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研究跨海桥梁施工过程中围堰周围海床的局部冲刷深度与冲刷坑形态,运用有限差分软件Flow-3D建立了水流作用下哑铃型围堰周围海床冲刷的三维数值模型.对新建模型的精度进行了验证,基于此模型研究了哑铃型围堰周围的流场特征及吃水深度、流速对围堰周围海床局部冲刷深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受围堰与钢护筒影响,围堰周围流场特征比较紊乱;随着吃水深度与流速的增加,哑铃型围堰周围海床的冲刷深度逐渐增大,当吃水深度为12.88 m,流速大小为4 m/s时,围堰周围最大冲刷深度接近8 m,然而与流速相比,吃水深度对哑铃型围堰周围海床冲刷深度的影响相对较小,围堰吃水深度由6.88 m增加到15.88 m时,最大冲刷深度增加不超过25%;最大冲刷深度发生在靠近围堰中心线的钢护筒附近;冲刷坑平面形态与围堰形状类似,围堰周围海床冲刷范围受流速影响较大,而受围堰吃水深度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7,(12):161-162
钢板桩围堰是桥梁承台基础施工中最常用的一种板桩围堰形式。结合工程实例,根据该大桥的地质水文等情况,采用了钢板桩围堰支护施工桥墩承台的方案,并介绍了海上钢板桩围堰施工、围堰水下封底混凝土等施工技术,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东湖大桥基础为岩石,综合考虑施工技术、造价和工期等因素,最终确定了水下爆破围岩、壁间灌注混凝土的双壁钢围堰作为最终施工方案。详细设计了双壁钢围堰的平面尺寸和细部结构,并且确定了相应的施工步骤,保证了围堰的稳定。此外,对围堰进行了有限元整体建模和计算,得到了围堰在最不利工况下的应力和变形,并且围堰的变形与施工过程中的实测围堰收敛值相差很小,表明有限元模型较准确地模拟了围堰的应力状态。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跨海大桥桥台施工过程中哑铃型钢吊箱围堰与波浪的相互作用,研究了围堰下放过程中所受的波浪力.基于RANS方程和k-ε湍流方程建立了波浪-围堰相互作用三维数值模型,并采用流体体积法捕捉自由液面.该模型不但考虑了钢护筒对围堰周围波浪场影响,而且考虑了围堰的整个动态下放过程.结果表明:钢护筒的存在以及围堰动态下放过程均会对围堰周围波浪场产生显著影响,考虑钢吊箱围堰动态下放过程时的受力较固定淹没深度处围堰的受力增大10%;随着波浪高度和波浪周期增大,钢吊箱围堰在下放过程中所受最大水平力呈现增大趋势.   相似文献   

5.
王立忠 《北方交通》2011,(10):32-34
以盘营高铁客运专线海城河大桥水下承台钢管桩围堰施工实例为背景,介绍了钢管桩围堰设计计算的理论与方法,针对基坑开挖过程进行了钢管桩围堰结构验算,总结了钢管桩围堰施工设计经验。  相似文献   

6.
结合山西柳林黄河大桥深水基础钢围堰的施工方案比选,对钢板桩围堰、钢套箱围堰和双壁钢围堰三种常用钢围堰的技术经济指标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和研究,通过地质情况、水文情况、挡水高度、安全性等技术指标及劳动消耗、主要材料消耗、主要机械使用、造价等经济指标,采用多指标综合评分法评价钢围堰方案的优劣,得出了适合工程实际的钢围堰方案.  相似文献   

7.
浙江某公路特大桥主墩双壁钢吊箱围堰在设计时,经过技术经济比较分析,针对钢吊箱围堰的底板及悬吊系统进行设计优化,将最初的钢底板方案优化为现浇钢筋混凝土底板,并在围堰内增加钢筋混凝土隔梁,将下部悬吊系统从围堰外转换至围堰内方案,经实践证明减轻了施工难度,节约了施工成本,在吊箱围堰的结构形式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8.
竹埠港湘江大桥主桥墩采用单壁钢套箱围堰,制作简单,拼装下沉方便,钢套箱围堰既为钻孔提供施工平台,又作为承台施工围堰。介绍了钢套箱围堰的设计和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9.
双壁钢围堰三维整体与平面模型仿真计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壁钢围堰是桥梁深水基础施工的重要设施,结合安徽太阳河大桥双壁钢围堰的结构特点,介绍了一种区别于传统的以单个构件为检算目标的大型双壁钢围堰的设计检算方法,即将结构三维整体仿真计算引入双壁钢围堰的设计过程,提出了以结构整体为研究对象的设计思路,并与钢围堰的平面简化模型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说明这种计算方法能更好模拟围堰的受力情况,结果合理可靠。  相似文献   

10.
结合某沿海地区市政工程大桥实际,为了方便潮汐深水条件下的桩基承台施工,将双壁钢围堰与沉井技术有机结合,形成双壁钢接混凝土围堰。详细介绍了双壁钢接混凝土围堰的设计、制作和施工工艺,以供设计与施工参考。实践证明,双壁钢接混凝土围堰技术减少了钢材用量和降低了围堰加工难度,能够缩短工期、确保施工安全,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以武广客运专线典型路基断面为例,对路基沉降变形进行监测,结合实测沉降曲线对沉降规律进行探索,并利用曲线拟合法对路基沉降进行预测.预测结果表明:CFG桩复合地基剩余沉降最大值5.6 mm;双曲线法预测的沉降曲线与实测数据比较接近;路基的工后沉降与填土高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主动铰接系统在盾构姿态调整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ROBBINS公司生产的EPB6260盾构机主动铰接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以及在盾构施工过程中管片选型原则、方法,详细阐述了盾构机与管片姿态调整的具体方法和科学依据,以及姿态调整对工程质量的重要性.通过姿态调整,盾构施工安全平稳,盾构姿态良好,通过提前预知下儿环管片,盾构施工效率明显提高.此种方法的使用对隧道施工和设...  相似文献   

13.
目前路基压实质量检测的方法存在诸多不足,提出了以振动轮动力响应为基础的连续测试路基压实状态的检测方法,并在中铁一局哈大客运专线路基上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验证了连续压实质量控制指标δCMV与目前客运专线路基压实质量力学检测指标K30、EV2具有很好的相关性。表明在获得更多的试验数据后,可以考虑采用连续压实质量控制指标对路基压实施工进行过程控制,减少目前的检测工作量。  相似文献   

14.
沈阳市工程地质以中粗砂地层为主,目前使用的个别盾构机刀具配置与该地区地质条件不甚适应,导致了刀具、刀盘异常磨损。根据地铁一号线云沈区间盾构施工的实际经验,介绍了中粗砂地层中盾构机刀具选型、刀盘结构设计、先行撕裂刀与刮刀的相对位置、添加剂注入孔和搅拌棒的布置等刀具配置要注意的因素。对类似地质条件盾构机刀具配置及刀盘结构设...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大型跨江桥梁工程建设后对桥区河床响应的影响,以沪通长江大桥为例,进行大桥建设期间桥区河床地形、汊道分流比监测,对比分析工程建设前后桥区汊道分流比、桥区河床平面、断面、冲淤变化特征,掌握大桥工程建设后的桥区水动力、大型沉井基础局部冲刷、桥区深槽响应的影响特点,并与前期模型研究成果进行对比分析,为大桥工程顺利建设和工程河段跨江桥梁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分析结果表明,大桥施工期间天生港水道桥墩基础局部冲刷及深槽冲刷幅度2~3 m;浏海沙水道28#、29#主墩基础及深槽冲刷幅度较大,深槽断面普遍冲刷4~5 m,主墩28#、29#基础局部冲深28.1 m、19.1 m.大桥施工期间对桥轴线断面流速分布影响较小,桥区汊道分流比基本稳定,对桥区河势稳定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6.
物流业的发展需要制订统一的物流发展规划、技术标准和《物流法》及与之配套的法律法规,形成完整的物流法律体系。并应明确物流行业主体的资质、权利义务和法律责任,以促进我国物流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隧道掘进机(以下简称TBM)液压系统庞杂,用于润滑和传动的工作介质均为油或脂,因此,加强油液的状态监测对TBM的维护保养尤为重要。主轴承是掘进机的最关键部件,价格昂贵,及时、有效地对其润滑系统进行监测,可有助于了解和掌握机器的运行状况,确定并排除故障,从而提高TBM的使用效率,降低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和工程风险。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论述传统教材中虚交圆曲线测设同时,着重讨论了虚交中圆曲线位于基线内、外侧的临界半径值的确定,以及如何通过有利地点确定理想的曲线半径,同时给出相应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9.
本文证明了帐篷类映射相对于Lebesgue测度而言是强混合的。  相似文献   

20.
结合青藏铁路安多段冻土路基的设计与施工,从地基斜坡、地基强度、地表水和温度场四方面分析了影响沼泽化斜坡湿地冻土路基稳定性的因素,提出了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需要采取的保证路基稳定性的技术措施,例如在路基下部设置1m厚的片石层、路基体内设置双向土工格栅、在路基上游设置隔水板和挡水堤等;在此基础上对安多段沼泽化斜坡湿地冻土路基的水平位移进行了长期监测,监测表明路基稳定,为类似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