电车的运营安全和效益。通过介绍现代有轨电车的线路敷设方式和车站布置形式,并结合工程实际分析了各种线路敷设方式和车站布置形式的利弊,结果表明:线路路中敷设优于路侧敷设,从前期施工到后期运营组织,路侧敷设对现代有轨电车和社会车辆交通存在一定的影响;站台形式布置需根据道路资源、线路线型、客流吸引而定,不同路段可根据实际情况设计站台形式。研究成果为现代有轨电车的设计和施工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9.
有轨电车的发展历程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回顾有轨电车的起源、发展和衰落历程,总结世界各国对有轨电车进行现代化改造的两种做法:针对路权和车辆、仅改造车辆。在此基础上,明确有轨电车的概念,从线路、车站、车辆、信号、运营五个方面详细阐述其技术特征,指出在有轨电车规划建设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其运营特点,不能过高估计其客运能力。最后指出,要冷静而理性地思考中国当前有轨电车规划建设热潮,并在有轨电车名称的规范、适用范围、建设标准、对道路交通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深度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滕海生 《交通科技与经济》2012,14(2):111-114,119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形态关系到城市交通网络布局的合理性、线路设施配置的科学性和线网服务的有效性,对整个城市的发展、功能布局、土地利用及城市形态演变具有重要意义。在不考虑线路走向、线网规模、车站设置等因素的情况下,仅从线网几何形态方面在网络化运营状态下分析大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特征,并以天津市地铁与日本东京地铁为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